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董健:我们到现在还在寻找自我 国民性改造还没有完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1 12:1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董健:我们到现在还在寻找自我 国民性改造还没有完成
2014年04月20日
来源:时代周报

现在提到国民性,老百姓也很反感,好像中国人就差。但是不得不承认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社会形成的国民性,当然有弱点、有问题。为什么好多好事情到了中国就变坏了呢?国民性有毛病。


现在提到国民性,老百姓也很反感,好像中国人就差。但是不得不承认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社会形成的国民性,当然有弱点、有问题。为什么好多好事情到了中国就变坏了呢?国民性有毛病。

杨柳摄
董健
1936年生,山东寿光人。1956年考入北京俄语学院,次年转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曾任南京大学副校长、文学院院长,兼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国话剧研究会副会长。著有《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与《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与人合作)、《陈白尘创作历程论》、《田汉传》、《文学与历史》、《中国现代戏剧史稿》、《戏剧艺术十五讲》、《戏剧与时代》、《跬步斋读思录》、《跬步斋读思录续集》等。
本报记者李怀宇发自南京
南京大学三年级的学生温方伊在创作话剧《蒋公的面子》时,专门去访问前副校长董健先生。董健建议戏中融入“钱学森之问”,探索当代知识者独立、自由的思想。《蒋公的面子》后来一鸣惊人,董健看后有长篇感想:“用这样一个戏来回忆南大校史,确实做到了史中有戏,戏中有史。”
董健亲历过南京大学1949年后的风云变幻。回顾学思历程,他说:“我受的高等教育是残缺的,读书太少,思力薄弱,被煮成了一碗‘夹生饭’。”如今在余年残照之中,只有三个字:读、思、写。
1956年,董健考大学时,俄文热超过现在的英文热。当时宣传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董健的第一志愿是北京俄语学院。读完了一年级后,发现中苏关系开始紧张,董健转到了南京大学中文系。董健深受俄国文艺思想的影响,他画了一张别林斯基的头像,挂在宿舍床头上。他回忆:“俄国19世纪批评家杜勃罗留波夫、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对我影响很大。另外,我那时候的文学批评受到苏联教条主义的影响也很严重,现在尽管我已经很厌恶那种东西,但往往还不自觉地流露出那种文风、思维模式。”
在南京大学读完本科,董健成为陈中凡教授的中国戏剧史研究生。毕业后留校,1966年初,南京大学搬到乡下一个农场去办学。当时匡亚明校长正在试验“半工半读”的教育模式。匡亚明对董健颇信任,把他调到学校里编小报《劳动与学习》。
不久“文革”爆发,董健是地主家庭出身,过去走“白专”道路,写过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的文章,又是资产阶级学术权威陈中凡的研究生,因此就靠边了。到了“文革”后期,江苏省革委会组织一个写作班子,把董健调到写作班子的文艺组。当时《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贺敬之到了江苏,要求写作班子写一篇批判田汉的“人性论”的文章。文艺组成员忙了将近一年,把田汉的书都调出来细细翻阅,终于写成一篇大文章,由董健和一个作家送到北京去找贺敬之。结果文章过不了关,一句话都登不出来。而董健读遍有关田汉的资料,阴错阳差地为后来写《田汉传》一书打下了基础。
董健经历了愚昧、迷乱而又荒诞的“过渡期”后,在1978年才进入比较正常的学术发展期。过去缺了的课要补。“我在1980年代开始恶补。这个恶补是伤身体的,太累了,是短期的补。我写《田汉传》,田汉讲他在日本读过的书,我就赶紧拿来读。他读西方的戏剧、小说理论那么多,我都来不及读,但是完全不读,是没法写的。我们这一代被耽误得特别厉害。”董健说,“我们这一代文化人都是过渡性的人物,不可能出现很有成就的学者。当一个好的过渡性人物,能够把我们对这个社会的认识、记忆和体验不打折扣地说出来,讲点真话就不容易了。”
在开放时代,董健迎来了学术的高峰期,重点研究“戏剧艺术”和“中国当代文学史”,在这两个领域,留下了《田汉传》、《陈白尘创作历程论》、《戏剧艺术十五讲》、《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等著作。他曾任南京大学副校长、文学院院长等职,树人无数。
近年董健眼睛不好,生活还能自理,但读书很困难,写作也受影响。他关注和研究中国知识人的命运:“我们进入老年期,要活得健康、活得明白、活得愉快。活得明白特别重要,必须深刻反思我们这一生做过的蠢事、错事,把历史和现实看得更明白一点。”
董健还想写一些学术文章,比如有一个题目是《从<红旗谱>到<白鹿原>》:“从红到白,这一段当代文学史还没有人说得清楚。两本书都是写中国农村的那个时代,价值观和艺术思维是完全不同的。中国的当代文学还没有完成从《红旗谱》到《白鹿原》式的蜕变。《白鹿原》是一个特例,我更看重它对中国那一段时期农村的描写的真实性,《红旗谱》是反过来。哪个更接近真实?现在回答还比较难。我在上大学的时候,管文艺的周扬等人把《红旗谱》捧为写中国农民的第一部好作品,以为它写出了真正的现代的革命的农民,说朱老忠是现代新农民之代表。我自己也写过文章吹捧这个观点。后来王彬彬写过一篇比较激烈的文章《〈红旗谱〉:每一页都是虚假和拙劣的》。我基本上认同王彬彬对《红旗谱》的否定,朱老忠的形象绝不是中国的农民的典型,这是用意识形态来伪造一个农民的形象。中国农民受了压迫就造反,当了皇帝以后再压迫人,然后有人再造反。这是鲁迅讲过多次的中国农民的循环圈。”
反思人生的曲折经历,董健热切地呼唤现代意识与启蒙理性。“现在好多问题最后都归结到文化价值观念的问题。本来从传统农业社会进入现代工业社会,要经过一个启蒙期。启蒙就是确立以自由为核心的文化价值观念,把人从前现代的奴隶状态下解放出来。在民主、法制下发展人的个性,尊重人的自由意志,就是陈寅恪所提倡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权力不受监督,必然作恶,只有受到监督以后,才能为善。中国社会正在转型,不管曲折多大,这一转型是不可避免的。现代政治的特点是用理性、民主协商的办法解决矛盾,尽可能减少暴力。这已经被世界历史证明,谁也改变不了。”
“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不断被重新认识”

