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试论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7 22:58: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推荐阅读:试论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  许建中作者:吴泓工作室
    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这种联系不断重复出现,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并决定着事物必然向着某种趋向发展。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们能够通过实践认识它,利用它。
    语文学习规律是语文学习过程中各因素间的本质联系,是语文学习活动发生和发展必然遵循的逻辑轨道。语文学习规律影响并制约着语文学习活动中语文学习原则的确立、语文学习内容的确定、语文学习过程的优化、语文学习方法的运用和语文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发现、认识学习规律,遵循学习规律,搞好语文教学改革,就成为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
    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概括为以下八条:
    (一)习得重于学得,习学相递
    习得和学得是个人掌握语言的两种不同途径,它们在母语学习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能等同看待的。“习得重于学得,习学交递”意思是说:在效果上,母语习得优于母语学得,习得比学得更重要;习得和学得交递并用,共同加速推进母语学习。    ’
    “学而时习之”,这句话说明:“学”利“习”是辨证统一的过程。语言学习亦然。一个人要想真正掌握语言技能,必须注意从实践中习得。
    现代语言学家主张区分“学得”(LEARNING)和“习得”(ACQUISITION)。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指出,习得是一种下意识掌握语言的过程,语言习得者通常意识不到他们在习得一种语言。语言习得可分为自然习得和非自然习得,自然习得是指在生活环境里无意识地获得语言;非自然习得(又称二次习得)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要利用课堂时间,围绕一定主题,通过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读物,进行经常性练笔,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语文活动习得语言。
    语言学得指在课堂环境中有意识地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规则的过程。语言习得和语言学得的区别主要在于:自然习得多是自发性的模仿,耳濡日染,无序无定;非自然习得则是有意识的在语文实践中习得语言;习得本质上是在交际、实用中掌握了某种语言技能:学得是自觉的学习语言知识,目标明确,有计划、成系统,阶段性加速吸收语言规范。
    母语学习从降生后的第一声啼哭就已经发生了,自此,它将伴随我们的一生。这一生的学习总体而言大致分成一个阶段:早期(学龄前期)以自然习得为主;中期(学龄阶段)学得兼非自然习得;后期(学龄后)又以习得为主。三个阶段构成人类母语学习“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交递前进的全过程。
    值得引起我们深思的是,学龄前儿童在自然环境中主要通过无意识生活和游戏习得母语,但收效之快令人惊奇——他们能高速度、高质量地从无到有获得一种语言能力。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儿童亲身参与到了生活和游戏实践过程中,从中获得了最直观的体验——言语表达,习得言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克拉申认为习得和学得是成人掌握语言的两种不同途径,习得比学得更重要,学得只起扶助作用。
    习学相递律的启示:①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并非从零开始的,其间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已有的个性体验和知识积累,进而强化和升级其认知结构。②中小学毕业并不是语文学习的结束,教师应注意传授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为其终身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③注意运用学龄前儿童习得言语的成功方法,创设特定情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习得语言。
    (二) 内化先于外化,内外相制
    内化和外化,这里分别指两种语文学习:内化是指由外而内的言语吸收;外化是指由内而外的言语表达。
    “内化先于外化,内外相制。”意思是说:在程序上,内化吸收在前,是基础;外化表达在后,是能力;内化先于外化。内化和外化又相互制约,内化吸收有助于外化表达能力的发展,表达能力的提高又能更好促进内化;没有内化吸收的基础,外化表达就是无源之水。
    个人学习语言的过程,是在一定的语言坏境中,由“言语输入——言语理解——言语生成——言语输出——言语反馈”等环节构成的过程。言语输入是指通过听觉或视觉接受外部言语信息。言语理解指把接受的词汇信息和句法信息综合起来形成语句的表征,理解话语的字面意义,进而依托语境理解言语者的意图和动机,并伴随着言语记忆。言语生成是指构建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并选择适当的语句,把思想内容转化为有结构的言语形式。言语输出是指把转化生成的言语信息用声音或文字传达出去。这四个环节中输入和理解是吸收,即内化;生成和输出是表达,即外化。
    言语输入是语言学习的起点。言语输入不但是从过程上看先于言语输出,而且从数量上看远远大于言语输出,言语输入的内容、数量和方式,直接影响语言学习的速度和质量。可见,言语吸收先于言语表达,内化先于外化。
    另有学者指出言语输出对于内化有制约作用,也应引起重视。所以内化和外化的关系这里综合概括为:言语吸收先于言语表达,内化外化相互制约。
    内外相制律的启示:①吸收是表达的基础,语文学习应特别重视积累典范的言语材料: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能诵读较多的名篇名段。②表达可促进吸收,听、读(内化)与说、写(外化)能力相互制约,训练不可偏废。
    (三)技能重于知识,知能相济
