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企业培训效果不佳的原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4 06:19: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企业培训效果不佳的原因< 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不知道为谁培训,不知道培训谁;

    不知道为什么培训,不知道培训什么。

    观念上普遍存在的误区

    1.为他人做嫁衣

    企业中人才的高流动率使管理培训工作的人面临这样一种困境: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培训工作上,培养了需要的人员,但却留不住人才,最后为别人做嫁衣,得不偿失。这样一来,即使认识到培训对企业的特殊意义也会减少对培训工作的投入。另外,对于“没招好人”这个问题,有些高层管理者认为只有通过人员调整来解决,而不是通过培训来解决。

    2.培训是一种福利

    福利是对主要利益的附加,例如对薪资的附加,常见的福利如交通补贴、餐费补助、医疗保险等等。现今很多人只关心工资水平,至于有没有培训则无所谓,而培训期间的优厚待遇,使人们常常把培训当成了一种福利。究其原因,是很多人没有充分感受到工作竞争的压力。将培训视为一种福利,自然就不会发挥出培训应有的作用。

    3.对培训的错误理解

    某些企业的领导认为培训就是组织理论学习和政治思想教育或者是某些技能的学习,无需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联系起来。企业的培训由这种旧的观念引导,没有将培训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仅仅着眼于企业的短期需求,没有长远的目光,显然跟不上企业的发展步伐。

    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培训需求不明确

    对许多的管理层来说,培训工作“既重要又茫然”,根本的问题在于企业对自身的培训需求不明确但又意识到培训的重要性。企业对员工的培训需求缺乏科学、细致的分析,使得企业培训工作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很多企业只是当公司在管理上出现了较大的问题、经营业绩不好的情况下才临时安排培训工作,仅仅满足短期需求和眼前利益。

    对于培训需求的制定,一些公司完全由员工本人提出培训的要求,公司的人事部门简单予以同意或反对;一些公司人事部门不进行需求分析,只凭经验和模仿他人而机械地制定本公司的培训计划,或者按照前一年的计划来制定,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今年的计划;有的公司对培训需求的界定甚至只根据老总的一句话。总之,公司没有将本公司发展目标和员工的生涯设计相结合来仔细设计和主动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培训前不进行细致深入的需求分析,对课程及设施不进行合理的设计,以至于培训需求不明确、某些企业的培训变成一种救火式、应急式、毫无规矩、偶然的工作。

    2.培训设置不合理

    我国企业的培训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无论在培训老师、课程设置还是培训方法上都存在不足。

    授课教师一部分是在企业中成长起来,有足够的实践经验,但是在理论和教学方法上却火候不足;一部分是大专院校的老师,拥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却缺少实践。

    在培训方法上,企业大多运用传统的模式授课,“老师讲,学员听,考试测”,从而产生枯燥、效果不好的弊病,使员工失去对培训的兴趣。

    当前的教育培训都是以学习和掌握既有的知识和技能为中心,不能开发学员的创新能力,而培训的深层次作用恰在于开发学员的创新能力。国外探索出的讨论式、学习式、讲演式、游戏式、案例分析、模块培训等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同一培训班的学员也常常出现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使培训班的进度难以协调,效果不显著。培训的课程往往很少更新,大部分都是沿用上一年甚至前几年的课程,这也反映了需求分析不足。

    3.监督手段不利和沟通渠道单一

    对企业来说,当培训进入实施阶段,需要对培训进行监督,实时反馈学员的学习信息,在不断反馈过程中不断改善。而实际情况是,培训一旦开始后就很少有人过问,直到培训期过后进行简单的考试测试一下。对学员来说,培训中缺乏沟通。同样的培训课程,有的学员学习效果很好、获益匪浅,而有的学员却所学甚少,就是因为沟通存在问题,在课程学习前没有好好准备,在学习中没有对本企业中的问题或者没完全听懂的问题与培训老师或者班上其他学员进行讨论。

    4.培训评估机制不健全

    目前企业培训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无法保证有限的培训投入产生出理想的培训效果,培训的效果难以评估。

    由于人们较为重视的是培训资金投入的问题或者如何改善培训的方法和技术问题,许多的企业没有将精力放在培训的评估工作上,没有认识到培训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大多数的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对培训效果进行测评的方法单一,效果评估工作仅仅停留在培训过后的一个简单的考试,事后不再做跟踪调查。这样一来,并不能起到考评培训效果的作用,在培训上的巨大投入并没有收到预期的回报。主要的问题如下:

    首先,培训效果的评估投入不够。多数的企业已经认识到了有效的培训评估需求,但对培训评估的投入还不够;或者不知道从何处着手来进行评估,将评估这一块闲置。

    其次,培训效果的测评方法单一、内容不全面。培训的方法有定性的和定量的,具体的方法很多,如事前事后测试法、成本收益法、控制实验法等等。但目前的企业培训评估中所应用的方法单一,绝大多数企业只是在培训中以考试的形式来进行,考完后就不再做跟踪分析。考试的形式是一种有效的考核方式,但它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适用性,不是所有的考核内容都适合用考试的形式;另外,学员对考试有针对性,这样使考试后的结果不能反映实际的情况。有时甚至考试只是流于形式,实际效果差。

    培训评估不全面也是常见的问题。多数的培训评估仅仅对培训课程中所授予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没有深入到培训学员的工作行为、态度的改变、工作绩效的改善、能力的提高和为企业带来的效益上来,评估工作只是在最初级的层次上。

    再次,评估纪录缺乏系统的管理。每次培训活动的评估情况缺乏系统的纪录,评估所用的方法、测试的内容、学员完成情况、测试的结果都能够完整记录在案的企业不多;即使有关培训的内容都有所记录,但这些记录缺乏专业的管理,大多是零散的、无序的,没有建立一个培训信息系统。这些都不便于对培训的效果进行有效的分析,不便于下一步培训工作的开展。

    最后,评估与实际工作脱节。培训效果的检验仅仅局限于培训过程中,没有在实际的工作中进行,造成了培训与实际生产服务脱节。

    5.成果转化环境的缺乏

    培训后返回岗位,员工需要一个能够促进培训成果转化的环境。但在员工的工作环境中,存在着诸多阻碍员工进行培训成果转化的因素,如部门管理者的不支持、同事的不支持以及时间紧迫、资金短缺、设备匮乏等工作本身原因。培训成果缺乏转化的环境造成“培训没有太大实际用处”的观点产生,对培训工作又是一大阻碍。

    建议与对策

    1.进行培训需求分析

    了解岗位信息,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流程、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绩效考核指标等,这些都是分析岗位培训需求的基础。理解公司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及目标,将其细化到各个工作岗位上,明确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要求;再建立员工的信息系统,了解员工的具体信息后,将其与企业的要求相结合,如果员工的知识、技能等低于工作任务的要求时,需求已经存在。

    一般培训的需求来源,一是工作要求的变化和顾客需求的变化;二是企业人事的变化,升职、降职、前进后退、新老交替都会产生培训需求;三是绩效的变化,绩效不足自然产生培训需求。对需求的界定,不仅要管理层来决定还需要中下层的员工参与,因为这些员工切身感受到培训的需求。

    2.加强培训的沟通工作

    在培训前,与培训的主管和同事进行沟通,了解培训期间需要完成的任务、受训员工在哪些方面不足并希望在本次培训中得到提高;研究本企业有关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参与培训课程。在培训中,多与培训老师和培训班上的学员进行讨论研究,培训的时间有限,但是班上学员多来自不同的行业、企业,具有不同的学历、经历和背景,相信会有自己学习的知识。在培训后应该有培训会,由参加培训的员工进行汇报或讲课。针对培训的内容,对于如何将理论方法转化成实际可操作的东西制定一个计划,整理培训记录和培训前后沟通的结果形成培训档案,为以后的培训工作做借鉴。

