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75|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摘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8 07:2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摘编作者:阳光雨露

               第一部分:通论

四、语文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

●教课之本旨并非教师讲一篇课文与学生听,而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此课文,从而使学生能自观其他类似之文章。

——《语文教育书简》之十,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22页

●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

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好多功夫。

——1977年12月26日为《中学语文》创刊时的题词

●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

——《语文教育书简》之八,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21 页

●“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么“讲”。说到如何看待“讲”,我有个朦胧的想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门了,上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事物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

——《大力研究语文,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52页

●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导引,俾学生逐步增益其知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

——《语文教育书简》之三十二,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41页

●在课堂上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学生将来经常要阅读,老师能经常跟在他们背后一辈子吗?因此,一边教,一边要逐渐为“不需要教”打基础。打基础的办法,也就是不要让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而要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在听讲的时候自觉地动脑筋。老师独占四十五分钟固然不适应这个要求,讲说和发问的时候启发性不多,也不容易使学生自觉地动脑筋。怎样启发学生,使他们自觉地动脑筋,是老师备课极重要的项目。这个项目做到了老师才真起了主导作用。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92页

●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导引,俾学生逐渐增益其知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

——《语文教育书简》之三十二,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41页

●我近来常以一语语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依赖性,而多讲则与此相违也。

——《语文教育书简》之六,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20页

●讲当是教师作讲之意,教师讲,学生听,则主动被动之势判然……苟教师不讲,惟为简要之启发与指点,俾学生由是而自求得之,则学生处于主动地位,而教师亦未尝失其主导作用也。

——《语文教育书简》之二十九,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38页

●我看做教师的,最好是当学生的顾问。学生遇到弄不懂的问题,再顾而问之。但是顾问也不能跟学生一辈子。学生有了自学能力,就不必用顾问了。这就是“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引自1983年第10期《中学语文教学》

●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

——《语文教育书简》之五,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18页至719页

●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之,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

——《语文教育书简》十三,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25页

●教师之主导作用在就学生已有之能力水平而适当提高之,使能逐步自己领会课文之内容与语言之运用,最后达到不待教师之讲解而自能阅读。阅读教学循此为之,学生写作能力之提高亦非甚难事矣。

——《语文教育书简》之二十一,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32页

●语文教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教师是引导学生看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罗哩罗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

——转引自《人民教育》1981年第一期:《谈教学的着重点》

●循诵印件,觉其强调教师精究课文,讲透课文,此固非常必要,而于同时导引学生自动理解课文,为他时阅读任何书籍文篇作准备,言之无多,似感不足。及读至从多讲到少讲,从讲到不讲之处,……。于此我欲进一言,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提问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而学生时常听老师提问,受老师指点,亦即于不知不觉之中学会遇到任何书籍文篇,宜如何下手乃能通其义而得其要。此如教孩子走路,虽小心扶持,而时时不忘放手也。

——《语文教育书简》之六,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19-720页

●要言不繁,启发几句,让学生自己去体会领略,自必使学生大有受益。……教学的时候,似可多提问,让学生自己找答案,待他们真答不出,然后明之。

——《语文教育书简》之三十一,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40页

●要使学生尽量自求了解,在没法彻底了解的时候,教师才给他们说明,订正,补充。不作逐字逐句的机械讲解。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202页

●语文科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自求了解。了解不了才给学生帮助以下,困惑得解,事半功倍。逐字逐句的机械讲解刚刚与这个办法相反,是教学生们什么都依赖教师,自己不用花一点心思,所以要不得。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203页

●国文教本中排列着一篇篇的文章,使学生试去理解它们,理解不了的,由教师给与帮助(教师不教学生先自设法理解,而只是一篇篇讲给学生听,这并非是妥当的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阅读的知识。更使学生试去揣摩它们,意念要怎样地结构和表达,才正确而精密,揣摩不出的,由教师给与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写作的知识。

——《略谈学习国文》,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3页

●学步导幼儿,人人有经验。

或则扶其肩,或则携其腕,

惟令自举足,不虞颠仆患。

既而去扶携,犹恐足未健,

则扶翼护之,不离其身畔。

继之更有进,步步能稳践,

翼护亦无须,独行颇利便。

他日行千里,始基于焉奠。

似此寻常事,为教倘可鉴。

所贵乎教者,自力之锻炼。

诱导与启发,讲义并示范,

其道固多端,终的乃一贯,

譬引儿学步,独行所切盼。

独行将若何?诸般咸自办:

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便,

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

学者臻此境,固非于一旦,

而在导之者,胸中有成算,

逐渐去扶翼,终酬放手愿。

当其放手时,次才必精干,

服务为人民,于国多贡献。

扶翼或致是,宁非大欢忭。

——《自力二十二韵》,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67至68页

我认为教师教语文,无非是引导学生练习看书作文的本领,主要一步在透彻理解课文。而所谓透彻理解,须反复玩味课文,由字句章节而通观全篇。作者的思路,文章的脉络,都宜求之于本文,不宜舍本文而他求。

——《语文教育书简》之三,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17-718页

五、语文能力之间的关系

(一)听、说、读、写之间关系

谁都要使用语文,干无论什么都要使用语文。不学好语文,会使全社会受到或大或小的损失,非把语文学好不可。学好语文就是学好“听”“说”“读”“写”四项本领。这四项本领有连带的关系:“听”和“读”是一路,都为了了解别人的思想,“说”和“写”是一路,都为了表达思想叫别人了解。了解和表达又是互相影响的:提高了解的能力,表达的本领就能加强;提高表达的能力,了解的本领就能加强。因此,只要认真学习,努力学习,这四项本领必然能齐头并进,项项学好。

——《认真地努力地把语文学好》,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252-253页

●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

——《语文教育书简》二十,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30页

●接收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听人说)和说(自己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所以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学生都得学好。这是生活的需要,工作的需要,也是参加祖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听、说、读、写都重要》,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43页

●在实际生活里,说和听的需要越来越广大了。教科书是把各种科学知识说给学生听。一篇报告的稿子,报告人照着说,听众听他的。广播电台的各种广播稿子,情形也一样。此外如小说、诗歌要朗诵,戏剧、电影的对话由各个演员说给观众听……说也说不尽。

——《文汇报》1995年第14期

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尤其重要的,在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分开来说,听和读是一类,说和写是一类。有了听和读的能力,就能吸取人家的东西,化为己有。有了说和写的能力,就能表达自己的心意,让人家完全明晓。这两类能力,无论在学习中,在工作中,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必需的,所以是最基本的能力;非着力培养不可。合起来说,这两类能力又是相辅相成的,就是说,听和读的能力的加强,有助于说和写的能力的提高,反过来亦然。因此,培养的时候亦乎双方兼顾,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不偏废任何一个字,才能收相互促进、不断提高的成效。

——《说话训练决不能疏忽》,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35页

●先说说和写。这两件事同出一源,而说先于写,必须能说然后能写,决不会能写而不能说。说的能力如果发展到高度,写的事就只剩把话记下来罢了。这样看来,说跟写怎么能拆开?再说听和读。听是用耳朵听人家的话,读是用眼睛和嘴“听”人家写下来的话,取径虽然不同,其为听人家的话则一。而听得仔细不仔细,辨得明白不明白,跟听的人的说话习惯大有关系。就是说,听的人具有自觉地说话的好习惯,对人家的话就听得仔细,辨得明白,否则只是草草听过而已,虽说听了,却说不上真正听了。这样看来,说跟听和读又怎么能拆开?竟可以这么说,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最为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因此说话这件事硬是有一般说的那么重要,说话训练绝不该疏忽。

——《说话训练决不能疏忽》,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36-35页

●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有两方面的本领要学习:一方面是接受的本领说给别人听,写给别人看。口头语言的说和听,书面语言的读和写,四种本领都要学好。有人看语文课的成绩光看作文,这不免有点儿片面性;听、说、读、写四种本领同样重要,应该做全面的考查。有人把阅读看作练习作文的手段,这也不很妥当;阅读固然有助于作文,但是练习阅读还有它本身的目的和要求。忽视口头语言,忽视听和说的训练,似乎是比较普遍的情况。希望大家重视起来,在小学尤其应该重视。

——《语文是一门怎样的功课》,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41-42页

●从前语文教学只有两件事,一个叫读,一个叫写。实际上都还不大注重,只注重写,注重怎么样让学生写出好文章。我常想,读和写到底哪一样重要?我看都重要,要并重。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大家往往只注重写,这是传统的影响。……我们一方面要让学生善于说,一方面要使他善于听。读和写呢?读就是用眼睛来听,写就是用笔来说;反过来,用耳朵来读,说就是写,用嘴巴来写。所以现在的语文教学,要把听、说、读、写这四个字连起来。

——《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意见》,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106-107页

●留心听人家的话。写在书上是文字,说在口里就是话。听话也是阅读,不过读的是“声音的书”。能够随时留心听话,对于阅读能力的长进大有帮助。听清楚,不误会,固然第一要紧;根据自己的经验加以衡量,人家的话正确不正确,有没有罅漏,也是必要的事。不然只是被动地听,那是很有流弊的。至于人家用词的选择,语调的特点,表现方法的优劣,也须加以考虑。他有长处,好在那里?他有短处,坏在哪里?这些都得解答,对于阅读极有用处。

——《中学国文学习法》,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43页

●从前的人学作文章都注重诵读,往往说,只要把几十篇文章读得烂熟,自然而然就能够下笔成文了。这话好像含有神秘性,说穿了道理也很平常,原来这就是锻练语言习惯的意思。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19页《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二)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从国文科,咱们将得到什么知识,养成什么习惯呢?简括地说,只有两项,一项是阅读,又一项是写作。要从国文科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写作是“发表”的事情,从写作,咱们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在人群中间,经验的授受和心情的交通是最且要的,所以阅读和写作两项也是最切要。这两项的知识和习惯,他种学科是不负受与和训练的责任的,这是国文科的专责。每一个学习国文的人应该认清楚: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是学习国文的目标。

——《略谈学习国文》,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2至3页

●从前教人作文,别的不讲,只教把若干篇文章读得烂熟。我们且不问其他,这读得烂熟的办法并不能算坏。读书就是要把一些成例化为习惯。

——《“通”与“不通”》,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02页

●现在一说到学生国文程度,其意等于说学生写作程度。至于与写作程度同等重要的阅读程度往往是忽视了的。因此,学生阅读程度提高了或是降低了的话也是没有听人提起过。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写作程度有迹象可寻,而阅读程度比较难捉摸,有迹象可寻的被注意了,比较难捉摸的被忽视了,原是很自然的事情。然而阅读时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那捉摸的阅读程度。

——《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点》,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58页

●有些人把阅读和写作看作不甚相干的两回事,而且特别着重写作,总是说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行,好像语文程度就只看写作程度似的。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常常有人要求出版社出版“怎样作文”之类的书,好象有了这类书,依据这类书指导作文,写作教学就好办了。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这样,老师临时指导和批改作文既可以少辛苦些,学生又可以多得到些实益。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91页

●阅读习惯不良,一定会影响到表达,就是说,写作能力不容易提高。因此,必须好好教阅读课。譬如讲文章须有中心思想。学生听了,知道文章须有中心思想,但是他说:“我作文就是抓不住中心思想。”如果教好阅读课,引导学生逐课逐课地体会,作者怎样用心思,怎样有条有理地表达出中心思想,他们就仿佛跟作者一块儿想过考虑过,到他们自己作文的时候,所谓熟门熟路,也比较容易抓住中心思想了。

总而言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93页

●所谓写作,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从外面得来的见闻知识,从里面发表的意思情感,都是写作的材料;哪些材料值得写,哪些材料不值得写,得下一番工夫。材料既选定,用什么形式表现他才合适,用什么形式表现他就不合适,得下一番斟酌的工夫。斟酌妥当了,便连布局,造句,遣辞都解决了。写作不过是这么一个过程,粗略地说,只要能识字能写字的人就该会写作。写作的技能所以要从精读方面训练,无非要学生写作的比较精一点。精读教材是挑选出来的,它的写作技能当然有可取之处;阅读时候看出那些可取之处,对于选剔与斟酌就渐渐增进了较深的识力;写作时候凭着那种识力来选剔与斟酌,就渐渐训练成较精的技能。

——《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1页

●教学生阅读,一部分的目的在给他们个写作的榜样。因此,教学就得着眼于(一)文中所表现的作者的积蓄,以及(二)作者用什么功夫来表达他的积蓄。这无非要使学生知道,胸中所积蓄要达到如何充实而深美的程度,那才非发表不可;发表又要如何苦心经营,一丝不苟,那才真做到了家。学生濡染既久,自己有数,何种积蓄值得发表,决不放过;何种积蓄不必发表,决不乱写;发表的当儿又能妥为安排,成个最适合于那种积蓄的形式,便算达到了作榜样的目的。

——《论写作教学》,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41页

●多方面地讲求阅读方法也就是多方面地养成写作习惯。技术拙劣与思路不清得毛病自然渐渐减少,一直减到没有。所以阅读与写作是一贯的,阅读得其法,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程度没有不提高的。

——《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60页

●阅读与写作是对等的两回事,可不是彼此不相干的两回事,认真阅读有助于练习写作。

——《评〈读和写〉》,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553+页

●至于多诵文篇,故有俾于作文,然目的不仅在练习作文。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习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能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课外更读选本,用意亦复如是。果能善读自必深受所读书籍文篇之影响,不必有意模仿,而思绪与技巧自能渐有提高。我谓阅读为写作之基础,其意在此。

——《语文教育书简》之十五,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26页

●读与写的关系密切。善读必易于达到善写,善写亦有裨于善读。二者皆运用思考之事,皆有关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之事,故而相通。

——《向善读善写方面努力》,见《重读叶圣陶·走入新课标》第118页

●所谓善读善写,非可求成于一旦,端宜积之于平时。看书不仅知其梗概,还须察其用心,衡其工夫。含蓄之意,思想之路,均宜细求。进一步则不仅诵其文而已,还须自出己见,衡其得失,孰去孰舍,孰可师孰不可师,乃真达到活读书之境界。复言作文,不仅成篇而已,还须求全篇之完整,考虑读者对象之能否通晓,进一步则考虑如何则于人更有益,如何则更可以感人。

——《向善读善写方面努力》,见《重读叶圣陶·走入新课标》第118页

●阅读是什么一回事,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料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要做一个社会主义时代的公民,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比任何时代都重要。写作是什么一回事?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这两件事,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经常需要的。这两件事没学好,不仅影响个人,还会影响社会。说学习语文很重要,原因就在这里。

