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再次思考:关于“第三条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7 22:13: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再次思考:关于“第三条路”作者:四川也人

              再次思考:关于“第三条路”

                              四川也人

总之,在“第三条路”语文教学的所有教学活动只有一个目的:对言语思维模型(这就是真实的真正的有效的言语交际习惯、能力、素养)的建构,在这个建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进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言语语感的陶冶、积淀。

                           ——马正平《生成主义教改观: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第三条路”》

1

语文教学的所有教学活动只有一个目的:对言语思维模型(这就是真实的真正的有效的言语交际习惯、能力、素养)的建构”,马正平教授的这个说法,的确明了简洁。简洁倒是简洁,明了也倒是明了,但要让众人相信,可能不是那么容易。那么我呢,我相信么?

注意,这里说的是对言语思维模型的“建构”,而不是对言语思维的“教学”(有趣的倒是,斯藤伯格有一本书,就叫《思维教学》)。思维教学不是目的,思维模型的建构是目的。那么,要建构思维模型要不要思维教学呢?肯定要。思维教学是手段——不是唯一手段——思维模型建构才是目的。即使这样梳理概念,对于一个现时代的脑子里有着无数的教育理念的教师,要接受马氏的这个观点,可能也仍是难的。因为,他的脑子里有着太多的好听的理论,譬如对话理论、民主教学等等(我对这些新理论也并不完全排斥)。

在现阶段,我扫描了一些新的后现代理论之后,我仍相信马正平教授的思维模型理论。至于我的教学是否因这个理论受益——这是另一因事。因为,这个理论要转化为合适的课堂教学过程,那是要一番创造性的转换的,而我未必就做到了成功的转换。(虽然我本人的写作是马氏理论拯救出来的,但我的写作,毕竟与学生的写作有许多差异。并且,学生也不可能有我那么多时间——最少有一年或两年——去用心专门阅读马氏著作和亲身长期的写作实践。因此,如果以我个人经验直接教授学生写作思维知识,就想取得显著成效,可能无异于痴人说梦。但是,我曾经可能就是这样做着梦

2

我要现在看马正平的写作思维究竟有多少模型,这些思维模型如果转化为提问,可能是些什么问题。

原因思维:

(1)XX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会有XX?

(3)如何评价(评点)XX?(回答是,先答作评判、判断的结论(或表态),再陈述这个结论(或表态)得出的理由(原因)

……

背景思维:

(1)XX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2)XX悲剧产生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

功能思维:

(1)XX的作用(影响、意义)是什么?

(2)XX的好处(妙处)是什么?

(3)XX的效果是什么?

(4)XX的结果是什么?

(5)XX会怎样?

(6)假如XX会怎样?(此问是对事物的前提进行改写之后的功能推测)

……

措施思维:

(1)对XX(问题)怎么办?

(2)如何解决XX(问题)?

……

以三种思维,可以合起来叫做因果思维。或许,对于一个成天坐在教室的学生,要对某个重大社会、政治事件运用上面的因果思维来立意写作,如果只限定在教室里,并且要立马写出文章来,这些思维,多半只能是猜想。因为,一个真正成立的因果关系,那是要用证据说话的,而不是凭空捏造的。譬如说:请分析,今天早是某位同学为什么迟到了。如果要让学生坐在教室里不作任何访问和调查,原因的分析只能是一些猜想。真正是什么原因迟到了,可能要去做实地的调查取证。

另外,中学生的写作——尤其是应试写作——如果用上面的原因思维及功能思维对某个问题进行思考和写作,仍然只能是猜想。不但其功能思维的影响、意义是猜想,甚至原因分析也只能是猜想。理由就是,真正的因果联系,可能需要一种近于实证的考察。至于措施思维,就更倾向于一种看似合理的构想了或设想了——当然,这种构想或设想本身也是有意义的,也是一种创意的表现。总之,因果思维,在中学生的写作中(研究性学习除外)最少表面上就是一种因果猜想或设想

