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怎么写”是否真的是个秘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7 22:45: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怎么写”是否真的是个秘密?作者:日月星
                            “怎么写”是否真的是个秘密?
                       (网友:沧海之栗)
       08年9月,浙江王春燕老师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执教《猴王出世》,王老师在课堂由重“内容”转变到重“形式”,由关注课文“写什么”转移到关注课文“怎么写”。课堂的创新令听课老师眼睛一亮,但评比结果却出人意料——“猴王”不能称“王”,无缘特等奖!
     结果为什么会是这样?小语界引发了激烈的讨论与争议。围绕这堂课,《人民教育》《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教材•教法》相继作了深度报道:
    《人民教育》:语文不能得鱼而忘筌——阅读教学要由重“内容”到重形式(王春燕);中国语文岂能一张脸(张祖庆);解放教师,解放语文(赖配根)。
    《小学语文教师》:点亮语言的灯——《猴王出世》教学实录及评析(王春燕、王崧舟);小说教学的阅读取向:以“语言表达”为取向的本体观,以“人物形象”为取向的文体观,以“唤醒”意会为取向的主体观(王崧舟)。
    《课程•教材•教法》:略读耶?精读耶?“怎样才能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怎样正确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目标”(论坛实录,执教者及多位专家、特级教师参加)。
    不难看出,对于王老师的这堂课,无论从语文课程理念,到教材处理,以及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选择等具体操作层面,《人民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师》都给予了积极肯定的评价,为这堂落选特等奖的课堂“正名”。而《课程•教材•教法》则认为,此课把“语文课”上成了语文课,为阅读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但在“正确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目标”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客观地分析此课的价值和落选特等奖的缘由。
    争论至此,似乎已告一段落。对这一课堂,笔者一直在认真学习,学习课堂实录,学习专家、网友观点。思考:略读耶?精读耶?一张脸?多张脸?……每次,都感觉有些话想说,但每次提笔,却有无从落笔。前几日,突然想起上学期辅导一位一年级学生仿写句子的场景,突然对王老师课堂中一个主要观点——“写什么”人人看得见,“怎么写”对于大多数人却是个秘密。产生了一些想法。
    王老师为什么要在课堂中关注“怎么写”?
    我认为,王老师关注写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写”。她提出,语文不能得鱼而忘筌。“得鱼忘筌”,“筌”是用来捕鱼的,得到了鱼,就忘掉了筌。在这里,比喻学会了课文的内容,忘掉了课文的写作方法。
    她认为:“语文课程是为了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活动必须指向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只有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怎么说、怎么写的形式,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水平。”王老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关注“怎么写”,终极目标是“得鱼得筌”,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狭义地理解就是写的能力。
    “‘写什么’人人看得见,‘怎么写’对于大多数人却是个秘密。”王老师认为“写什么”和“怎么写”是有层次的,了解“写什么”容易,掌握“怎么写”难。因此,课堂中,王老师仅仅安排了20%的时间研究“写什么”,却安排了80%的时间学习“怎么写”。
    “怎么写”是否真是个秘密?
    先由一道一年级写话题谈起。
    上一学期,我在辅导一位一年级学生完成《小小的船》这篇文章的课外习题:
    2、我来说。
    (1)(      )像小小的船,(       )像蓝蓝的大海。
    (2)圆圆的月亮像(                   )。
    (3)(                             )。
    在我引导下,学生很快就能借助课文中的内容,说第一句话了。
    (1)(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蓝蓝的天空)像蓝蓝的大海。
    “哪第二个句子呢?能说吗?”我引导学生仿说比喻句。
    “圆圆的月亮像太阳。”学生沉思了很久才说出来。
    我总觉得这个句子不太好。就说:“太阳和月亮一样,都是在天上的。能不能拿身边的事物跟月亮比较,说说月亮还像我们身边的那些东西?”
    学生挠破头,半天没有答案。无奈,我从实验室拿了一个圆盘,问学生:“月亮像不像这个盘子?”