——《认真学习语文》,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37

六、教材建设

(一)教材无非是例子、凭借、锁钥

●要养成阅读能力,非课外多看书籍不可。课本只是举出些例子,以便指示、说明而已。这里重要在方法;本月比上月要善阅读,今年比去年更能了解,就是进步。修养云云那是身体力行的事,民族精神也得在行为上表现。违反修养,毁隳民族精神的书籍文字固然不必看,但是想靠国文课提倡修养,振起民族精神,却不免招致“文字国”的讥诮。

——《国文科之目的》,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16页

●从教育的观点说,使学生在积极方面受益,可以多收熏染之效;若兼及消极方面,就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而具收效比较迂缓。因此,国文教材的选取,关于内容,不能不有个限制,须是使学生在积极方面受益的,才可以作为教材;如表达荒谬见解的文字,虽也可以使学生在消极方面受益,却绝对不用。

——《〈中学精读文选〉序》,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108-109页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大力研究语文,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52页

●我也曾经朦胧地想过,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使用才能练成熟练的技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大力研究语文,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52页

●语文教本好比一个锁钥,用这个锁钥可以开发无线的宝藏——种种的书。

——转引《中学语文教学》中《夏丏尊、叶圣陶的语文教科书选文教学功能观评析》一文第14页

●语文课和其他课程有所不同,比如数学,不能没有加减乘除,比如历史,不能短少汉朝唐朝,而语文课则不然。中学六年,假定要教三百篇文章,是否非教课本上所选的三百篇不可呢?不一定。不教课本上这三百篇,而另选三百篇也可以,只要文章是好的,同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和语文水平。这是说语文课的教材不像数学、历史等课的教材那样固定。当然,选入语文课本的文章,通过教学实践的检验,教学效果好的会越来越多,可以固定下来的篇目也会越来越多。

——《怎样教语文课》,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60页

要养成阅读能力,非课外多看书籍不可。课本只是举出些例子,以便指示、说明而已。这里重要在方法;本月比上月更善于阅读,今年比去年更能了解,就是进步。修养云云那是身体力行的事,民族精神也得在行为上表现。违反修养,毁隳民族精神的书籍文字固然不必看,但是想靠国文课提倡修养,振起民族精神,却不免招致“文字国”的讥诮。

——《国文科之目的》,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16页

●至于教材选多少篇,选那些篇,这些文篇怎么编排,我看未必是关键问题,也未必说的出多少道理来。选些文篇让学生读,无非是进行那些训练的凭借而已。不读这几十篇几百篇,也未尝不可。当然不是说选和编完全不必讲究。不过,要想从这里头找出非此不可的道理来,恐怕不容易。咱们一向在选和编的方面讨论得多,在训练的项目和步骤方面研究的少,这种情形需要改变。

——《重视调查研究》,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99-100页

●咱们读这一篇文字这一本书,目的固然在了解这篇文字这本书讲些什么,但同时也在练习一些方法,以便读其他的文字其他的书。

—引自《阅读要“求甚解”》一文,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167页

●阅读书籍的习惯不能凭空养成,欣赏文学的的能力不能凭空培植,写作文章的技能不能凭空训练。国文教学所以要用课本或选文,就在将课本或选文作为凭借,然后种种工作得以着手。

——转引《中学语文教学》中《夏丏尊、叶圣陶的语文教科书选文教学功能观评析》一文第14页

●教材选的适当,只是有了好的凭借,要收效,还得在体会、揣摩、辨认、推求方面下工夫。惟有这些工夫做到家,教学的技法才化为学生的语文习惯,无论阅读或写作,可以随时应用。也惟有这些工夫做到了家,教材的内容才成为消化了的养料,在学生的精神上,发生营养的作用。选取适当的教材固然要紧;但利用教材,作适当的教学,也绝不是次要。

——《〈中学精读文选〉序》,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109页

●语文课本不同于其他的课本:数学、物理、化学等课本,材料是一定的,各科的“教学大纲”都规定好了,语文课本的材料是课文,课文实际上是举例的性质,“教学大纲”并未规定,所以要选。……课文只是“举一”,要学生学了能“反三”。

——《关于编教材》,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114页

●在课内,阅读的是国文教本。那用意是让学生阅读教本的当儿,培养阅读能力,凭借这份能力,应该再阅读其它的书,以及报纸杂志等等。这才可以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并且要阅读什么就阅读什么,才是真正的受用。

——《中学国文学习法》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20页

(二)大语文教育观

●依我想,养成阅读能力在乎多阅读,在乎阅读得其法;阅读的材料却不必要名作,只要内容形式都没有毛病的就行。这个说法,在大方家看来也许太可笑了,但是学生也许会赞同的。

——《读了〈中学生国文程度的讨论〉》,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19页

●如果多多和学校接触,熟悉学校里国文教学的情形,就会有一种感想,国文教学几乎没有成绩可说。这并不是说现在学生的国文程度低落到不成样子的地步了,像一些感叹家所想的那样;而是说现在学生能够看书,能够作文,都是他们自己在暗中摸索,渐渐达到的;他们没有从国文课程得到多少帮助,他们的能看能作当然不能算是国文教学的成绩。另有一部分学生虽然在学校里学习了国文课程,可是看书不能了了,作文不能通顺。国文教学的目标原在看书能够了了,作文能够通顺,现在实效和目标不符,当然是国文教学没有成绩。

——《认识国文教学》,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86页

●通常以为语文教本选的是些好篇章,人人必读的,读了这个,就吸尽了本国艺文的精华。读起来又怀着一类神秘的想头,只要一味地读着,神智就会开朗起来,笔下就会畅达起来。这未免看得简单了些。……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所以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

——《谈语文教本》,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82页至183页

●如果只重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只做得一半。

——引自《‹略读指导举隅›前言》一文,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9页

●精读文章,每学期至多不过六七十篇。初中三年,所读仅有两百篇光景,再加上高中三年,也只有四百篇罢了。倘若死守着这几百篇文章,不用别的文章来比勘,印证,就难免化不开来,难免知其一不知其二。

——引自《‹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一文,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5页

●国文教本为了供学生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长;太多太长了,不适宜于做细琢细磨的研讨工夫。但是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一部国文教本,是够不上反复的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它的书,越多越好。

——(引自《略谈学习国文》一文,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3-4页)

●现在有许多学生,除了教本以外,不再接触什么书,这是不对的。为养成阅读的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

——(引自《略谈学习国文》,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页)

●至于实际阅读,当然在课外。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能够用来自修的,每天至多不过四小时。在这四小时内,除了温理旁的功课,作旁的功课的练习与笔记外……故每天的略读时间至多只有半小时,一周便是三小时。每学期……只有六十小时。……到暑假寒假期间,各就自己的需要与兴趣去多多阅读,……故以利用暑假寒假最为适当。

——引自《‹略读指导举隅›前言》一文,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22页

●善读未写书,不守图书馆

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

——《读书二首》,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263页

●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的时候也应该明白,写在书上的东西并不是完全可以信赖的。阅读果然要认真,但是尤其重要的是要抱着批判的态度,要区别哪些是应该接受的,哪些是不应该接受的,不能“照单全收”。不加区别地“照单全收”绝对不是妥当的读书方法,也不能提高自己的识别力。那么批判用什么作为标准呢?我想,用“此时”“此地”来作标准,大致不会出什么错。凡是跟“此时”和“此地”相适应的,大概是可取的,当然还得经过实践的检验;凡是跟“此时”和“此地”不相适应的,一定是不可取的,至多只可以供谈助而已,决不能作为自己的行动方针和生活目标。

——《怎样阅读课外读物》,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178页

●阅读课外读物,首先不能不谈到时间问题。中学里科目繁多,各科的教科书和讲义都得在课外温习,还有笔记和练习等作业大部分得在课外做,要划出充裕的时间来阅读课外读物,事实上是办不到的。上一次我说过了,阅读课外读物可以养成随时读书的习惯,这就要每天阅读,持之以恒,时间少一点儿倒不妨事。有的书读起来并无困难,一个钟头可以阅读一万字,即使要费点儿心思的,一个钟头也可以读五千字。就以五千字算吧,一本书十万字的书,每天读一个钟头,二十天就可以读完。二十天读一本书,一年不就可以读完十八本吗?从初一到高三这六年里年年如此,不就可以读完一百零八本吗?这就很可观了。一年里还有两个不短的假期,暑假和寒假,都是阅读课外读物的好时机,假如每天读三个钟头,这不算太多吧,两个假期合起来作为八个星期计算,就有一百六十八个钟头,至少可读完八本书,六年又是四十八本。所以时间并不是不充裕,只要坚持不懈,成绩是很可观的。

——《怎样阅读课外读物》,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178—179页

●他日出校以后,为了需要与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书籍文章;这种阅读都是所谓应用。

——引自《‹略读指导举隅›前言》一文,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9页

●阅读不仅是中学生的事,出了学校仍需要阅读。人生一辈子阅读,其实是一辈子在积蓄中,同时一辈子在长进中。

——《中学国文学习法》,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23页



2#
 楼主| 发表于 2014-4-28 07:22:06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摘编作者:阳光雨露

                                      第二部分:阅读教学

一、阅读教学的目的

●尝谓语文教材在培养学生阅读之能力。阅读得其方,写作之能力亦即随而增长。学生离校而后须阅读各类各体之文,故教材须兼收各类各体之文。学生诵习教材,赖教师之指导,而领会其质与文。第领会教材质与文犹未已也,非最后之目的也。必于教学之际培养起自动性,终臻不待教师指导而自能领会之境,于是可以阅读书籍报刊而悉明其旨矣。此则阅读教学最后之目的也。

——《语文教育书简》之二十五,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34-735页

●至于多诵文篇,故有俾于作文,然目的不仅在练习作文。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习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能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

——《语文教育书简》之十五,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26页

●(阅读的目的)主要在真正地理解所读的东西,从而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从而提高觉悟,丰富见识,使咱们得以在革命和生产中很好地贡献力量。

——《评〈读和写〉,兼论读和写的关系》

二、阅读教学重要注意学习习惯与能力的培养

●阅读要靠自己的力,自己能办到几分务必办到几分。不专等老师讲解,也不可专等老师抄给字典辞典上的解释以及参考书上的文句。直到自己实在没法解决,才去请教老师或其他的人。因为阅读是自己的事,像这样专靠自己的力才能养成好习惯,培养真能力。再说,我们总有离开可以请教的人的时候,这时候阅读些什么,非专靠自己的力不可。

——《中学国文学习法》,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21页

●同学们一定要努力学会自学的本领,养成自学的习惯。只知道捧着课本死记硬背是没有用处的,至多只能应付考试。学会了自学的本领,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将来离开了学校,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自我充实,自我修养,成为有益于人民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

——网上下载,叶圣陶关于习惯培养的论述

●要学好语文,至少要养成这样一些好习惯:要养成勤于阅读的好习惯。语文老师一定要想办法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起来,教师的责任不在把一篇篇的文章装进学生脑子里去,因为教师不能一辈子跟着学生,把学生要读的书一部部装进学生脑子里去。教师只要待学生预习之后,给他们纠正,补充,阐发,唯有如此,学生在课前的预习阶段就练习了自己读书,在课内的讨论阶段又得到了切磋琢磨的实益,他们阅读书籍的良好习惯才会渐渐养成。一旦养成了这种好习惯,学生课外自然会去阅读更多的好文章和好书籍,增加知识,增长才干。这样的良性循环当然会收到教师所期望甚至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网上下载,叶圣陶关于习惯培养的论述

三、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培养自学习惯与能力

1、预习

●咱们看课程标准里所定的方法,课前要使学生预习,课后要“引起其自学之动机”,指导学生作种种的研究,课后要“令学生自行研究”,可见上课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工作,而共同工作的方式该如寻常集会那样的讨论,教师仿佛集会的主席。

——《中学国文教师》,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95页

●要加强预习,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课内多采用讨论会的方式,教师也是一个会员,至多处于主席的地位。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202页

●“预习”的事项无非翻查、分析、综合、体会、审度之类……上课的活动,教学上的用语称为“讨论”,预习得对不对,充分不充分,有学生与学生讨论,学生与教师讨论,求得解决。应当讨论的都讨论到,须待解决的都得到解决,就没有别的事了。这当儿,教师犹如集会中的主席排列讨论程序的是他,归纳讨论结果的是他,不过他比主席还多负一点责任,学生预习如有错误,他得纠正,如有缺漏,他得补充,如有完全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他得指示出来,加以阐发。教师的责任不在把一篇篇的文章装进学生脑子里去;因为教师不能一辈子跟着学生,把学生所要读的书一部部装进学生脑子里去。

——《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66页

●所谓讲,应当理解为给学生以指点和引导,使学生逐步达到能自己阅读。假如一篇文章,学生能充分理解,那么教师就用不着讲了。解放后有一个时期,有些人反对学生预习,认为预习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不能发挥了。现在是大部分人倾向于主张预习,我也主张预习。学生预习而领会了的就不必再讲。去年教育部派人到各地了解语文教学的情况,也找了一些学生座谈。有一个学生说:“老师讲的太多了,对我们没有好处。我们预习《粮食的故事》一课,读过几遍非常感动,几乎掉下泪来。后来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左分析,右分析,把一篇文章拆得零零碎碎,讲了些空泛道理,我们听了,反而把感动冲淡了。”这样看来,学生能够理解和领会的东西,教师完全可以不讲。学生了解不透、领会不深的地方,才需要教师给以指点和引导,但是也不宜讲得很多很琐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多动脑筋。适当地多动脑筋,脑筋是不会受伤的。学生自己动脑筋,得到的东西格外深刻,光听老师讲,自己不思考,得到的东西就不太深刻。光听老师讲,自己不思考,得到的东西就不太深刻。经过老师指导,学生还是不能自己了解自己领会,那就只好由老师讲了,还得注意讲得多而罗嗦不如讲得少而精。总之,讲的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讲。如果一个老师能做到上课不需要讲,只作一些指点和引导,学生就能够深刻理解,透彻领会,那就是最大的成功。这样做能使学生读了若干文章后,触类旁通,自己去领会别的文章。学生必须会自己读书,不能老是带着一位老师给他讲,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独立读书的能力。

——1961年9月8日叶圣陶在呼和浩特跟语文教师的讲话,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程》第61-62页

●现在都移在指导“预习”的阶段中,假如学生能够“领悟”了,能够“研究”出来了,就无须乎教师的“讲述”;教师所“讲述”得,只是学生想要“领悟”而“领悟”不到,曾经“研究”而“研究”不出的部分:这才显出“讲述”的真作用,才真个贯彻了尝试的宗旨。