时代周报:“文革”期间,你在江苏写作班子文艺组接受批判田汉的任务,看了许多田汉的资料,为后来写《田汉传》做了准备,这是怎么一回事?
董健:当时是接受《人民日报》的任务,要写一篇批判田汉的大文章。那时一般人看不到田汉的资料,我们这个组却能把南京图书馆所有田汉的资料都拿出来查阅。我不仅看,还喜欢做笔记,把每个剧本哪一年写的、主要剧情等都考证一番。我做了好几本笔记。那篇批田汉的大文章写完了,也没发出去,我们编写组也解散了,可是我的笔记、卡片一大堆都带回家。到了“文革”结束,要为田汉平反的时候还得拿这些材料来看。后来我写《田汉传》,就用上了这些材料。本是为了打倒田汉结果却为田汉立了传。历史就是这样荒诞而又真实!


2#
 楼主| 发表于 2014-4-21 12:13:13 | 只看该作者
时代周报:关于《田汉传》,宋词先生跟我讲过一段吴祖光的故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董健:我到北京参加戏剧家代表大会,见到吴祖光,他很天真地对我说:“董健,1957年反‘右派’,你在批判我的现场吗?”我说:“反右”的时候我已经不在北京了。他说:“批判我的大会你是不是参加的?”我说:没有。他说:“那怎么写得那么真实。”
批判吴祖光的七八次大会都是由田汉亲自主持的,因为田汉是中国戏剧协会主席。我说:我要写出田汉的复杂、矛盾的心情。他必须来主持大会批判吴祖光。
吴祖光在这种高度的痛苦中对我的《田汉传》有一部分误读,好像是田汉作主把他搞成“右派”的。书里我有一段心理描写,说田汉批判吴祖光时要在自己心理上找到吴祖光反党的“依据”。我提出一个观点:有真田汉和假田汉之分。我认为1957年在反“右派”的战场上那个批吴祖光的田汉是假田汉(与他大半生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完全不同),他要制造一个逻辑安慰自己:我给党提意见,但不反党;你吴祖光既然组织说你反党,那你就是反党,我要批你。政治运动把一个真情实感的田汉变成一个政治工具的假田汉。吴祖光在这件事情上的误解是可以理解的。
时代周报:田汉自己晚年过得也不是很痛快。
董健:那当然,可以说田汉从1949年以后就一直没痛快过。他是共产党员,即一直被看成是党内的异己力量。他是文化部的一个局长,可是上面还要派另外一个党员跟着他,实际上就是监视他,按时向党汇报他的表现。田汉一到地方上去视察工作,人还没回来,告状的信件就到北京了,说他在哪里讲的和中央的精神不符合。《黄河大合唱》词作者,作为诗人他叫光未然,作为评论家他叫张光年。张光年是《文艺报》主编,也当过作协党组书记。我专门采访过他,我说:你是党派来专门监视田汉的。他说:是啊,田汉这个人太好了,我越监视他,越喜欢他。田汉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搞戏剧,他一贯主张搞戏剧就要搞在野的,不要搞在朝的。1949年以后他在朝了,但他那种在野的思想没有抛弃掉,对他的审查就再也没有停止过。
时代周报:田汉、老舍在1949年以后写了不少“歌德派”的作品,但是最终的命运都非常不幸。
董健:是啊。田汉1958年写过两个戏,一个很好,一个很差。《关汉卿》,当时是为了纪念中国的世界文化名人而作,关汉卿那一年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田汉写出了比较真实的历史人物关汉卿,非常好。同年写的《十三陵水库畅想曲》就非常糟糕,歌颂大跃进、“反右”。《关汉卿》写得好是有原因的,关汉卿是剧作家,田汉也是剧作家,关汉卿受到迫害、受到审查,想创作却不自由,这种体验田汉很多,所以他确实能写出真实性的东西。而《十三陵水库畅想曲》是紧跟形势。我觉得田汉也有非常幼稚的一面,这个人一辈子不懂政治。他从青年时代就交了个好朋友郭沫若,郭沫若就比他懂政治。1949年以后郭沫若官越做越大,而田汉却越来越倒霉,两个人分道扬镳了。
“重写历史不容易”
时代周报:“文革”结束以后,你为什么要和别人合作重写中国当代文学史?
