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小学如何培养特殊人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8 06:55: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中小学如何培养特殊人才作者:武宏伟
什么是特殊人才?就是具有其他人不具有的特长或具有超出一般水准的本事的人。
中国为什么缺少拔尖人才,很少有世界级大师出现?为什么泱泱大国没有人能拿诺贝尔奖?为什么近些年来,重大科技创新很少,国家级科技成果呈现出负增长的态势?为什么中国足球就踢不上去?……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目前的中小学的教育模式扼杀了人才,就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或者说是即使发现了特殊的苗子也没按照他的特殊之处去培养。
早发现
孩子的优缺点是什么,性格特点是怎样的,对哪些东西感兴趣,有哪些特殊潜质可以开发等一系列问题,父母从小在精心培养教育的同时就要注意细致观察。待到上幼儿园,就要形成一个初步的判断,将上述问题一一填写在由幼儿园制作的“孩子成长档案”中。幼儿园就要以此为基本依据,对其特殊“关照”。
特殊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周期长、收效慢的工程。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每到新生入学前夕,班主任及科任教师都要认真查阅新生档案,做到提前熟悉学生的情况,尤其是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或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特长的学生。要做到人未到,情况先知道,开学之后的教育教学活动要根据第一手材料来验证并不断丰富改进“孩子成长档案”中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内容,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对学生潜能和能力倾向要进行早期诊断与评价,有条件的学校要建立跟踪电子档案,及时发现学生潜能和能力倾向及其变化趋势,及时制定个别化的指导与培训方案,确保学生潜能早发现、早开发,能力倾向早发现、早跟踪、早引导,以保障学生潜能和能力沿健康方向最大限度地发展。
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所显现的特殊潜质一般可概括为音体美特长、学科成绩拔尖,管理、写作、朗诵、演讲、表演、辩论、舞蹈、手工制作、科技发明等某个项目具有比较特殊的才能等。
具有特殊潜质的学生的一般特征为:想象力丰富,作文能独立选材,题材新颖、风趣;对环境的感受能力强,能觉察别人忽略的事实;能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提出卓越的见解,并能以新奇的方式处理事情;心智活跃,思路畅通,解答问题敏捷;办事热心,坚持不懈,不怕挫折;独立性强,有主见,不轻信别人;有自信心,有理想;兴趣广泛而专一;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
另外,具有如下特征的学生,在教育教学中也要特别予以关注和培养:
1、才智出众。在概念掌握、概括分析或综合新的观念时更得心应手。在很小的时候,可能就会关注与价值、伦理或公正相关的问题。有出色的记忆力,喜欢问很多问题。在学前阶段,他们的典型特征是:词汇发展超前、注意集中时间较长。
2、具有特殊的学业能力。在某些特定的学术领域,如言语或数学推理上有非凡的才能。他们中的很多学生热爱独立阅读。
3、具有创造性思维。他们可能更爱冒险、更独立、更有好奇心、更主动、更灵活、更敏感、直觉更强、更有洞察力。他们可能对无聊的内容更容易失去耐心。他们也可能很有幽默感,有更多的原创性的想法。
4、具有领导能力。有较成熟的社会技能,懂得移情,有激励他人的能力,有联合他人或组织他人共同致力于某一任务的能力,懂得交流的技巧。
5、具有表演艺术才能。在音乐、舞蹈、模仿、讲故事、绘画方面有特殊的技能。他们还可能具有成熟的非语言交流的技巧,身体协调能力强,对自身在与它物或他人的关系中的位置有特别的感悟力。
6、有些患有语言障碍、听觉障碍、视觉障碍、肢体障碍或学习障碍的学生,可能在某一个领域的学习存在显著的困难,然而在其他领域却可能显示出特殊的学习才能。
上述所说的这些特征是比较容易观察到的,但也有极个别的学生的行为表现并不是良好的,却有着非凡的潜质。他们有时表现为多动、焦虑、过度敏感、易激动、孤独;有时又表现出反叛和固执。由于这些行为常被误解,所以他们会感到被区别对待、孤独或被孤立,这些情绪可能会进一步导致其无法集中精神,甚至造成生理上的疾病。为此,天才的某些表现也可能伴随着学习障碍、注意障碍、多动障碍的相关特征,有时候很难区分出这些学生的天赋。教师要力争“明察秋毫”,不误人子弟。
早培养
1、理念更新。要培养特殊人才,学生的培养方式就要转变。培养方式要转变,首先就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必须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又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目前的普通教育是齐头并进的“大锅饭”。而我们所提倡的特殊人才教育是有利于发现并开发学生潜能的因材施教,多样化课程的个别化教学。
特殊人才教育需要有特殊的制度为特殊的人才服务。对“异类”人才要有包容性。特殊人才的创造性与个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创新是以个性为基础和表现形式的,没有自身独特、鲜明、丰富多彩的个性,就谈不上创新;创新能力的培养依赖于个性的充分发展和展现。
每个学生天生的爱好和特殊的才能都应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尊重,传统的“课堂中心”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这种教育培养的学生千人一面,循规蹈矩,唯唯诺诺,创造能力无从谈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营造和谐的环境。基础教育阶段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特别要倡导尊重个性、鼓励冒尖、因势利导和因材施教。