——《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84页

●比较艰深或枝节的问题,估计起来不是学生所必须知道的,当然不必提出。但是,学生应该知道而未必能自行解答的,却不妨预先提出。让他们去动一动天君,查一查可能查到的参考书。他们经过了自己的一番摸索,或者是略有解悟,或者是不得要领,或者是全盘错误,这当儿再来听教师的指导,印入与理解的程度一定比较深切。最坏的情形是指导者与领受者彼此不相应,指导者只认领受者是一个空袋子,不问情由把一些叫做知识的东西装进去。空袋子里装东西进去,还可以容受;完全不接头的头脑里装知识进去,能不能容受却是说不定的。

——《〈精读指导举隅〉前言》,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0页

●一篇文章可从不同的观点去研究它。如作者意念发展的线索,文章的时代背景,技术方面布置与剪裁的匠心,客观上的优点于疵病,这些就是所谓不同的观点。对于每一个观点,都可以提出问题,令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寻求解答。

——《〈精读指导举隅〉前言》,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0页

2、讨论

●上课做什么呢?在学生是报告讨论,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订正,不再是一味讲解。报告是各自报告预习的成绩,讨论是彼此讨论预习的成绩,指导是指导预习的方法,提示预习的项目,订正是订正或补充预习的成绩。在这样的场合里,教师犹如一个讨论会的主席,提出问题由他,订补意见由他,结束讨论由他。当这样的教师当然比较麻烦些,“讨论要点”或“讨论大纲”都得在事前有充分的准备;学生在这样的教师的面前却真个能够渐渐的“养成读书习惯”,为了学生,似乎不应该避免麻烦。

——《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84-85页

●上课时候令学生讨论,由教师做主席、评判人与订正人,这是很通行的办法。但是讨论要进行的有意义,第一要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准备得充分,如果准备不充分,往往会与虚应故事的机会一样,或是等了很久没有一个人开口,或是有人开口了之说一些不关痛痒的话。教师在无可奈何的情形之下,只得不再要学生发表什么,只得自己一个人滔滔汩汩地讲下去。这就完全不不合讨论的宗旨了。第二还得在平时养成学生讨论问题,发表意见的习惯。评判人家的话,用不多不少的话表白自己的意见,用平心静气的态度比勘自己的与人家的意见,这些都要历练的。如果没有历练,虽然胸中仿佛有一点准备,临到讨论时不一定敢于发表的。这种习惯的养成不仅是国文教师的事情,所有教师都得负责。不然,学生成为只能听讲的被动人物,任何功课的进步至少要减少一半。——学生事前既有充分的准备,平时又有讨论的习惯,临到讨论才会人人发表意见,不至于老是某几个人开口。所发表的意见又都切合着问题,不至于胡扯乱说,全不着拍。这样的讨论,在实际的国文教室里似乎还不易见到;然而要做到名副其实的讨论,却非这样不可。

——《〈精读指导举隅〉前言》,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1-12页

3、精读与略读

●有了课本或选文,然后养成、培植、训练的工作得以着手。课本里所收的,选文中入选的,都是单篇短什,没有长篇巨著。这并不是说学生读了一些单篇短什就足够了。只因单篇短什分量不多,要做细磨细琢的研读功夫,正宜从此入手,一篇读毕,又读一篇,涉及的方面既不嫌偏颇,阅读的兴趣也不致单调;所以取作“精读”的教材。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什,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学生在校的时候,为了需要与兴趣,需在课本或选文以外阅读旁的书籍文章;但他日出校之后,为了需要与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书籍文章;这种阅读都是所谓的应用。使学生在这方面打定根基,养成习惯,全在国文课的略读。如果只注重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其弊害是想象得到的,学生遇到需要阅读的书籍文章,也许会因没有教师在旁作精读那样的详细指导,而致无所措手。现在一般学校,忽略了略读的似乎不少,这是必须改正的。

略读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并不等于说不需要教师的指导。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略读是国文课程标准里面规定的正项工作,哪有不需要教师指导之理?不过略读指导与精读指导不同。精读指导必须纤屑不遗,发挥净尽略读指导却需提纲挈领,期其自得。……学生从精读而略读,譬如孩子学走路,期初由大人扶着牵着,渐渐的大人把手放了,只在旁边遮拦着,替他规定路向,防他偶或跌跤。大人在旁边遮拦着,正与扶着牵着一样的需要当心;其目的惟在孩子步履纯熟,能够自由走路。精读的时候,教师给学生纤屑不遗的指导,略读的时候,更给学生提纲挈领的指导,其目的为在学生习惯养成,能够自由阅读。

——《<略读指导举隅>》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9-20页

●选定一些教材来读,无非“举一隅”的性质,都希望学生从此学得方法,养成习惯,自己去“以三隅反”;故数量虽少,并不妨事。学生如果在略读教材之外,更就兴趣选读旁的书籍,那自然是值得奖励的;并且希望能够普遍地这么做。或许有人要说,略读同一的教材,似乎不能顾到全班学生的能力与兴趣。其实这不成问题。精读可以用同一的教材,为什么略读就不能?班级制度的一切办法,总之以中材为标准;凡是忠于职务,深知学生的教师,必能选取适合于中材的教材,供学生略读;这就没有能力够不够的问题。同时,所取教材必能不但适应学生的一般兴趣,并且切合教育的中心意义;这就没有兴趣合不合的问题。所以,略读同一的教材是无弊的,只要教师能够忠于职务,能够深知学生。

——《<略读指导举隅>》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21页

……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是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轻轻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性。惟有这样阅读,才能够发掘文章的蕴蓄。没有一点含糊。也惟有这样阅读,才能够养成用字造语的好习惯,下笔不至有误失。

——《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点》,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59页

读过一节停一停,回转去想一下这一节说的什么,这是个好办法。读过两节三节,又把两节三节连起来回想一下。这个办法可以使自己经常清楚,并且容易记住。

回想的时候,最好自己多多设问。文中讲的若是道理,问问是怎样的道理?用什么方法论证这个道理?文中讲的若是人物,问问是怎样的人物?用怎样的笔墨表现这个人物?有些国文读本在课文后面提出这一类的问题,就是帮助读者回想的。一般的书籍报刊当然没有这一类的问题,惟有读者自己来提出。

读一遍……大多是不够的,于是读第二遍第三遍。读过几遍之后,若还有若干地方不明白不了解,就得做翻查参考的功夫……。

……

总之,阅读以了解所读的文篇书籍为起码标准。所谓了解就是明白作者的意思情感,不误会,不缺漏,作者表达些什么,就完全领会他那什么。必须做到这一步,才可以进一步加以批评,说他说得对不对,合情理不合情理,值不值得同情或接受。

在阅读的时候,标记全篇或者全书的主要部分,有力不分,表现最好的部分,这可以帮助了解,值得采用。标记或画铅笔线,或做别种符号,都一样。随后依据这些符号,可以总结全部的要旨,可以认清全部的警句,可以辨明值得反复玩味的部分。

——《中学国文学习法》,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24页

●但是无论什么书,都不能让眼光像跑马似地溜过就算,一定要集中心思,把注意力放在书上。这是第一。第二,一口气直往下读,不如每读一段,稍稍停一停,回过头去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说了些什么。一口气往下读往往不能消化,好像囫囵吞枣一个样;停下来想一想就像咀嚼一个样,才能辨出真的滋味来。……第三,想到了什么,不妨随时提起笔把它记下来,这就是读书笔记。想的时候往往比较杂乱,比较浮泛;写下来就非有条有理不可了,非切切实实不可了;所以写读书笔记是督促自己认真阅读的一个好办法。读书笔记或者采用列表的形式或者采用杂记的形式,可以根据所读的书的性质而定。

讲述读书方法的书和文章,都应该看,懂得了方法,往往可以“事半功倍”。大多数书的前头都有序文,序文有的介绍这本书的内容,有的介绍这本书的作者,有的指导这本书的读法。在读本文之前,先读一遍序文,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样阅读课外读物》,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180—181页

●但是阅读的时候必须认真,不能放过一个词的涵义,一句话语的真义,决不能采取不求甚解的马虎态度,以致造成曲解和误解。

——《怎样阅读课外读物》,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179页

因为文学和其他艺术制作一样,内容和形式分不开来,要了解它就得面对它本身,涵泳得深,体味得切,才会有所得;如果不面对它本身,而只凭“提要”“释义”的方法来了解它,那就无论如何隔膜一层,得不到真正的了解。

——《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5页

阅读有时候不止于要了解大意,还要领会那话中的话,字里行间的话—也就是言外之意,不能读得太快,得仔细吟味;这就更需要咬文嚼字的功夫。再说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增进写作的能力,固然是事实,但是一目数行地囫囵吞枣地读下去,至多只能增进一些知识和经验,并不能领会写作的技术要在写作上的益处,非慢慢咬嚼不可。一般人的阅读大概都是只观大意,并且往往随读随忘;虽然读得很快,却是毫无用处。随读随忘,不但不能帮助写作,恐怕连增进知识和经验的效果也不会有。所以课外阅读决不能无条件的重视,而讲读还是基本。不过讲读不该逐句讲解,更不该信口开河,得切实计划,细心启发,让学生们多思考,多讨论,多练习,才能与合乎课程标准的效率。

——《教材、教法和教学效率》,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136页

●所谓学习方法,无非是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泳,体味,整饬思想语言,获得表达技能这些事项。

——《认识国文教学》,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90页

所谓方法,指什么的呢?先就阅读说,“不求甚解”不是方法,反过来,“求甚解”便是方法。要做到“求甚解”,第一步,自然从逐词逐句的了解入手。仅仅翻了字典,知道这一词这一句什么意思,还不能算彻底了解,必须更进一步,知道这一词这一句在某种场合才可以用,那才是尤其到家的方法。

总之,对于一个词儿,一种句式,一句习语或成语,第一须明白它的意义第二须取许多例子同样的与近似而实际不同的,相互比勘,来看出它的用法。同这样的方法得来的,才是彻底了解。语言文字的学习好比积钱,辛辛苦苦工作,积一个是一个。积钱还可以用不正当的手段,或是投机,或是舞弊,突然之间到手十万八万。语言文字的学习可不然,除了辛苦工作,日积月累以外,没有简便的方法。

文字各式各样,阅读方法自也不能一律。多读些文字,练习到的方法就多些。若在学校国文课里,这些方法便是共同讨论的主要材料,或由教师指导,学生再来深求或由学生提出,教师加以纠正或补充。若是独立自学,这些方法也得充量发见,充量应用。在练习的时候,使用方法去对付文字,意念中有方法存在。到后来纯熟了,遇见文字自然能用最精到的眼光去看它,意念中不再存什么方法不方法,那便终身受用不尽了。

——《阅读要“求甚解”》,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168、169、172页

4、朗读与吟诵

●从前的人读书,多数不重内容与理法的讨究,单在吟诵上用工夫,这自然不是好办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上比从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工夫太少,多数只是看看而已。这又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惟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而不偏。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一文,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3页

●说理的文章大概只需论理地读,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要‘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宛处还他个委宛,诸如此类。美读的方法,所读的若是白话文,就如戏剧演员读台词那个样子。所读的若是文言,就用各地读文言的传统读法,务期尽情地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中学国文学习法》一文,见《叶圣陶教育论集》第125页

●吟诵的语调,有客观的规律。语调的差别,不外乎高低、强弱、缓急三类。……吟诵一篇文章,无非依据对于文章的了解与体会,错综地使用这三种语调而已。大概文句之中的特别主眼,或是前后的词彼此关联照应的,发声都得高一点。就一句来说,如意义未完的文句,命令或呼叫的文句,疑问或惊讶的文句,都得前低后高。意义完足的文句,祈求或感激的文句,都得前高后低。再说强弱。表示悲壮、快活、叱责或慷慨的文句,句的头部宜加强。表示不平、热诚或确信的文句,句的尾部宜加强。表示庄重、满足或优美的文句,句的中部宜加强。再说缓急。含有庄重、畏敬、谨慎、沈郁、悲哀、仁慈、疑惑等等情味的文句,须得缓读。含有快活、确信、愤怒、惊愕、恐怖、怨恨等等情味的文句,须得急读。以上这些规律,都应合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与情感,所以依照规律吟诵,最合于语言的自然。……

——《〈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一文,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4页

●读法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吟诵,一种是宣读。无论文言白话,都可以用这两种读法来读。文言的吟诵,各地有各地的调子,彼此并不一致;但是都为了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白话一样可以吟诵,大致与话剧演员念台词差不多,按着国语的语音,在抑扬顿挫表情传神方面多多用工夫,使听着移情动容。……吟诵白话必须按照国语的语音,国语的语音运用得到家,才是白话的最好的吟诵。至于宣读,只是依照对于文字的理解,平正地读下去,用连贯与间歇表示出句子的组织与前句和后句的分界来。这两种读法,宣读是基本的一种;必须理解在先,然后谈得到传出情趣与畅发感兴。并且,要考查学生对于文字理解与否,听他的宣读是最方便的方法。

——《〈精读指导举隅〉前言》,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6页

●阅读总得“读”,出声念诵固然是读,不出声默诵也是读,乃至口腔喉舌决不运动,只用眼睛在纸面上巡行,如古人所谓“目治”,也是读。无论怎样读,起初该用论理的读法,把文句中一个词切断,读出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来。又按各句各节的意义,读出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来。这样读了,就好比听作者当面说一番话,大体总能听明白。最忌的是不能分解,不问关系,胡里胡涂读下去——这样读三五遍,也许还是一片朦胧。

——《中学国文学习法》,见《叶圣陶教育论集》第124页

●无论读课文或是课外读物,无论出声朗读或是轻轻讽诵,严格要求学生口到心到,务使口头的轻重徐疾抑扬顿挫,跟心里的领会和感受相印合:该是个积极有效的办法。还有,造成有利于养成说话的好习惯的环境,也该是个积极的有效的办法。如果造成这样一个环境,多数人知道说话不宜随随便便,都把说话当一回事,那就非常有利于说话训练。说话训练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将会事半功倍。

——《说话训练决不该疏忽》,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36页

●教学语文课本和文学剧本,几个重要的项目里头有一个项目,就是好好地读。读得好,就可以深切地传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就是领会它的思想感情。读得好,就可以受到很好的语言教育。

——

●读文章,写文章,最好不要光用眼睛看,光凭手写,还要用嘴念。读人家的东西,念出来,比光看容易吸收。有感情的文章,念几遍就更容易领会。自己写了东西也要念,遇到念来不顺的地方,就是要修改的地方。好的文章要多读,读到能背。一边想,一边读有好处。这好处就是自己脑子里的想法好象跟作者的想法合在一起了,自己的想法和语言运用能力就从而提高不少。长的文章可以挑出精彩的段落来多读,读到能背。读的时候不要勉强做作,要读的自然流畅。

