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语文,表现与存在”思维之辨(一)作者:雪山草地
“语文,表现与存在”思维之辨 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12 心仪潘新和老师的《语文,表现与存在》已久。静静徜徉在潘老师一百多万字的思维之河中,感受它:厚重,圆润,恢弘;去蔽,立言,畅达。 “言语生命动力学”、“写作本位”等重大命题的现世,感受他:睿智,大气,华贵;敢为,为学,为人。 言辞间的超然亦当别论:“任何不能影响、改变言语主体,不能内化为写作素养,转化、外化为写作能力的阅读,都应毫不犹豫地从教学和考试中删除。”窄化、绝对化的论述在行文中,间或表露,瑕不掩瑜。 瑕瑜共融,为人生本色,也是为学的真实与真诚。 上卷 1.从理论上来说,由于话语符号所揭示的经验和事实之间的差距,能指和所指之间的不确定关系,没有任何理论能够穷尽客观存在和主题生命的全部属性,没有任何一种理论不存在“漏洞”,而“漏洞”几乎是思维的必要代价。2
2.从言语生命潜质来说,每一个学生都是天才。然而,这种天才,如果不加开发,就可能遭到窒息,乃至夭亡。语文教育和写作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言语生命意识和能力的开发学。5
3.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自然辩证法》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285页)同样,语文学科要成为一个成熟的学科,也是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思维。而理论思维首要的是对对象的本体论思考,应对语文教育学做“学理”的思考,“教法”一类的应用理论研究不是不重要,而是它必须在正确的基础理论指导下进行。12
4.为了应试的“有用性”、“功利性”原则,使许多语文老师放弃了独立思考和教育反思的权利,或者会所丧失了思考的机能。15
5.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切思想都是供批判的,有了批判与被批判,超越于被超越,才有思想和生命的生生不息。8
6.任何理论都是有局限的,单一的理论话语的泛滥也会成灾。9
7.语言教育要唤醒学生固有的言语生命意识和言语潜能,使之得以良好的养护和培植,使他们的言语才能得到积极主动的发挥和张扬,从中感受成功与失败、满足于自尊,并最终成为言语上自我实现的人。11
8.语文教育,不应只指向人的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而应指向人的生命本体的人性、人心、人格的养育、顺应人的言语本性、张扬人的言语天性,指向表现、创造、发展的言语人生、诗意人生。47
9.吸收是主体思维的内化活动,内化得怎样,只有通过外化处的言语来体现。53
10.语文教育,无疑不仅要指向人的基本需要,更要指向人的发展需要,即指向言语上的自我实现,尽可能地发挥人的言语潜能、个性与才华,既满足人的生存性需要,也满足人的存在性(即发展性)需要。这才是完整的、前瞻的语文教育。63
【教学思维的提升依存于人的发展需求的提升,因而教学思维是被动的,但在教学过程中,思维也是发生能动作用的。如:生存与发展的统合作用。】
11.写作教育,从小就要求写真人真事(好人好事),写熟悉的(陈旧的),写应用文(有用之文)。从小到大,学生无数次地写《难忘的往事》《我的老师》《一件有意义的事》……却没有教孩子们学会欣赏和发现,教他们欣赏世界,欣赏言语的精妙。他们的思维的逻辑起点被定位在做这事有什么“用”上,很少考虑到什么有趣,什么巧妙,什么新颖别致,什么是韵律与和谐、对称与对立、同一与错位、重复与简洁,因为这些没“用”。这样培养出来的只能是用“劳绩”而无“诗意”的人。74
12.一个充满诗意的人,不论人生有多说苦难,面对的是物质还是精神,是自在还是自为,他都能对其作诗意的观照,都能将对象点化成诗,使人生洋溢着温馨、空灵、深邃的诗意。75
