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本作文教学给我们的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7 22:20: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日本作文教学给我们的思考 《小学教学》作者:曾扬明
日本作文教学给我们的思考
福建  曾扬明
作文是学生运用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过程,它最能反映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我们研究国外作文课程与教学的积极意义在于冷静、科学思考我国的作文教学,拓宽视野,吸其成果,取其所长。以日本为例,他们的语文课程是以“表达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的课程形态,而我们国内的语文课程长期存在“以阅读为重点”的课程形态。所以,笔者试从日本作文的课程目标、文体与教学的价值取向,来反观我们的作文教学,以达作文教学改进。
    一、课程目标取向——表达于先
    课程目标反映人们对课程总的看法和认识。可以这么说,课程取向,就是语文学科面向何方的问题,面向何方的抉择,控制着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的方向。日本的《小学国语学习指导纲要》将国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概括为“两领域一事项”,即理解领域、表达领域和言语事项。把“听”“读”归并为“理解领域”,“说”和“写”归并为“表达领域”。但在日本1998年颁布的《学习指导要领》十分醒目的把它们重新组合成“听说”“写作”“阅读”,将表达分为说和写,一分为二。你看,日本的国语把“写作”排在“阅读”的前面,可见,日本的国语十分重视表达的训练。我们来看看,日本《国语纲要》对习作目标的描述(以第三四学年为例):
1、目标:培养学生能够依据说话的对象和目的,就调查过的事情等,以适当的段落关系,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用适当的语言来表达的态度。
2、内容:通过以下事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1)依据对象和目的进行写作;
(2)收集、选择要写的题材所需的资料;
(3)为了明确自己的想法,考虑段落间的相互的关系;
(4)写作的时候,要注意明确所要写的事情的中心,注意段落和段落的连接;
(5)学会发现文章写得好的地方,改正文章中的错误;
3、内容处理:写信;就自己有疑问的事情进行调查,并把调查结果整理出来;在记叙文、班报中表达自己经历的事。
纵观日本对作文课程目标的描述,与我们国内的写作课程目标相比较,至少有以下几点信息让我们去思考:
一是描述呈现形式不同。可以看出,日本对写作课程目标描述分“目标”“内容”“内容处理”。第一块是“目标”描述,目标每个学段只有一条,描述似乎笼统,但与我们国内的写作目标每个学段七八条的描述,相对说较为集中、简要、明确。第二块是“内容”的描述,他们在学段“内容”描述中有具体指标,相当于教学指示,与我们的“习作教学建议”相类似。另外,后面还有“内容处理”,即遇到问题如何处理的描述,而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里对习作没有类似的描述。
二是描述的内容有差异。日本的写作目标和内容与我们国内的《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作文学段目标”作比较,不难发现之间的差异:一是日本写作要求学生写作时要明确读者对象,即写作的意图明确。而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中描述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意图不那么明确;二是日本的写作内容有明确提出注意“段落关系”,而这一条,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目标的描述没有体现,导致不少学生到了高年级不会分段来写,会分段写的也是老师在课堂中零时补充的教学内容或学生自己悟会的;三是“内容处理”的阐述比我们的“习作教学建议”更具操作性和实用性。
三是价值取向有别。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作文也很重视生活,但与我们国内的作文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有差别。我们重视学生的内心世界,写真作文,而日本则要求学生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周围的世界,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从外部客观世界走进儿童内心世界,从而形成意见或观点。
    二、作文文体取向——实用为主
    文体是指文章的体裁。中小学作文训练在文体方面如何分工,小学阶段究竟应学写哪些文体,日本的学者认识和我国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日本有学者把作文分为三类:文学文章、实用文章、学问文章。文学文章诸如:儿童诗、童话、童话剧、少年小说,主要是以文学形象来表达。实用文章就是生活中有一定功能的应用文,如信、日记、请假条、会议通知、请柬、计划总结、倡议书等;学问文章是以调查、研究为基础,表达科学原理的文章,如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记录等。
    就文体取向,日本国语教材的写作单元安排中,还体现出儿童的学习过程。在写作文体上,他们按生活、创作(低年级)——说明书、参观记录(中年级)——意见文、报告、创造、综合表现(高年级)的编排顺序为教学内容。从这样的顺序编排可以看出,日本的作文中高年级还是以实用文为主,即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耳朵去听,自己的眼睛去看,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思考生活现象,强调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发现。这样的文体取向,很明显看出,作文注重学生在生活实践的过程对事物的独特发现。
反思我国的作文教学文体,《语文课程标准》前的《大纲》要求小学生写简单的记叙文和常见的应用文。《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我国的作文教学文体更具体了,分写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还有常见应用文。然而,实际教学中,我国还是以写实文体为主,对于类似日本所提的应用文或学问文,教材中少之又少。也就是我们的作文写作中,大都是一些文学性较强的写作,作文中鼓励学生抒发情感,写出情真意切的文章。所以,笔者想,能否为学生的实用性写作(如报告,协议书等)和学问性文章(如调查报告、研究性小论文、实验报告等)留下一个席位?我认为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另外,日本的作文教学除单独安排写作单元外,还非常重视阅读课“读后感”的写作,且他们的读后感是小学作文教学最基本的文体。他们的读后感相当于我们国内的读书笔记,但又更丰富具体,要求也更高些。日本国语课的读后感一般分为两次写:第一次是初读后的感想,称之为“初发感想文”,可要求成文,也可不要求成文。第二次是讲读完后讨论的感想文,教师对它要求很严格,学生一般要用正式的稿子誉清。日本教师很重视积累学生感想文的资料,把它作为检查和研究自己教学的依据,也是今后教学改进的重要参考资料。
