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化视角体味作者的深沉情感
——再教读《项脊轩志》有感 江苏省泰州中学 张 敏 对学生来说,《项脊轩志》这篇散文表面很好懂,但是超越字词层面的东西就不太好把握了。课前预习的调查中,甚至有学生反映,语言不难,感情不浓,没有什么吸引人的情节。其实,刚大学毕业时教这篇散文,我也是同样的感觉,觉得大家都懂,没有什么好讲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当我硕士毕业再教《项脊轩志》时,或许是年岁又长,或许是经历了生活中比较大的变故,突然觉着又读出了许多以前没有体会到的东西。尤其一人细细琢磨时,甚至有想哭的感觉,字里行间满是酸楚。 我知道,有些文章是需要时间和经历去填充读者与作者的距离的,那么怎么才能让这些涉世未深的青春少年深刻体验和感受到这层层沉淀的沧桑呢?依照董旭午老师的“生活化语文”理念来尝试敎读,指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人生积累来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该是一条比较好的途径。 上课之初,我先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经历:什么东西失去了,感到痛不欲生的,现在依然心痛,但只埋在了心里,自己时时想起,品味着伤痛。有个学生谈道:姥姥去世时她嚎啕大哭,因为自己从小被姥姥养育,现在虽然时隔日久,仍觉得姥姥还在——有时就在她身边看着她,有时感觉就在她路过的一颗植物上,一汪池水里。那种平静的痛,隐隐的,夹杂着愧疚很难消失。这位同学讲述时眼含着泪,同学静静地听着。在学生领会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我让他们找出文中对作者情感描写的句子。有一个学生说,他很爱哭,所以他注意到归有光描写的两处哭泣:其一是“(老妪)语未毕,余泣,妪亦泣”;其二是“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第一处是听了老妪的话,想起记忆中至慈至亲但面容模糊的母亲,作者悲戚的感情很自然的生发。第二处是回忆祖母的音容笑貌以及对自己的牵挂、赞许和鞭策,而自己却功名未成,有负祖母,愧对先人,也一直未能实现兼济天下的抱负。这样的人生结局,对于曾经烜赫一时的家族后代子孙来说,该是一件多么令人惭愧的事啊,作者怎能不“长号不自禁”?我接着问这位同学:“自己生活中有过类似的情感体验吗?” 这位学生讲:爷爷奶奶对自己充满期望,老人家每周坐两个小时车来看自己,那鼓励自己好好学习的情景以及自己考试失利后的痛悔和愧意,与课文作者就很相似。看来,学生真的学会用心与作者对话了。 我接着又引导学生:归有光是爱他的妻子的,但在他补记的和妻子琴瑟相和的生活场景中,我们却没有看到他哭。这是为什么呢?” 同学们思考、讨论之后,有位学生这样答道:归有光心里在哭泣。他说:课文最后“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几句,貌似很不经意,我读着就很心酸,就仿佛归有光在哭泣,用心灵在哭泣。我想起了辛弃疾的“却道天凉好个秋”的五味杂陈,想起汪曾祺《金岳霖先生二三事》中让人忍俊不禁的趣事里浸透的辛酸,想起了《亡人逸事》中孙犁捕捉的亡妇久病的脸上那展现的一丝幸福。我也有过这样的体验:看着爷爷当年栽下的银杏树,听着银杏叶子沙沙的响声,我就想起爷爷的形象,想起他哄我玩的情景,心里就想哭。 学生能够体验、感受、理解到这个程度,我真的很激动,真的很为自己的尝试高兴。于是,我讲了如下一段话,作为深化和升华: 红袖添香夜读书的生活是归有光一生中最温暖的亮色,是他郁郁不得志的仕途生活的弥补,妻子的离世就是那一抹亮色的消失,生命从此遁入了冷暖自知的凄凉。对此一段温馨岁月的怀念中,更多夹杂了科举不第,屡败屡考,人世艰难的感慨,这种怀念和感慨随着年纪的增长逐渐沉淀在心里,反而不像年轻时那样肆意抒发。归有光的貌似不经意之笔,让我们读出了他理智上压抑的刻意和心灵上舒展的努力。这绚烂归于平淡的语言里是静水深流的涌动,是作者千磨万难之后涅槃的情感。他已“无处话凄凉”了,所以不再话凄凉。 以前,教读本课的结尾时,我都会很本能地抓住所谓的知识点,重点给学生讲“以景结情”,还常常自鸣得意地引导他们举出几个“以景结情”的诗句,再谈谈此种结尾的好处,然后心满意足地下课。这次忽然觉得,我以前处理的太技术,太无情了。其实,学生生长的过程就是不断经历、体验、思辨、感悟、提升的过程,读文学作品是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深读作品,走进作者和主人公的心灵,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和情感积蓄,才有可能真正体味到作者笔下的至情至性,从而也给自己的生活注入人文色彩,不知不觉间,慢慢长大成熟,慢慢更懂得了生活。 下课时,有个学生说,等我老了,我还会再读“项脊轩”的。我们都笑了,以后的岁月,我不能肯定他们是否真的会再读一遍,但起码,读第一遍的感受是难忘的,因为他刻上了生活的感受,生命的体验。这节课,虽还不够成熟,但我坚信:这样的课文敎读肯定是生活化的,是既“教文”又“立人”的。只是我做得还有一定差距,还任重道远,还应该不懈地努力实践,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董旭午《生活化语文教学范式的实践探索》,《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1期季刊 [size=+0](见《语文教学研究》2012年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