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教师职业专业化”概念的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3 06:48: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教师职业专业化”概念的思考
    [摘要]:教师职业专业化建设,是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由于目前人们对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认识还处于初始阶段,对“教师职业专业化”概念的界定,还不十分明确。由于对这一重要概念在认识上的模糊,给当前教师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都带来较大的影响和困难。本文就关于“教师职业专业化”概念的定位予以探讨。抛砖引玉,让人们更关心、讨论这一概念,以更明确的认识“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内涵,以利教师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教师  资格  制度  教育  发展  素质
教师职业专业化是我国新时期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它关系到我国未来国家、民族的发展。我国教师职业专业化实现的质量如何?关系到教育发展,对人道德成长的重视,对人的发展关爱,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等等。从我国目前的教师素质上看,具有很重的落后痕迹:教师风范不足,教育教学能力差,单纯追求学历达标等。这些现象目前在各级各类教师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问题存在。针对上述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培训机构和学校,对部分在职教师进行有效的职后培养培训,希望尽快提高教师队伍职业专业化水平。教师行业职业专业化建设对民族的发展,国家的富强都具有战略上的意义。
由于人们这一对概念在理论研究和操作的理解上具有较大的模糊性,在理论研究与实践中 “没有对教师专业化有关问题全面的、深刻的认识,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就不可能体现出较强的自觉性、目的性、有序性、深刻性和有效性。”[1] 明确“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内涵,无论在理论研究或实践上,都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师职业专业化”概念的定位问题进行探讨。
一、关于“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基本观点
“职业专业化”的概念其源于西方“professionlism”一词汇。对于“职业专业化”大致有如下观点:
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会主席、社会学家利伯曼(M.Lieberman)提出专业工作具有的特征、范围并予以解释:(1)范围明确,垄断地从事于社会不可缺少的工作;(2)运用高度的理智性技术;(3)需要长期的专业教育;(4)从事者无论个人、集体,均具有广泛的自律性; (5)在专业的自律性范围内,直接负有做出判断、采取行为的责任; (6)非营利,以服务为动机; (7)形成了综合性的自治组织; (8)拥有应用方式具体化了的伦理纲领[1]
威斯特比·吉布森 (1)为社会公众提供重要的服务; (2)具有系统的科学知识和独特的专门技术;(3)必须经过正式的专门训练; (4)有专业人员制定的进入其工作领域的专业标准; (5)由从业人员组成专业团体,维护较高的行为标准,遵守其伦理纲领。[2]美国教育学会(1948)(1)基本的心智活动;(2)专业化的知识体系;(3)需要长时间的专门训练;(4)需要持续的在职成长;(5)提供终身从事的职业生涯和永久的成员资格;(6)置服务于个人利益之上;(7)拥有强大、严格的专业团体;(8)建立自身的专业标准。[3]
曾荣光(1)为社会提供不可或缺的服务;(2)享有专业服务的专业权;(3)接受长时间训练和就职辅导;(4)具有一套“圈内知识”;(5)有专业自主权;(6)组成对成员有制约力的专业团体;(7)确立一套专业守则;(8)获得社会当事人信任;(9)享有相当社会地位和职业报酬;(10)不断接受在职培训和从事科研活动。[4]
刘捷(2001)(1)运用专门的知识与技能;(2)经过长期的培养与训练;(3)强调服务理念和职业道德;(4)享有有效的专业自治;(5)形成坚强的专业团体组织;(6)需要不断学习进修。
[5]      
教师职业化代表性的观点有:
舒尔曼 (1)学科内容知识;(2)一般教学法知识;(3)课程知识;(4)学科教学法知识;(5)有关学生知识; (6)有关教育情景知识; (7)其它课程的知识。斯腾伯格(1)内容的知识;(2)教学法的知识;(3)实践的知识[6]
格罗斯曼(1)学科内容知识;(2)学习者和学习的知识;(3)一般教学法的知识;(4)课程知识; (5)情景知识; (6)自我的知识[7]
申继亮 (1)本体性知识; (2)实践性知识;(3)条件性知识[8]
甄德山 (1)教育理论知识;(2)学科知识;(3)普通文化知识[9]
朱旭东先生在《国外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和认可制度》注释中提到:“关于职业化的标准和特征有几种说法,有的学者认为职业化有四项标准,即有偿、有社会地位、有自主权或权威和社会服务性;还有学者从分类方法的角度来为教师职业化定性,将教师职业化的特征概括为职业上有自主权;知识基础界限明确,专业性强,具理论性;对新入道者的培训、证书和执照有控制权;有自我管理和自由决策的权威;忠实于公共服务等。”  对教师职业化进行了阐释,并公布了标准或特征。[10]
还有的人认为:教师这个行业正处于从“半专业”或“准专业”状态。[11]