董健:我是“文革”后最早介入这个课题的。中国的当代文学史一般是指1949年以来的文学史,最早提出这个概念是1959年。到了1979年,教育部组织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十所院校编写《当代文学史》这本大学教材,我参加了。这本书1980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很多大学采用为教材,但到了1990年代就慢慢地不适用了。2000年,教育部在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我是中心的主任,借这个机会组织人编了《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上世纪80年代那个版本叫“初稿”),国内重写文学史的呼声一直很强,历史也要求我们必须重写,时代变了,大家的观点和方法都在变,价值观都很不相同了。现在我觉得这个重写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中国近一百年的历史,包括政治史、思想史、文化史、文学史,在不断被重新认识。像余英时在国外的这些学者,他们往往就比我们先走一步,他们在思维模式、写作方法上受到的限制少得多。
时代周报:你在《悼念高华先生》那篇文章里讲到文史不分家,高华治史就是从根本上重写。
董健:高华那本书,很值得我们学习。他那本书从根本上重写历史,是一本划时代的著作。中国的当代文学史几次改写,都没有达到这种水平。一些小改小动都是局部的,不是根本性的。实际上我们这些改写者,在政治评价、思想评价或者历史评价上没有达到高华那种视角。高华表面很平稳,没有搞一些很刺激的话吓唬人,但是他从根本上把历史书写面貌扭转了,完全不一样了。可是我们的文学史的“重写”,基本上都还是修修补补、原地踏步,是非本质性的改动。
时代周报:李慎之先生晚年也爱讲启蒙的问题。
董健:李慎之的好处就在于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思考得比较深。1979年邓小平访美,要找一个顾问,点名要李慎之。别人告诉他:李慎之“右派”还没摘帽呢。邓小平说:赶快摘了。李慎之大概在中国最早提出全球化。经过考验到目前为止历史证明他是比较正确的。现在我们的好多概念,比如英文globalization第一次翻译成中文“全球化”,是李慎之。李慎之是有现代思想的人,很可惜,他去世太早了。
时代周报:你如何看王元化晚年的思想?
董健:王元化也是我很敬佩的人,他是一代大学者,但他缺少李慎之那种思想家的气质。王元化有好多政治经历,他在党的部门工作过,当过宣传部长,他还能够埋头学术,他的见解高于那些埋头于书本的人。李慎之是越打击越坚强,一点都没有后退,而且进一步看到问题的所在,他对改革开放的前途看得更清楚。1990年代以后,王元化在学术上有一些发展,在政治上显得萎缩。从林毓生跟王元化的对话,已经可以发现这一点。我们做学问的人如果对政治没有高见,也不敏感,很可能在学术上就低出一个层次。我觉得王元化虽然比很多学者好多了,但是在政治眼光上不如李慎之。
时代周报:你如何看“南王北李”之说?
董健:“南王北李”,李慎之本人就不同意这样讲,我听他的潜台词就是:我跟王元化不是一种人。
“南科大改革已经完全失败”
时代周报:回顾所受的教育和亲历的风云,你觉得自己这一代跟上一代比,有什么特点?
董健:我们这一代是1930年代生,1949年以后受的中学和大学教育,我们这一代有两大弱点。第一大弱点,我们是在乌托邦的鼓舞之下成长的,献身美好理想,完全否定“个人”。第二个弱点是我们这一代由于长期地参加政治运动和体力劳动,没有办法去读书,读书甚少,知识结构严重不合理,使得我们在学术研究上达到一定的高度很困难。
我们很多西方的现代化知识是在“文革”之后补课学来的,有时都来不及补。我到俄罗斯跑了一年,到美国也去短期访问过,但是已经来不及补上所缺的东西。我的老师这一代,总结自己的一生是分为三个阶段,五四以后找到自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迷失自我,到了1980年代以后重新回归自我。我们没有这三个阶段,一开始就没有自我,一直到了林彪垮台以后我们才慢慢开始觉醒,到现在还在寻找自我。我们这一代应该讲都废掉了,我们就是在矮子里面选将军,“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两大弱点是历史给我们的,是谁也逃避不了的。
时代周报:恢复高考之后受高等教育,现在五六十岁的一代学人,你如何评价?