    3.改革培训技术和方法

    在美国,企业培训的手段多种多样。

    可见多煤体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在美国的培训中应用较为广泛。这里还有些方法可以借鉴:讨论式,针对学习中的问题展开讨论或者辩论,活跃气氛;主讲式,对于难点可请人或让骨干主讲,请部分人发言;沙龙式,寻找一个合适场所,举办轻松、活泼、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娱乐式,将知识与游戏结合起来;对技术性强的,尽量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在培训中开展竞赛,让学员产生压力;对成绩好的,要给予奖励,作为晋升、调资、用人、奖励、表彰的重要依据,对成绩不好者,给予一定惩罚,使培训产生激励作用。

    4.重视培训效果评估

    在评估一个培训计划或项目的效果和效益时,可参考柯卡帕切提出的“四标准”,有四类基本的培训成果或效益是可以衡量的。

    第一,学员的反应。即评价学员对整个培训过程的意见和看法,对培训计划是否满意、是否喜欢、是否认为有价值,包括对培训的内容、讲课老师及主持人的水平、培训的方式、时间安排、环境设施等各方面的反应程度。

    第二,知识标准。即员工通过培训学习所获得的有关工作原理、技术、技能、程序、态度、行为等。

    第三,行为标准。即培训过后培训学员返回工作岗位的行为变化,主要是指工作中的行为表现和工作绩效,通常都是良性的变化。

    第四,成果。即培训活动的开展对企业及工作环境产生什么影响,培训的投资回报。包括顾客对雇员的投诉是否减少、废次品率是否得以改进、废品成本是否降低、人员流动是否减少、员工满意度是否增加、劳动生产率是否提高、销售额是否上升、利润是否增加等等。这四项标准可以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提供培训信息,对培训工作进行检测,发现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评价培训效果的具体方法有两类:定性的方法和定量的方法。目前定性的方法应用很广泛,比如培训结束后企业组织培训学员座谈交流询问学习情况、组织问卷调查和相关测试、专家访谈、案例分析等。定性的方法运用得好,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培训的效果。但是定性的方法有其局限性,如果使用不恰当,会有较大的随意性。

    定量的方法运用统计学、数学、经济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有很多种,常见的如成本收益分析、机会成本分析、边际成本分析、统计假设检验等等。定量的方法很严密,具有说服力;但是现实中的情况千差万别,定量的方法往往不能够完全准确地模拟现实中出现的情况。

    如果将定性的方法与定量的方法相结合使用,可以弥补彼此的弱点,强化各自的优势,是最优的选择。通常的评估方法有事前事后测试法、控制实验法、目标评价法、成本收益分析法等。