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重视课堂上师生的有效互动和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增强教学设计意识,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工作;要学会充分合理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要指导学生善于开拓和利用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敢于质疑问难;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尝试将“书本世界”与“现实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从表面上看,时间的优化似乎是降低了教学强度,但实质是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更高要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即为这种教学方式的真正目的。
中小学培养特殊人才要更新考试评价制度。中高考不改革,中国的基础教育很难有根本性的改变。现在的中高考,用一张试卷、一个标准、一个模式来要求和鉴别所有学生。试卷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知识复制、迁移、运用能力,为此,学校教师也把主要精力用来培养学生的这方面能力上,结果就是造成了青少年的创造才能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和培养。另外,一个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有所长也有所短,很多创新型人才并不是全才。在这种考试制度下,也确实选拔出了大批的有才能的青年,但同时也扼杀了一批有突出特长、有创造性能力的人才。因此,必须建立更加开放、灵活和科学的评价体系,以培养和选拔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
2、特殊教师。培养特殊人才需要有与此相对应的“特殊”的,比较专业的教师。这类教师要善于吸取最新教育教学成果,并能够在实践中及时发现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这种教师能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善于将自己的学习、科研方法加以总结传授给学生;能在正确评价学生,善于诱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同时又善于指出其不足,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能独具慧眼识别创新型学生,尊重他们个性的发展,并有意识地加以培养。
特殊人才培养所需的教师的基本素质可概括为:(1)具有崇高的爱岗敬业精神和真挚的教育情感;(2)有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的教育观念,能自觉地树立终身、多样、创新的宏观教育观念;(3)有较高的心理成熟度,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自我期望值高;(4)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独立的批判精神,不满足于现成的经验和结论,敢于突破老框框,另辟蹊径、标新立异,敢于发表可能会引起争论的观点,敢于坚持自己的独特见解并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工作风格和特色;(5)有发现学生创造潜力的水平,能从学生的言行中发现创新的萌芽,善于引导,杨其长而补其短,不嘲笑、讽刺、压制学生,不动辄指责学生;(6)有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能力,善于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
3、特殊培养。有了具有特殊潜质的学生,也有了具有培养特殊潜质学生的教师,还需要有对特殊学生的专门培养机制。例如设置专门的学校或班级、专业的课程,使用专门的管理和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等。可是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还没有照顾或者说是考虑到这一批具有特殊潜质的学生。虽然初中教材也有一些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但基本还是缺乏系列和操作性的“有名无实”;虽然高中教材也设置了一些能够发挥学生特长的选修课、研究性环节,但总体上还没有专门为这一类学生设计的特殊教育模式。
目前我国正在努力实现教育的均衡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就不可以搞特殊人才的特殊培养。对特殊的学生进行特殊的培养是世界各国的惯例。例如,在英国,超常人才培养首先是普及性的。“城市精英”和“精英组”分别针对城市和乡村地区超常生进行“超常”的培养。将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计划引入1000多所中学,500多所小学和100多所大学预科学校。
再如,在印度,全国有500多个区,除了泰米尔纳德邦外,其他邦每个区都有一所“天才儿童学校”,目前共有512所,主要面向印度农村的超常儿童。距离首都新德里50公里的一所“天才儿童学校”,从6年级到12年级共设有7个年级,每个年级2个班,每班不超过40名学生。这些学生都是从哈里亚纳邦的农村挑选出来的天才儿童。此举之目的是使农村天才儿童能像城市儿童一样获得高质量的教育,并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以实现社会公平。
假如我们目前还做不到像这些国家一样的重视,但在中小学实施差异教学、差异作业、差异考试方法或许可以先行一步。即改变统一标准、统一形式、统一目标、统一教材的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习难度和作业难度。实施差异考试,允许学生选择不同难度的试卷,并允许学生多次参加考试。强化考试的导向监督功能,使每名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特殊人才的培养,是一项从幼儿教育到社会职业教育的系统工程。时间可从长学制到短训班不等,常规模式可包括早慧班、特长班及对普通生的潜能开发班等。目前大学里的“少年班”就是个有益的尝试,还要推而广之,一竿子插到中小学,乃至幼儿园。