董健:这一代的人,条件比我们好多了。我们的那两个弱点他们可以避免。“文革”结束之后的这几十年,教育仍然存在严重问题,他们遇到的困难仍然不少。能跟我们上面那一代的优秀者相媲美的优秀学者,还没有看到。目前基础好,头脑清醒还没有放弃追求的学者,应该有一批。这些人在学校可能被边缘化,在学术界也不一定很出风头,但他们在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记得那一年我跟李慎之见面,他当时比较看好的是:秦晖、徐友渔、朱学勤、刘军宁、高华等。而摩罗则代表了堕落的一代。“五四”退潮以后,当时文化人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落荒而逃。遇到历史的转折期、过渡期以后,文人分化得很厉害。
时代周报: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全球化的浪潮对中国大学教育有什么样的影响?
董健:目前还看不出教育有大的改革苗头。朱清时搞了个南方科技大。他本人不错,我很佩服他。他本人是有改革精神的。他作为中国科技大学的校长,敢顶教育部,对那些形式主义的“检查”不买账。他在深圳办了南方科技大学,搞改革,单独招生,按照香港科技大学的模式搞了几年,后被教育部收编,现已完全失败。

3#
 楼主| 发表于 2014-4-21 12:13:32 | 只看该作者
“国民性改造还没有完成”
时代周报:为什么民族主义会抬头?
董健:第一,老百姓很难区分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一谈祖国哪个不爱,把民族主义当成爱国。第二,有些人自觉或不自觉地用民族主义作为口号。一些海外的华人因为在国外生活,中国强大,他们就不受欺负了,中国要是弱小,他们受欺负。他们天生有民族主义倾向。中国人抱成团。所以,民族主义很有市场,官方欢迎,老百姓也欢迎。中国的文化从鲁迅开始提出国民性改造,这任务没有完成。现在提到国民性,老百姓也很反感,好像中国人就差。但是不得不承认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社会形成的国民性,当然有弱点、有问题。为什么好多好事情到了中国就变坏了呢?当然是我们传统文化有毛病,国民性有毛病。
时代周报:你这一代走过非常曲折的历程之后,对未来有何展望?
董健:未来一个自由、富强、民主的中国,我可能看不到,但你们会看到。中国通过体制改革走出瓶颈,前景还是比较光明的。中国的文学、文化、教育走出这个瓶颈之后都会有很好的前景。从世界的走向看,现代化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一种潮流,用孙中山的话来讲就是“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现在我们的文化环境比1980年代自由的空间还是扩大了。我们不必太悲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22:42 , Processed in 0.09113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