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现代风景散文史》:尝试有意味的历史叙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5 09:59: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现代风景散文史》:尝试有意味的历史叙说
发表时间:2011-05-17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现代风景散文史》:马力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从前读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印象就留在心里抹不去。我佩服那本书:史的一面,有条不紊;文的一面,内容丰赡。文字饱含感情之力,并创造出有意味的叙说形式,真是独具风姿。我也要写成这样一部书,便是那时的一点私衷。
  我是副刊编辑。古代、近现代的山水记给我的影响不小,当代作品虽然没有下特别的功夫读,可是平日里编发的作品不少。心里也就有了一条线,大略明白风景散文是怎么发展过来的。我对于风景散文的知识,可说是由学习得来的,更可说是由经验得来的。因此,就想写写这个过程,给此种文体的研究打个底,《中国现代风景散文史》就是这样一种尝试。
  散文在中国很发达,自魏晋迄今,数不胜数,这千百年难道从头写起?比较起来,现代部分我的兴趣更大些。况且在我的作者里面,许多人就是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过来的,身上流着新文学的血液,这样我和“五四”精神联系也就更紧。我如果不下笔,年深月久,他们中有些人会渐渐离世。这样一想,心里发沉,竟至有点急。我要做这件事,没有谁给我下令,但我是从内心领命。
  “风景散文”的叫法是有来由的。1992年,佘树森先生要编一本写景散文的集子,拟题《中国风景名胜探美集成》,我应约参与其事。不多久,从各报刊选辑了800篇。出版社觉得部头过大,要删减。一番斟酌后,拿掉一半还多,约剩300篇。书由厚变薄,还冠“集成”的大名,有点受不起。也是灵机一动,忽就跳出“风景散文”四字,比起“游记”更能有所涵盖。没费什么踌躇,就把“中国风景散文三百篇”这书名定下了,带些“诗三百”的余味也无妨。
  语言很重要,直接关乎怎样写,写一部什么味道的书。我写惯了散文。散文史的叙述,文字带了镣铐,不能如风一般舞蹈,也就是说,写散文史要有学理色彩,抒情可以不必。可是,我偏偏喜欢让述史带点个人笔调,即节制中又有所张扬。
  我不是专门治学的,没有大块时间,只能利用编余完成书稿。几年下来,以零碎之隙写整部之书,耗精费神,全靠尚存的内心能量。为了查史料,常常走进图书馆。我这个年纪的人,陷在书海里,精神就来了,可以一天不挪窝儿,常常待到闭馆才走人。目光落在书上,心是直抵作者灵魂的。
  我常常在写作中进入“五四运动”的历史实境,观察文学变革;常常立足作家的人生成长,观察生命境遇和创作的内在联系……我的这次写作,可说从阅读开始;写作虽是个人的事,却有众家的经验在心上。(马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5 03:22 , Processed in 0.11359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