——《认真学习语文》,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44页

●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篇。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

——《中学国文学习法》,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25页

5、培养语感

●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

夏丏尊先生在一篇文章里讲到语感,有下面的一节说:

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

——《文艺作品的鉴赏》,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267页

●如果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

——《文艺作品的鉴赏》,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267页

●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向契合。

——《文艺作品的鉴赏》,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268页

●要鉴赏文艺,必须驱使我们的想象。这意思就是: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使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

——《文艺作品的鉴赏》,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265页

●要想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文艺作品的鉴赏》,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268页

6、加强历练

●要知道所谓能力不是一会儿就能够从无到有的,看看小孩子养成走路跟说话的能力多麻烦。阅读跟写作不会比走路跟说话容易,得其道要经常历练,历练到成了习惯,才算有了这种能力。说阅读跟写作的能力差,并不指没有阅读过,没有写作过,是指以往的阅读跟写作还不怎么得其道,因而经常的历练多半成了白费,不能够养成好习惯。现在要来补修,当然得竭力争得其道,跟着还得经常的历练,才可以收到实际的效果。

——《〈大学国文〉序》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206页)

●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学生眼前要阅读,要写作,至于将来,一辈子要阅读,要写作。这种技术的训练,他科教学是不负责任的,全在国文教学的肩膀上。所谓训练,当然不只是教学生拿起书来读,提起笔来写,就算了事。第一,必须讲求方法。怎样阅读才可以明白通晓,摄其精英,怎样写作才可以清楚畅达,表其情意,都得让学生们心知其故。第二,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事的。国文教学的成功与否,就看以上两点。

——《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点》,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57页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都重要,我看更要着重训练。什么叫训练呢?就是要使学生学的东西变成他自己的东西譬如学一个字,要他们认得,不忘记,用的适当,就要训练。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现在语文教学虽然注意练习,其实练得不太多,这就影响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老师对学生要求要严格严格不是指老师整天逼着学生练这个练那个,使学生气都透不过来,而是说凡是要学生练习的,不要练过一下就算,总要经常引导督促,直到学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才罢手。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91页

●训练训练,分开来说,训是老师的事,练是学生的事。就老师的方面来说,采用种种有效的办法,循序渐进地教导学生练,固然极为重要,而督促学生认真练,经常练,尤其是奏功收效的关键。一暴十寒,办法再好也没有多大用处,因为在学生身上得不到巩固,养不成习惯。必须督促学生循规蹈矩地练,积日累月地练,练到非常纯熟,,再也丢不了了,学生身上才真正有了这项能力了。凡属训练的事都如此,说话训练当然包括在内。

——《说话训练决不该疏忽》,见《重读叶圣陶·走入新课标》第37页

●一篇篇的课文都是作者动了脑筋写出来的。在学习一篇文章时,就要学习作者是怎样动他的脑筋的,看作者是怎样想和怎样写的。教师一方面给学生指点和引导,一方面督促学生练习,这就是训练。语言的训练,要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去领会,去比较,这从小学阶段起就应注意

——《怎样教语文课》,见《重读叶圣陶·走入新课标》第64页

●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应用从阅读得到的知识,认真地作。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

——《略谈学习国文》,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页

●练即实践,即认真执笔为文,此断不可少。惟练似宜通乎课内课外,不宜专以课内作文为练。课外应需而作文,固用也,而亦练也。

——《教育书简》,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38页

●总起来一句话,许多基本功都要从多读多写来练。读人家的文章,要学习别人运用语言的好习惯。自己写文章,要多写,越写越熟,熟极了才能从心所欲。

——《认真学习语文》,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44页

●学习语文目的在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凡是习惯都不是几天工夫能够养成的。比方学游泳。先看看讲游泳的书,什么蛙式,自由式,都知道了。可是光看书不下水不行,得下水。初下水的时候很勉强,一次勉强,两次勉强,勉强浮起来了,一个不当心又沉下去。要等勉强阶段过去了,能往前游了,不用再想手该怎么样,脚该怎么样,自然而然能浮在水面上了,能往前游了,这才叫养成了游泳的习惯。学语文也是这样,也要养成习惯才行。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

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的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真本领。

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

道理不是嘴上说说的,是从实践里归结出来的。

——《认真学习语文》,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40-141页

●我不大赞成“语文知识”这个说法。把语法、逻辑、修辞之类称作“知识”,好像只要讲得出来就行,容易忽略实际运用。现在大家既然用惯了“知识”,这个词,那么就得把这个词的意义扩大,把能力也包括在内。要让学生把知识化为自己的血肉,在生活中能够随时运用,教学的目的才算达到了。

——《关于编教材》,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116页

●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个开始而不是个终结。要待技能技巧在受教的人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也不会离谱走样,那才是终结。所以讲说和指点之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工夫,督促受教的人多多练习,硬是要按照规格练习。练成技能技巧不是别人能够代劳的,非自己动手,认真练习不可。如果只讲说指点,而疏于督促,要求技能技巧在他身上生根就很难说了。

——《改变字风》,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34页

●总起来一句话,许多基本功都要从多读多写来练。读人家的文章,要学习别人运用语言的好习惯。自己写文章,要养成自己运用语言的好习惯。要多读,才能广泛地吸取。要多写,越写越熟,熟极了才能从心所欲。

——《认真学习语文》,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44页

好的文章要多读,读到能背。一边想一边读,有好处。这好处就是自己脑子里的想法好像跟作者的想法合在一起了,自己的想法和语言运用能力就从而提高不少。长的文章可以挑出精采的段落来多读,读到能背。读的时候不要勉强做作,要读得自然流畅。

——《认真学习语文》,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44页

●养成好习惯必须实践,换一句话说,那不仅是知识方面的事,心里知道该怎样怎样,未必就能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怎样做去,才可以养成好习惯。向人家打听,听听人家的意见,当然是有益的,但是吸收的好习惯还得在继续不断的阅读中养成,发表的好习惯还得在继续不断地写作中养成。废书不观,搁笔不写,尽在那里问什么阅读方法写作方法,以为一朝听到了方法,事情就解决了,那是决无之理。

——《养成两种好习惯》,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230—240页

●要练习的回数多,不用说,还需课外作文。要养成抒写意思情感的习惯,那只须反问自己,内部有什么样的意思情感,便作什么样的文。两句话的意思合拢来,就是说除了教师出的题目以外,自己还要作文,作自己要做的题目。

——《作自己要做的题目》,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397页

●不常写,就没有组织脑子里的东西的习惯。一种知识,一段经验,藏在脑里可能处于刚才所说的朦胧状态。老师教学生,要叫学生把学得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就是要学生懂得明确,不要处于朦胧状态。我们要写稿,自当练成一种能力,凡所知的东西,总要拿得出来,能够让它定型,不让它处于朦胧状态。这惟有多练写作,才能办到。

——《向善读善写方面努力》,见《重读叶圣陶·走入新课标》第119页

●所谓善读善写,非可求成于一旦,端宜积之于平时。看书不仅知其梗概,还须察其用心,衡其工夫。含蓄之意,思想之路,均宜细求。进一步则不仅诵其文而已,还须自出己见,衡其得失,孰去孰舍,孰可师孰不可师,乃真达到活读书之境界。复言作文,不仅成篇而已,还须求全篇之完整,考虑读者对象之能否通晓,进一步则考虑如何则于人更有益,如何则更可以感人。

——《向善读善写方面努力》,见《重读叶圣陶·走入新课标》第118页

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应用从阅读得到的写作知识,认真地作。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为养成写作的习惯,非多做不可;同时为适应生活的需要,也非多做不可。

——《略谈学习国文》,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页



3#
 楼主| 发表于 2014-4-28 07:22:27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摘编作者:阳光雨露

                            第三部分:写作教学

一、写作教学的目标

●国文课写作教学的目的,在养成学生两种习惯:(一)有所积蓄,尽量用文字发表;(二)每逢用文字发表,须尽力在技术上用功夫。

——《论写作教学》,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34页

●写作既是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自该完全摆脱八股的精神,顺着自然的途径,消极方面不阻遏发表的欲望,积极方面更诱导发表的欲望,这样来着手训练。

——《论写作教学》,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38页

二、有所积蓄尽量用文字发表(喜欢写)

(一)明确写作目的

●关于作文教学,我想,大概先得想想学生为什么要学作文。要回答似乎并不难,当然是:人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随时需要作文,所以要学作文,在从前并不是人人需要,在今天却人人需要。写封信,打个报告,写个总结,起个发言稿,写一份说明书,写一篇研究论文,诸如此类,不是各行各业的人经常要做的事吗?因此要求学生要学好作文,在中学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54页

从前读书人学作文,最主要的目标在考试,总要作的能使考官中意,从而取得功名。现在也有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还有升学考试。但是,我以为现在学生不宜存有为考试而学作文的想头。只要平时学得扎实,作得认真,临到考试总不会差到哪里。推广开来说,人生一辈子总在面临考试,但就作文而言,刚才说的写封信打个报告之类其实也是考试,不过通常叫作“考验”不叫作“考试”罢了。学生学作文就是要练成一种熟练技能,一辈子能禁得起这种最广泛的意义的“考试”即“考验”,而不是为了一时的学期考试和升学考试。

——《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54页

(二)激发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要有收效,我认为首先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让学生深刻理解作文的重要。在现代的社会里,光靠口说是不够的,处处需要动笔写。动笔写文章应该是人人必须具备的一种技能;第二,让学生喜欢作文,对作文深感兴趣。

——《论写作教学》,见《重读叶圣陶·走新课标》第200页

●国文课定期命题作文,原是不得已的办法。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同时写作是一种技术;有所积蓄,是一回事;怎样用文字表达所积蓄的,使它恰到好处,让自己有如量倾吐的快感,人家有情感心通的妙趣,又是一回事。依理说,心中有所积蓄,自然要说话;感到说话不足以行远传久,自然要作文。

——《论写作教学》,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34页

(三)写作要充实生活

●写文章不是什么神秘的事,艰难的事。文章的材料是经验和意思,文章的根据是语言。只要有经验和意思,只要会说话加上会识字写字,就能够写文章了。这不是寻常不过容易不过的事情吗?所谓好的文章,也不过材料选的精当一点,话说得周密一点罢了。如果单为着要写好文章而去求经验和意思的精当,语言的周密,那就是本末倒置。但是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本来就该求经验和意思的精当,语言的精密。这为的不是写文章,为的是生活。生活中有这样修养的人往往会觉得有许多文章要写,而写出来的往往是好文章。

——《〈文章例话〉序》,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225页

●要“言之有物”,“必须要先有所感,先有所思”,……“感情与思想不但是做文章的两大源泉,同时也是做人的两大要素。然而对于这两者,现在的学校教育是不但忽略,并且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再读〈中学生国文程度的讨论〉》,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22页

●生活的充实是没有止境的,因为这并非如一个瓶罐,有一定的容量,而是可以无限地扩大,从不嫌其过大过充实的。若说要待充实到极度之后才得作文,则这个时期将永远不会来到。

——《作文论》,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359页

●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呵。我们的生活充实到某程度,自然要说某种的话,也自然能说某种的话。

——《作文论》,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360页

●作文这种事情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

——《作文论》,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363页

●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文章例话〉序》,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225页

●“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空口念着是没用的,应该去寻到它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抒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生活充实的涵义,应是阅历的广,明白得多,有发现的能力,有推断的方法,情性丰厚,兴趣饶富,内外合一,即知即行,等等。

——《作文论》,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359页

(四)命题要钻到学生心里去

●命题作文,不仅练笔,实为训练脑筋,使其就某一事物详悉思之。思之既明,取舍自定,条理自见。苟不为作文练习,学生于所见所闻或皆知之不详,识之不真,此于学习或从事工作,俱有不利。由作文练习启其精思之途,逐渐养成良习,则其效不仅在于能作文而已也。

——《语文教育书简》,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16页

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惟初学作文,意在练习,不得已而采命题作文之办法。苟题意所含非学生所克胜,勉强成篇,此与其兴味及推理力摧残殊甚。是以教者命题,题意所含必学生心所能思。或使推究,或使整理,或使抒其情绪,或使表其意志。至于无谓之翻案,空泛之论断,即学生有作,尚宜亟为矫正;若以之命题,自当切戒。

——《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347页

●题目先文章而有呢,还是先有了文章才有题目?这很容易回答。可是问题不应该这样提。我们胸中有了这么一段意思,一种感情,要把留下来,让别人知道,或者备自己日后覆按,这时候才动手写文章。在写下第一个字之前,我们意识着那意思那情感的全部。在意思的全部里必然有论断或主张之类,在情感的全部里至少有一个集注点:这些统称为中心。把这些中心写成简约的文字,不就是题目么?……我们可以决定地说的,是先有了意思情感才有题目。

——《作自己想作的题目》,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395页

●胸中不先有意思情感,单有一个题目,而要动手写文章,我们有这样的时机么?没有的。既没有意思情感,写作的动机便无从发生。题目生根与意思情感没有根,那悬空无着的题目从何而来呢?