    5.培育利于培训成果转化的工作环境

    企业应积极培育培训成果转化的工作环境,从而达到提高培训效果的目的。首先,要提高各级管理者的支持程度,积极提倡将培训运用到工作中并奖励运用得好的员工,关注新的受训员工,与他们讨论如何将培训成果运用到工作中;其次,测量已经应用在工作当中的所培训内容的数量、频率、难度等,即了解实际的实践机会有多少,再根据测量结果变更培训内容或者工作环境。
2#
 楼主| 发表于 2014-5-4 06:19:52 | 只看该作者
培训体系中常见的八个错误
  谈到企业内部的培训,很多人抱怨没人参加,领导不重视,培训没效果等等。培训想要达到的效果达不到,反而是内训没人听,强行命令去听有耽误了生产;外训不敢做,一怕没效果;二怕培训了技能流失了人才“陪了夫人又折兵”。那么培训我们到底要不要了?怎么才能起到他应该起到的效果?这其实是一个令我们深思的问题。
    培训做的好首先要培训体系建的好,没有一个好的培训体系,企业的培训只能是‘竹蓝打水一场空“。那么什么是培训体系哪?其定义很难统一。目前,大多数培训工作者甚至某些非培训工作者谈到培训管理时都会引用”培训体系“这个概念。那么到底什么是培训体系呢?
    在实践中,大多数人对培训体系概念的理解不是特别统一,甚至有少数培训工作者概念混乱。这是非常危险的,不仅不利于培训绩效的提升,更不利于培训体系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工作沟通。例如,当培训工作有障碍时,某些培训管理者便说,培训工作绩效不理想是由于公司缺乏完善的培训体系。就连培训市场上影响很大的一些名师提出了所谓现代培训体系类似课程,由于其课程缺乏科学性、系统性而变得名不副实。我们有许多常见的认识、经验错误,如果避免这些,我们的企业培训会成为企业不可缺少的伙伴。
  一、培训体系定位过低
    有观点认为,“培训管理包括培训计划、培训执行和培训评估等三个方面。”提起培训管理体系,就从需求、计划、执行到评估。实际上,这几个行为应该属于项目管理层面,低于培训体系一个层次。
    “培训体系的搭建,无非要先明确以下四个关键问题,那就是:谁来讲、怎么讲、给谁讲、讲什么。”这个观点以授课行为的执行要素进行了描述,但整个定位太低,定位低于培训体系两个层次,低于项目管理一个层次。局限于授课层面。这个错误的根源是混淆了培训与授课的概念。
二、培训体系中的概念层次错位
    有人认为,“培训体系应该包括培训资源建设、技能管理体系、课程体系建设等。技能管理体系包括技能标准、技能管理过程、技能类别、企业核心技能设计与应用、技能标准层次设计。”个人以为,技能管理体系应该反映在课程体系里面,它是属于培训需求的表现形式。
    “课程体系建设包括企业课程体系设计、课程开发流程与开发技巧、重点课程项目设计分析(入司培训、管理培训、渠道培训等)。”我们认为,课程开发流程与开发技巧和企业课程体系设计不是属于同一个层次,这样的设计不利于整个体系的有效执行。
    三、培训体系中的概念定义混乱
    “员工培训体系包括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对象和培训管理方式等,培训管理包括培训计划、培训执行和培训评估等三个方面。”这个看法是将培训方式、方式、对象与培训训管理认为割裂,且无法有效解释其内在联系。
    “通常一个完整的培训体系包括:培训课程体系、培训讲师管理制度、培训效果评估和培训管理体系四部分组成。”这类做法认为培训管理体系是培训体系的子概念,且将培训课程体系与培训管理体系并列。这个错误其实忘记了培训课程体系、讲师管理等都属于培训管理的对象。并且单独将培训效果评估单列开来,那么计划、实施两个环节呢?显然无法给出满意答案。
    四、无法体现培训培训体系的作用
    “员工培训体系包括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对象和培训管理方式等”,其中培训方式部分只对培训方式可能方式做出了描述,提到“培训方式包括有职内培训(On-the-jobTraining)和职外培训(Off-the-jobTraining),职内教育指工作教导、工作轮调、工作见习和工作指派等方式。”这类观点这样解释员工培训体系中提到的“培训方式”,个人以为,这些不应该属于培训体系模型中阐述的,最多是放在某一个管理办法(例如培训实施管理办法)中进行选择阐述或规定。
    五、无法明确责任义务
    有文章以通俗的语言进行了描述,“培训体系的搭建,无非要先明确以下四个关键问题,那就是:谁来讲、怎么讲、给谁讲、讲什么。”这个观点确实给出了谁来做,但是定位局限于授课层面。对于部门管理、策略规划、日常管理等却没有谈到。
    六、弱化或否定培训体系的管理职能
    “员工培训体系包括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对象和培训管理方式等,培训管理包括培训计划、培训执行和培训评估等三个方面。”,“员工培训的管理非常重要,有效的培训体系需要良好的管理作为保障。”,“正如前文提到的培训管理体系是保证培训体系有效运作,对培训活动顺利开展起支持作用。此类观点认为培训体系不具备培训管理功能,它只是静态的参数集合,不具备决策机制。如果要发挥”员工培训体系“的作用,则需要”培训管理“工作。这类观点纯粹滑稽可笑。”
    “员工培训体系包括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对象和培训管理方式等,培训管理包括培训计划、培训执行和培训评估等三个方面。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需要对上述几个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个人认为,完善的培训体系的一个任务就是能够自动自发持续完善培训管理流程,即自适应性。而不是完善了培训管理工作后,达到培训体系建设目标,这是本末倒置的想法。
    同时,持上述观点的朋友还提到过,“培训管理体系包括供应商开发与管理、培训激励等”个人认为,培训激励本质上来讲仍然是属于领导职能中的一个功能。这个功能是体现在各个培训管理行为中各个层面的,不能简单地与其他办法、规定等割裂开来。
    七、忽视了与人力管理职能的关系
    “培训管理体系是把原本相对独立的培训课程体系、培训讲师管理制度、培训效果评估融入到企业管理体系中,尤其要和晋升体系、薪酬体系相配合。”什么是企业管理体系?培训管理体系(或成为培训体系)简单地看做是企业管理体系的一部分,这类做法是否精确有效?人力资源管理其它职能模块与培训管理模块的关系是?
    个人认为,培训体系的概念应该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提出,与招聘、考核等功能模块对应,培训体系即应该是实现人力资源策略的一个子系统而已。
   八、忽视过程管理
    有人认为“培训体系由组织体系、课程体系、讲师体系、支撑体系组成。”这类看法明显的不足是没有明确培训项目管理。
    总之,关于培训体系的定义很难统一,其模型也就千奇百怪。加上某些培训管理工作者本身就缺乏培训,尤其是管理概念不清晰,这样提出的培训体系模型就是千疮百孔了,这样的所谓培训体系实在害人不浅,培训管理工作绩效也可想而知了。所以目前应该加强培训管理者的培训,尤其是管理培训。
    一点浅见,希望明天的培训工作会为企业的腾飞助力。
3#
 楼主| 发表于 2014-5-4 06:20:16 | 只看该作者
培训新员工的五个过程要素
在员工的培训中,过程指导尤为重要。很多管理者在培训员工的过程中,通常也会有“过程指导”的内容,但大部分员工经过“过程指导”后仍是一知半解,达不到管理者的要求,主要原因是培训者(师傅)没有完全掌握过程指导的技巧。
    经过总结分析,发现过程指导有五个关键要素,这五个关键要素缺一不可。
    员工过程指导的五个关键要素分别为:1、样板;2、协同;3、观察;4、纠正;5、强化。
    一、样板example:“师傅做给徒弟看”
    样板即根据各项标准要求所做出来的模板,是员工日常工作的参照物。
    培训者必须按各种工作标准做出样子来,以最直观的方式让被培训者明白什么是正确的。
    二、协同coordination:“师傅徒弟一起做”
    协同即带领、陪同员工完成各项工作。
    培训者按工作标准做出样板后,要亲自和被培训者按样板要求共同完成各项工作,一方面使被培训者更理解样板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帮助被培训者解决初次工作遇到的困难和心理障碍。
    三、观察observe:“师傅看着徒弟做”
    观察即通过对员工工作的全过程进行观察,以了解员工工作中的优缺点。
    经过“样板”和“协同”后,被培训者已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这时培训者不能再帮着被培训者去完成工作了,而要让其独立完成。这时,培训者一定要站在被培训者旁边,选取不影响被培训者工作的位置进行观察,并进行记录,对做得不足的地方进行标注。
    四、纠正rectify:“师傅指着徒弟做”
    纠正即根据观察被培训者工作的结果,指出做得好的和做得不足的地方,然后对做得不足的地方进行纠正。
    纠正是确保过程指导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培训者在纠正时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纠正不足前要对被培训者做得好的地方进行肯定和表扬,最好是当众表扬;
    2、纠正不足时最好把被培训者拉到一边,单独进行讲解,同时多做演示动作,以加强记忆。
    五、强化congsolidate:“师傅逼着徒弟做”
    强化即按照样板标准坚持做下去,最终形成习惯。
    强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培训者必须逼迫被培训者不断坚持去做,而且要根据样板标准做出考核指标,没达到标准的要进行处罚。这五个步骤有效完成后,被培训者也就可以“出师”了。
4#
 楼主| 发表于 2014-5-4 06:20:45 | 只看该作者
柯氏四级培训评估模式
柯氏(Donald.L.Kirkpatrick)四级培训评估模式,简称“4R”,主要内容:
  Level 1 反应评估(Reaction) :评估被培训者的满意程度;
  Level 2.学习评估(Learning): 测定被培训者的学习获得程度;
  Level 3.行为评估(Behavior) :考察被培训者的知识运用程度;
  Level 4.成果评估(Result):计算培训创出的经济效益。
  也有人在这个基础上发展了第五级即Level 5.投资报酬率评估(ROI)。

  最初人们更多地把培训看成是一项纯粹的成本开支,后来有人提出培训是一项对未来的投资,我个人倾向于把培训当做一项必要的维持成本或者风险不低的投资。
  尽管将培训视为投资而不是花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它在实践中显然会遇到挑战,因为培训虽然有可能增加企业收益,但它并不能保证此结果一定出现,而且随着人才流动的加剧,盲目的培训往往是在给别人做嫁衣。另外,充斥于市场的大量培训项目良莠不齐,员工受训所学和所经历的情景与实际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常常是大相径庭,许多培训行为是缺乏效率和失败的,就像德鲁克曾经说过的那样?顶多是把白痴变成了低能儿。"
  那么,有没有衡量和筛选培训项目的通用原则呢?其实很简单,任何培训的实施都必须依据企业的目标,必须与企业的战略相互协调,必须与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竞争等方面的组织需求相联系,培训计划必须是企业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这样,培训工作才会是有效果、有效率和有针对性的。
  当然,培训提供者的水平也极为关键。
  至于如何去评估培训的效果,历来是培训组织者较为关心也较为头痛的事情。的确,当问及受训员工的感觉时,他们的反应通常都?quot;效果不错"或者"收获很多",但"不错"到什么程度?"很多"是什么意思?却并非人人都心中有数。许多培训活动似乎仅仅是为公司装点了门面,并未取得实质性效果。
  在评估培训效果方面,有一种被称为"柯氏模式"的评估工具较为实用,它不仅要求观察学员的反应和检查学员的学习结果,而且强调衡量培训前后的表现和公司经营业绩的变化。柯氏将评估活动分为四个级别,培训效果不仅要作一、二级评估,更要进行三、四级评估。

  显而易见,培训的最终目的就是为公司创造价值。由于培训的需求呈增长的趋势,因而实施培训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也在持续攀升,你当然希望你的投资能够收回最大的效益,要做到此点,培训主管最好能够要求提出申请的部门和个人做到以下三方面。

  第一,在参加培训前,申请者应该知道自己希望从培训计划中获得什么?写出一个简单的期望并列出参加培训会对工作带来的好处;
  第二,参加培训并不仅是坐在教室里傻呆呆地听讲,而应该带着一些问题和设定一些目标,利用课堂内外的各种机会,积极地跟讲师和其他学员主动交流;
  第三,参加培训后,应该要求受训人提出口头与书面报告,呈交主管,如有可能,最好能与相关同事分享,说明如何将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剔除一些不切实际的培训申请,而且也能在较大程度上保证培训的质量,从而让培训工作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