    意思是说:技能和知识构成能力的“双基”,相对于中学阶段——特别是“九义”阶段的语言发展来说,习得技能比学得知识更重要,但又不能完全不要语言知识的学习,语文知识与语文技能是相济互利的。语文知识是指人们对语言、文字、文章、文学等语文现象和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概括性认识;语文技能指个体进行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动作系统:语文能力是个体顺利完成听、说、读、写活动任务的稳定有效的心理特征,它是由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两大因素构成的。知识是认知层面,技能是动作系统,能力则是心智特征:通常认为,知识和技能属于“双基”,在形成能力过程中共同起作用,二者不可偏废。
    事实却不完全如此。儿童习得语言技能并非以学得语言知识为基础,技能习得在前,知识学得在后,这是母语学习与第二语言学习的明显区别。观察在校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状况,也可发现:语文知识学得多、记得牢的学生,听说读写技能并不一定比语文知以掌握差的学生强。观察生活里成年人:掌握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的状况,也不难发现这样的现实:一些没有语文知识甚至根本不懂语文知识的人,口语交际能力比一些多年学习语文知识的中学生、大学生乃至语文教师并不低,有的真称得上是善于讲话的能手。可见,语文知识不是形成语文技能的充分条件,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技能是有条件的,能转化的也必须通过实践运用、反复操作——习得;另一方面,中小学生和一般学习者需要的是学习言语而不是研究言语,对他们来说,语文技能重于语文知识。
    因此,中学阶段,在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的关系上,我们强调语文技能重于语文知识。
    实事求是地指出语文技能重于语文知识,并不意味着语文知识没有用,不需要学。我们还应当认识到,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有益于提高语文技能,听说读写能力提高了,又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知能相济律的启示:①我们应当做的是教学生一种语文技能,培养能够正确使用祖国语言的人。②主张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突出实用性和操作性,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四)语言系于思维,语思相辅
    意思是说: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紧密关联,语言依存于思维而获得生命,思维借助于语言才有所附丽;语言和思维相互辅助,共同发展。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是语言的精神内核。语言依存于思维而获得生命,思维借助于语言才有所附丽。这是人们在语言与思维关系上的一般共识。但是,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
    首先,从二者的起源来看,总是先有思维后有语言,思维是语言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就人类发展而言,人类有思维的历史远远早于有语言的历史;就个体发展而言,婴儿在会说话之前就有了直观行动思维。其次,从二者的对应关系上来看,语言单位和思维形式并不完全相对。概念要用词语来表达,但词语并不都表示概念,一个词可以表示多个概念,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再次从二者的特点上看,语言具有民族特点,形成世界语言的多样性:思维是全人类共有的,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有共通性;但受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影响,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具有地域差异性。
    虽然语言的产生晚于思维,但语言一产生便和思维紧密结合在一起,思维借助语言的意外化表达,语言结合思维才得以发展。可见,语言和思维紧密联系,互为依附。另一方面,语言和思维又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语思相辅律的启示:①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其思维能力,把思维训练寓于语言训练之中;②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尤其要注意培养他们运用形象进行思维的能力。
    (五)言语本于情意,言意相依
    意思是说:思想情感是言语表达的根源,思想情感作为原动力催生了言语表达,而言语表达的内容正是思想情感;言语与情意互为条件,彼此依存。
    “言为心声”。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思想情感是言语表达的原动力。“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自然界四时节候的更迭,使万物萌动衍生;自然环境的变化又触发人的思想情感的激动和摇曳,于是就产生了歌舞。言语表达归根结底是思想情感的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受自然万物变化的触发,心旌摇荡,进而产生言语表达的强烈愿望。
    情动于衷而发于外。只有从心底流出来的话语才是最想说的,正所谓有感而发,不吐不快,也只有这样的言语才最真诚,最感人。“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强说愁”必然矫情:“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才‘是满怀愁苦,欲说无言的心境真实的写照,才能唤起读者的共鸣。
    可见,言语和情意是紧密联系的,因此,言语表达训练要和思想感情培养结合起来,学作文要和学做人结合起来。“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言意相依律的启示:①说话训练和作文训练,选题要能触动学生情感体验和和思想实际,写学生所想写,才不会无话可说;②要引导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才不会矫揉造作。③言语表达训练要和思想感情培养结合起来,学作文要和学做人结合起来。
    (六)言意源于生活,学用统一
    意思是说:言语、情意的源头活水是生活,是生活触发了情意,情意又借助言语得以外化表达;“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文学习是学习与运用统一。  