但是,因果思维在这样情况下倒是运用多多:那就是,在回答一个问题时,先回答出结论,再陈述这个结论的由来(产生的原因)。也就是说运用因果思维,在对一个事物作评价时,好似大有用场。譬如:你对五一黄金周的取消怎样评价?你可能答:我认为,取消五一黄金周是一个错误的做法,因为……

由于上面的理由,似乎可以这么说:因果思维在一些时候是猜想或设想;在一些时候,是先总后分(或先结论后过程)的答问方式。并且,在写作中,可能最多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3

似乎可以说,因果思维是逻辑的灵魂——这从几何推理中可见一斑。对于一个受过数学逻辑训练的青少年,对因果思维应当不会陌生。或者说因果维模型的建构,应当在数学尤其是几何证明过程中得到了建构。但是,为什么中学生的写作(含应试写作)为什么难得深刻呢?答案可能是:因为学生们不会用因果思维。

但问题是,学生既然似乎已建构了因果思维模型,但却并不会在写作中运用呢?或许,我这样猜想有一定的合理性:那就是,写作中的因果思维,不像数学的因果逻辑那么严密(环环相扣),而更多的是一种猜想或设想,而这种猜想或设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本身也训练得不够。

这么看来,在语文课程中,对学生进行类似猜想或设想的因果思维的练是有必要的。甚至在课程中,进行先总后分或的答问方式训练也是必要的。前者,最少有利于培养学生一种深度猜想的习惯,后者,最少可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发言或陈述观点。但是,对于写作的文采要求来说,只用这因果思维——似乎是必不可少的——是远远不够的。甚至,因果思维往往还容易造成文章空洞而抽象的猜想、设想,缺少具体可感的意象、形象——尤其是话题作文,如果对话题进行直接地抽象性思考,常常导致文章可读性太差。

于是,于是,针对话题作文的写作(也就是应试写作)的因果思维训练,这里似乎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单纯进行因果思维模型的建构,对于中学生的写作并没有多少帮助。理由就是容易滑入空洞而抽象的泥沼。因而,在应试写作背景下,如果要进行因果思维训练,必须有把因果思维模型复杂化。其目的就是,在因果思维训练的同时,兼顾话题和材料的吸取。在这个因果思维训练中,话题因素必不可少,话题本身就是思维的内容,但是,话题往往过于抽象,克服抽象的办法就是引进材料。

于是,这个复杂化的模型,就是话题·材料·思维的三者对话或碰撞。譬如,话题“行走”,如果要进行复杂化的因果思维,就可以这样提问:蛇为什么要用腹部行走?这个提问题中,蛇,就是材料;行走,就是话题;为什么,标志是因果思维。回答这样的问题,就可以既对话题进行了深度思考,又不空洞抽象(因为有蛇的例子或意象)。

这里的,把“话题·材料·思维”三者混合的技术或(窍门)就在于提问——针对话题引进材料的深度提问。当然,写作也就变成了答问——虽然仍然是一种猜想或设想式的答问,但毕竟克服了空洞和抽象之弊。

接下来,我想做的是,把马正平的写作思维模型部分地进行衍生。

因果思维模型可以衍生为:

(1)原因·结果推究模型:可以是从因到果推测,也可以是从果到因推究。提问方式是

A……为什么?(探究原因)

B……会怎样?(推测结果)

C……有什么作用(好处)?(推测结果)

D假如……有会怎样?(改写原因后的推测结果)

(2)结论·过程评价模型:一般情况是先结论后过程,这样有利于给人先给听者以最重要的信息,有利给人一种条理清晰(或印象深刻)感。提问方式是

A请评价……?

B……与……矛盾吗?(这也是辩证思维。回答时,仍是先结论再过程)

C本文的主题,你怎样看?(或:你认为本文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也就是对文本的赋形内容或赋形内容背后的原因的评估,这种评估就是文本的主题思想之一

(3)话题·材料对话模型:用于话题作文,使行文既具体又有深度。提阅方式:

A……为什么XX?(如:蛇为什么行走?)