培训评估的方法及层次
在评估培训效果方面,当前对培训评估进行系统总结的模型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柯氏(Kirkpatrick)模式”的四层次模型,这种评估工具较为实用,它不仅要求观察学员的反应和检查学员的学习结果,而且强调衡量培训前后的表现和公司经营业绩的变化。柯氏将评估活动分为四个级别,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对于培训评估,总的规则是:一级评估:观察学员的反应;二级评估:检查学员的学习结果;三级评估:衡量培训前后的工作表现;四级评估:衡量公司经营业绩的变化。
培训评估的方法及层次
在评估培训效果方面,当前对培训评估进行系统总结的模型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柯氏(Kirkpatrick)模式”的四层次模型(详见表1),这种评估工具较为实用,它不仅要求观察学员的反应和检查学员的学习结果,而且强调衡量培训前后的表现和公司经营业绩的变化。柯氏将评估活动分为四个级别,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表1:柯氏(Kirkpatrick)培训四级评估模型

评估级别 主要内容 可以询问的问题 衡量方法   
一级评估:反应层评估 观察学员的反应 ?1 受训者是否是否喜欢该培训课程;
?2 课程对受训者是否有用;
?3 对培训讲师及培训设施等有何意见;
?4 课堂反应是否积极 问卷、评估调查表填写、评估访谈;   
二级评估
学习层评估 检查学员的学习成果 ?1 受训者在培训项目中学到了什么?
?2 培训前后,?3 受训者知识、理论、技能有多大程度的提高? 评估调查表填写、笔试、绩效考核、案例研究   
三级评估
行为层评估 衡量培训前后的工作表现 ?1 受训者在学习上是否有改善行为?
?2 受训者在工作中是否用到培训内容?
由上级、同事、客户、下属进行绩效考核、测试、观察绩效记录   
四级评估
结果层评估 衡量公司经营业绩的变化 ?3 行为的改变对组织的影响是否积极?
?4 组织是否因为培训而?5 经营得更加顺心更好? 考察质量、事故、生产率?工作动力、市场扩展、客户关系维护、、  
阶段一、学员反应:
在培训结束时,向学员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征求学员对培训的反应和感受。问题主要包括:
1、对讲师培训技巧的反应
2、对课程内容的设计的反应
3、对教材挑选及内容,质量的反应
4、对课程组织的反应
5、是否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够用到所培训的知识和技能
学员最明了他们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是什么。如果学员对课程的反应是消极的,就应该分析区分是课程开发设计的问题还是实施带来的问题。这一阶段的评估还未涉及培训的效果。学员是否能将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到工作中去还不能确定。但这一阶段的评估是必要的。培训参加者的兴趣,受到的激励,对培训的关注对任何培训项目都是重要的。同时,在对培训进行积极的回顾与评价时,学员能够更好地总结他们所学习的内容。
一级评估需要注意学员的反应。因为无论教师怎样认真细致地备课,只要学员对某些课题不感兴趣,他们就不会认真地进行学习;反应层评估是指受训人员对培训项目的看法,包括对材料、老师、设施、方法和内容等等的看法。反应层评估的主要方法是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在培训项目结束时,收集受训人员对于培训项目的效果和有用性的反应,受训人员的反应对于重新设计或继续培训项目至关重要。反应问卷调查易于实施,通常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如果设计适当的话,反应问卷调查也很容易分析、制表和总结。问卷调查的缺点是其数据是主观的,并且是建立在受训人员在测试时的意见和情感之上的。个人意见的偏差有可能夸大评定分数,而且,在培训课程结束前的最后一节课,受训人员对课程的判断很容易受到经验丰富的培训协调员或培训机构的领导者富有鼓动性的总结发言的影响,加之有些受训人员为了照顾情面,所有这一切均可能在评估时减弱受训人员原先对该课程不好的印象,从而影响评估结果的有效性。
阶段二、学习的效果:
确定学员在培训结束时,是否在知识,技能,态度等反面得到了提高。实际上要回答一个问题:“参加者学到东西了吗?”这一阶段的评估要求通过对学员参加培训前和培训结束后知识技能测试的结果进行比较,以了解是否他们学习到新的东西。同时也是对培训设计中设定的培训目标进行核对。 这一评估的结果也可体现出讲师的工作是否是有效的。但此时,我们仍无法确定参加培训的人员是否能将他们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应用到工作中去。
二级评估需要检查学员所学的东西。这种检查可能以考卷形式进行,也可能是实际操作;学习层评估是目前最常见、也是最常用到的一种评价方式。它是测量受训人员对原理、事实、技术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学习层评估的方法包括笔试、技能操练和工作模拟等。培训组织者可以通过笔试、绩效考核等方法来了解受训人员在培训前后,知识以及技能的掌握方面有多大程度的提高。笔试是了解知识掌握程度的最直接的方法,而对一些技术工作,例如工厂里面的车工、钳工等,则可以通过绩效考核来掌握他们技术的提高。另外,强调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也有利于增强受训人员的学习动机。
阶段三、行为改变:
这一阶段的评估要确定培训参加者在多大程度上通过培训而发生的行为上的改进。可以通过对参加者进行正式的测评或非正式的方式如观察来进行。总之,要回答一个问题:“人们在工作中使用了他们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了吗?”尽管,这一阶段的评估数据较难获得,但意义重大。只有培训参与者真正将所学的东西应用到工作中,才达到了培训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为开展新的培训打下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因这一阶段的评估只有在学员回到工作中去时才能实施,这一评估一般要求与参与者一同工作的人员如督导人员等参加。
三级评估试图衡量学员工作表现的变化。这是为了记录学员是否真正掌握了课程内容并运用到了工作中去,如果他们没有深究学以致用,那么就说明培训对每个参加的人而言都是一种浪费;行为层的评估往往发生在培训结束后的一段时间,由上级、同事或客户观察受训人员的行为在培训前后是否有差别,他们是否在工作中运用了培训中学到的知识。这个层次的评估可以包括受训人员的主观感觉、下属和同事对其培训前后行为变化的对比,以及受训人员本人的自评。这种评价方法要求人力资源部门建立与职能部门的良好关系,以便不断获得员工的行为信息。培训的目的,就是要改变员工工作中的不正确操作或提高他们的工作效果,因此,如果培训的结果是员工的行为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这也说明过去的培训是无效的。
阶段四、产生的效果 :
这一阶段的评估要考察的不在是受训者的情况,而是从部门和组织的大范围内,了解因培训而带来的组织上的改变效果。既要回答“培训为企业带来了什么影响?”可能是经济上的,也可能是精神上的。如产品质量得到了改变,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 客户的投诉减少了等等。这一阶段评估的费用和时间,难度都是最大的。但对企业的意义也是最重要的。
四级评估要衡量培训是否有助公司业绩的提高。如果一门课程达到了让员工改变工作态度的目的,那么就需要考察这种改变是否对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起到了应有的作用。结果层的评估上升到组织的高度,即组织是否因为培训而经营得更好了?这可以通过一些指标来衡量,如事故率、生产率、员工流动率、质量、员工士气以及企业对客户的服务等。通过对这样一些组织指标的分析,企业能够了解培训带来的收益。例如人力资源开发人员可以分析比较事故率,以及事故率的下降有多大程度归因于培训,从而确定培训对组织整体的贡献。
结 语
以上培训评估的四个层次,实施从易到难,费用从低到高。一般最常用的方法是阶段一。而最有用的数据是培训对组织的影响。是否评估, 评估到第几个阶段,应根据培训的重要性决定。
柯式四级培训评估模式批判

