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也谈“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朱毓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8 00:4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也谈“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朱毓麒)作者:启良春华
                        ——从阅读量与语文素养的关系思考语文教学

读了《光明日报》3月27日曹文轩先生《语文课的几个辩证关系》一文,深受启发。先生的点评切中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弊,特别是“细读与漫读”、“技法与大法”更是点中语文教学的命门。笔者不揣浅陋,想对“技法与大法”做点引申,笔者认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大法”是“教什么”,“技法”是“怎么教”;大法是“战略方向”,“技法”是“战术方法”,战略方向决定战术方法。正因为如此,王荣生教授早就提出 “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的著名观点,他认为:“对教学方法的努力,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教学内容。”如果教学内容不当,再高超的教学方法也是枉然。或者说,如果对教学目标的定位、选择不恰当、不准确,就会影响到到教学效率与质量。这些观点的提出和讨论,为纠正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历史课、音乐课、美术课、综合活动课等偏离语文特点的教学行为,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我今天重拾王教授的牙慧,是想从更宏观的角度重新思考“教什么”的问题,即从语文课程资源的角度讨论“教教材”还是“用教材”,课本教学与课外阅读的关系,阅读量与语文素养的关系,新《课标》规定的阅读量如何落实等问题,以期从宏观战略上明确解决中小学语文教学高耗低效老大难问题的方向。

一、语文教学的现实困境

我们虽然身处教育大变革的时代,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理念耳熟能详,但应试教育的锁链仍坚不可摧,愈演愈烈的高考竞争使中小学语文教学深受其害。

新课改已经推行了10年,但大多数中小学语文教师仍旧把语文课本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不敢越雷池一步,以为讲细讲透极少量的几篇课文,或精心设计教法学法,就能让学生在语言素养与能力上反刍“三”,试图以少胜多,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语言学习不太类似于“科学化”的数理化学习、可以“举一”(如例题)“反三(做习题)”,“举少”而“胜多”。学语言最根本的规律不是举一反三,而是举三反一,是“举三反一”为主,“举一反三”为辅!越是强调举一为主,就越强调分析,不厌其深、细、透、全,强调教师讲解的深度。越是强调举三为主,就越强调阅读背诵的积累,可以不求甚解,粗通文意,甚至浅尝辄止,蜻蜓点水,来强调学生学习的广度。因为中小学生学语言,积累永远重于理解,理解不能耽误积累。现当代语文教学之所以“少慢差费”,就是偏执于“举一反三”,只教课本,因而阅读量不足,背诵得太少,写作量更少,却做了大量低效重复的练习,导致中小学语文教学先天不足,营养不良,严重贫血。

许多语文教育改革家,创立了不少模式,流派,但从微观上解决课堂教学方法的多、从微观上解决一篇文章教哪些内容的多,从宏观上反思语文教材阅读量不足,写作量不足,从根本上解决语文教学效率不高问题的少。“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一首小诗讲一节课,一篇几千字的小说、散文讲三四节课,一个学期一百二十节课就学这么二三十篇课文。有些课文上完后,不少学生读起来还结结巴巴。课堂上很少读书、背书、练笔的时间,大部分时间被老师的烦琐分析和频繁提问占去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批评的:“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的谈话却很多。”其实我们知道,任何能力都是学习主体“悟”后“练”出来的,而绝非是“讲”或“听”出来的。

有人总结现在学生的识字量少,阅读量少,写作量少,练习册多。学生的课余时间被大量的数理化、英语作业占据,还要读各种形形色色的辅导班,或者请老师搞家教辅导,这样所剩无几的一点可怜时间,就是看看电视,很少看书,或者根本不看书。

缺少阅读积累,对语文教学是釜底抽薪;缺少阅读积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养成是致命一击。中小学语文教学这种大面积,长时间的损失,严重地降低了广大青少年乃至整个国民的语文素养。越来越多的大学教授痛感现在的学生文化积淀太少,文学感受力在下降,知识面越来越窄,无法和教师产生共鸣。文化积淀太少,不但学不好语文,而且妨碍学生个人的成长,文学素养的缺乏会造成人生与社会经验的缺乏,人文素养的缺失。