13.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智力”问题往往倒是在其次,更多的则是因为“动力”缺失所致,在语文学习这一点表现得特别明显,多说学生语文成绩不佳,主要就是因为对应试语文教学感到厌倦,对严重脱离言语实践、窒息他们原发性的言语表现欲的“伪语文”教育产生抵触情绪,学习成立无乐趣的苦役,加剧了他们的厌倦、剧斥心理。83
14.语文知识与能力都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效或失效,唯有强盛的健康的言语生命意识,对言语上的自我实现、对言语人生、诗意人生的体验与追求,才是历久不衰、终身受用的。
【语文知识与能力也是可以后天弥补的】84
15.语文教育的整个过程就是致力于帮助学生了解并建立人的生命活动和言语表现之间的紧密联系。【正如花蕾的绽开表现和显示出这朵花的内在的奥秘一样。】85
16.语言是存在的家。在其家中住着人。那些思者以及那些用词创造的人,是这个家的看家人。——海德格尔。87
17.不论教师如何花样翻新,只有应试动机不变,学生被动应付的异己性的写作行为就不会改变。【好的习作来源于好的习作动机】。90
18.写作从应付考试(应试)转向应付生活(应世),这依然是一种外部的、被动的需求,而者实际上没有什么根本的不同。(写作是为了“活命”的需要,若要好好地“活着”就要学会写作,写作变成了沉重的生命话题。写作没有美感,没有言语创造的冲动和激情,没有内心的渴望、情感的宣泄和个性的张扬,如何能兴奋、热爱得起来呢?“【第三种是言语生命欲求的需要】91 即应试、应世后的应性(人的天性、本性、个性、发展性、精神性)
19.语感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语言活动的能力。也许可以简称之为“半意识的语言能力”。——王尚文《语感论》154
20.文体感是语感的上位概念,也可称为文体意识,指的是主体对某种特定的全部表现形式规范的领悟与把握。文体感包括对该文体一切构成因素(主题、材料、结构、语言等)的特殊要求的领悟,涵盖了文章形式规范的全部领域,在言语认知与创作中贯穿于阅读与写作行为的全过程。文体感的形成,就是对文章图式的认知建构。语感知识文体感中的一个部分。158
21.作为语文教育哲学的研究,对师生关系的定位,最终务必要落在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上,否则,对语文教育理论的建构也就难有实质性的突破,对教学实践也不可能有较大的帮助。352
22.语文教育中作为复合主体成员的师生,他们的主体性是体现在“参与与共享”的主体间性中,他们的主体间性主要表现为:言语生命基因的复制与重组,言语生命意识的承传、激发和交融;言语兴趣、言语热情和言语创造的个体自由能动性、精神创造力的相互激荡和感染。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师生间言语生命信息的传递,和言语创造精神的共鸣与交响。396
23.坦恩鲍姆对“非指导性”教学法的基本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描述:
第一,课程的进程是不拘形式的(教师的任务只是创造一种轻松自由的交谈气氛,然后尽可能地消失,坚决地逼使学生出场)。第二,无结构教学(由学生充当交谈的组织者,教师充当倾听者。当今课改理念仍赋予教师“组织者”的使命,而罗杰斯似乎连“组织者”也放弃了。当然,不是真的放弃,而是使自己变成隐蔽的、隐性的“组织者”)。第三,鼓励思考。(要学生独立地进行思考,要让学生努力地研究自己,并希望这能导致学生“重建”自己的人格,用罗杰斯的信念: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事。)(要培养创造性,就要使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形成了自己的学习集体,这个集体成为教学的中心,教师成为这个学习集体的平等一员。)第四,接受的重要性。(学生不论在课上或课下都在阅读、思考;是他们自己在阅读和思考中吸取对他们而不是对导师有益的东西。)(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相互接受的过程,能够接受自己和他人,真实的自我便能显露出来,良好的人格就是在这种真实的交往中形成的。)第五,一种新型的方法论。(教学中,从来不做任何总结性的发言,这是与任何教学法背道而驰的。各项讨论最后都悬而未决,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总是在流动变化之中的。不做结论和评价,学生才有真正的思想的自由和开放,才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才能成为真正的主体。)410——413