但是,我们中学生确有单有一个题目而也要动手写文章的时机。国文教师出了题目教我们作文,这时候,最先闯进胸中的是题目,意思情感之类无论如何总要迟来这么一步。这显然违反了一篇文章产生的自然程序。若因为这样就不愿作文,那又只有贻误自己。作文也同诸般技术一样要达到运用自如的境界,必须经过充分的练习。

——《作自己想作的题目》,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396页

●国文课定期命题作文,原是不得已的办法。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同时写作是一种技术;有所积蓄,是一回事;怎样用文字表达所积蓄的,使它恰到好处,让自己有如量倾吐的快感,人家有情感心通的妙趣,又是一回事。依理说,心中有所积蓄,自然要说话;感到说话不足以行远传久,自然要作文。

——《论写作教学》,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34页

●叙写一个男主人公或女主人公初恋的经过,题目是《初恋》。诸如此类,都是先有一些要说的材料,后有一个标明的题目。这是自然的,顺当的。咱们决不会先定下一个题目,然后去找寻要说的材料。如果这样,就是勉强要说话,勉强的话又何必说呢?可是国文课内有写作练习的项目,由教师出题目;各种考试要测应试者的写作能力,由主试者出题目。练习者与应试者见了题目,就得找寻一些材料来说,也就是勉强要说话,这显然是不自然不顺当的事。要弥补这个缺陷,全靠出题目的人不凭主观,能够设身处地,就练习者与应试者着想。出题目的人如能揣度练习者与应试者在某一范围内应该有话可说,说出来也并不勉强,就从这个范围内出个题目,那么,练习者与应试者执笔作文,就同自己来要说话没有什么两样。要说督促练习,惟有出这样的题目才真是督促练习,因为这可以鼓起写作的欲望,使练习者体会到有话可说才是有文可写。要说测验写作能力,惟有出这样的题目才真能测验写作能力,因为把要说的话写得好或不好,才是写作能力的好或不好。这儿说的只是寻常不过的话,并无深文大义,头脑清楚一点的人都会明白。无奈事实上,多数的出题的人偏不明白。

——《读罗陈两位先生的文章》,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38-39页

●现在说一说命题作文。咱们平时作文,总是为了实际需要,……而教师出个题目让学生作文的时候,学生并没有作文的实际需要,只因为要他们练习作文,才出个题目让他们作。就实际说,这有点儿本末倒置,可是练习又确乎必不可少。因此,命题作文只是个不得已的办法,不是合乎理想的办法。

——《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55页

●命题作文,人人知道不对。我以为定期作文,也不很自然。果真儿童心灵充分发展,则随时有丰妙的情思,便随时可以作文。即如阅览书籍,笔记所得,也是一种作文的练习。总之,简单干枯的生活里,一切不能着手,趣味的生活里,才可找到一切的泉源。

——《国文教授之方法》,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46页

●我有曾经想,能不能从小学高年级起,就使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呢?或者不写日记,能不能养成写笔记的习惯呢?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就记。一句两句也可以,几百个字也可以,不勉强拉长,也不硬要缩短。总之事实求是,说老实话,对自己负责。……我只觉得这样的习惯假如能够养成,命题作文的办法似乎就可以废止,教师只要抽看学生的日记本或笔记本,给他们一些必要的指点就可以了。

——《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56页

●定期命题作文是不得已的办法,这一层意思,就教师说,非透彻理解不可。理解了这一层,才能使不自然的近于自然。教师命题的时候必须排除自己的成见与偏好;惟据平时对于学生的观察,测知他们胸中该当积蓄些什么而就在这范围之内拟定题目。学生遇见这种题目,正触着他们胸中所积蓄,发表的欲望被引起了,对于表达的技术自当尽力用功夫;即使发表的欲望还没有到不吐不快的境界,只要按题作去,总之是把积蓄的拿出来,决不用将无作有,强不知以为知,勉强的成分既少,技术上的研摩也就绰有余裕。题目虽是教师临时出的,而积蓄却是学生原来有的。

——《论写作教学》,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35页

●教师命题的时候必须排除自己的成见与偏好;惟据平时对于学生的观察,测知他们胸中该当积蓄些什么,而就在这范围之内拟定题目。学生遇见这种题目,正触着他们胸中所积蓄,发表的欲望被引起了,对于表达技术自当尽力用功夫;即使发表的欲望还没有到不吐不快的境界……而积蓄却是学生原来有的。

——《论写作教学》,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35页

●希望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生活,能够设身处地地想象学生内部意思和情感,然后选定学生能够作的愿意作的题目给学生作。如果这样,教师出题目就等于唤起学生作文的动机。

——《作自己想做的题目》,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396页

●我曾经想,我当教师的时候师生只是在课堂里见面,出了课堂就难得碰头了;现在可不然,在课外师生也常在一块儿,因此,学生平时干什么,玩什么,想些什么,教师多少有个数。有个数,出题目就有了考虑的范围;就叫学生把干的、玩的、想的写出来,他们绝不会感到没有什么可写。再加上恰当的鼓动,引起他们非写出来不可的强烈欲望。那么,他们虽然按教师的题目作文,同时也是为了实际需要而作文了。命题作文既然是不得已的办法,总要经常顾到学生有什么可写,总要想方设法鼓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觉得非写出来不可。我料想,必然有好些教师已经这么做,而且有了具体而有效的方法了;那是很值得提供给大家研究观摩的。

——《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55页

●我可以这样回答,凡是贤明的国文教师,他出的题目应当不超出学生的经验范围,他应当站在学生的立脚点上替学生设想,什么材料是学生经验范围内的,是学生所能写的、所要写的,经过选择才定下题目来。这样学生同写一封信、作一篇游记一样,仍然是为着发表自己的经验而写作,同时又得到了练习的益处。

——《写作什么》,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13页

●作文出题是个问题。最近有一个学校拿来两篇作文让我看看,是初中三年级学生写的,题目是《伟大鲁迅的革命精神》。两篇里病句很多,问我该怎样教学生避免上面这些病句。我看,病句这么多,毛病主要出在题目上。初中学生读了鲁迅的几篇文章,就要他们写鲁迅的革命精神。他们写不出什么却要勉强写,病句就不一而足了。

有些老师说《难忘的一件事》《我的母亲》之类的题目都出过了,要找几个新鲜题目,搜索枯肠,难乎其难。我想,现在老师都是和学生经常在一起的,对学生了解得多,出题该不会很难。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93页

●训练写作的人只须平心静气问问自己:(一)平时对学生的训练是不是适应他们当前所有的积蓄,不但不阻遏他们,并且多方诱导他们使他们尽量拿出来?(二)平时出给学生做的题目是不是切近他们的见闻、理解、情感、思想等等?总而言之,是不是切近他们的生活,借此培植“立诚”的基础?(三)学生对于作文的反应是不是认为非常自然的不做不快的事,而不认为教师硬要他们去做的无谓之举?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便可知道写作教学的成绩不好,其咎不尽在学生,训练者是该负大部分的责任。(同上:要了解学生心中的积蓄进行命题。)

——《论写作教学》,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39-440页



4#
 楼主| 发表于 2014-4-28 07:23:34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摘编作者:阳光雨露
                          第三部分:写作教学

三、每逢用文字发表,须尽力在技术上用功夫(认真写)

(一)明确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努力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像有一派心理学者所说,思想的根据是语言,脱离语言就无从思想。就咱们的经验来考察,这种说法大概是不错的。咱们坐在那儿闷声不响,心里在想心思,转念头,的确是在说一串不出声的语言——朦胧的思想是不清不楚的语言,清澈的思想是有条有理的语言。咱们心里也有不思不想的时候,那就是心里不说话的时候。思想所根据的语言当然是从小学会的最熟悉的口语。现在咱们想心思,转念头,都是在说一串不出声的口语。这也是作文该写口语的一个理由。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出来,当然最为亲切,不但达意,而且传神传情。

——《讲解》,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12页

●语言是一种工具。工具是用来达到某个目的的。工具不是目的。……我们说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思想和语言是分不开的,想心思得靠语言来想,不能凭空想。可以说,不凭借语言的思想是不存在的。

有人认为只要思想内容好,用来表达的语言好不好无所谓。有些人甚至认为语文是雕虫小技,细枝末节,不必多注意。既然这样,看书无妨随随便便,写文章无妨随随便便。文章写出来半通不通,不认为不对,反而认为只要思想内容好,写得差些没有关系。实际上,看书,马马虎虎地看,书上的语言还不甚了然,怎么能真正理解书的内容?写文章,马马虎虎地写,用词不当,语句不通,怎么能说思想内容好?文章写不通,主要由于没有想通,半通不通的文章就反映半通不通的思想。

有些人认为只要学好了语文,思想内容的问题也会随之解决,因而就想专在字词语句方面下功夫。这个想法也不对。……既要在语文方面下工夫,也要在实践方面下工夫。两方面的工夫都要认真地做,切实地做。

——《认真学习语文》,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38-139页

●人从会说话起就开始动脑筋,想心思,能养成良好习惯,终身受用不尽。如果我们通过语文课,训练学生从小就好好动脑筋,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这对他们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都有极大的好处。我们常说某人的语文水平跟不上知识水平,就是指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跟不上。

——《怎样教语文课》,见《重读叶圣陶·走入新课标》第59页

●在基本训练中,最重要的还是思维的训练,不要只顾到语言文字方面,忽视了思维的训练。各门功课都和思维的训练有关,特别是语文课是着重训练思维的。语言是和思维分不可开的。语言是思维的固定形式。只有想清楚了才能说清楚。我常说某人说话写文章没有条理。没有条理,就因为他没有养成很好的思维习惯,乱七八糟地想了,也就乱七八糟地说了写了。所以教语文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训练思维的材料就是课文。一篇篇的课文都是作者动了脑筋写出来的。在学习一篇文章时,就要学习作者是怎样动他的脑筋的,看作者是怎样想和怎样写的。教师一方面给学生指点和引导,一方面督促学生练习,这就是训练。语言的训练,要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去领会,去比较,这从小学阶段起就应注意。小孩从小就学会说话,说一些简单的话是不会违反语法的,但是说一些复杂的话,就不免要犯语法上的的错误。我们给学生一些语法训练,目的就在使他们由不自觉达到自觉,即使说复杂的话也能百分之百的准确,不犯语法错误。

——《怎样教语文课》,见《重读叶圣陶·走入新课标》第63——64页

●须认定国文是发展儿童的心灵的学科。文字所以表声音,声音所以达情思,那是人人知道的。没有情思,就没有发出声音的必要,更何须文字?可见情思为声音的源泉,而文字为声音的符号。

——《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1页

(二)端正态度,说老实话(修辞立其诚)

●写作必须把它看成一件寻常事,好比说话一样,但是又必须把它看成一件认真事,好比说话一样。

——《中学国文学习法》,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26页

●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要求学生说老实话,决不容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

——《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55页

●说话作文必须老实,又必须说得明白,写得明白,如果说虚假的话,那是不道德。如果说些不明不白的话,词不达意,人家没法领会你的意思,说就等于白说,写也是白写。

——《作文必须老实》,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226页

●吟诗作文,原是胸中有所得,才提起笔来。现在先由若干要嵌入的字,然后就那些字找话来说,即使说得很像一番话,与“修辞立其诚”差得太远了,无论如何只能认它为游戏文字。

——《国文常识试题》,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10页

●写作决不是无中生有。必须有了意思才动手写作。没意思,没需要,硬找些话写出来,这会养成不良的写作习惯,而且影响到思想方面。

——《中学国文学习法》,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26页

●真诚的作者写一篇文章,决不是使花巧,玩公式,他的功力全在使情意与文字达到个完美的境界;换句话说,就是使情意圆融周至,毫无遗憾,而所用文字又恰正传达出那个情意。如范仲淹作《严先生祠堂记》,末句原作“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李泰伯看了,教他把“德”字改为“风”字;又如欧阳修作《醉翁亭记》,开头历叙滁州的许多山,后来完全不要,只作“环滁皆山也”五字:历来传为写作技能方面的美谈。(用心遣词造句)

——《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词逐句讲解》,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1-72页

(三)端正文风

●今后必得认真改造思想,认真锻炼思想方法。即使不为写文章,只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做个具有积极作用的人,这些努力也必不可少,何况要写文章给公众看?……今后必得切切实实改变态度和作风作任何事情都要对得起公众。写文章时任何事情里的一件事情,当然要对得起读者。经过再三考虑,确然是由衷的,使自己的真知灼见,才写下来贡献给读者。否则宁可暂时搁笔,决不勉强好对付。……今后必得在实践中特别注意,无论一个词,一句话,一大段,都拿是不是非写不可来衡量。……写文章,就是凭语言跟人家打交道,语言是咱们能够使用的惟一的工具,所以丝毫马虎不得。

——《怎样改进文风》,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07-708页

●写文章,运用的是语言,惟一的工具是语言,固然不错。但是为什么运用这样的一些语言,不运用那样的一些语言,那决定于思想和认识,那是根本。根本方面对头了,又在语法、修辞、篇章结构等等方面留意,才会形成好文风。换句话说,光在语法、修辞、篇章结构等等方面下工夫,却忽略了根本方面的思想和认识,那么好文风会不会形成就很难说。因此,咱们要改进文风,第一要着眼在咱们的思想和认识,其次是端正咱们的语言习惯——就是语法、修辞、篇章结构等等方面的习惯。这就不是动笔的时候注点儿意就办得了的,非联系到平时的一切实践不可。动笔的时候当然要注意,而且要郑重地注意,但是素养不够,积蓄不丰富,随你怎样注意,成绩总不会好到哪儿。惟有平时的素养够,平时的积蓄丰富,再加上临时的注意,才会有比较好的成绩。

现在大家知道,要写得好,形成好文风,须使文章具有正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就拿这三个“性”来谈谈吧。要是平时的思想和认识,在立场、观点上有错误,在观察、理解上有确切不周密处,临到动笔的时候会突然变得正确、确切、周密吗?不会的。要是平时不善于逻辑思惟,意念凌凌乱乱,思路曲曲弯弯,造成一团晦涩,一片朦胧,临到动笔的时候会突然变得鲜明吗?不会的。要是平时习惯于普普通通,呆呆板板,应有尽有,抓不住中心,打不中要害,临到动笔的时候会突然变得生动吗?不会的。可见的文章要具有三个“性”,工夫还在于平时。有平时的工夫做底子,做准备,再加上动笔的时候的斟酌推敲,三个“性”才会在文章里表现出来。

——《改进文风》,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09-710页

(四)认真做好写作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1、写前:

●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跟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功夫。不为写文章,这样的习惯本来也得养成。如果养成了,对于写文章太有用处了。

——《拿起笔来之前》,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58页

●平常经常留意,则敏感自然练成。何谓敏感?即不假思索,而自然来条件反射,孰精当,孰生动,乃至朱文叔先生所举之词之符合真实与否,搭配之合理与符合习惯与否,皆可一望而知。敏感养成,乃可随时应用。否则临时研求,非常吃力,吃力而又不讨好。

——《向善读善写方面努力》,见《重读叶圣陶·走入新课标》第118

●所以我们要经验丰富,应该有意地应接触外物,常常持一种观察的态度。

——《作文论》,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361页

●从前的人学作文章都注重诵读,往往说,只要把几十篇文章读得烂熟,自然而然就能够下笔成文了。这话好像含有神秘性,说穿了道理也很平常,原来这就是锻练语言习惯的意思。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19页

●听人家的语言,读人家的文章,对于锻炼语言习惯也有帮助。只是要特地留意,如果只大概了解了人家的意思就算数,对于锻炼我们的语言就不会有什么帮助了。必须特地留意人家怎样用词,怎样表达意思,留意考察怎样把一篇长长的语言顺次地说下去。这样,就能得到有用的资料,人家的长处我们可以汲取,人家的短处我们可以避免。

——《怎样写作》,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19页

●锻炼语言习惯要有恒心,随时随地当一件事做,正象矫正坐立的姿势一样,要随时随地坐得正立得正才可以养成坐得正立得正的习惯。我们要要求自己,无论何时不说一句不完整的话,说一句话一定要表达出一个意思,使人家听了都能够明白;无论何时不把一个不很了解的词硬用在语言里,也不把一个不很适当的的词硬凑在语言里。