应该让孩子们成为读书人,而不是成为习题人,把书本还给学生,把语文课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培养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主阵地。

二、阅读量的大小决定着语文素养的高低

汉语言文字的教学,最有发言权的是我们中国人,学习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我们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方法。传统语文教育非常重视积累。几千年的传统语文教育经验可以集中在这四句话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厚积薄发,广见博识。中小学阶段如果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较广泛的阅读积累,背诵丰富的诗文精品,那么成年之后,提笔为文,就可轻而易举地做到辞义畅达,文从字顺。那些语文素养好的,似乎并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他们较多地读了一些课外书籍。读得多了,记得多了,语文水平就高出别人一大截了。

新《课标》继承了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总结了建国几十年全国各地语文教改的先进经验,针对上述语文教学的种种弊端,重提培养语感,注重积累。“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新《课标》还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意志,规定了一个公民在这个学科要达到的底线性要求。这是一个基本的阅读量,所有学校只能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不应当减少。

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来说,阅读量至关重要,阅读量的大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语文素养的高低。“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其中的两个“千”字都是强调数量的。毛泽东说过:“没有一定的数量就没有质量。”数量是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所谓“一定的数量”,就是数量的积累要达到转化为质量、转化为能力和技巧的转化点。达?芬奇画蛋,鲁班学艺,都说明这个道理。水要到100度才沸腾。这100度就是转化点。当然,我这里强调数量,并不是不要质量。但语文学习的规律决定了数量是第一位的,是主要矛盾。“多读胸中有本,勤写笔下生花。”何况量变之中总包含着部分的质变。很多学生中学毕业了,却没有形成阅读的爱好与习惯,没有读过几本书,这样很难提升语文素养,也就很难实现终身教育。不管我们“讲”了多少,“听”了多少,“练”了多少,这样的语文教学是失败的。光靠做题是不可能提升语文素养的,“题海战术”只会败坏学生学习语文的胃口,让学生失去对语文的兴趣,甚至讨厌语文。

强调阅读量,还要处理好精读与略读的关系。广泛的阅读,需要整体性把握,模糊性理解。即“好读书,不求甚解”,有时“囫囵吞枣”式地较为粗放地多读几遍,反可把握大观。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也曾说:“经典性的文学作品是常读常新的,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去读去体会。教学中应该是有所懂有所不懂,没有必要把每句话都解释清楚。我主张学生读书比如读鲁迅的经典作品是要囫囵吞枣地读。”古人重视读书中的个人经验、个体体验,其实质就是个性化阅读。教育者应避免一次性的、终结式的诠释与讲析,用发展的眼光预知未来,让知识在每个受教育者心中都有一个独特的发酵过程,如此酿造的学习的美酒才会是芳醇的。既有熟读后的精思,又有“不求甚解”的“囫囵吞枣”,处理好快与慢的辩证法,就可以避免阅读量不足和贪多求全、欲速而不达的缺陷。

许多文化名人在回顾自己学习语文的经验时都会说得益于大量的课外阅读。形成阅读习惯的学生,课内外阅读量大,知识面广,视野开阔,思想活跃,整体素质也高。实践证明,凡爱好课外阅读的学生,语文成绩尤其是作文水平往往比较好,考试成绩也往往名列前茅。

更要紧的是中小学生通过对以经典文学作品为主的大量阅读,能获得一种少男少女对善与美的把握和领悟,培养起对人类几千年来代代相传的美好心灵、美好情操的特殊感受。阅读能带来心灵对心灵的呼唤、感情对感情的激发、智慧对智慧的启迪。母语本身就是一种历史深厚的文化,乌申斯基说得好:“在民族语言明亮而透彻的深处,不但反映着祖国的自然,而且反映着民族精神生活的全部的历史。”因此,阅读经典,就是“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底”(《〈新语文读本〉编者的话》)。不读中外名著,学生的人文素养无法提高,必然导致文化的匮乏,语文积累的浮浅,语文功底的匮乏。

