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本深处,就是灵魂深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9 17:09: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文本深处,就是灵魂深处——《江苏教育》2013年11期(视点-质点-远点)专题作者:王开东
文本深处,就是灵魂深处
王开东
质点之后怎么样?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很多优秀老师在这里遗憾地停住了脚步,很多优质课到这里戛然而止。其实,我们还可以往前再走一步,看一看质点背后还有什么。
文本的语文核心点是质点,质点深处是远点,远点深处,则是灵魂深处。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不妨探究一下,作者的文章为何而写?
孔子说:“诗歌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当然是说诗歌的欣赏;但欣赏与创作密切相关。实际上这四个方面谈的也是创作。白居易说得更加明白:“文章合为时而做,歌诗合为事而作”。所有的文章都是彼时彼地彼人的某种情感,某种倾向的表达。韩愈则说:“不平则鸣。”故要“我手写我心”。但是,真正做到直抒性灵的人并不多见,一是人自身的伪装,所谓“文如其人”只能是一种愿望;二是藏在灵魂深处的密码,往往并不被当事人所知晓。
孙绍振先生在《解读语文》一书中曾谈到过这种有趣的心理现象。他说:“人的心理是个丰富多彩的立体结构,隐藏在深层的和浮在表面上的,并不一定很一致。在一般情况下,深刻的感情是隐藏得很深的,连人物自己都不大了解。只有发生了极端的变化,心理结构受到突如其来的冲击,来不及或者永远无法恢复平衡时,长期潜在的,与表层情感相异的情感,才可能暴露出来。这时,人物好像变成了跟平时相反的一个人,可是,从根本上来说,他却更是他自己了。”
所以伟大的小说家,总喜欢“把人物打入第二情境”,在一种失去平衡的情况之下,主人公深层的情感会被暴露,进而成为人自我发现的有效渠道。主人公如此,作者亦然。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所以,文本阅读有必要深入到远点之中。
远点第一个要义是要深入到作者的灵魂深处,辨别个体的意识和无意识
在执教《金岳霖先生》时,我以“直笔、闲笔、曲笔”结构全文。通过“直笔”写了金先生的“童趣、风趣、雅趣、士趣”;而闲笔不闲。“比如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有人好好地写一写。”既与前文“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相呼应,又巧妙点出金先生只是西南联大人文群像中的一个,进而探究西南联大的教授精神,深入挖掘汪曾祺的言外之意。再看曲笔。当讲到金先生的得意门生王浩时,作者突然冒出一句:“当然,金先生的好学生不止一个人。”这是一处曲笔。金先生好学生不仅是王浩,首推之人当属殷海光。可是,1949年殷海光去了台湾,金先生曾公开怒骂过他。但殷海光在台湾创办了《自由中国》,他的人格魅力、文化关怀和社会关怀,以及他所代表的道德力量,成为台湾人的精神偶像,并最终成为思想的受难者。1972年,当殷海光的弟子陈平景,受乃师去世前的重托,绕道美国、香港来到北京看望师公,送上殷海光的遗著《中国文化的展望》。72岁高龄的金岳霖先生只看了一刻钟,就老泪纵横,泣不成声。那么,金先生的眼泪为何而流?这正是汪曾祺先生曲笔的言外之意。
再有一个曲笔就是“除了一本大学丛书里的《逻辑》,我所知道的还有一本《论道》。其余还有什么,我不清楚,需问王浩。”
如此推崇金先生,为先生写文做传,却对金先生不清楚,这岂非咄咄怪事?只能理解为曲笔。因为金先生有限的大作都完成于1948年之前,此后的成就寥寥,这又是为什么?
盖因历次风潮已经磨平了一代大师的棱角。晚年的金先生,居然成为时代的红人,失去了当年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路是自己选择的,金先生当然有责任;但在时代浪潮的裹挟之下,知识分子想要独善其身,何其难也。当此时的金先生“名士”可能还在,但“风度”早已无存了。这就是汪曾祺先生如此怀念西南联大学术自由、精神独立,鼓励更多人写写他们的深层次原因。
远点的第二层是深入到文化深处,挖掘作品的民族心理
民族不同,盖同人面,各有其别。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够从文本延伸到民族文化心理,并形成两种民族文化心理的比较,对学生认识人物,提高鉴赏水平肯定大有助益。
在执教《一个人的遭遇》时,我寻找到了三个台阶,拾阶而上,并最终深入到民族文化心理。
第一步:战争对所有的普通人都构成伤害。第二步:战争构成的心灵伤害,永远无法愈合。第三步:纵然自己伤痕累累,依然要给战争中的孩子筑起人道主义的大厦。
在这三步之后,课堂学习达成了质点。师生总结出索科洛夫绝望中有希望、眼泪中有坚强、谎言中有大爱、苦难中有人道主义光辉。按理说,到这里文本的阅读和探究可以结束了。但我继续深入,提供了两个材料,探究文本的远点。
莫斯科阅兵: 1941年11月7日,苏联举行红场阅兵。没有任何通知,从西伯利亚赶来参战的苏联红军从列宁墓前经过,直接开赴前线。英《新闻纪事报》说:“通往莫斯科的要冲鏖战正酣,而莫斯科却组织了一年一度的传统阅兵,这是英勇和无畏的榜样。”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德军包围斯大林格勒300多天,市民冻死饿死78万人。但他们宁肯冻死也不砍掉一棵树,剧院照常灯火通明,学校照常上课……在这场意志的较量中,德军完败。
学生在看了这两则材料,深入理解了索科洛夫身上的性格,完全打上了这个民族性格的烙印,尽管他们经历了天灾人祸,一次次成为孤儿,但他们不屈不饶的民族血性,以及悲悯情怀,让人感动。
深入挖掘了索科洛夫的性格形成的土壤和根源,把索科洛夫的行为和思想扎根于俄罗斯民族深厚的民族气质中,我觉得还不够,进而在俄罗斯和中国文化的比较中,反思中华文化的缺陷。
我说:战争也给我们这个民族也曾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二战中,我们失去了3000多万优秀儿女,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但是,我们却从来没有认真反思过战争。我们没有一部堪称伟大的战争作品,没有塑造出一个堪称典型的战争形象。但是,最让我失望至极的是,我们的战争作品中少了一些人性的光辉,少了一些人道主义关怀。尤其是对待孩子。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那个钟表匠收拾好摊子,回家拿起了武器,穿好风衣,准备去战斗。他的10岁的儿子喊道:“爸爸,我也要去。”钟表匠告诉自己的儿子:“孩子,有人要战斗,有人要等待。”这就是一个男人,一个爸爸的立场。
然而,我们呢?我们让13岁的少年英雄王二小掩护乡亲们撤退,并且把敌人引进包围圈,结果王二小被敌人刺刀刺死,摔死在巨石上。
我们的儿童,不叫儿童,叫儿童团,他们都拿起了红缨枪,承担最危险的任务。
海娃的爸爸则让海娃送鸡毛信,如果被鬼子发现了,就说是放羊的。海娃九死一生。
人家的战争是让女人和孩子走开。我们则是让儿童冲在最前方,一旦被发现,遭罪的就是儿童,让儿童面对世界上最穷凶极恶的鬼子,这是怎样的惨痛者和悲哀者?