——《怎样写作》,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18页

●锻炼语言习惯要有恒心,随时随地当一件事做,正象矫正坐立的姿势一样,要随时随地坐得正立得正才可以养成坐得正立得正的习惯。我们要要求自己,无论何时不说一句不完整的话,说一句话一定要表达出一个意思,使人家听了都能够明白;无论何时不把一个不很了解的词硬用在语言里,也不把一个不很适当的的词硬凑在语言里。

——《怎样写作》,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18页

2、写中:

●写之前要多想想,不要动笔就写。想得差不多了,有了个轮廓了,就拟个提纲。提纲可以写在纸上,也可以记在脑子里。总之,想得差不多了然后写。写好以后,念几遍,至少两三遍,念给自己听,或者念给朋友听。凡是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大致可以听出来。

——《认真学习语文序》,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45页

●动笔之前,想定个简要的提纲,写在纸上也好,记在头脑里也好,这是一种习惯。写完了,从头到尾看一遍,马上自己审核,自己修订,这也是一种好习惯。写完了,站在读者的地位把自己的文念一遍,看它是不是念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这样做是从群众观点审核自己的文,也是一种好习惯。这些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不尽。

——《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58页

●写之情形,初朦胧,次见明确。朦胧之阶段不宜写。逐渐明确,即思想条理逐渐安排好,同时即语句之次序与用词及词序逐渐抓住之过程。及夫完篇,即是所想的东西定了型,一方面说是这样一个内容,另一方面说是这样一篇文章。

——《向善读善写方面努力》,见《重读叶圣陶·走入新课标》第119页

●在实际生活里养成推理下判断都有条理的习惯,又是一种准备功夫。不为写文章,这样的习惯本来也得养成。如果养成了,对于写文章太有用处了。

——《拿起笔来之前》,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58页

●什么叫做正确的语言习惯?可以这样说:说出来的正是想要说的,不走样,不违背语言的规律。做到这个地步,语言习惯就差不离了。所谓不走样,就是语言刚好跟心思一致。想心思本来非凭借语言不可,心思想停当了,同时语言也说妥当了,这就是一致。所谓不违背语言规律,就是一切按照约定俗成的办

——《拿起笔来之前》,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59页

●要写得象样,除了审查材料之外,并得在语言文字上用心,这才可以表达出那选定的材料,实际也是极容易的事,试列举若干项(一)所用的词要要熟习的,懂得他的意义和用法的。似懂非懂的词宁可不用,换一个熟习的来用。(二)就一句句子说,那说法要通行的,也就是人家会这么说,常常这么说的。一句话固然可以有几样说法,作者有自由挑选那最相宜的使用,可是决不能独造一种教人家莫名其妙的说法。(三)就一节一段说,前后要连贯,第二句接得上第一句,第三句接得上第二句。必须注意连词的运用,语气的承接,观点的转换不转换。一个“所以”一个“然而”都不可随便乱用。陈述、判断,反诘,疑问等的语气都不可有一点含胡。观点如须转换,不可不特别点明。(四)如果用比喻,要问所用的比喻是否恰当明白。用不好的比喻还不如不用比喻。(五)如果说些夸张话,要问那夸张话是否必要。不必要的夸张不只是语言文字上的毛病,也是思想上修养上的毛病。(六)不用一些套语滥调如“时代的巨轮”“紧张的心弦”之类。这些词语第一个人用来见得新鲜,大家都用就只有讨厌。(七)运用成语以不改原样为原则,如“削足适履”不宜作“削足凑鞋”,“怒发冲冠”不宜作“怒发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八)用标点符号必须要审慎。宜多用句号,把一句句话交代清楚。宜少用感叹号,如“以为很好”“他怕极了”都不是感叹语气,用不着感叹号。用问号也得想一想。询问和反诘的语气才用问号,并不是含有疑问词的语句都要用问号。如“他不知道该怎么做”“我问他老张哪一天到的”都不是问句,用不着问号。

——《中学国文学习法》,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27-128页

3、写后:

●我想,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在生活和工作中,谁都经常有作文的需要。作文难得“一次成功”,往往要改几次才算数。作了文又能自己改,不用请别人改,这就经常处于主动地位,岂不是好?

——《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57页

●批改固教师之要务,然须进一步想,必使学生能自改其文。或文成而竟不须改,乃有济也。

——《语文教育书简》之十二,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24页

●学生作文,不惟不自知其缺点,亦不尽自知其优点。而教学之最终目的,则在学生能自知其文之优缺点,自知则能辨认所作之文何处必须修改,何处确然说对,如是则不待依赖他人,而能心中有数,自为修改。教师积年累月,为学生批改作文,固在使学生终于能自改也。

——《叶圣陶写给上海县小学教师陈益堂的信》

●再说改。改是养成想得更精密更周到的习惯的重要途径。改学生的作文,只要帮他们把意思弄清楚了就算,缺漏的地方至多给指点一下就算。改自己的东西,那东西又是预备给人家读的,自当把所说的内容说完全,说正确,再从读者方面着想,看他们能否很顺当地领会,毫无困难与障碍。

——《向善读善写方面努力》,见《重读叶圣陶·走入新课标》第120页

四、教师要改进批改作文的方法

●批改实为作文教授之要着,自须认定标的。批改固非教者自己作文,乃修正学生所作之意义及字句也。其意义不谬误而尚有不完全之处者,不必为之增;字句已通顺而尚欠凝炼高古者,不必为之改。意义不完,乃由于学生识力之未至,而非由于推理之谬误。……

学生作文,意义有谬误,须为修改,前已言之。或全篇谬误,苟为之拟作,则学者既嫌文非己作,教者亦感不胜其烦。于是又有一法,指出其谬误之点,巧譬善导,使之领会,而后令之重作。令之重作,苟不授以意义,则前既谬误,或不能另辟途径;如告以如何作法,又将侵犯其思考之自由。但告以趋向,当从某方面着想,意在启发,而非限制,则重作之效果当有可观矣。意义不为增损,谬误促之自省,则于学生之推理及行文必多裨益,固不仅批改之足以尽事也。

——《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350-351页

●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故,即功夫同于虚掷。今责令探索,彼须将用心而自得之矣。

——《教育书简》之十七,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27页

●最后说一说改作文。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我先后结识的国文教师语文教师不在少数,这些教师都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的体会跟我相同,都认为改文是一种徒劳无功的工作;有的坦率地说,有的隐约地说,直到最近,还听见十几位教师对我坦率地说。徒劳无功,但是大家还在干,还要继续干下去,不是很值得想一想吗?

……

我想,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做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在生活和工作中,谁都经常有作文的需要。作文难得“一次成功”,往往要改几次才算数。作了文又能自己改,这就经常处于主动地位,岂不是好?

——《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56-157页

●有些国文教师看学生所写的文章,只觉得它不通,勾掉愈多,愈感觉满意。勾掉之后,按照自己的意思在行间写上一些文字,就把练习本发还学生。为什么一定要照改本那样说才对?都没有说明,待学生自己去揣摩。学生接到这样的改本,见自己的文字差不多都包在向下一勾向上一勾之中,大概是不大肯去揣摩的,望了一望,就塞进抽斗里去了。然而下一回的习作交上来,教师还是那一套,向下一勾,向上一勾,按照自己的意思在行间写上一些文字。

——《中学国文教师》,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94页

●至于批改,无论全班改,轮流改,重点改,必须使学生真正明晓教师之用意,且能用之于此后之实践,乃为有效。尤须所批所改无不中的,悉得其当,使学生受真正之实益。如何使学生真正明晓,此教学方法之事,未可忽视。如何使所批所改无不中的,此系于教师之业务水平,尤关重要。

教师必须兼顾全班,使全班学生均有进益,此是天经地义。我并非反对全班改,我只以为于全班改之外,兼采其他方法,既节教师之劳,不损学生之益,似亦未尝不可试行。此所谓其他办法,教师可以本其经验而为创造,轮流改、重点改之外或更有他途。如以某一学生之文为材料,书于黑板,师生共改,而教师于此际起主导作用。全班学生如真能人人用心,其受益必不鲜矣。

至如本本修改,而所批所改或当或不当,询之学生,学生又不尽明晓教师之用意,如此者即属劳而少功,我未能同意者也。

——《语文教育书简》之十一,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23-724页

●给学生改文,最有效的办法是当面改。当面改可以提起笔来就改,也可以跟学生共同念文稿,遇到需要改的地方就顿住,向学生提出些问题,如“这儿怎么样”“这儿说清楚了没有”之类,让学生自己去考虑。两种办法比较起来,后一种对学生更有好处。学生经这么一点醒,本来忽略了的地方他注意了,他动脑筋了。动过脑筋之后,可能的情形有二。一是他悟出来了,原稿写的不对,说该怎么样才对。这多好啊,这个不对那个对由他自己悟出,印象当然最深刻。二是他动过脑筋还是不明白,不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在这儿向他提问题。这时候他感到异常困惑,在这异常困惑的时候听老师的改正,也将会终身忘不了。前面说,让学生自己去考虑的办法对学生更有好处,理由就在此。……

当面改不是经常可行的办法。一般是把全班的文章稿改好,按期给学生评讲指导。只要评讲得当,指导切要,而且能使学生真正领会,深印脑筋,当然也是有效的办法。

——《“教师下水”》,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89页

五、教师下水

●语文老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做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动笔,用比喻的说法,就是“下水”。

这无非希望老师深知作文的甘苦,无论取材布局,遣词造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非常熟练,具有敏感,几乎不假思索,而自然能左右逢源。这样的时候,随时给学生引导一下,指点几句,全是最有益的启发,最切用的经验。学生只要用心领会,努力实践,作一回文就有一回进步。

——《“教师下水”》,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88页

●我希望教师练习写文章,并不是专指写文艺作品而言。尤重要的是写一般文章。一般文章是文艺作品的基础。一般文章又是实际工作中随时需用的,谁都要能写好,所以尤为重要。教师要指导写作,不能空讲些作法,一定要有写作的切实经验,才能随机应变,给学生真正有益的帮助。

——《语文教育书简》之三,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18页

所谓本钱,一为善读,一为善写,二者实相关而不可剖分。去年尝写一短文曰《“教师下水”》付《文汇报》,希望教师经常练笔,深知作文之甘苦,盖即添本钱之意。而除课本以外,经常认真看书读报,熟悉阅读之道,是亦添本钱也,我尚未为文言之。此添本钱之说实至寻常。惟有老师善读善写乃能导引学生善读善写。苟非然者,学生即或终臻善读善写断非老师之功。

——《语文教育书简》之六,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19页

我谓教师宜勤于动笔不专指与学生同作一题。出题为学生设想,自属必要,每次与学生同作,似可不必。教师另作他文,第须认真为之,皆于指导学生有助益。

——《语文教育书简》之九,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22页

●尝为语文老师言,以须引导学生读书作文,自己先须善读善写。

——《向善读善写方面努力》,见《重读叶圣陶·走入新课标》第118页

●语文教学之提高,与教师之水平关系至巨。教师辅导学生者为阅读与作文二事。教师善读善作,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故教师不断提高其水平,实为要图。(教师的素质非常重要)

——《语文教育书简》之二十七,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37页

●教游泳当然要讲些游泳的道理,但教的人熟谙水性,跳下水去游几阵给学的人看,对学的人好处更多。语文老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

——《“教师下水”》,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88页

●作文教学的事不限于改文。凡是有关作文的事,老师实践越多,经验越丰富,给学生的帮助就越大。教学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自然要仔细研究,看准本班学生的实际,乃至某一个学生实际,挑选适当的来用。但是老师的实践中得来的经验是根本。根本深固,再加上适当的教学的方式方法,成绩就斐然可观了。

——《“教师下水”》,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90页





5#
 楼主| 发表于 2014-4-28 07:24:12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试论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之作文教学观作者:阳光雨露

试论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之作文教学观

                                       (之四)

作为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作文教学观,即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叶老曾经用两句话作了高度的概括:“国文课写作教学的目的,在养成学生两种习惯:(一)有所积蓄,尽量用文字发表;(二)每逢用文字发表,须尽力在技术上用功夫。”(《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190页《论写作教学》)

一、有所积蓄,尽量用文字发表

叶老所说的“有所积蓄,尽量用文字发表”指的就是培养学生“喜欢写”的习惯。

以往学生作文多是为了应付考试,只要是在考试中得一个理想的分数,就算达到目的。于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管学生有没有积蓄,也不管学生喜欢不喜欢,便进行押题式的训练。结果导致学生只是揣摩教师的心思,任意编造故事、虚构情节或套用《优秀作文选》上的现成的素材,来渲染自己内心根本就没有的“高尚情操”。据统计,有一年的中考作文中,学生为了体现自己在逆境中如何刻苦学习,竟不惜编造父母双亡,描写自己怎样在艰苦的条件下如何如何奋斗的作文多达几十余篇,学生根本就没有说心里话,而是胡编滥造。这样长此下去,又怎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呢?所以,必须让学生明白,作文当然是考试的必需,但它更是生活的必需。正如叶老所说:“让学生深刻理解作文的重要。在现代的社会里,光靠口说是不够的,处处需要动笔写。动笔写文章应该是人人必须具备的一种技能(《重读叶圣陶·走新课标》第200页《论写作教学》),“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需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如果没有这种能力,就是现代公民生活上的缺陷;吃亏的不是个人,同时也影响到社会。”《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2页《略谈学习国文》)

要培养学生“喜欢写”的习惯,不仅要充分认识到作文的重要性,还要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这正如叶老所说:“让学生喜欢作文,对作文深感兴趣……学生怕作文,不能完全怪学生,恐怕老师也有责任。比如出的作文题,学生没有什么可说的,或者学生作文中有些优点,没有适当地给他鼓励,这些都会使学生扫兴,渐渐讨厌作文。”(《重读叶圣陶·走新课标》第200页《论写作教学》)

怎样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下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1、淡化考试意识,鼓励学生说真话、说心里话,使其找到成功的感觉

作为教师要为了学生的将来乃至一生负责,必须淡化考试意识,鼓励学生敢于正视现实,敢说真话。请看,某校教师节上,学校倡议每个学生要给教师送一份有创意的礼物以表达对老师的情谊(当然不是物质上的贵重物品),某班一位学生既没有送贺卡,也没有送其它什么,而是写了一段如泣如诉的文字——

我被叫到办公室,您就一下子像火山爆发一样说开了:“平时呆板板的像一杯温吞水!学习又不认真,心思花在哪儿?这种分数上普高也难!等着上职高吧!脑子里塞满了棉花团……”我哪经得起这种屈辱,只觉得天昏地暗。妈妈不忍再看下去,对我说:“你走吧,去上课。”可你还不放过我,凶巴巴地地问我:以后要不要认真些!我无知觉地点了点头。“你不会讲话吗?!”我从嘴里挤出一个“要”,“大声点!”“要!”我用尽平生力气大喊。我走出办公室时,脚已全无力气,但后面还在大嚷:“走快点!死人!”……

回到教室,同学们用异样的眼光打量着我,当我伏在桌上哽咽着流泪时,英语老师又在我耳边吼道:“成绩不好哭什么?死人!”“天哪!这是什么世界?!”