(“……”是材料——关于自然的、伟人的或“我”的;“XX”是话题,或与话题相关的语词。)

另外,措施思维、相似思维、赋形思维等,也可以进行衍生如下:

(1)措施推设模型:是对措施的推断或设置,也可能是针对创造性、创意性提问。

(2)比喻相似模型:解决写作语言的形象化、诗化问题。从经验来看,此模型的建立,相当不易(这是一个实用语用习惯向文学语用习惯的转变),但又意义重大。因为,文采或文学性,与比喻关系重大。或者说,比喻,是文采的核心思维(也是修辞)。

(3)对偶赋形模型:侧重解决写作语言的音乐性问题。

(4)启悟相似模型:如:纳粹主义的哪些教训适用于今天的波黑战局?你从这个戏中得到了哪些启示?(斯藤伯格的实用性思维提问)

(5)描写渲染模型:此模型用于作文。任何一个意象(描写对象)都可以按不同的角度渲染,如五官感受、四季时间、早中晚、老中青、阴阳、细描(特写、放大、慢镜头)等。

(肯定还有一些模型可以衍生。衍生的原则,一方面是马教授的写作思维原理摆在那里,另一方面,是语文教学中,有些实际问题需要解决。当原理与问题对话时,就可能产生衍生。




2#
 楼主| 发表于 2014-4-27 22:15:00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第三条路”遭遇“深度语文”——武侯区教师读书沙龙第一次专家与教师对话散作者:四川也人
“第三条路”遭遇“深度语文”——武侯区教师读书沙龙第一次专家与教师对话散记
王思勇    马正平
时   间: 2005618日下午2点至晚上9点。
地   点:成都市武侯区继续教育中心教师书吧;重庆吴铭火锅店。
参加人员
生成”派: 马正平(四川 师大教授、写作与思维研究所所长)、吕锋(马正平写作学研究生)、杨元林(苍溪中学高中语文教师);
“深度”派:   干国祥(《教育科学论坛》编辑)、铁皮鼓(盐道街外语学校魏智渊)、四川也人(武侯高中王思勇);
其    它:    文小慧(新教育书店经理),李正宣(武侯高中语文特级),彭显宏(武侯区语文教研员)等。
筹   备:    中国教师用书网(www.xinjiaoyu.com )。
主   持:    四川也人,是马正平的“在野”学生,又是深度语文的核心成员之一。