    (2)圆圆的月亮像(盘子)。学生好不容易把第二句说对。
    “还能不能再说一句?”我指着第三题问学生。
    “高高的大楼像……像……”学生半天说不出答案。
    ……
    回忆这次辅导经历,学生在说比喻句时,碰到的学习障碍几乎都是“内容”,即不知道用内容来比喻,而对于“形式”几乎没有任何障碍。很自然地知道该用“像”来连接。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形式是不是比内容要更简单?带着这样的疑问,我采用数学的“结果验证法”,利用《猴王出世》这篇文章的片段,在自己所任教的六年级学生中进行一次实验。
    我设计了两张习题,分别发给1—4组和5—8组学生去完成。
猜填名著(1—4组完成)
    下文选自于《西游记》(原著),横线部分已经省去。原文中横线部分会是怎样的句子?请猜一猜,填一填,比一比谁和吴承恩写得最像。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     ),(     );与狼虫为伴,(      ),
(      ),(      );夜宿石崖之下,(        )。
照样子,写句子(5—8组完成)
    下面一些句子选自于《西游记》(原著),请照样子填一填。
    例:食草木,饮涧泉。
    1、采山花,(       )。
    2、与狼虫为伴,(       ),(       ),(      ) 。
    3、夜宿石崖之下,(             )。
    由于我县学生现在用的教材是浙教版教材,所以学生在这之前,并没有接触过《猴王出世》这篇课文。我了解到,班级没有一个学生读过《西游记》原著。拿到试题,学生犯难了,很长时间没有落笔。我告诉学生,这并不是按照课文内容填空,可以自己创作。学生经过十来分钟的思考后,陆续完成填空。
    收齐测试题后,我进行口头调查:“刚才你们填写的时候感觉很困难,那究竟觉得什么难?是觉得格式难还是不知道该填写什么内容?”我板书“形式”、“内容”让学生选择。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举手选择“内容”,告诉我他们是在“思考该填写什么内容”处犯难,而认为“该用什么格式填”比较简单。
    课后,我把学生做的测试题进行统计:
学生
形式
内容

1-4组学生
12位同学格式正确
14位同学基本符合格式要求
6位同学内容合理
21位同学内容有基本合理(有部分字词不恰当)

5—8组学生
16位同学格式正确
8位同学格式基本符合格式要求
5位同学内容合理
17位同学内容有基本合理(有部分字词不恰当)

    从统计结果看,学生完成测试题的情况比较理想。大家基本都能把握上下句之间的结构,填写的结果与原文比较接近。我们可以从统计结果了解到以下信息:
    1、对比“形式”与“内容”,学生在把握正确的形式上比较容易(大部分同学都知道上下句要字数相同,词性相对),但在该用什么内容填写处犯难(如:“与狼虫为伴”下句,学生写成“与孩瓜为伙”,“孩瓜”用的不太恰当;有学生写成“与山水为伴,与涧泉为伴……”,“山水”、“涧泉”内容上有一定重复。)
    2、对比“1—4组”与“5—8组”学生的习题,发现只要略作提示——分行出示并提醒学生“照样子”。学生就能更加好地把握正确格式。确实,如学生所说,“该用什么格式填”比较简单。
    完成检测时,我把《西游记》这段原文打在屏幕上,让学生讨论。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当学生在讨论时,我去了解学生做题目的感受。同学告诉我,他不知道该填什么内容,“采山花”后面不知道该“采什么”?“狼虫”后面还有那些动物,他想不出来……
    “怎么写”不是秘密,那什么才是真正的秘密?
    从以上实验可以感受到,“怎么写”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秘密。那什么才是真正的秘密呢?从学生的反馈及统计表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障碍停留在“用什么写”的问题上!因此,我认为,“用什么写”才是真正的秘密!
