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郭伟:在族谱中寻找文史痕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15 17:17: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2年5月18日《泰山晚报》
  
  藏书1万余册,很多都和姓氏有关
  郭伟:在族谱中寻找文史痕迹
  
  文/片 本报记者 刘帅
  
  在新泰市有一位文史研究者,他曾当过教师,做过秘书,也干过厂长,开过书店,搞过农场,办过杂志,也编过报纸。这样一位阅历丰富的人,不仅出版过很多文史方面的书籍,还喜欢收藏各色书籍。他所收藏的族谱的量和质,在新泰市可以说首屈一指。他,就是《新泰文史》主编郭伟。
  
  书架里的藏书堆到了房顶
  
  5月12日中午,记者来到郭伟的书斋,一个90多平方米的楼房里,除了卧室、厕所以外,客厅和餐厅能够利用的地方都放上了书架,里面放满了各种书籍,都顶着房屋顶了。据了解,郭伟藏书1万余册,曾被评为“山东省十大青年藏书家”,族谱是他藏书的一部分,在一个藏书架的底部,放着各个姓氏的族谱,有数十种之多。
   郭伟介绍,收藏族谱,并不是为收藏而收藏,因自己本身就是研究文史为主,平时也喜欢一些新泰本地的历史民俗,所以除了查找官方正史以外,也会从族谱中找一些蛛丝马迹,久而久之,收藏的族谱就越来越多了。”
  郭伟从书架上拿出一包书籍,打开函套,抽出一本一边翻看一边向记者介绍说,这套《新蒙李氏族谱》中所记录的李氏始祖是李通、李成,据族谱记载,他们二人是岳飞的内兄弟,是南宋抗金英雄。据家谱中的记录,当时新泰被金国占领,李通派遣儿子李顺德到新泰秘密组织忠义社抗金,后来岳飞遇害,李通、李成便来到新泰安家定居,李通居汶南李家楼,李成居东都麒麟庄(今南鲍村)。“这套族谱中还收录了地方学者在一次岳飞国际研讨会上的论文,族谱中记录的一些事件。但目前,对于李通、李成是否是岳飞的内兄弟这件事情还存在争议。如果情况属实的话,对补充正史就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了。”郭伟说。
  
  跑到蒙阴获赠一套类氏族谱
  
  郭伟介绍,收藏族谱和收藏其他书籍不同,一般书籍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买得到,而族谱并不是公开出售的书籍,并不是每家都藏有族谱,一般一个大家庭才珍藏一套,族谱一般都秘不示人,只是过节或续谱时才拿出来。“所以收藏家谱很是困难,也很难寻找,许多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的家谱一直是深藏民间的。”郭伟说。
  为了研究新泰历史,他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收藏族谱。有一年,他听说新泰类家续修了《新蒙类氏族谱》,他打听到汶南东官庄一类姓老者负责续修新泰类氏族谱,就找到了东官庄。类氏老者说,他自己只有一套族谱,类氏家族分布在新泰汶南和蒙阴县一带,负责续修《新蒙类氏族谱》的是蒙阴酒厂的副厂长类延禄。郭伟马上乘车前往蒙阴,找到了类氏族谱的主修人类延禄,当他带着类延禄赠送的那套《新蒙类氏族谱》来到蒙阴县汽车站乘车时,汽车站正在检查法轮功书籍,乘客所带书籍都要一一检查,这套《新蒙类氏族谱》被检查过后才被带了回来。
  郭伟介绍,过去类氏家族在新泰是名门望族,很有影响力。其中新泰博物馆收藏的玉石山子,因其个体庞大,玉质通透,造型独特,成为新泰市博物馆的一宝。“从这个玉石山子的构造上,就可以看出当时类氏家族的地位和名望了,所以研究类氏族谱对于研究新泰文史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郭伟说。
  
  
  世系表通过四种格式来记录
  
  “可能现在许多年轻人都没有见过族谱。”郭伟说,其实族谱就是一本记录某一姓氏或一家族的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的书籍。据郭伟介绍,在宋代以前族谱大多是官方整体修撰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家谱到底什么时候修撰的不得而知,但到了宋代因官方修谱传统放开,民间编撰族谱的风气就开始兴盛了,各种姓氏、家族的族谱也就多了起来。
  族谱中最主要的就是世系表了。世系表就是记录此家族中的成员的图表,其中包括该成员的第几世代,有什么功名等相关情况。郭伟告诉记者,通过世系表,就可以查到我们处于家族的第几代,祖先是谁,做过什么事。世系表通过多种格式来记录,主要分为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碟记式,这四种世系表形式各有特色,许多族谱的修撰者一般都会根据自己家族的情况选择相应的记录形式。
  郭伟拿出一本欧式的族谱展示给记者看,在厚厚的一本族谱里,最大篇幅就是世系表了,每一页上都是各个世代相互分隔的,而且每五世为一个表,在每一个世代后边都会有相关的一串文字记述。郭伟说,欧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给每个世代的人在左侧写一段生平记述。 族谱中除了世系表以外,还有记录家族起源的文字、家族中历史功绩的家传、族人的一些著作和家训。“有的族谱上还有家族一些族人的肖像,以及一些祠堂和墓地的风水图等,对家族研究也有很大的意义。”郭伟说。
  
  历时三年编撰《新泰郭氏文化》
  
  因多年对族谱的收藏和研究,郭伟发现许多族谱的记述有错误或者不详尽,所以凭借自己多年对文史的研究功底,郭伟准备写些关于族谱方面的书籍。
  “自己本姓就是郭家,对于一些郭氏的族谱和研究历史也比较全面,所以就在三年前开始写一本关于新泰郭氏文化方面的书籍,希望能够详细记录新泰郭氏家族一些名人的诗篇和历史。”郭伟说。
  为了能够全面和准确地写出新泰郭氏文化内容,郭伟跑遍了新泰的乡村小巷以及新泰附近的县市。郭伟介绍,《新泰郭氏文化》介绍了新泰郭氏的来源、人员分布、人物简介、族谱编修、祠堂修建、行辈及世系的差异和甄别,以及清代郭氏人物撰写的碑文、诗词等。目前这部书稿已基本完成,全书大约20余万字。“再经过几次校正和修改,《新泰郭氏文化》这本书籍会快就会出版的。”郭伟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 00:07 , Processed in 0.10078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