最大限度节省您的培训成本,管理培训光盘网将打折管理培训光盘销售到底。
  提起培训评估,诸多有经验的培训工作者自然就想到柯式四级评估,并将之列为培训评估的葵花宝典。可以肯定柯式四级模式具有一定的技术先进性,但如果深入研究不难发现其固有的缺陷及评估实践中的局限性。
  在研究柯式四级之前,我们有必要就培训管理的几个基本概念进行阐述。个人意见认为,培训管理可以分为四个层面,策略层面、运作层面、项目层面、教学层面。相对应,培训评估行为也可以分为四个培训策略评估、培训运作评估、培训项目评估和培训教学评估。
  一、当前对柯式四级评估模式的认识误区
  柯氏(Donald.L.Kirkpatrick)四级培训评估模式,简称“4R”,主要内容:
  Level 1 反应评估(Reaction) :评估被培训者的满意程度;
  Level 2.学习评估(Learning): 测定被培训者的学习获得程度;
  Level 3.行为评估(Behavior) :考察被培训者的知识运用程度;
  Level 4.成果评估(Result):计算培训创出的经济效益。
  也有人在这个基础上发展了第五级即Level 5.投资报酬率评估(ROI)。
  一直以来,诸多培训工作者没有能够清晰地定义培训评估行为,一提出项目评估,就向导所谓“四级评估模式”。这样的原因有三个:培训管理者自身缺乏系统的培训管理认识,尤其是不清楚培训管理中培训评估的定位;其次,是培训管理尤其是培训评估的实践缺乏,实践中培训评估在很多企业都无法真正有效实施,反过来也造成了培训管理者无法深度思考评估体系的创新,一味地迷信外来理论;最后,也是更重要的,柯式四级评估模式的自身缺陷客观上给了大多数培训管理者错误的误导。
  二、柯式四级评估模式的真实功能
  实际上“四级评估模式”只是道出了技术手段,但缺乏足够的结构性、实践性,没有揭示出管理功能和层级,也没有将评估活动进行分解。确切地说,4R培训评估模式只是以“被培训者”为评估对象,这显然只是定位于培训教学评估中层面,并且只是一个方面而已。
  培训管理可以分为四个层面,策略层面、运作层面、项目层面、教学层面。培训教学是最底层面的培训活动,所谓“教学”就是教和学,执行主体是讲师、学员和培训管理者。
  因此,以培训学员为对象的评估仅仅是培训教学评估中的一个环节或一个方面。
  三、柯式四级评估模式的自身缺陷
  4R培训评估模式的客观上的低定位实际上是由于其固有的缺陷。就算是发展了Level4成果评估(Result)和Level 5.投资报酬率评估(ROI),也难以改变其落后的本质,反倒有点逻辑混乱的印象。为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下其天生缺陷在哪里。
  1、定位模糊
  模式创立者应该不会将培训等同于授课。那么可以相信,4R培训评估模式创建应该是为解决所有培训活动的评估任务。但相对于其自身的技术能力,这个定位已经明显偏高。于是也才有了L5等继承与发展。
  2、教学概念不清
  从技术能力上来讲,4R评估模式能解决培训教学评估的全部吗?答案是否定的。什么是教学?这个活动有四个子活动即教、学、教学,那么培训教学评估应该是对某个特定教学全过程的评估,包括讲师、学员、培训现场及教学效果评估。显然,4R评估模式只是完成了其中四分之一的工作。
  3、评估主客体混淆
  什么是教学?这个活动有四个子活动即教、学、教学,那么,培训教学评估就应该对所有的要素、过程、结果进行评估。教,讲师作为评估客体,学员意见调查可作为方法;学,学员作为评估客体,反应评估、学习评估可以作为方法;过程就是组织管理,可以调查学员、讲师、管理员评估作为方法;教学结果,那么就可以将学员改进作为评估对象,注意不是学员个人,方法是行为或成果评估。
  4、方法与工具混淆
  许多情形下,4R评估模式在具体解释操作时,没有将工具和方法分开。
  例如,4R提到几个概念,它认为:L1反应评估是一个培训项目,评估方法是问卷/面谈学员反映、对象是学员、评估目的是反映培训的组织质量。个人以为这个定位很低,没有反映出评估的真正作用。
  个人以为,应该这样表述:培训目的是改进培训教学的组织质量,评估对象是培训教学的组织,方法(或策略)是调查学员的L1反应评估、讲师的L1反应评估、管理员自我评估的意见,工具包括有问卷/面谈学员反映。
  5、自身逻辑结构不严谨
  4R评估模式中的反应评估(Reaction)、学习评估(Learning)、行为评估(Behavior)、成果评估(Result)实质上只是属于评估方法层面,无论哪个都不能作为评估项目。个人以为评估项目只能以讲师、学员、培训现场及教学效果作为评估项目,只有这样才能,项目间才是独立的、完全解耦的。评估的结果数据也是独立的,可读的。
  6、可拓展性差
  实践需求是无法否定的,于是有人在这个基础上发展了第五级即Level 5.投资报酬率评估(ROI),力图向培训项目评估层面升级。但这样做的结果却使得几个级别从逻辑上无法保持一致性。
  四、柯式四级评估模式的实践局限性
4R培训评估模式虽然传播广泛,但实践功用表现却明显不理想。实践中的表现体现几个方面:其一,评估作用有限,无法满足项目评估需要;其二,可执行性差,由于评估客体与评估目的难以统一,工具发展也不全面,所以评估数据难以处理;其三,由于定位低、自身发展能力不够,所以项目的适用性差,难以满足各种培训教学模式的评估需求。
培训评估的重要意义
如何评估培训的效果?如何总结经验将企业内部的培训活动开展得更好呢?以下我们将逐步分析企业培训主管应该如何进行全面的培训评估!
企业的培训主管在进行培训评估之前,首先必须明确进行培训评估的重要意义,只有端正了进行评估的态度,才能够切实地将培训评估正确地开展下去。
培训评估的意义表现在:
1.许多企业已经将培训看成是一项对未来的投资,那么就应该考察这种投资是否起到作用?也就是说培训是否真正起到作用了?无论对培训的组织部门还是业务部门经理,投资培训的决策层都应该明确回答这个问题。否则,就会产生盲目投资的行为,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培训负责人组织下一个培训项目的立项和审批。
2.同时,作为培训负责部门应全面掌握并控制培训的质量,对不合格的培训,应该及时找到失误的地方进行纠正,逐步提高员工对培训项目以及组织培训部门的满意度。同时总结工作中成功的亮点,本着不断改进培训质量的原则,把培训工作越办越好。
3.对参加者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接受与更新能力,综合素质与潜在发展能力的评价。参与评估的学员和经理等应以对自己、对同事、对教员、对企业负责任的态度,正确认识评估的重要性,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估。
4.评估是为了改进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果、降低培训成本。针对评估结果,重要的是要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并不断跟踪,而不是评过就完事了。
培训效果跟踪表
以下由学员本人填写:

学员姓名  所属部门     
培训项目     
组织部门  培训时间     
培训内容
(列明要求学员掌握的技能)
   
以下请学员的部门领导填写:

问题 学员的部门领导意见   
该学员运用了培训中学到的技能吗?
请实际举例。



   
您怎样督促该学员运用这些技能的呢?     
通过这次培训,该学员的工作绩效有了怎样的改进?




您对我们的培训工作还有何建议与要求吗?