    语文就像一座座大厦!大厦的用材就相当于“内容”,用什么水泥?什么钢筋?什么瓷砖?……这些问题,就是“写什么”。大厦的结构(图纸)就相当于“形式”,哪里是承重柱?哪里是楼梯?哪里安排车库?哪里是客厅?……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解决“怎么写”的问题。我想,每座大厦的结构与用材都大同小异,并不是什么秘密。那什么是不易发现的呢?什么地方用什么材料这是隐藏在大厦内部的,是不容易发现的。打地基用怎样的水泥?承重柱用什么样的水泥?顶楼防雨水层用怎样的水泥?底层用几号钢筋,顶楼用几号钢筋?……盖房子“什么地方用什么材料”是一个秘密。那对于语文来说,“什么地方用什么(词语、句子等)写”也应该是一个秘密。
    回到《猴王出世》这篇课文。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
    既然“用什么写”是秘密,那我们一定要留出时间来研究这个秘密。如上一个片段,我们要研究作者为什么在“草木”前要用“食”,“涧泉”前用“饮”,“山花”要“采”,“树果”要“觅”?“食”、“饮”、“采”、“觅”还能换成什么字?他们之间能不能交换位置?
    课堂时间是常量,在“用什么写”花时间多了,那在“怎么写”上就要减少时间,就不能花太多时间去解决“这是一个排比句”、“它们都是三个字的”、“前一个字是动词,后两个字是名词。”因为这与文章内容一样,是显而易见的,并不是“秘密”。
    语文教学能否仅仅停留在发现秘密?
    再回到语文这座“大厦”,我们解决了“打地基用怎样的水泥?承重柱用什么样的水泥?顶楼防雨水层用怎样的水泥?”后,还需要把这些材料能盖成房子。这就需要建筑工人具有搅拌、浇筑、粉刷等技术。对于语文来说,那就是“学会写”,这就如同建筑工人搅拌、浇筑、粉刷技术一样,这是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技能。
    虽然这种技能大部分是在作文课中训练,但在阅读教学时还需要进行适当训练。就像建筑工人参观了大厦之后,也学着大厦搭建一面墙。
    在学习《猴王出世》这篇文章时,也不妨让学生提笔练一练。比如让学生做一做前面的测试题,也可以顺着文章让学生续写: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
    那猴在山中,除了“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还会做哪些事?你能否继续往下写?
    “我听到的会忘掉,我看到的能记住,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盖房子是这样,学语文也是这样。我们不能停仅仅留在发现秘密,还需要让学生去实践,用字、词、句搭建语文的“大厦”。
    我曾经在“千课万人”现场听过王春燕老师的《猴王出世》。印象中课堂非常流畅,一气呵成。现在回过头来想,过于流畅、没有任何学习障碍的课堂是不是真正充分利用了40分钟的时间?假如把《猴王出世》作为精读课文来教,了解了“写什么”、“怎么写”之后,是否能花一些时间研究“用什么写”?因为这才是一个秘密,这才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障碍所在。是否花些时间让学生实践“学会写”?因为这是一种技能,只有经过实践的锻炼才能提高。
    教有规律,教无定法。《猴王出世》这一课例,可以作为精读课文来教,选择一个小片段,让学生在课堂中经历“写什么”、“怎么写”、“用什么写”、“学会写”的整个过程;也可以在第一课时让学生了解“写什么”、“怎么写”(在时间安排上,我觉得要更加侧重“写什么”,因为“写什么”是“用什么写”的基础。),第二课时再来研究“怎么写”和实践“学会写”。也可以作为略读课文来教,如张学青老师那样,以“石猴何以成王、它与众猴的区别在哪里”为主线,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发现石猴的性情和品格,把着力点放在“写什么”上,激发阅读兴趣,增加语言积累,再到其他阅读课堂中学习“怎么写”、“用什么写”和“学会写”。语文教学,套用祖庆老师的一句话——猴王怎能一张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3:33 , Processed in 0.11615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