经典还是最优美最规范最耐读的语言,它是语言的珍珠。学生在阅读、诵读的过程中,会将这些最规范、最优美、最精练、最具民族特色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内化为自我生命的一部分,形成一种高度自动化的语言能力;在琅琅的书声中,他们学会用心感悟语言,拥抱语言,去体会我们民族语言特有的节奏和神韵。现在在儿童少年的心田撒播语言的珍珠,将来就收获经过他们内化后规范纯正的语言、高雅的谈吐、敏锐的语感;现在在儿童少年的心田撒播智慧的种子,将来就收获无尽的才华;现在在儿童少年的心田撒播真善美的种子,将来就收获丰富的情感、高尚的情操、光辉的人格。

三、打破课本、课堂内外界限,落实《课标》阅读量

人们因受“课本”、“课堂”等传统观念的约束和限制,从不敢超越雷池一步,只好在“课本”的范围内搞研究,在模式和方法上做实验,走过了三十多年的漫漫改革路,仍没有突破性进展。要突破僵化的思维模式,突破“课堂”的禁锢,突破“课本”的约束,就要改变拘泥于课本和课堂而阅读量不足、写作量不足的问题。而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总量太少。语文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积累背诵,多读多写。离开积累和这两个“多”字,任你有千条妙计,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语文教学的质量问题。

语文教学的经验和教训表明,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详细的讲解分析,注重规律、概念的掌握及其精确程度,必然削减、忽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挤占学生读书、背书、练笔的时间。语文学习必须有大量的阅读积累,通过阅读积累语言材料、文章样式、思想感情、生活体验。我们千万不能仅从教学方法上来改革教学方法,更要从宏观上关注“教什么”、“学什么”,语文教学不仅是课程传递和接受的过程,更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而课外名著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不少学校将教育部推荐的中外文学名著尽数地为学生购回后,放置于读书室。教师只说一句“多读”,便一头扎进对课本的纠缠中。学生什么时间读,怎么读,教师茫然,学生更是茫然,新课改搞了10多年,至今没有落实的措施。

要打破课本、课堂内外的界限,将课外阅读、课外练笔放在课内进行,语文课本教学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尽量让学生自主地读书、感悟、积累,不要过多地占用时间分析串讲;要选择、重组教材,每一单元精选一两篇课文精讲或引导学生精读,其余略读或课外自读;每周至少用两节课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阅读中外名著或报刊时文,并用读书笔记或其它方式练笔。

这样就用有效的时间和具体措施保证了新《课标》读写量的落实,也就把积累、读书、感悟、练笔的时间还给了学生,同时,通过大量阅读名著,形成学生的人文素养。

各地语文教改的先驱者有不少人更注重“教什么”、“练什么”,他们披荆斩棘,在应试教育的重围中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如山东潍坊市韩兴娥老师的小学语文“课内海量阅读”实验,采取“读读背背,背背读读”的方法,让学生一个课时学习二至四篇课文,两个星期学一册课本,剩下的课堂时间带领学生到处搜罗读书,不停地阅读、做笔记,读了相当于现行教材10倍以上的内容。再如吉林毓文中学(高中)的“名著阅读与人文素养形成”实验,实验班每学期期中考试前学完教材,期中考试后集中阅读名著,完成读书报告。学生在两年半时间阅读10本名著,平均阅读量约200万字。江苏锡山高中的“阅读实验”,学生在高一、高二前3学期每人阅读总量约在200万至250万字,学生的语文素养大幅提高。北京李希贵提倡的“语文主题学习”,建立课内大量阅读的语文学习体系,一学期课内阅读100万字,将课堂三分之二的时间给学生,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们的语文成绩遥遥领先,而且带动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这些弥足珍贵的探索,值得全国中小学语文教师学习借鉴,它们不但有推广的价值,而且有具体的可操作性,不像有些特级教师的模式、方法,很难复制,很难大面积推广。

总之,明确了“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明确了改变语文教学贫血、营养不良的方向是积累感悟、多读、多写,就要在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探索实践,并学习借鉴前人和同行成功的经验,吸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的语文教学改革成果。这样,在各种模式、流派面前既不“乱花渐欲迷人眼”,无所适从;也不囿于一隅,抱残守缺,只要我心有主,“怎么教”,各种模式、方法皆可为我所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01:25 , Processed in 0.07416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