1
对话基本上是两大阵营的思想碰撞。“生成”派即学院派,其立场是以马正平发表在《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5期和《马正平写作学美学网站》(www.mazp.net )上的《生成主义教学观: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第三条路”》(以下简称“第三条路”);“深度语文”派是中国教师用书网的“深度语文”论坛的核心成员,其立场是坚持语文教育的“思”与“诗”的结合。
本次谈话的话题是马正平的“第三条路”。“第三条路”的核心是马正平的写作思维学和写作措辞学。铁皮鼓首先用经验质疑思维对写作的作用,当马教授介绍了赋形思维(“重复”与“对比”)和路径思维(原因分析、功能分析、背景分析、措施分析等),并用话题“沙尘暴”作了路径思维的课件演示之后,他这才发现马教授的写作思维与他说的思维训练是不同的。四川也人强调:马教授的思维概念对传统的思维定义做了发展,传统认为思维属于认知,而马教授的思维不仅是认知,而且还是构建,更重要的,马教授把思维的操作技术分析到了“基因水平” 的层次,从而揭示了人类思维操作技术和艺术的奥秘,让人们感到思维原来如此简单、易学。后来,“深度语文”派基本上认同了马教授的写作思维学理论和操作技术模型,认为马教授的写作思维学是很有价值的当代语文知识,已经构成了当代语文知识的“关键词”。
马教授的“第三条路”语文原理所设计的阅读课堂模式,基本上是一种讲练结合的模式。“第三条路”的写作思维虽然是生成性的和非线性的,但是,如果按这个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其课程很难具有建构性和非线性特点,而建构性和非线性正是后现代课程的特征。于是,“深度语文”引出了后现代的课程理论观,对“第三条路”又从伦理学的角度提出了质疑:老师讲学生听的合理性在哪里?“深度语文”的见解对马教授的“阅读教学模式”产生巨大的冲击。马教授也认为非常很精彩,有道理。
接着他们各自又对语文教学的本体论进行了激烈的争论。马正平认为,现在语文教学只有教育学心理学本体,而没有语文学本体——深度语文知识、原理,这是不完全的,因此,语文教学只有共性而没有个性。干国祥则认为,语文教学的本体不是“语文本体”,而是“语文课程本体”,即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原来马教授的“第三条路”,无论是语文教学原理还是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都还是一个语文知识性本体叙述,而不是这些对语文知识性的真实的课程化、教学化、活动化的模式,因此,有道理但是无法教给学生。因此,“深度语文”认为,应该将“第三条路”课程化、教学化、实践化、课堂化。马教授在在倾听之后认为:“第三条路”的确还需要进行课程化转换,并鼓励他的“在野”弟子四川也人、杨元林等要率先在这方面进行二度创造。于是,四川也人介绍了自己的“第三条路”的案例:阅读课荀子《劝学》(这节课获武侯区第四届现代课堂大赛一等奖)。
这节课的设计策略是将古文阅读与现代写作融合,其基本内容是:
第一,以“学习”为话题,将《劝学》按以下问题进行信息重整:
1、学习是什么?(构成分析,现象描述)
2、学习会怎样?(功能分析:学习的意义)
3、学习要怎么办?(措施分析:解决问题)
这样做,学生就比较清楚的了解文章的逻辑路径,达到了对文章的逻辑理解。
第二,学生 和老师按“是什么”、“会怎样”、“怎么办”的顺序,用现代汉语重写《劝学》。
第三,以“爱”为话题,进行议论文思维仿写。
这样做既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又强化了议论文的写作思维。
但是,在四川也人刚呈现完毕时,干国祥提出了:“是什么——真的是什么吗?”这一问,让在座的“生成派”震惊,也让四川也人茅塞顿开。是的,第三条路,就是缺少这一问。原来,这一提问方式就是干国祥所主张的批判性思维,是怀疑之问,是反思之问也。

2
马教授的写作思维学作为作文教学可能意义重大,但是,作为阅读教学以写作思维分析为核心,以讲练方式进行的模式,不仅课堂缺少师生的对话生成,而且可能缺少智力挑战。由于智力挑战不够,阅读课堂的动力驱动就可能出问题。而“深度语文”的对文本解读善于提出“假如”来改写文本这一招很有实用价值。
当有人说:“深度语文”的主要领军人物干国祥的几节示范课是目前的理论无法解释的时,马教授脸上露出了怀疑的表情,于是希望干国详述其大意,辨其是否。当干国祥在谈《龟兔赛跑》故事的“假如兔子中途不睡觉”时,马教授说:“这是功能分析。”四川也人补充说:“对,这是在用‘假如’种‘因’,种‘因’就是在给课堂思辨种下能量,有此能量就可以推动思辨(或对话)展开。这就是经验,这就是思考技术。
在火锅店的房间里,干国祥除了讲《龟兔赛跑》的故事解读,还讲了《鹬蚌相争》和《盲人摸象》的解读。他说,盲人摸象的出路在哪里?有两条,一条是对话,一条是反思。最后,马教授笑着说:“我明白了。你们所谓‘深度语文’的课程实践的核心有两个内核:一是对写作思维各种操作技术(例如原因分析、功能分析、背景分析、措施分析)及思维策略(例如,多角度思维、多时机思维)的纯熟运用;二是强烈的反思意识、批判意识;三是广阔人文学科的知识背景(例如,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甚至后现代思潮),这种知识背景,既为而文本分析的多角度分析构成为可能,训练了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又为分析提供了强烈的人文精神。因此,‘深度语文’可以概括为统观式、反思式的文本思维分析。”四川也人说:“统观也需要对话和反思。”
现在看来,“第三条路”与“深度语文”并无冲突,都在追求“深度”:“第三条路”提供的是“深度语文”所需要的技术——思维分析的技术与策略,“深度语文”创造的是运用怎样的课程方式、将这些思维分析技术运用到与学生进行文本对话过程之中去,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进入真实创新思维训练的状态之中去。从这个意义是说“深度语文”是“第三条路”语文教学观的一个部分,一个重要的部分。但是,马教授认为“‘第三条路’还包含着另一个重要内容,那就是语感能力训练!”。所以,杨元林认为,“‘深度语文’打通了语文和生活、政治、人生的联系,难道语文教学的任务仅仅如此么?”这一点,“深度语文”又是必须反思的现实问题。