如今,我们又在重拍《小兵张嘎》,极力渲染张嘎的英气和嘎气,而敌人自然又是愚蠢的,荒诞的,不堪一击的。但我们却被这样愚蠢的鬼子侵略了八年。我们总是把屠夫的凶残化为一笑,这是我们真正的悲哀。
最后,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我又推荐了两部伟大的作品。一部是苏联经典小说《第四十一个》;一部是奥斯卡获奖影片《英国病人》。
远点的第三个要义就是单元整合,尤其是对母题的深入解读
如能以母题为支点,建立起微型课程,则是最好不过。比如苏教版的《家园板块》,我就把它整合成一个微型课程。
《想北平》,一个老北京对故乡的深切情感。因为战争拉开距离,这种感情更为强烈。
《我心归去》,是作者在国外考察期间的一种强烈感受。国外蓝天碧海,森林城堡,犹如童话;自己的家乡浮粪四溢,肮脏不堪;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我心依然归去。因为互相驯养过,滴过汗,流过泪,故乡才是自己的独一无二。
《乡土情结》,目光转向定居他乡的海外游子。他们身上所打下乡土情结的童年烙印,不会因时间和空间而改变,乡土情结因此上升故国情结。
《前方》,转向哲学思考,无论人在哪里,哪怕是呆在家里,人本质上都在路上。人是被抛在路上的一种生物。前方是什么,怀着这种期望和绝望,人负重前行,这是人的宿命,也是人的使命。
《今生今世的证据》,则从存在主义哲学的层面来思考:我们来过这个世界吗?谁能够给出证明?我们住过的村庄,村庄会改变,物会改变,记忆会模糊,会消失,人也会消失,连存在本身也会消失。所以,这种寻找充满绝望,我们双脚必将踏踏实实走上虚无之途。但当我们窥见了美与痛,并把他书写出来,反而成就了永恒。也就是说,当我们的经由思转为诗的时候,我们就获得了存在的价值和意识。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注定比刘亮程活得更加长久。
远点的第四层含义则是原型结构的辨认
结构主义告诉我们,世界不是由物构成的,而是由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构成的。这种关系,我们姑且称之为结构。结构主义总是把作品放在很多作品当中,从他们的关系中来寻求意义。很多类似的主题,都有一种相似的原型结构。因此,探究结构的原型,也就成了远点的题中之旨。
比如古希腊神话是很多文学的源头,很多英雄不满足现状,他们离开家,寻找美女海伦,寻找金羊毛,寻找圣杯等等,总之,是一个任务促使他们离开家,又总要经历种种磨难、艰险、伤痛,最后终于成熟起来,然后,回家。我们从中可以归纳出一个原型结构,就是“离家——经历苦难——对人生有了深刻的领悟——回家”。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离开花果山,西天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修成正果,回到花果山。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离开青梗峰,到了大观园这个花花世界里,经历了悲欢离合,生离死别,终于又回到大荒山下,青梗峰旁。
西方的童话,常常也有这样一个结构:一个主角,一个迫害者、一个协助者、一个战利品。主角一般都是在协助者的帮助下改变了自身处境,惩罚了迫害者,并最终获得了战利品。
在安徒生的《丑小鸭》中,丑小鸭是主角,它有很多的迫害者,但他最重要的协助者却是自己,他最终的战利品是自己变成了天鹅,他没有惩罚迫害者,反而显得更加谦卑,这就是丑小鸭的动人所在。
《海的女儿》中,小人鱼是主角,在追求王子的过程中,小人鱼的迫害者和协助者是同一个人,就是那个巫婆,所以,她没办法惩罚迫害者,自然最终也没办法获得王子这个战利品。但安徒生却让她获得一个永恒不灭的灵魂作为奖赏,这是对她高贵灵魂的补偿。
《愚公移山》的原型结构则是:一个平凡的主人公——面临不可能解决的困难——明知不可而为之——悲壮的精神。比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等等,就是这种原型结构。虽然最终的结果有异,但都是同一种主题,阐释的也是同一种精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3 21:39 , Processed in 0.07659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