在这里我们感到专家学者们,没有把教师职业化与教师专业化的概念梳理清楚,或者说是有局限的。同样在许多研究性理论文章中也是这样,在认识和处理这样一个重要概念时,意义是模糊的。关键性概念的模糊带来教师教育理论研究与教师职业专业化建设操作进程中困难。我们认为:“教师职业专业化”就是一个具有特指意义的,专用名词性词组,它应该有着自己明确的内涵。在中西方教师教育文化的整合中,中西方关于“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认识定位是有基础
二、关于“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定位基础
关于“教师职业专业化”问题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通过了九项建议,其中第七项建议就是“专业化:作为一种改善教师地位和工作条件的策略”。199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面向21世纪师范教育国际研讨会"明确"当前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问题"。培养具有专业化水准的教师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
(1)、教师职业专业化思想源于西方,20世纪初杜威(美)曾希望象培养建筑师、工程师、医生、律师那样来培养教师。
西方国家建筑师、工程师、医生、律师等具有较强专业性行业要求职业专业化,无疑是为了提高这些行业工作者的专业化程度,要求具有这些职业的人员,要以高质量的专业水平为社会服务。同时,由于这些行业都有一个共同的大学科专业的特点,所以要求这些行业的职业专业化概念是明确的,构成职业专业化要素是完善的。然而由于教师行业中,职业的一致性和专业学科的多样性让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认识统一不起来。教育成果的复杂性和周期性长的特点,对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认同也变得复杂起来。同时加之教师行业,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处于底地位、底收入、底水平、底要求的状态下。教师没有应该具有的社会地位,薪酬低、社会地位低,因而高水平的教师留不住;对想进入教师行业而具有专业技术特点的人,几乎是不设门槛的。因此教师行业被一些人士错误认为缺少专业性,它具有被其他专业人士取代的特点,因此教师行业缺少职业专业化特征。由于历史认识的错位和社会分配的不公,对“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定位偏见在其他行业中客观存在。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就强调教师的专业性质,认为“教学应被视为专业(Teachingshouldberegardedasaprofession)”。“20世纪60年代,国际劳工组织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教师列入为一个专业化的职业。欧美各国在教师的职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2]
(2)、西方当代教育思想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变化 20世纪50年代的由于受前苏联“卫星事件”事件影响,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教育普遍重视智力教育和科技与经济发展,70年代欧美出现社会性的道德危机。的种族主义、道德危机,吸毒、同性恋、各种犯罪充斥社会。80年代美国发表《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到了20世纪末美国被世界公认为:教育最成功的国家之一。以美国教育为例,回过头来,纵观美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教育,我们不难发现当教育重心放在实现国家的意志需要时,人的发展必将受到影响。20世纪50年代“卫星事件”强烈冲击美国学校教育,学生难学,老师难教。60年代,美国颁发《国防教育法》“发明创造”教育充斥课堂,学校纪律松弛,犯罪率上升,公众对学校的信任降到了最低水平。到了70年代美国学校又开展“恢复基础运动”,力图从新恢复基础教育。 80年代初美国教育部长贝尔组织“高质量全国教育委员会”调查美国中、小学的教育现状。1983年4月美国官方发表,《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在全美引起巨大的震动。美国的教育开始重视人的发展,尤其的人的道德发展。1988年里根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教育总统”,他上台后大抓教育。1991年4月发表《2000年的美国》为美国重要的教育改革纲要。纲要中希望:彻底改革美国的中小学教育模式。1994年克林顿总统签署《美国教育改革法案》更以人性化的态度关心人的成长。
欧美许多国家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与社会学家,在20世纪80年后的教育改革中大量吸收了东方教育中关注人的品德成长教育思想。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道德学研究,硕果累累。一改西方教育过去重在教“技”的传播的传统教育思想和做法,因此当前的国民教育收到良好的社会结果。教育对人道德成长的关注,明显优于东方。