当时我已有了死的念头,我用一把小刀在手腕上划了一道血痕,看到流出的鲜血,好怕!我不想死!好几夜我都被噩梦惊醒,我是孤孤单单一个人!……

从这段文字来看,能说这不是献给教师节的最好“礼物”吗?从写作的角度看,能说不是一篇吐露心声而又有血有肉的文章吗?平时,这位同学一见到作文题,便愁眉苦脸,苦思冥想,绞尽脑汁去构思该如何开头,如何立论和如何行文等,结果作文水平仍然不高。针对这次教师节的“礼物”,教师不但没有批评这位同学,而是因势利导:作文就是说自己心中真实的话,你怎么想就怎么说,自己应赏识自己、相信自己。同时这位老师还以这篇文章为例启发全班同学:作文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只要心中有的,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至于作文技巧,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一百个同学就有一百种写法!经过老师的引导,后来不但这位同学喜欢上了作文,而且多数同学也消除了作文的畏惧感。

2、要钻到学生心里出题目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国文课定期命题作文,原是不得已的办法”(《重读叶圣陶·走新课标》第190页《论写作教学》),因为命题作文始终是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不好把握学生心中的积蓄。但为了使学生形成作文能力,也不否认包括应付考试,还得继续下去,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搞好命题作文。因此: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叶圣陶先生说:“希望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生活,能够设身处地地想象学生内部意思和情感,然后选定学生能够作的愿意作的题目给学生作。如果这样,教师出题目就等于唤起学生作文的动机。”(《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396页《作自己想做的题目》)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要多参加学生的活动,要多和学生谈心、交朋友,以此来测知学生的所历、所闻、所思、所感。教师对这些方面心中有数后再去命题,学生就有内容可写了。

其次,不要强加于学生。过去我们发现,有许多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往往就是根据自己的好恶来命题,自己喜欢散文就让学生也写散文,自己喜欢记叙文就让学生也写记叙文,自己喜欢用华丽的词藻就让学生在词语上进行精心雕琢。这种做法是作文教学的大忌。叶圣陶先生早就强调:“教师命题的时候必须排除自己的成见与偏好;惟据平时对于学生的观察,测知他们胸中该当积蓄些什么,而就在这范围之内拟定题目。学生遇见这种题目,正触着他们胸中所积蓄,发表的欲望被引起了,对于表达技术自当尽力用功夫;即使发表的欲望还没有到不吐不快的境界……而积蓄却是学生原来有的”。《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35页《论写作教学》)

3、引导学生自由为文

教师除了要搞好命题作文以后,就是要引导学生养成自由作文的习惯,让他们随时随地的将所思、所想倾注于笔端。叶老强调要培养学生经常写日记和写笔记的习惯,他说:“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就记。一句两句也可以,几百个字也可以,不勉强拉长,也不硬要缩短。总之事实求是,说老实话,对自己负责。……我只觉得这样的习惯假如能够养成,命题作文的办法似乎就可以废止,教师只要抽看学生的日记本或笔记本,给他们一些必要的指点就可以了。”(《重读叶圣陶·走新课标》第205页《关于作文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倡学生“自主写作,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些命题作文”已成为广大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共识和追求。在此同时,也对考试作文的命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认为,平时作文和考试作文的命题应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性,凸显学生的个性,使作文真正成为学生吐露心声,展现个性的一方乐土。

二、每逢用文字发表,须尽力在技术上用功夫

叶老所说的“每逢用文字发表,须尽力在技术上用功夫”指的是培养学生“认真写”的习惯。

当学生有了写作兴趣以后,还需在作文的“技术”上下一番功夫,使学生“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什么叫做正确的语言习惯?可以这样说:说出来的正是想要说的,不走样,不违背语言的规律。”(《重读叶圣陶·走新课标》第216页《拿起笔来之前》)要想达到上述能力,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写作前的准备工作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叶老曾经说过:“作文这种事情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文字。”并形象地把生活与作文的关系比作“源头”与“水流”的关系:“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363页《作文论》)若没有丰富与充实的生活积累,作文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积累作文素材的方法很多,我这里仅就记叙文中的观察谈谈粗浅的认识:

叶老曾经指出:要“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跟仔细认识的习惯” (《重读叶圣陶·走新课标》第215页《拿起笔来之前》)观察是直接吸收、直接感受生活的一种方式。要想真正达到观察为作文服务之目的,必须做生活的有心人。正如茅盾先生所说:“无论到哪里,你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地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时,除激发其勤于观察的积极性之外,还要使其善于观察,即掌握一些必要的观察方法及记录观察所得的方法。

在观察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强调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以正面、直接观察为主,或整体观察,或局部观察,或按时间顺序观察等。二是观察要详细,做到抓住细节,揣摩特点,从中发现“美”。如罗丹所说的那样:“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中看出美来,那才叫观察。”三是观察的内容要尽可能的广泛。像春天的风,夏天的雨,秋天的果实,冬天的皑雪以及社会上千姿百态的人和事,都在观察之列。

在记录观察所得的方式上,我提倡写观察日记。观察日记的内容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是对一个事件的叙述,对一个人物的刻画,对一个场面的描绘,也可以记点滴感受及一段对话等。

观察日记是生活的剪影、思想和心灵的记录,经常引导学生写日记,不仅能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同时还能锻炼他们的写作习惯,久而久之,写稍长的作文也就不成问题了。

2、拿起笔来写的时候,要“想清楚然后写”

叶老强调,写文章实际就是在整理自己的思想,也就是在吐露“心思”。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脑子里想得好好的,有时落实在纸面上则和想得不相符,甚至大相径庭,这就是光顾了写而打乱了“心思”。

所以:

首先,要养成“先写提纲”的习惯。这对初练写作的人来说尤为重要。养成列提纲的好处:对写作者来说,按提纲写下来的东西,能基本达到写作文章的目的;别人看了按提纲写下来的东西,也会了解得一清二楚,不至于发生误会,也不会觉得含糊。

其次,就是养成“写完了一篇东西,看几遍,修改修改,然后算数”的好习惯。(《重读叶圣陶·走新课标》第207页《关于作文教学》)有时候,自己的作文反复看也看不出毛病来,这就是“当局者迷”的原因。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写完了,站在读者的地位把自己的作文念一遍看它是不是念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这样做是从群众观点审核自己的作文。”(《重读叶圣陶·走新课标》第207页《关于作文教学》)

3、写完之后,要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在1956年给上海市一位教师陈益堂同志的一封信中谈到:“学生作文不惟不知其缺点,亦不知其优点。”学生连自己作文的优缺点都不知,怎能提高写作水平呢?而学生之所以不能识别自己作文的优劣,是因为在平时每次作文完了,批改则为老师一人之事。教师批改中发现学生所作之文有不尽人意之处,便主观地在作文本的字里行间按自己的意思另写上一段段的文字。而学生对老师为什么那样修改,则不甚理解,看了这样的改本“大概是不大肯去揣摩的,望了一望便塞进抽斗里去了。”如此循环往复,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作文水平很难提高。因此,“教学之最终目的,则在学生能自知其文之优缺点,自知则能辨认所作之文何处必须修改,何处确然说对,如是则不待依赖他人,而能心中有数,自为修改。”叶老的精辟论述正与《课标》相符,即培养学生的改文能力,使其“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要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是一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过程。首先可以由典型的面改,过渡到同桌或小组修改,再到自己修改。培养自己修改,开始也不能要求过高,可先解决字、词、段、篇等方面的一两个问题,待到这些单项修改能力培养起来后,再扩大修改的范围、加大修改的难度,最终形成自改的能力。

4、要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必须反复“历练”

要使学生的写作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对此,叶圣陶先生强调:“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为养成写作的习惯,非多做不可;同时为适应生活的需要,也非多做不可。”(《重读叶圣陶·走新课标》第228页《习作与历练》)

历练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下面重点谈谈多读和多写。

首先说多读。叶圣陶先生多次强调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他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引自《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点》,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58页),“从前的人学作文章都注重诵读,往往说,只要把几十篇文章读得烂熟,自然而然就能够下笔成文了。这话好像含有神秘性,说穿了道理也很平常,原来这就是锻练语言习惯的意思”。《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19页《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经验也表明,一篇文章,熟读它几十遍,就可以终生不忘,文章的语汇就可以化为自己语言的一部分。有些青年看见老一辈能够随口引经据典,常常感到惊奇羡慕,其实也没有什么,就是因为在他们记忆力旺盛的时候,下过一番多读、熟读的功夫。我们的许多学生笔下苦涩,词汇贫乏,文理不通,表面看好像是语法修辞的问题,实际上主要是由于读得太少,肚里没有储备下足够的东西。只有经过多读、熟读,作者的那些词汇、句式、表达方式等就会化为自己语言储备里的一部分。想用就拿出来,拿出来就合用。如果不读,或读的少,其结果只能是胸无点墨,而胸无点墨,要下笔成文也是不可能的。我国现代作家茅盾就善于熟背别人的作品,胸有千篇文章能够脱口而出,据说他把《红楼梦》背得烂熟于胸,这大概就是他之所以能够写出诸多优秀作品的原因之一吧。

其次,说说多写。实践表明,写作技能的形成,贵在一个“熟”字,“熟”才能生“巧”,单靠作文课上写的那几篇文章要想使学生形成写作能力是不可能的。清人唐彪说:“常做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甚易,为之则难。沈虹野云:‘文章硬涩由于不多做’信哉言乎!”这说明即使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但缺乏多写的训练,恐怕也提高不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我们首先要在课内语文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训练,如经常进行仿写、扩写、改写、续写等;其次要求学生在课外经常进行写作实践,如引导学生经常写随感和日记等。通过课内课外的写作,让学生自由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倾注于笔端。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6#
 楼主| 发表于 2014-4-28 07:24:51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之阅读能力培养作者:阳光雨露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之阅读能力培养

                                 (之三)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而阅读教学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努力学会自学的本领,养成自学的习惯。……学会了自学的本领,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将来离开了学校,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自我充实,自我修养,成为有益于人民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网上下载,叶圣陶关于习惯培养的论述)因此,“必于教学之际培养起自动性,终臻不待教师指导而自能领会之境,于是可以阅读书籍报刊而悉明其旨矣。此则阅读教学最后之目的也。”(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35页,以下引文除指明出处者外,其余均引自本书,只注明页码)

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呢?叶老主张把阅读过程处理成“独立阅读”和“师生集体阅读”相互结合的过程。他认为精读一篇课文,可以分为“预习”、“讨论”、“练习”(或历练)三个阶段。目的则在于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

1、预习

“预习”就是讲读之前学生直接和文本对话。让学生自己运用心力认真读书,进而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读书习惯。

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前面,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自然就会知道非教他们预习不可。”“预习的事项无非翻查,分析、综合、体会、审度之类;应该取什么方法,认定哪一些着眼点,教师自当测知他们所不及,给他们指点,可是实际下手得让他们自己动天君,因为他们将来读书必须自己动天君。”(66页)叶老认为,这一环节指导得法,阅读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说,不教学生预习,不通过学生自己去尝试,要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是极其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走入新课程以后,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即“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在听、说、读、写实践中,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创造学习的能力,一句话,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上述三个方面中,“自主”是前提,没有“自主”学习,决不会有成功的“探究”与“合作”的学习。“自主”学习和叶老所倡导的“预习”是一脉相承的。我们以往的教学,大都是提前不安排预习的环节(或是安排了也是形式,不作要求,不进行检查。),开始上课就让学生接触所学的新课文。因为学生提前对课文了解的甚少,心里没有充分的学习准备,因此,课堂上也只有在教师的“牵引”下被动地学习了。这样长此以往,学生是不会形成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独立学习的习惯的。

记得爱因斯坦曾经指出,当我们相信学生的时候,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奇迹出现。所以,我们要充分地尊重和相信学生。凡是“学生能够理解和领会的东西,教师完全可以不讲。……学生自己动脑筋,得到的东西格外深刻,光听老师讲,自己不思考,得到的东西就不太深刻。”(引自《怎样教语文》,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61至62页)

之所以安排预习,主要是:

(1)只有让学生先自己尝试一番,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正如叶老所说:“凡是一种能力或习惯,不靠学习者自己运用心力去实践,去尝试,是无论怎样也难以养成的。”“假如学生能够‘领悟’了,能够‘研究’出来了,就无须乎教师的‘讲述’;教师所‘讲述’的,只是学生想要‘领悟’而‘领悟’不到,曾经‘研究’而‘研究’不出的部分:这才显出‘讲述’的真作用,才真个贯彻了尝试的宗旨。”84页)

(2)让学生自己先尝试一番,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自己“尝试的结果,假如果真了解了,这了解是自己的收获,印入必然较深,自己对于它的情感必然较浓。假如不能了解,也就发现了困惑所在,然后受教师的指导,就困惑所在加以解答,其实在内容的领悟上和方法的运用上,都将感到恍然有得的快感;对于以后的尝试,这是有力的帮助和鼓励”。83至84页)

(3)只有让学生自己先尝试,再经教师的指点才会终生难忘。“学生预习如有错误,他得纠正,如有缺漏,他得补充,如有完全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他得指示出来,加以阐发。”66页)只有经过学生“自己的一番摸索,或者是略有解悟,或者是不得要领,或者是全盘错误,这当儿再来听教师的指导,印入与理解的程度一定比较深切。”10页)

(4)只有让学生提前进行预习,准备得充分,在讨论的时候才有针对性。正如叶老所说:“要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准备得充分,如果准备不充分,往往会与虚应故事的机会一样,或是等了很久没有一个人开口,或是有人开口了只说一些不关痛痒的话。教师在无可奈何的情形之下,只得不再要学生发表什么,只得自己一个人滔滔汩汩地讲下去。这就完全不合讨论的宗旨了。”10页)

那么怎样去指导学生预习呢?