       领导签名:  
非常感谢您的合作!
××培训中心:_______________      
                           年   月  日
培训效果调查表
培训课程名称 :              
组织部门:          姓名:(可以不填)  
说明: 1.本表请受训学员如实填写,并请填妥后交组织部门。
   2.请在你认可的选项上打勾。
   3.请你给予真实的反映批评,以帮助我们对将来的培训计划进行改进。

序号 评估项目 差    中    好
1   3   5   7   9     
1 培训目标已达到? 1   3   5   7   9   
2 教师讲解技巧如何? 1   3   5   7   9   
3 是否鼓励学员参与课堂教学? 1   3   5   7   9   
4 是否很好地回答学员的提问? 1   3   5   7   9   
5 讲课内容是否丰富,吸引人? 1   3   5   7   9   
6 知识面是否宽广? 1   3   5   7   9   
7 所讲内容是否切题? 1   3   5   7   9   
8 培训内容对自身全面发展是否有启发? 1   3   5   7   9   
9 培训内容是否紧密结合实际? 1   3   5   7   9   
10 培训内容能应用到岗位上? 1   3   5   7   9   
11 教师对所讲内容掌握得深、理解得透? 2   4   6   8  10   
12 讲义编写质量? 2   4   6   8  10   
13 整体上,您对这次课程的满意程度是? 2   4   6   8  10  
(注:满分100分,前十题满分7分,后三题满分10分,汇总后填入“讲师总得分”里)
您的其它意见:                        
                              
                                 
讲师总得分:
谢谢合作!
××培训中心
培训考核记录表

培训课程  讲师     
考核内容  考核地点     
部门  姓名  培 训 科 目 培 训 时 间   
              
    考核结果 考核结果 考核结果 开始日 结束日   
         
         
         
         
         
         
         
         
         
         
         
        
填表人:          审核:         日期:        
  


另文:http://www.docin.com/p-252865230.html
5#
 楼主| 发表于 2014-5-4 06:21:17 | 只看该作者
评估培训绩效五层次
     培训的成效评估和反馈是不容忽视的。培训的成效评估一方面是对学习效果的检验,另一方面是对培训工作的总结。对于培训工作的总结我们已经于上一阶段的课后检讨中介绍过了,在本阶段的培训绩效追踪与评估检核中,我们将聚焦于学习效果的检验。

培训绩效评估之目的与意义

     培训能不能改善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并最终提高其工作绩效,是判断培训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培训绩效评估之目的与意义就在于衡量培训后所出现的结果,检视与确保培训目标之达成,作为提升培训质量之参考。
     培训绩效评估方法有数十种,较著名的有平衡计分卡、柯克帕特里克(Kirkpatrick)四层次评估模型、杰克?飞利浦五层次评估模型等。其中五层次评估模型结合了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并以明确地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总结。

评估培训绩效五层次

Level 1.反应评估(Reaction)
     使用问卷、口头询问、座谈,评估受训者对培训项目各方面的态度、感受、意见,如:课程主题及目标、时间安排、讲师表达及教学技巧、课程内容及教材质量、场地设备及服务质量。其目的是为了解受训者对于培训之满意程度。

Level 2.学习评估(Learning)
     使用测验考卷、实地操作、观察评分、小组研讨,衡量受训者之学习效能,包括对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l)、态度(Attitude)之学习状况。了解受训者从培训项目中学到了什么。

Level 3.行为评估(Behavior)
     运用现场评价、Focus Group、行动计划、IDP(个人发展计划)360度回馈,衡量培训  受训者的行为是否发生了变化?学习的新行为是否在工作上出现?了解受训者培训后在工作上所应用的行为状况。

Level 4.成果评估(Result)
     运用对照组(控制组vs.实务组)、趋势线分析、培训前后比较法、专家评估、当事人预估、主管预估,从数量(生产力)、安全、成本等方面,测量培训后对组织产生之最终成果。了解受训者的行为的变化是否对组织产生了正面积极的影响。

Level 5.投资报酬率评估(ROI)
     收集并比较培训前后之实质、有形的绩效数据(例:工安事故发生率、机器维修比、销售数量或金额),以及无形的创造价值(由参训学员及其主管提出概括数据、课后行动计划之推展及主管之回馈)。了解一段期间,企业投资人才培训之成本效益及投资报酬,说明培训对企业经济利润的影响。

ROI
的衡量=(培训收益-培训成本)/ 培训成本
6#
 楼主| 发表于 2014-5-4 06:21:46 | 只看该作者
培训效果的跟踪与改进
一、评估标准
  
  评估标准有四级:
  
  1.反应标准(一级评估)
  
  用于对表面效果的测评,通过学员的情绪、注意力、赞或或不满等对每一个接受培训的人员对培训效果作出评价评价,结合所有人员的总体反应可以得出对培训效果的基本评价。
  
  2.学习标准(二级评估)
  
  培训学习到了什么?培训内容方法是否合适、有效,培训的每一学习过程是否满足和达到了培训所提出的要求
  
  3.工作行为标准(三级评估)
  
  分析培训是否带来了人员行为上的改变。培训的目的是提高能力,而能力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因此,评价培训的效果就要看受训者在工作行为上发生的可观察变化及培训前后的变化程度。
  
  4.组织成果标准(四级评估)
  
  培训的最终评价应该是以组织的工作绩效为标准。也就是说,工作行为的改变带来的是工作绩效的提高。因此,可以直接对接受培训之后的员工工作业绩,以及所在工作部门、科室的集体工作成绩进行测量、分析和判断,确定培训的效果。
以上四个方面主要是从培训实施者的角度对培训进行评价。培训评价的核心是:考察培训的手段和方法是否有利于提升工作绩效。
  培训评估四级标准比较表
  二、评估时机
  
  1.一级评估在培训中进行☆ 二级评估在培训中培训结束时进行
  
  2.三级评估在培训结束三个月之后的工作中进行,或在工作中实施与培训内容相关的工作时进行
  
  3.四级评估在培训后半年、一年后从工作绩效中进行评估,或在与培训内容相关的绩效考核中进行
  
  三、评估方法
  
  1.一级评估多采用培训效果问卷调查、与参训人面谈、培训时观察等方法进行。
  
  2.二级评估采用的方法有:课程中测验或考试,培训效果调查问卷,参训人员培训心得报告等。
  
  3.三级评估。几个月后,以局部调查或访问的方式,访问受训人、受训人直属主管、受训人同事或部属,根据工作量有无增加、工作素质有无提高、工作态度有无变化、处理工作是否感到比前熟练等等进行评估。
  
  4.四级评估。绩效考核法,如过绩效考核,发现员工受训后,在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态度、工作效率上,均能达到工作标准的要求,则表示培训卓有成效。
  
  四、评估调查
  
  通过组织和讨论,让参加过培训失员对其所经历的培训发表看法和意见。这是一种有效又廉价的方法。
  参训人员情况调查表
  
  3. 您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请按重要顺序填写)
  
  4. 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处理?结果如何?
  
  5. 对本次培训有何要求?希望及建议?
  