24.知识本手就是一个逻辑系统,教材就是对知识作清晰认识的合乎逻辑的描述,教师作为教材与学生之间的“中介”‘,他势必也要扮演正确地清楚明白地“传递”知识的角色。
【知识是一个逻辑系统,教材是对这一逻辑系统的描述,教学则是师生围绕这一个“系统”展开的对话。】428
25.隐喻是开放性的、启发性的、引发对话的,而对话应是带有某种的“不确定性”的。因为他带有“不确定性”,才不至于束缚师生的思维,才是思维具有延展性、发展性和多元性,能帮助、推动师生看到、发现他们尚未看到、未想到的东西。430
26.对话是言语生命的能量交换,不论是真实还是虚假,真诚还是霸道,对话双方都在话语的交流中释放自我,裸露自己的生命体验、心灵世界和言语人格。433
27.她从经典名著肯定性意义指向的缝隙中,挤占进去,以自己独特的视界,与文本视界进行对话与融合,产生出新的意义。只要从自己的前理解和审美体验出发,在与作品的对话中融合出新的意义,无论如何都不会与他人完全重合的。【自己的思维就是个性的思维】500
28.表现论阅读,要赋予学生诠释作品的权柄,使他们成为真正的言说者,成为“上帝”。作者“死了”,读者——新的言语生命诞生了,于是产生了新的作者,这就是言语生命的轮回。【莎士比亚眼中的“哈姆雷特”到作品中的“哈姆雷特”到读者眼中的“哈姆雷特”,最后到“哈姆雷特”不是 “哈姆雷特”(结构主义)。】502
29.解构主义否定终极意义,倡导意义的游戏性。“解构”使作品敞开、解放、开放,读者不必囿于文本符号和意义、所指和能指、言语和语言,可以尽情展开想象,强化与社会知识对关联,在自由的游戏中重写原文的意义。505
30.德里达认为文本的意义没有“原生”和“衍生”之别,符合的意义都是衍生的。意义是读者在一次次的“播散”中产生的,是在文本与文本的连缀、粘贴和呼应中形成的,任何一个文本中的符合都留有其他文本符号的“痕迹”,意义是在文本符号的互相指涉中生成的。506
31.互指,任何一个文本的意义都不是孤立的,它指向以前的文本,联系着未来的文本,被镶嵌在无数文本之间,不过是历史文本系统中的一个网眼。506
32. 错读诗囿于不具备解读某一文本的基本素养所致,对文本或文体的游戏规则或语言规范不了解,超出了文本或语义的所涉范围,甚至对字面的意义都不甚了了,自然会导致错误的发生。这种错误的发生是不自觉的,无意识的。
误读,可以看做是一个专有名词,有别于错读。它是一种原创的发现,或是有意识地对正读的偏离,是在文本指涉范围内的意义的滑动、引申。 误读与正读没有严格的界限,当一种解读尚未被大多人接受时,受到排斥,没能取得合法性,他就被认为是误读;当他逐渐地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成为了共识,就从边缘进入到了中心,便成了正读。没有误读何来正读?一种解读,一旦成了正读,它便失去了活力,变得僵化;只有误读才具有生产性,无读者代表了先进的精神生产力。516
33.悟性思维,是介于感性和理性,又混融着感性和理性的思维,它有感性的鲜活而去气浮光掠影,有理性的深度而避其抽象的逻辑。它有时表面上看起来很无道理,但仔细思之,它的深层中却蕴含着出乎意料的深刻道理。521
34.潘新和:悟性思维是以直觉思维为基础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初感”,是人与对象接触的瞬间猛然产生的灵性颖悟,它是在一定的经验、情感和智性观照下的原发性的发现,以主体的第一感觉为主,只带有粗略的理性成分,由于它不太受到前理解的干预(当前理解还没有清醒过来心灵已做出了反应),所以,悟性思维就常常会产生新鲜新奇的认知。521
35.创新需要模仿、借鉴,模仿、借鉴未必就能创新。重新审视这一命题时,我们的思维取向不应是去证明创新是否需要模仿、借鉴,而是要研究为什么模仿、借鉴了,多数人却未必就能创新。为什么在许多情况下,模仿、借鉴反而会扼杀了创新?568