特殊教育需要开放的教育环境,要有可供学生修养和发展特殊潜能所需要的各种条件,要有展示特殊才能的舞台,有可供选择的教育内容。因此,丰富特殊人才发展的空间条件必须改革单一的课程结构,构建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大板块相结合的组合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可以选择的教育内容;合理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特殊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特长;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让学生通过展示才能获得成功感和成就感。这些都是特殊生培养的基础和条件保障。
有人说“我国的小学教育是‘听话教育’,中学教育是‘应试教育’,大学教育是‘知识教育’,而唯独没有能力培养、素质教育,更谈不上发展个性的教育。”笔者认为不无道理。这种教育方式的结果是,学生的应试能力很强,在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我国选手屡创佳绩。然而也不可否认,正是这种教育培养出的一代又一代学生在国际高科技竞争面前,却没有多少立足之地。相比之下,美国的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广阔的知识面、创造力、适应性、独立性和实践能力。其结果是,在世界60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美国就占40%左右。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曾说:“中国的学生知识太多,能力太小。与美国学生相比,中国的学生顺从权威,美国的学生挑战权威”。”
4、大中小学有机衔接。从幼儿园起,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都要设计一个统一的“学生成长档案”。层层有根据不同特质、不同基础和水平的培养计划和课程设计,并在每一阶段的培养过后都要通过测试颁发不同项目的等级证书。
进行多种培养模式的改革试验,为高校输送各类优秀学生,例如在高中试办大学预科班、高中美术特长班、理科试验班、体育班和美术特长班等。多种培养模式优势互补,互相促进,有利于各类优秀学生以及理科、体育、艺术等特长生的大量涌现。再如中学取消文理分班,大学彻底取消按单科设置学校,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相融合。
此外,大中小学的一些课程也应注意衔接。例如,政治课、外语课重复的内容很多,应该有所侧重并明确分工。当前,学生的理科基础、文科基础比较起来,文科基础弱一些,因此,大中小学改革就要注意理科更基础一些,文科更强化一些,外语水平更高一些。
大力提倡中小学校建立各种“社团”组织,以丰富校园生活,培养特殊人才。例如科技协会、读书协会、书画协会、天文学会、记者团、文学社等学生团体,民族乐团、舞蹈团、合唱团等文艺社团,足球、篮球、乒乓球、游泳、登山、田径等体育团体……为学生发展个性,挖掘潜力,展现特长提供广阔的舞台。
普及义务教育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教育应该齐头并进,以实现“抓两头带中间”的目的。在规范特殊人才教育的同时,应从制度和政策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力争使我国特殊人才教育为国家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特殊人才的培养教育要提倡普及,即全社会支持和参与,并且要从小抓起,从中小学抓起,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长。例如,足球事业,要校校有足球场,省市县(区)乡(镇)政府及学校要年年有球赛,层层选拔优秀球员,层层组建青年、少年球队,层层开办青少年体校进行专业训练。
大中小学有机衔接,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对学生的特殊潜质培养,应当尊重学生的意愿、选择。即使在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衔接培养的过程中,也应该允许学生特长的变更、迁移。因为青少年儿童正处于个性发展阶段,他们的身心发育远未定型,认识水平正在发展,社会实践刚刚起步,随着对“特殊潜质”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加深,对“特长”还存在着再选择和再定向的问题。过早地让学生确定某些特长专向发展,或者不允许学生特长志向的中途转移,都有可能埋没人才。
另外,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应把重点放在打好基础上,让学生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思想和文化科学素质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而不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少数“优生”上。即使对特长明显的学生实行优生优培,也不能破坏他们个性发展的和谐性。更不能让学生用超量的精力和时间去追“名”逐“利”,从而影响其全面打好基础。假如这个阶段因此而没有打好基础,那么,他们的潜能就不可能得到持续地开发,今天的特长“小明星”,到了应当铸造人生辉煌的年龄,却有可能陨落。无数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中小学培养特殊人才的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国家陆续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体现了国家对于创新人才的渴求。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势在必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刘桔曾说:“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一定要着眼长远,考虑全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贯通式的创新人才系统培养机制。”
(本文刊发于《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1年第4期,作者:武宏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1:18 , Processed in 0.08624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