(3)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师者”具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唐代学者韩愈认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13] 这诠释了教师的职业特征。“传道”、“受业”、“解惑”在后来的论述中发现“传道”方才是教师的职业的根本解读。什么是韩愈所说的“道”?据《师说》“彼童子之师,受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择师而教之”。[14]究其原因是担心“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15] 显然韩愈的“师者”是指教人“修身”“明理”者,而非“受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在天人合一的儒家神教中,“天地君亲师”中的“师者”在教育人们“忠君爱国”的基础上,同时“下修人品”、“尊老爱幼”等也是传统教育思想的必修课。这一点我们在许多古代文献和博物馆藏里的历代“学规碑”的戒训中会有所体察。在数千年的传统教育中,“师者”,都均以“传道”、“明理”、“修身”等人格的培养为己任。这也是过去区别“师者”与“教书匠人”的不同之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教育的“师者”重在人的品行塑造。
中国进入近现代后,由于封建社会末期的赢弱和腐败,屡受外国列强的枪炮掠夺与侵淫任人宰割。许多爱国志士为图强,提出向西方学习“船坚炮利”。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现代教育曾出现“中学”“西学”之讨论,有人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其大意是:中国的教育宜人品行养成,西方的教育重在知识和技艺的传播。“五四”以后随着“西学”的渗入,中国现代教育大多则更注重于的理论和知识技艺的传播,人的道德品质关注降为次要。1921年毛泽东曾在《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中写道“书院废而为学校,世人争毁书院,争誉学校。其实书院学校各有其可毁,也各有其可誉。所谓书院可毁,在他研究的内容不对。”“现代学校的第一坏处是师生没感情。先生抱一个金钱主义,学生抱一个文凭主义。‘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什么施教行教,商业行为罢了。”而书院“师生感情甚笃。” [16]      
解放后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为主导;以引导人的道德品质健康成长为根本的教育思想,我国目前的教育价值取向与西方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价值趋向,正向殊途同归的方向发展。这为“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共识定位奠定了认识基础。
三、教育价值观决定“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概念定位
我国的教师职业专业化,是近年西方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影响而产生的,具有教育改革的积极意义。为了更好开展这项改革,根据我国国情,对我国的教师职业专业化概念做出一个明确的界定是非常必要的。
教育价值的终极目标,是追求教育本体的价值。从中西方不同的传统教育价值观中,反映出中西方不同的对教育本体的价值追求。如果我们把这个从西方引进的“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概念,建立在我国“为体”的教育思想基础上,对“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这个概念的理解和运作,就变得清楚多了。“教师职业专业化”概念:选择教师职业的人要具备教师素质。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素质的基础,在教师职业道德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与教学方法构成了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教师还必须是学习过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且具有自觉不断丰富、完善教学专业特长能力的人。
要求教师具有教师素质,是为了正确引导人的成长发展。人的成长发展,犹以人的道德成长为根本,人的道德健康是人的健康要素,人是社会的人,只有人人健康,才能换来全社会的和谐发展。健康社会导向着人的道德健康发展,但同时非健康社会也会引导着人的道德向不健康方向发展,社会的需要直接影响着人的发展需要。教师素质的最根本价值就在于,无论社会形态怎样,都用健康道德观引导学生道德健康成长,并及时准确的传授给学生某种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或技艺,教给学生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方法和手段。教师要做到这些,必须了解自己和学生,必须不间断的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艺。