36.应让学生会在写作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创新,就是我要写得有新意,要不断超越,要写得与众不同,而不是首先想到模仿、借鉴,想到要模仿、借鉴哪一篇文章。即便有所借鉴,其主导性的观念也仍是创新。571
37.在表现论语文教育中,借鉴、模仿与创新不是“平等”的概念,在写作时,主导性的、贯彻始终的是创新,而不是借鉴与模仿。【借鉴与模仿的目的与过程都应充斥创新】571
38.语文教育中,“语言”是约定俗成的,是可以规范的,而“言语”是个人的语言组合,本质上是反规范的。言语创造力实践上就是一种语言运用上的反规范力。574
39.弗洛姆区分了“学习”上的两种生存方式的差别:
一种是把占有的生存方式作为准则的大学生,他们只听讲课老师的话,抓住各部分的逻辑关系和意思,并尽可能完整地把听到的一切都写到笔记本上……以应付考试;
第二种是以存在的方式与外界接触的大学生,学习过程显示了质的不同。他们听讲座不是仅仅被动地接受演讲者的话和思想,他们用心听,但不是光听,而是以积极和创造的方式去接受和回答。他们听到的东西又激活他们自己的思维过程。此时此刻新的问题、新的想法、新的观点纷至沓来。听课的过程是一个生气勃勃的过程。他们深入到问题中去,并且自身也发生了改变,即每一个人在听完讲座后都成了与以前不同的另一个人。——这就是言语感知是被动接受还是生命投入的主动建构的问题。【自我建构的听才具有发展价值】 这一区分对言语教育中的听教学至关重要。听不是能复述所听的内容,而是能将所听的与自己原有的知识和认知进行比照和检讨,以建构对事物的新的认知图式。585
40.知识的占有与存在的法师,在知识领域里的区别在于“我有知识”和“我知道”的不同表述。“我有知识”是说,获得可以得到的知识并保持对他们的占有,而“我知道”这种意义上的知识却有实际功用,是生产性思维过程的一部分。588
41.存在的生存方式的最高抹布是更深的知识,而占有的生存方式的最高目标是更多的知识。【有效教学评价价值观,对教学监控与反作用关系重大。评价的有效是“占有式”还是“存在式”的,非常重要。】589
42.老师叫小孩复述课文,有个小孩讲到这里时说:“乌云黑沉沉的要掉下来。”,老师说:“不是‘掉’下了,云彩能掉下来吗?”……那个天真的小孩复述课文不是照样说一遍,而是将原作心灵化、生命化之后再“表现出来,这是多么珍贵的孩子的话语,这就是“存在”的阅读,比原作的“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了”的成人话语,何止“诗意”了一千倍、一万倍!590
43.“我努力做到,使每一个词对儿童来说,不仅仅是一种东西、对象的标志,而且使它们带有情感的色彩——带有它的芬芳和绚丽多彩的色调。”“为什么儿童朗读如此单调乏味、毫无表情?为什么在儿童的朗读中很少有感情色彩?这是因为,在很多场合下,朗读脱离了精神生活,脱离了儿童的思维、情感和概念。使儿童感到激动的是一回事,而他所读的却是另一回事。只有当词拨动了儿童内心深处的琴弦的时候,朗读才会丰富他们的生活。”590
——苏霍姆林斯基,肖勇译:《教育的艺术》,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90,93页。
44.儿童诗化的思维,往往是感性的、自我的、超验的,属于想象和幻想的,而成人的思维是十分现实化、抽象化的。如同上缅甸故事所说的,成人排斥细节的描述,只要数字。——过为严格、抽象、科学的数学教育有害于想象,这虽有待于严重,但不无道理。602
45.想象原初不只是体现为一种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行为或活动,最早应体现为一种自然的感觉和体验,是对外界感知中的不自觉的生命移植,是一种发源于儿童天真的“无知”中对世界的“稚眼独具”的解读。在儿童与世界的接触中,他们不是用客观尺度来审视,而是用主观的“审美”的眼光来打量。634
46.想象力是思维的翅膀,它能使人超越经验的和现实的局限,甚至超越逻辑和理性,使思维在“异态”空间中自由翱翔。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