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语言的纳新与规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7 18:1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闻语言的纳新与规范
[2006-09-24]
上海语言文字网讯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是需要新词、产生新词的时代。改革开放以来,词汇这一语言要素显得特别活跃。外来词语、地方词语、网络词语等新词如潮奔涌而来。 28年来究竟产生了多少新词汇?最多的估计是11000条,差不多一天产生一个新词。
浪潮滚滚,难免泥沙俱下。于是,要求规范语言文字的呼声日高。报纸作为大众传媒,处在一个非常敏感的位置。
毫无疑问,作为报道新闻的载体,新闻语言理应姓“新”。求新是记者的本能,捕捉新闻的职业敏感同样会体现在对新词的采纳上。他们一看到新词眼睛就会发亮,并会抢先用到自己的报道中。去年,国共两党会谈公报中出现了“愿景”“体认”两个新词,通过媒体传播,很快就成为社会通用词语,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是其他任何语言介质无法比拟的。可以这样说,发达的传媒业是这一时期语言创新最有力的支持者。媒体发现新词、采纳新词、传播新词,功不可没。
权利与责任总是对等的。在一般受众眼里,新闻语言应该是规范语言。老百姓总说:“报纸上都这么写了,这还会错?”这是信任,更是要求。从这一意义上说,媒体肩负着引领舆论导向和语言导向的双重责任。毋庸讳言,“ PK”“粉丝”等不规范网络语汇广为流传,媒体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查阅一家报纸的资料库,去年下半年“PK”竟使用了306次。
由此可见,记者仅仅有发现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相应的鉴别力、判断力,而后者正是记者所欠缺的。那么怎样才能处理好纳新与规范的关系呢?我认为,可以绕开词汇、语法等学术性较强的问题,从以下四个较为感性的方面来判别:
一、一个新词能不能采纳,先要考虑它的民族性。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也是国家法定的通用语。因此,如果我们是用汉语写作,就必须使用规范汉字,这是最基本也是最刚性的要求。

  现在活跃在采访第一线的主要是年轻记者,他们的外语基础普遍较好。可惜有些人没有把这一优势发挥到点子上。“上海最 In楼盘”、“大家心情顿时HIGH” …… 在他们稿子中,不夹带几个英语单词似乎就不足以显示他们的英语水平,就不足以显示他们的新潮时尚。

  这种表述方式过去叫作“洋泾浜”,现在称为“拼盘化”。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它始终没有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可。从小处说, 汉字是方块字,与拼 音形态的英语属于完全不同的书写体系,两者杂处就像穿唐装系领带,不伦不类,滑稽可笑。从大处说,语言文字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和表现形式,维护母语的纯洁性事关民族尊严。

  当然,维护汉语的纯洁性,并不是排斥外来语。历史上,汉语一向受到各种外来语影响,并在不断接纳外来词汇中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力。但接纳不等于原封不动地照搬,而是令其汉化,或音译,或意译,或音意合译,使之洋为中用。

  二、一个新词能不能采纳,必须考虑它的大众化。

  社会多元化带来语言交流的多样化。在特定的交际圈里,网民用网络语汇交谈,年轻人讲话夹几个英语单词,别人无权说三道四。然而,新闻报道面对的是广大受众,使用未经翻译的外来词语和不规范的网络语汇,会给许多受众造成阅读障碍。

  一位老报人感叹, 本人搞了几十年报纸,现在却看不懂报纸了。有一篇报道是这样写的:昨晚的开场是由 Rain的师妹Star拉开的,Twins和Boyz一起表演了《王子与公主》 ……这位老报人说, 我对英文一窍不通,在女儿的“指导”下才知道,这些英语单词都是中国歌星的艺名 …… 但报道时为什么舍中求英、让人看不懂呢 ?

  英国“报业之父”笛福说:“我的写作原则是假设面对 500个不同职业的群众讲话,而使每一个人都听得懂。”这是经验之谈。推广普通话是为了大家都能听得懂,同样书面语言也应让大家都能看得懂。报纸是办给广大读者看的,不能为取悦少数人而远离大多数人。

  三、一个新词能不能采纳,应当考虑它的生命力。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记录新闻的语言不仅要让今人看得懂,还得考虑让后人也看得懂。新词的生命力如何,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时间就是一把无情的剪刀。譬如 “超女热”中冒出来的“玉米”、“凉粉”,现在大家可能知道指的是什么。然而待“凉粉”彻底凉了,若有人再看到这些报道,叫他们怎么理解?因此对这种昙花一现的新词,媒体应该慎用。

  四、一个新词能不能采纳,还应考虑它的纯净度。

  新闻语言要雅俗共赏,这个“俗”应是通俗,而不是庸俗、低俗、粗俗。

  社会流行的口头语一般比较生动、形象,但需要筛选、提炼,否则可能污人耳目。上海俚语中的“煞根”,比普通话中的“过瘾”更过瘾。只是追一追这个“根”的出典,恐怕就难登大雅之堂了。再如有句“京骂”,过去遇到这样的脏字眼一般是在“傻”字后加一个隐讳号“ X”。现在“X”改成了英语字母“B”,虽借助洋字母隐去了脏字眼的形,却凸现了脏字眼的音,依然不堪入耳。
最近,“白骨精”驾妖雾又重来。幸亏孙大圣火眼金睛,否则千钧棒奋起,白领、骨干、精英魂飞魄散,唐僧非念紧箍咒不可。将白领、骨干、精英缩略成“白骨精”,在熟人之间调侃调侃,自然可博一笑。但堂而皇之用到报纸上就欠妥了。因为它不会给读者带来美感。
以上四点归纳起来就是:植根民族,面向大众,着眼未来,把握格调。这是我对新闻语言纳新与规范的基本看法。
作者:丁仁耀 来源:《语言文字周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4:27 , Processed in 0.07630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