教育价值的取向,决定了对教育本体的价值追求。和谐社会追求教育本体与社会的和谐,人的发展需要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相互和谐的时候,教育是成功的;当人的发展需要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是不和谐的,教育是失败的。当教师以此为职业获得报酬后,教师在职业道德上就必须为自己引导对象的道德健康成长和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不应该是,只以教授人的知识和技艺为职业基础,而应该以引导人的道德成长为己任。知识和技艺是为人在寻求生存、发展过程中的某种手段,其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会影响人的道德成长。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艺的过程中,也要特别注意引导人的道德健康成长。引导人的道德健康成长发展,应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主要目的。人的道德成长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道德引导最为重要,他常常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道德成长。“道德是生命的和谐,而非拘谨守规矩之谓,则生命和谐中趣味最深最永。”[17] 和谐的个体生命是和谐社会的单位细胞,对和谐社会的追求,正是教育希望达到的目的。教师的乐趣在于人在道德中得到生命的乐趣;社会在和谐中得到发展的乐趣。“教师职业专业化”所寻求的正是这种个人道德成长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谐共进的目标。“教师职业专业化”要求教师是一个懂教育的行家,这也是“教师职业专业化”同其他“职业专业化”行业不同的重要标志。其他行业的“职业专业化”的人才,他或许是该行业的专家、学者,但他是否具备“教师素质”,这是他是否能成为教师的必备条件。另外对不同教师在不同专业学科上的认识,需要达成一个共识:教师的专业学科特长即教师的专业学科知识或技艺。具有不同的专业学科特长的不同教师,需要把这些不同专业学科特长传授给学生,这就是他的专业学科教学。为了让学生学习到更多更新的知识和技艺,教师必须终身不断地自觉进行研究性学习,有前瞻性地培养和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否则他将丧失教学专业特长的更新能力,造成教师素质的欠缺。
“教师群体不同于社会的其他群体,在于这个职业是点化生命的职业,是启迪心灵的事业,是生命与生命碰撞的职业,是塑造人生的职业。所以教师职业更需要专业化,衡量一个教师是否专业化,我觉得要以教师在这个层次上的专业素养来度量,而绝对不是基于内容或如何教等方面来进行的。”[18]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教育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和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教育在健康的道路上发展。后来随着国外、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大抓阶级斗争成为国内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头等大事。政治需要教育,教育就站在阶级斗争第一线;在抓经济建设中,经济建设需要教育,教育又站在经济建设第一线;把教育推向了市场。在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我们的教育,正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试验,我们的民族自尊,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中国教育不能再走种试验田的道路,应当尊重教育自身的规律来完成它的历史责任。任何来自外在的压力迫使教育让步,社会最终将得到的是一份苦涩的结果。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实现一定会把中国的教育引向灿烂的春天。
注释:
[1][6][11]刘捷《教师职业专业化与我国师范教育》(www.edu.cn/20030324/3080622-2.Shtml  < xmlnamespace prefix ="st1"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2005年3月30日9:20分)
[2] [3] [4] [7] [9]电子文献:胡军苟《教师职业专业化研究文献综述》(dec 2004volumel.No.1《美中教育评论》ISSZ1548-6613 USA)www.teacherg.cn/doc/ucedu200412/  2005年3月11日17时20分)
[5] 苏连福《关于我国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思考》(《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9月第12卷第5期第36页)
[8] 申继亮 《心理学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33-39页)
[10] 朱旭东《国外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和认可制度》(《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3期第6页)
[12] 张学民 申继亮《国外教师教学专长及发展理论评述》(《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3期)第1页
[13] [14] [15] 韩愈《师说》(《四部精华》下 集部 岳麓书社出版 1991年版  第39页)
[16] 胡长水 李瑗《毛泽东之路 横空出世》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第165页
[17] 马秋帆 编《梁漱溟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版第 261页
[18] 电子文献:我的教师教育思考与困惑——关于“职业”与“专业”划分标准http://blog.online-edu.org/zxl/004693.html2005年3月14日25点50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1:38 , Processed in 0.07341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