    生活是言语和情意的发源地。生活触发了情意,没有生活,情意就失去了产生的土壤;情意又催生了言语表达,没有情意,言语表达就失去了根基。可见,生活→情意→言语,这就是三者的流变关系。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外延是相等的”。这是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的名言。语文的学习天然地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有生活就会有言意转换,有言意转换就有语文学习。因此,语文学习的课堂绝不应局限于教室,“不要因教室的一扇门把学生与世界隔绝开来”。(苏霍姆林斯基语) 只要有生活的地方就会有语文学习。要把语文学活,必须联系学生生活,要把语文学好还要充实学生生活。
    充实学生生活,是学好语文的必要条件。要努力构建课内外衔接校内外沟通学可见融合的大语文体系,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丰富语文学习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广阔的时空里学语文、用语文,实现学习与运用的统一。
    学用统一律的启示;①联系学生实际,一是在课堂语文学习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二是在课堂外的广阔天地里随时注意语文学习。②充实学生的生活内容,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学好语文的必要条件。
    确立大语文教育观念,拓宽语文的认知领域,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
    (七)创新基于模仿,仿创迁移
    意思是说,模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的,离开模仿,创新就无从谈起;创新是对模仿的飞跃,模仿的最终目的是创新。由模仿到创新的过程表现为学习的迁移。  
    模仿是照着现成的样子学着去做;创新是抛开现成的创造进行的;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语文学习中模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模仿的飞跃;模仿是学习的起点,模仿学习可以诱发创新;创新是学习的归宿。创新学习可以使模仿得以升华。吕叔湘先生认为:“学习语言的一般过程是模仿—变化—创新”。
    模仿是创新的基础,可见,模仿在最初定的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因此,对作为被模仿的对象提出严格要求:良好的示范,正确的模仿,以促进学习的正迁移。中小学生的阅读理解,组词造句、看图说话、写话作文,开始的时候多是模仿教师活教材的样板,教师要对模仿“样板”进行精选,它们要确实是必须模仿且有益于学生创新发挥的样板。随着学生见闻的增广和知识的积累,他们会逐渐学会有意识模仿到有意识变化,有意识创新。相反,不良的“示范,机械的模仿,却会导致负迁移,甚至给学生留下“先入为主”,“积习难改”的遗憾。可见最初模仿阶段,可供模仿的样板越多样化,看到的参照系越多,比较鉴别的机会就越多,学生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
    仿创迁移律启示:①给学生提出可供模仿创新的优良范本,传授模仿创新的正确方法。②爱护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励其创新精神,启发创新思维,珍爱他们的创新成果。
    (八)综合多于分析,整体把握
    分析是把一个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综合则是把分析过的对象或现象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两种思维在过程上正好相反。
    “综合多于分析,整体把握。”意思是说:汉语言学习较多使用综合方法,而较少使用分析方法;尤其是阅读上,应注重整体把握,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分析。
    一个民族的语文特点与这个民族的思维模式密切相关。这是因为语文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而思想又受思维模式的制约。季羡林先生把中西文化和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基本差异概括为“东综合西分析”,他在“中国现代语言学丛书”《序言》中写道:“语言文字是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思想的基础或出发点则是思维模式。东西方的思维模式是根本不同的。西方的思维模式是分析。分析,分析,再分析,认为永远可以分析下去的。而东方的思维模式是综合,其特色是有整体概念和普遍联系的概念。”
    东西方思维模式的显著差异反映到语言学上,表现为西方语言重形态,词法句法有严格的形态变化,语义表达明确严格;中国语言不重形态,遣词造句灵活自由而缺少形态变化,语义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受语境的制约。
    华夏民族思维的另一个特点是具象性,习惯于把抽象的理念附着在具象的事物上。汉语文的学习往往表现为重意会感悟而轻逻辑推理,重质的判断而轻量的分析,亲于模糊而疏于精确。古人采用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观其大略”(诸葛亮)的解读方法,其原因也就在此。可见,注重形象思维和整体把握是中国人语文学习的重要思维特征。
    整体把握律的启示:①阅读是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行为,教师应给学生充分阅读的自由空间,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其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②注意传授学生解读文本的方法,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能力。③重视朗读和默读指导,强化诵读,注重感悟,培养语感。
    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2000年《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遵循学习规律,搞好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也必然是全面贯彻这一核心理念的过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4:26 , Processed in 0.16382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