  6. 请以书面形式提供1-2个您自己经历中成功或失败的例子
  培训课程评估表
  
  五、培训效果评估补充方法
  
  另外,还有一些简易可行的培训效果检测方法:
  
  1.测试/测验
  
  通过对同一群体在培训前和培训后进行内容相似的测试/测验,来了解培训前后受培训人员的收获与改进。同时也可采用对比性测试的方法进行,即选一级未经培训的人员(人员的选择上应有可比性)与经过培训的人员进行题目相同的测试,以此来考察培训的作用。
  
  2.行为/能力观察
  
  观察行为或能力的变化测试,可以了解受培训者学是否真正提高了能力或在行为上有了明显的改进。也就是说,学是一回事,用是另外一回事。例如,某经理在学习《管理艺术》这门课时极其认真,考试成绩亦很好,培训后自我感觉很有收益,但在回到原单位工作后,仍然如同以往一样。这说明培训没有产生真正的效益,也说明观察法在考察实际工作能力的改进方面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3.目标实现程度
  
  检查培训是否达到了原先设定的培训目标。例如,通过对营销人员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培训,要求使人均销售额比培训前增长10%。如果这个目标实现了,即说明培训是有实际价值的。因此,对待凡是可以预先确定目标的培训活动,这是一种很好的评价方法。但出应该看到这种方法极易受到其他因素干扰,以上例讲,销售与产品本身、市场供求、季度变化等因素都有一定关系,而这些因素都会干扰评价的准确性。
来源:http://www.ask123.net/space/index.shtml?p=newsDetail&uid=fille&id=200704271126244733
7#
 楼主| 发表于 2014-5-4 06:22:11 | 只看该作者
培训评估标准的确立

1、评估培训成果的标准:用来评价培训成果的统一的尺度和规范。
2、培训成果的层级体系:美国 培训专家 柯克帕特里克 提出
第一层:受训者对培训的反应;
第二层:受训者的学习收获;
第三层:员工态度、行为的变化;
第四层:受训者的实际成果。
第一、二层的培训成果信息是在受训者返回工作岗位之前,在员工培训的过程中收集的。
第三、四层的培训成果信息是在受训者培训之后,在工作实践的活动中取得的。
3、培训效果的四级评估
1)反应评估。在课程刚结束时,了解学员队培训项目的主观感觉或满意程度。需要评估几个方面:内容、讲师、方法、材料、设施、场地、报名的程序等。
   此层面的评估易于进行,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评估方式。
   缺点:易以偏概全、主观性强、不够理智(如:因为对老师有好感而给课程高分,或则因为对某个因素不满而全盘否定课程)
2)学习评估。着眼于对学习效果的度量,评估学员在知识、技能、态度或行为方式方面的收获。往往在培训之中或之后进行,由教师或培训辅导员来负责实施。
     优点:对培训学员有压力(使他们更认真地学习);对培训讲师也有压力(使他们更负责、更精心地准备课程和讲课)
     缺点:评估所带来的压力也可能使报名不踊跃;所采用的测试方法的可靠度和可信度有多大、测试方法的难度是否合适,对工作行为转变来说并非是最好的参考指标。
3)行为评估。主要评估学员在工作中的行为方式有多大程度的改变。这个层
面的评估可以直接反映培训的效果;可以使高层领导和直接主管看到培训效果,
使他们更支持培训。
    重要性:涉及培训和开发人员、区域讲师或地方经理;评估的目标涉及培训的应用领域,包括重要的在岗活动。
    难点:实施时间往往是在培训结束后的几周或几个月之后,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人力资源部门可能忙不来;要占用相关人员较多时间,大家可能不太配合;问卷的设计非常重要却比较难做;员工的表现多因多果,难以剔除不相干因素的干扰。
4)结果评估。通过对质量、数量、安全、销售额、成本、利润、投资回报
率等企业或学员上司关注的并且可量度的指标进行考查,与培训前进行对照,判
断培训成果的转化情况。负责人包括学员自己、主管、区域培训协调员或者外部
的评估人员。
    优点:可以打消高层主管投资于培训的疑惑,可以指导培训课程计划,把有限的培训经费用到能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课程上来。
    缺点:首先,需要较长的时间,因为培训成果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
          其次,相关经验很少,评估技术部完善;
          第三,必须取得管理层的合作,否则就无法拿到相关的数字;
          最后,多因多果,简单的对比数字意义不大,必须分辨哪些结果与要评估的课程有关系,在多大程度上有关。
4、制定培训评估标准的要求。应当注重评估指标和标准的相关性、
可靠性、区分度和可行性。
1)    相关度。标准的相关度是指衡量培训成果的标准与培训计划预定训练或学习的目标之间的相关性。
①标准干扰。指在评估培训效果时受到了额外因素的影响,使评估测量不到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②标准缺陷。指在评估培训效果时,无法衡量培训目标中强调的培训成果。
2)    信度。指对培训项目所取得的成效进行测试时,其测量结果的长期稳定程度。
3)    区分度。指受训者取得的成果能真正反映其绩效的差别。
4)    可行性。指在对培训成果进行评估时,采集其测量结果的难以程度。
5、培训评估标准的应用举例。培训成果四个层级体系出发,根据认知成果、技能成果、情感成果、绩效成果及投资回报率五大类培训的成果。
6、五种培训成果的评估
1)认知成果。用来测量受训者对培训项目中所强调的基本原理、程序、步骤、方式、方法或过程等所理解、熟悉和掌握的程度。
      是上述四个层级体系中的第二层级——学习评估的主要对象和内容,衡量受训者从培训中学到了哪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一般可以采用笔试或口试的方法来评判。
2)技能成果。可采用现场观察、工作抽样等方法进行评判。与上述四个层级中的第二层级学习评估和第三层级行为评估密切相关。
3)情感成果。用来测量受训者对培训项目的态度、动机及行为等方面的特征。如:受训者对培训项目的各种反应。反应成果是情感成果的一种具体类型。反应成果信息通常是在课程结束之后,运用调查问卷法采集的。
4)绩效成果。用来评价受训者通过该项目培训对个人或组织绩效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可以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及培训费用计划等决策提供依据。绩效成果包括:员工流动率或事故发生率的下降导致成本降低,以及产品产量质量的提高或顾客服务水平的改善。
                                                                培训项目收益      
5)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报率= -----------------×100%
                                培训项目成本
               