首先,指点预习的方法。正如叶老所说:“参考要有路径,思索要有方法,这不但是知识方面的事,而且是习惯方面的事。习惯的养成在教师的训练与指导。学生拿了一篇文章来预习,往往觉得茫然无从下手。教师要训练他们去参考,指导他们去思索,最好给他们一种具体的提示。”11页)例如,引导学生初读一篇文章,一要指导学生通读全文,知道文章的大概,理清作者所要表达的层次,主要写了什么;二要重点要靠工具书的帮助,并结合具体的语境认识生字,理解生词。在这些词语的认识与理解中,不要强求一律;而是要在理解意思的前提下要会用。正如叶老所强调:“在一篇文章里,认为生字生语的,各人未必一致,只有各自挑选出来,依赖字典词典的翻检,得到相当的认识。所谓认识,应该把它解作最广义。仅仅知道生字生语的读音与解释,还不能算充分认识;必须熟习它的用例,知道它在某一种场合才可以用,用在另一种场合就不对了,这才真个认识了。”7页)三要引导学生真正走入文本,使学生养成边读书边思考以及圈点勾画的习惯。可以“读过一节停一停,回转去想一下这一节说的什么,这是个好办法。读过两节三节,又把两节三节连起来回想一下。这个办法可以使自己经常清楚,并且容易记住。……在阅读的时候,标记全篇或者全书的主要部分,有力部分,表现最好的部分,这可以帮助了解,值得采用。……随后依据这些符号,可以总结全部的要旨,可以认清全部的警句,可以辨明值得反复玩味的部分。”124至125页)四要了解文章是怎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等等。

其次,预习时只要指出一些学习的思路就可以了,在内容上不要强求一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展开预习。特别是“一篇文章可从不同的观点去研究它。如作者意念发展的线索,文章的时代背景,技术方面布置与剪裁的匠心,客观上的优点于疵病,这些就是所谓不同的观点。对于每一个观点,都可以提出问题,令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寻求解答。”10页)这和新课标强调的多元化解读文本是一致的。

2、讨论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呢?叶老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在此问题上,叶老有一句几乎成为哲理的话,那就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就阅读教学而言,他说:“上课做什么呢?在学生是报告讨论,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订正,不再是一味讲解。报告是各自报告预习的成绩,讨论是彼此讨论预习的成绩,指导是指导预习的方法,提示预习的项目,订正是订正或补充预习的成绩。在这样的场合里,教师犹如一个讨论会的主席,……学生在这样的教师的面前却真个能够渐渐的‘养成读书习惯’。”84至85页)这和新课改强调的“教师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是一致的。

因此,我们要想改变学生以往被动的接受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必须退出主角,防止一味地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讨论是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进行的。预习以后就要组织好课堂的讨论。

(1)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将不懂的地方都提出来。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无须思维。对此,古人也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实践也说明,任何有创造能力的人,首先应该是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人。

不过,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学生抓不住实质性问题,提出的问题虽然一大堆,但却没有思维价值。这时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归纳整理,条分缕析,引导学生集中精力去讨论重点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就会有较大提高;二是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提出的问题难度加大,甚至教师一时难于解答。处理方式可以是师生共同解决,实在无法解决,可暂放在一边,进行冷处理。正如《学记》云:“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三是虽几经启发,学生仍然提不出问题来。教师可根据提前心中的预设提纲提问学生。

(2)当大多数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正好是一些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教师要结合这些重点问题编制出“讨论要点”或“讨论大纲”。

(3)教师在课堂上要围绕着“讨论要点”或“讨论大纲”进行充分讨论。在这个环节,要注意:一是教师要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决不能急于奉送现成的答案;二是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学生讨论时要给学生以必要的“纠正,补充,阐发,唯有如此,学生……在讨论的阶段又得到切磋琢磨的实益,他们阅读书籍的良好习惯才会渐渐养成。”67页)

(4)讨论之后,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归纳和总结,使学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升华。

当然,按上述去做的教师是既麻烦又费力的,但是为了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他们将来的可持续发展着想,教师“似乎不应该避免麻烦。”85页)

3、练习(或历练)

练习,就是使学生的认识得到提高的过程。练习,又称应用、实践,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运用已获得的认识和经验,去解决有关的和类似的问题,甚至新问题,从而内化并拓展所学的东西,增强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一环节包括以下两方面:

首先,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独立地深入阅读。这一阶段要抓住重点段落进行品读,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掌握文章的写作方法等。

其次,要安排必要的练习。练习要有针对性,不要只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机械地训练,要把着眼点放在能力的建构上。练习,总的指导思想是:既要有口头的,又要有书面的。一是要有针对性,面向全体;二是要重整合,重拓展,有思维训练价值。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要面向全体。练习题的设计要考虑到各类学生的需要,不要搞一刀切,尤其是不要把眼光只盯在学习基础好的学生身上,要特别关注那些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

二是要有目的性。练习虽然是多次的完成某种活动,但都是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形成和改进学生的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智能。因此,设计练习时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不能笼统,不能含糊。

三是要有计划性。教师在设计练习的内容和形式时,要有周密的计划,同时还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练习的数量、质量、难度、速度、独立程度和熟练程度,综合运用和创造性上,对学生都应有计划地提出要求,使学生由易到难,逐步提高,达到熟练完善。

四是要有选择性。练习设计材料要根据练习目的、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学习和实际生活上的需要进行设计,尤其是对于资料书中提供的练习使用要有选择性,不能生搬硬套,统统拿来。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把典型练习、变式练习和创造练习结合起来,努力促进学生能力的迁移,使他们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发展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7#
 楼主| 发表于 2014-4-28 07:25:16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之“训练”作者:阳光雨露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之“训练”

                              (之二)

叶老说:“凡是一种能力或者习惯,不靠学习者自己运用心力去实践,去尝试,是无论怎样也难以养成的。”就语文学科而言,它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要想真正掌握语文这一交际的工具、表情达意的工具,靠的是训练。课标也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

语文实践,换句话说就是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那么,什么叫训练呢?“就是要使学生学的东西变成他自己的东西。譬如学一个字,要他们认得,不忘记,用的适当,就要训练。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叶圣陶《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91页)

那么,一篇文章摆在面前,究竟让学生掌握什么呢?总的来说就是“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要借助一篇篇文章这个“例子”来加以实现。在确定学习目标时,除了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从教材的整体入手,根据每个单元、每篇课文以及学生的具体实际来确定以外。总的来说,起码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首先,要引导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掌握学习语文的规律。正如叶老所强调的:要使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第一,必须讲求方法。怎样阅读才可以明白通晓,摄其精英,怎样写作才可以清楚畅达,表其情意,都得让学生们心知其故。第二,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事的。国文教学的成功与否,就看以上两点。”(《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点》,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57页)就阅读教学而言,虽然教无定法,但学习每篇文章时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每篇课文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程序。阅读程序的确定必须根据三个方面来定:即学生的实际,教学内容的实际和教师教学个性的实际。建国以后许多专家、学者和优秀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很多阅读程序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例如,叶老的“预习——报告和讨论——练习”;宁鸿彬的“熟读——质疑——解疑——总结——应用”;顾黄初的“定向——自读——研讨——归纳——应用——反馈”等。走入新课程后,有人总结出了一篇精读课文学习的四个步骤: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上述的阅读思路虽各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是:加强自读;抓住重点、疑点进行研讨;重视应用。目的就是教会学生“自能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其次,必须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一是,必须引导学生要有勤学苦练的精神。正如叶老所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好比积钱,辛辛苦苦工作,积一个是一个。积钱还可以用不正当的手段,或是投机,或是舞弊,突然之间到手十万八万。语言文字的学习可不然,除了辛苦工作,日积月累以外,没有简便的方法。”(《阅读要“求甚解”》,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169页)“凡是要学生练习的,不要练过一下就算,总要经常引导督促,直到学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才罢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91页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学习语文没有多少捷径可走,就是要花一点笨功夫。识字,要一个一个地识,一个一个地写,词语要一个一个地积累,文章要一篇一篇地熟读背诵。这个功夫是省不得的。自古很多做学问的人,不但要背四书五经,有的还要背《说文》、背《尔雅》。苏东坡的文章、诗词都写得很洒脱,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似乎不是从苦功夫中出来的,但据说,他抄《汉书》就抄了许多遍。当然,并不是说要求今天的学生也去这样做,只是借以说明,学习语言要下苦功夫,要指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字、词、句、篇,听说读写,样样都不能马虎。这好比绘画时练习素描,要先掌握准确地摹写物象的本领,有了这个基础才谈得上创作。这个基础不牢,则搞创作如同在沙上建塔,是很不可靠的。二是,要遵循语文学科的特点,掌握语言文字的学习方法。正如叶老所说:语言文字的学习,“第一步,自然从逐词逐句的了解入手。仅仅翻了字典,知道这一词这一句什么意思,还不能算彻底了解,必须更进一步,知道这一词这一句在某种场合才可以用,那才是尤其到家的方法。……总之,对于一个词儿,一种句式,一句习语或成语,第一须明白它的意义。第二须取许多例子,同样的与近似而实际不同的,相互比勘,来看出它的用法。从这样的方法得来的,才是彻底了解。……文字各式各样,阅读方法自也不能一律。……或由教师指导,学生再来深求,或由学生提出,教师加以纠正或补充。若是独立自学,这些方法也得充量发见,充量应用。在练习的时候,使用方法去对付文字,意念中有方法存在。到后来纯熟了,遇见文字自然能用最精到的眼光去看它,意念中不再存什么方法不方法,那便终身受用不尽了。”(《阅读要“求甚解”》,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169、172页)叶老在这里详细地指明语言文字学习的方法。

第三,落实语言文字训练要注意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语文学科不像理科那样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严密的知识体系,一篇篇文章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每篇文章涉猎的知识也比较多,为了避免重复劳动,教师要从整册教材、整个单元和具体的每篇文章入手,提炼出知识点和能力点,有重点地、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同时,我们还要摒弃功利思想,不要单纯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机械地训练。正如叶老强调:“老师对学生要求要严格。严格不是指老师整天逼着学生练这个练那个,使学生气都透不过来,(《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91页)也“并不是说要留很多作业,让学生连吃饭睡觉和玩的时间都没有,而是说学生应该掌握的东西如果还没有掌握,教师坚决不放手,直到学生切实把这些知识变成生活里的东西才罢休,不能认为教过一次就算了。”(怎样教语文,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64至65页)所以,我们既不能为了应试而促使学生去面面俱到地大搞题海战术,也不能松懈对学生的督促和严格要求,要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上,为学生的将来着想,为学生的一生着想。


8#
 楼主| 发表于 2014-4-28 07:25:38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之教与学的关系作者:阳光雨露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之教与学的关系

                                      (之一)

就如何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的问题,叶圣陶先生几乎是用毕生心血进行研究,在解放前就提出了“教期于无教”的思想。解放以后,他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又多次对这一思想进行反复锤炼:在1962年提出:“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引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92页);在1977年,他在为《中学语文》题词时又明确强调:“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好多功夫。”;1978年他又进一步说明:“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学生入门了,上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引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52页)。1983年6月,他在给民进外地来京参观教师茶话会上说,“刚才有一位同志说到我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后来我加四个字:‘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1984年底,为回答某编辑部,他从文字上正式改定:“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至此使这一语文教育思想更加成熟与完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不仅指出了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成为叶老教育思想的核心。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他的这一重大理论也开始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语文教学第一线的一批有识之士拿起了这个理论武器,选择了“教师讲,学生听”——旧教育思想的顽固堡垒——作为“突破口”,掀起了语文教改的热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叶老的这一教育思想改变了我们的教学观念,引起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师被动地教和学生被动地学的局面,使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得到了提高。所以,叶老的这一教育思想完全称得上中国语文教育的经典。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一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解决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价值关系,一方面,强调要在教师强有力的指导下,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遇到问题能够“自为研索,自求解决”,(引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21页)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导,“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引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21 页)上述两个方面是个互动的过程,师生互为主客体,自觉地不断调整教学双方各自的心态、习惯、行为、方法,以便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2001年以来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叶老的这一教育思想及其核心内容,被吸收到语文新“课标”中,即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新课改几年来,经过专家、学者、教研人员以及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探索,可以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教师的观念得到进一步更新。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首先,淡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课改后,像叶老所批判的那种“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引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25页)的教学方式虽然少了,但是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大有淡化教师主导作用之虞。

比如,有位老师在教《丰碑》一课时,随着教学进程的深入,提出:“你们觉得军需处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经过研读得出了很多答案。如“我觉得军需处长是一个不怕牺牲、关心集体的英雄”、“军需处长是一个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好战士……”。突然有一个学生另辟蹊径:“我认为他不是一个称职的军需处长,因为人最重要的是生命,他连自己都保护不好,怎么保护别人呢?。”老师评价说:“这是你的体验,有道理,谈得不错。”

尊重学生的自主与探究,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就是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从上述课例来看,最后一名学生发言似乎很有道理,但却把本课的教育意义——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冲得烟消云散,偏离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课标语),对此,教师没有正确地引导,而是给予了肯定。

其次,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新“课标”强调教学中的互动和师生的平等对话,但是我们看到的一些课堂虽然表面“热闹”起来了,其实仍然把学生置于被动的接受地位。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一味地牵着学生走。表现在,课堂上教师一个接一个地往外抛问题,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一个一个地解决问题。甚至拿一些思维含量较低的问题发问不止,看似师生互动频繁,但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的提升。有人形象地把这种课堂教学比作“挖坑”让学生跳,“设套”让学生钻。

上述两种弊端,说明对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得不够,因而也就不能较好地处理二者的辩证关系。究竟怎样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呢?叶老说得好:

语文教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教师是引导学生看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罗哩罗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转引自《人民教育》1981年第一期:《谈教学的着重点》

总之,讲的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讲。如果一个老师能够做到上课不需要讲,只作一些指点和引导,学生就能深刻理解,透彻领会,那就是最大的成功。这样做能使学生读了若干文章以后,触类旁通,自己去领会别的文章。学生必须会自己读书,不能老是带着一位老师给他讲,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独立读书的能力。(引自《怎样教语文》,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62页

这两段话,可以说是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语文教育思想的最好注脚。它既有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又具体指出了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教师的教,不在于全盘授与,而在于相机“引导”。在“学生自己读懂”的基础上,就“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给学生以“指点”,但这种“指点”也决不是没有主次地讲,而是当学生遇到攻不破的“堡垒”的时候再讲;教师在讲的过程中,也不是泛泛地讲,必须是要言不烦、富有启发性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开窍”,“培养学独立读书的能力”。

所以说,教要适应于学,学是为了促进教;教应成为学的示范,学是在教的启迪下自然领悟,再通过反复实践,“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引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57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07:25 , Processed in 0.10860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