3
的确,马教授的写作思维理论和与语文教学理论,已经被国内一些中学语文教师所认同(马教授在谈话时,手中就有一些在网上打印下来的作文案例和说课案例)。一些作文研究网站也在大量吸收马正平的写作学。《新作文》杂志也先后登载了马正平的写作理论和按这种思想进行的教学案例(罗胤:《高考作文赋形思维训练》)。但是,“第三条路”尽管提供有阅读教学的模式,可这个模式的设置本身缺少后现代课程理论背景,于是,按此模式上课,很可能缺少“老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多重对话。因此, “第三条路”的阅读课模式还需要超越需要转化。对此,马教授表示十分赞同。


“第三条路”与“深度语文”,是一次民间组织的学院派与第一线教师的亲密接触。在这次对话中,学院派完全没有象牙宝塔的高傲,而一线派是既虚心倾听又当仁不让。四张玻璃桌拼接成一朵花的形状,对话者围成一圈,对话之热烈,站在门外,一定会认为室内有人在吵架斗殴。
铁皮鼓声如洪钟震耳欲聋,干国祥讲话如机关枪穷追不舍,马教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机敏应战,其弟子在适当的时候为“第三条路”阐释。四川也人既作壁上观,又沟通两方,既为双方调解,又推波助澜地为对话火上浇油——于是,对话燃烧之猛烈,火光之耀眼就可想而知!
晚上,在席间,杨元林提议参与对话的人回去每人写一篇关于本次对话的文章,不一会儿,不知是谁说出了“‘第三条路’遭遇‘深度语文’”,马教授当即说:“好!好!就用这个题目——‘第三条路’遭遇‘深度语文’!”,其实,“第三条路”遭遇“深度语文”的争论,是语文教学双重本体论之间的争执。实际上,这两种本体论的内涵(不是表面)都是对的,现在问题是要将两种本体天衣无缝的融合起来实现真正课程化,于是也才有了这次激烈的精彩的学术对话。

教授的理论(尤其是非常有价值的理论)如何转化为第一线的老师的生产力?教授本身又如何了解与体察第一线的实际?第一线的老师如何从教授那里吸收知识的营养?教育研究如何打破理论与实践的坚冰?摸象的盲人如何把握较为本质的“象”?——“第三条路”遭遇“深度语文”的对话,可能已经开始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在这条路上,需要一些先驱者,而“深度语文”的干国祥、铁皮鼓和四川也人等正在这条路上行走,而为这条路提供资源帮助的是成都武侯新教育书店(www.xinjiaoyu.com ),在此,非常感谢有精神追求有事业心的新教育书店经理文小慧女士!是她的新教育书店为先驱者长期提供了理论读物,是她的中国教师用书网为“深度语文”提供了诗意的栖息之地,是她的筹备为这此读书沙龙提供了保障,在此,我代表所有参加这次读书沙龙的对话者再次表示深深的感谢!

                                           200561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7-3 11:56 , Processed in 0.18628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