例:阅读练习。以下任选一种方法,阅读这篇课文。
1、将白鹰先生如何做好致力于做钉子整理成小笔记,整理一下有关与白鹰先生做钉子的感想。最后写一篇感想文。
2、在自己认为重要的、有趣的地方画线。在笔记的上方写下这些语句,下方写下认为这些方好的理由。
3、整理一下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感想。(注意:总结归纳自己的想法。)
这种读后感的写作,“读”是“感”的前提和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结果。“感点”也领起“发感”,它是发感的依据。发感必须围绕感点展开论述,对感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感受,以议论为主,突出一个“感”字。这样的感想除和我们国内的读书笔记不同外,和我们阅读课的“读写结合”也有区别,读写结合重的是迁移训练,即通过例文的样式,进行仿造、改造、创造等模式,体现仿中有创,创中有仿。但读写结合训练,往往不是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基础上写片断,大都是语言技术的运用。这样,往往会在学生没有类似生活经验而胡编乱造。
    三、教学方法取向——体验在前
日本的作文教学方法和我们国内的教学一样,很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但其中有所差别。我们先来看日本小学写作的两个题例:
1、《就语言进行调查作文》(六年级),学生搜集身边的外来语,调查一下其由来和同我们生活的关系,并将这些内容写成文章。(1)将自己经验过的事实、词典、百科全书中查到的事实整理出来。(2)阐述自己对这些事实的感想。(3)认真思考文章的结构。并提供三个同学想写内容的笔记,为学生作参考,寻找自己想写的东西,来写一篇调查作文。
2、在日本长崎县农村小学中,女孩子经常生头虱,于是教师组织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查,其项目有:1.捕捉虱子的方法,2.虱的实际观察,3.虱的危害,4.虱的传播,5.虱的成长过程,6.虱的驱除法。调查进而发展为对生活问题的研究。
这两份题例,日本称之为“生活调查文”,写作内容往往来源于学生生活,学生在写此作的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观察生活、观察社会、通过调查获取写作的材料。日本这种题材的作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唯一目的,其更重要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生活世界,为学生提供发表意见的机会,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还有让学生形成主体性人格,也是我们说的立言与立人有机结合。
另外,日本的生活作文,体验在前,写作在后,可以这么概括——为生活而作文。相反,我们国内的不少作文教学可能是“为作文而生活”,如教师则制造一些“生活体验”,如为了写“擦鞋”,就要求学生把鞋和鞋油带到课堂上,实际擦一遍,然后写,这就是所谓“为作文而生活”。诚如一个学生所说的“有一次老师带我们去春游,临行前老师对我们说回来每人要交一篇作文,到了那里要仔细观察。结果没玩好,作文也没有写成。”
“为作文而生活”,把作文看作为语言的表达、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过程,大多在作文教学的系统化、规范化、程式化上作努力。以“写一种水果”习作指导为例,我们教师指导学生一般可以从它的形状、颜色、重量、香味、味道等几方面写。且指导按一定的顺序写,这个顺序可以是方位顺序,也可以是观察顺序。”等,这种程序化教学,使得学生可以有条理、有依据的作文,给教师提供一个教学的方法,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线索。细细思忖,这种重写作的技术,是典型的语言主义教学目标,值得我们深思。
反思“为作文而生活”的教学,课堂上,虽有表演,游戏等丰富学生习作表象的活动内容,但学生习作言语内容的生成,课堂表面的热闹,实则技术主义的教学,这样必然会导致练习主义的教学现实。一方面是记忆,“多学课文、多读、多想、多背,把书本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一方面是操练,把“主要部分写具体”“扩写”“续写”“看图作文”等等。教师学生辛辛苦苦地教和学,并没有带作文教学的好收获,大多数学生不喜欢作文、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怕写作文,这已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作文并非仅是语言符号的操作,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面对着应试教育下的种种扭曲的现象,我们应该深入思考作文教学的真正的意义及其正确的方法。如果从日本“为生活而作文”的教学模式来看,我们借鉴这种方法,笔者曾试过多次,有一定的教学效果。如写《我的梦想》,一般老师在指导学生写时,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梦想,例举一些名人的小时候梦想,接着就是学生写作了。如果借鉴日本习作指导方法写,也可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查,如,.班级里同学的梦想,学校里其他班同学的梦想;梦想的由来;老师、家长对同学梦想的看法;如何使梦想变为现实;社会上成功人士小时候的梦想。调查完后,在课堂上交流讨论,再习作,学生的习作就能百花齐放,因为这样的教学,生活在前,作文在后,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作文形式,这样的作文避免了言之无物,空洞乏味。
                                                         
参考文献:
1.吴忠豪《外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9
   2.朱绍禹《国际中小学课程教材比较研究丛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7-8 18:48 , Processed in 0.28790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