                                   培训项目收益--培训项目成本
                  或 投资净回报率= -------------------------------×100%
                                           培训项目成本
培训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培训师、咨询人员和项目设计人员的工资福利;培训使用的材料和设施费用;设备或教室的租金或购买费用,以及交通费用。
     间接成本:受训者的工资和福利;一般的办公用品;设施、设备及相关的维护费用;与培训没有直接关系的交通费用和各种支出;与培训没有直接关系的培训部管理人员、行政人员和服务人员工资等。
来源:http://wenku.baidu.com/view/35e2a8a3b0717fd5360cdc1a.html
8#
 楼主| 发表于 2014-5-4 06:22:53 | 只看该作者
培训师辅导:培训效果评估方法< 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一个完整的培训流程应该包括四个步骤。培训需求分析——根据需求设计、选择培训课程——具体的授课过程——效果评估。
    ——反应层面:内容、讲师、方法、材料、设施、场地、报名的程序等。对这个层次的评价,首先要有总体的评价,比如询问学员:你感觉这个课怎么样?你会向其他人推荐这个课吗?但是这样容易产生一些问题,比如以偏概全,主观性强,不够理智等。因此还必须有涉及以上内容的更细致的评估方法。适合的方式有问卷、面谈、座谈、电话调查等。
    ——具体衡量的尺度,可以采取4分法(极好、好、一般、差)、5分法(极好、很好、好、一般、差),或者7分法(1到7分)、10分法(1到10分)。一般而言,5分法比较容易操作,但区分度不如7分法。
    ——这个层面的评估易于进行,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评估方式。但它的缺点显而易见,比如,因为对老师有好感而给课程全部高分;或者因为对某个因素不满而全盘否定课程。
    ——以下解决办法值得尝试,比如:强调评价的目的,请求大家配合;鼓励大家写意见、建议;与历史数据或其他公司数据比较;对大公司来讲,在全面铺开某个课程之前先试讲;结合使用问卷、面谈、座谈等方式;不同主题的课一起开时,要及时反馈,马上填问卷等。
    ——学习层面,评估方法有:考试、演示、讲演、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
    ——这个层面的评估的优点有:对培训学员有压力,使他们更认真地学习;对培训讲师也是一种压力,使他们更负责、更精心地准备课程和讲课;学习是行为改善的第一步。
    ——但问题在于,压力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有可能使报名不太踊跃。再者,这些测试方法的可靠度和可信度有多大?测试方法的难度是否合适?对工作行为转变来说并非最好的参考指标。
    ——应对这些问题的办法主要就是采用合适的评估方式。比如,对那些基于知识的培训(包括技能培训)采用考试的方式;对要认真对待结果的正式培训也应该考试,并展开讨论。如果采用演示、讲演、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应事先让学生知道规则、时间及考核者。
    ——行为层面,主要有观察、主管的评价、客户的评价、同事的评价等方式。
    ——这个层面的评估的好处是:培训的目的就是改变学员的行为,因此这个层面的评估可以直接反映课程的效果;可以使高层领导和直接主管看到培训的效果,使他们更支持培训。
    ——但是,这个层面的评估要花很多时间、精力,人力资源部门可能忙不过来;问卷的设计非常重要却比较难做;因为要占用相关人员较多时间,大家可能不太配合;员工的表现多因多果,如何剔除其他因素的影响,也是一个问题。
    ——一般可以考虑以下解决办法:
    ——1. 小心选择适合这样做和值得这样做的课程,如公司行为、时间管理等。
    ——2.注意选择合适的评价时间,即在培训结束多长时间后再来评价:间隔时间太短,学员可能还未熟练掌握,难以反映培训的长期效果;间隔时间太长,多因多果的影响增强,难以评测。
    ——3.主管的配合很重要。要取得学员主管的配合,首先要让他了解,学员参加这样的培训有利于其更好地工作;其次深入地沟通评估的目的和方法,并在批准这个培训时就让他知道他在事后需要予以配合。
    ——4.充分利用咨询公司的力量。因为这个层面的评估比较复杂、专业,占用的时间和精力也很多,人力资源部门要充分借用咨询公司的经验和人力,有些事情可以外包出去。
    ——结果层面,把企业或学员的上司最关注的并且可量度的指标,如质量、数量、安全、销售额、成本、利润、投资回报率等,与培训前进行对照。
    ——这种评估方式的优点显而易见,因为企业及企业高层主管在培训上投资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这些指标。如果能在这个层面上拿出翔实的、令人信服的调查数据,不但可以打消高层主管投资于培训的疑虑心理,而且可以指导培训课程计划,把有限的培训费用用到最可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课程上来。
    ——但是,与其他事情一样,最令人向往的事往往最难做到。这个层面的评估首先需要时间,在短期内是很难有结果的;其次,对这个层面的评估,人们才刚刚开始尝试,缺乏必要的技术和经验;第三,必须取得管理层的合作,否则你就无法拿到相关的数字;最后,多因多果,简单的对比数字意义不大,你必须分辨哪些果与你要评估的课程有关系,在多大程度上有关系。
    ——要解决这些问题,办法是选择其他相关因素很稳定的课程,如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另一个好办法,是用一个参照组(其他条件相同,只是未参加该培训课程)来对照评价。
9#
 楼主| 发表于 2014-5-4 06:23:17 | 只看该作者
培训效果评估方法
  一个完整的培训流程应该包括四个步骤。培训需求分析——根据需求设计、选择培训课程——具体的授课过程——效果评估。
  ——反应层面:内容、讲师、方法、材料、设施、场地、报名的程序等。对这个层次的评价,首先要有总体的评价,比如询问学员:你感觉这个课怎么样?你会向其他人推荐这个课吗?但是这样容易产生一些问题,比如以偏概全,主观性强,不够理智等。因此还必须有涉及以上内容的更细致的评估方法。适合的方式有问卷、面谈、座谈、电话调查等。
  ——具体衡量的尺度,可以采取4分法(极好、好、一般、差)、5分法(极好、很好、好、一般、差),或者7分法(1到7分)、10分法(1到10分)。一般而言,5分法比较容易操作,但区分度不如7分法。
  ——这个层面的评估易于进行,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评估方式。但它的缺点显而易见,比如,因为对老师有好感而给课程全部高分;或者因为对某个因素不满而全盘否定课程。
  ——以下解决办法值得尝试,比如:强调评价的目的,请求大家配合;鼓励大家写意见、建议;与历史数据或其他公司数据比较;对大公司来讲,在全面铺开某个课程之前先试讲;结合使用问卷、面谈、座谈等方式;不同主题的课一起开时,要及时反馈,马上填问卷等。
  ——学习层面,评估方法有:考试、演示、讲演、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
  ——这个层面的评估的优点有:对培训学员有压力,使他们更认真地学习;对培训讲师也是一种压力,使他们更负责、更精心地准备课程和讲课;学习是行为改善的第一步。
  ——但问题在于,压力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有可能使报名不太踊跃。再者,这些测试方法的可靠度和可信度有多大?测试方法的难度是否合适?对工作行为转变来说并非最好的参考指标。
  ——应对这些问题的办法主要就是采用合适的评估方式。比如,对那些基于知识的培训(包括技能培训)采用考试的方式;对要认真对待结果的正式培训也应该考试,并展开讨论。如果采用演示、讲演、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应事先让学生知道规则、时间考核者。
  ——行为层面,主要有观察、主管的评价、客户的评价、同事的评价等方式。
  ——这个层面的评估的好处是:培训的目的就是改变学员的行为,因此这个层面的评估可以直接反映课程的效果;可以使高层领导和直接主管看到培训的效果,使他们更支持培训。
  ——但是,这个层面的评估要花很多时间、精力,人力资源部门可能忙不过来;问卷的设计非常重要却比较难做;因为要占用相关人员较多时间,大家可能不太配合;员工的表现多因多果,如何剔除其他因素的影响,也是一个问题。
  ——一般可以考虑以下解决办法:
  ——1. 小心选择适合这样做和值得这样做的课程,如公司行为、时间管理等。
  ——2.注意选择合适的评价时间,即在培训结束多长时间后再来评价:间隔时间太短,学员可能还未熟练掌握,难以反映培训的长期效果;间隔时间太长,多因多果的影响增强,难以评测。
  ——3.主管的配合很重要。要取得学员主管的配合,首先要让他了解,学员参加这样的培训有利于其更好地工作;其次深入地沟通评估的目的和方法,并在批准这个培训时就让他知道他在事后需要予以配合。
  ——4.充分利用咨询公司的力量。因为这个层面的评估比较复杂、专业,占用的时间和精力也很多,人力资源部门要充分借用咨询公司的经验和人力,有些事情可以外包出去。
  ——结果层面,把企业或学员的上司最关...More...↓
培训效果评估的五种解法
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培训效果评估模式,只有适合的才是上选。
    培训效果的评估是培训的最后一个环节,但由于员工的复杂性,以及培训效果的滞后性,想要客观、科学地衡量培训效果非常困难,所以,培训效果评估也是培训系统中最难实现的一个环节。我国的企业因为无法评估培训效果,大多不愿意组织员工培训,相关投入也明显不足。这种现状使得培训的作用无法在企业中得到体现。
    目前,国内外运用得最为广泛的培训评估方法,是由柯克帕特里克在1959年提出的培训效果评估模型。至今,它仍是培训经理人经常使用的经典培训评估模型。柯克帕特里克将培训效果分为4个递进的层次——反应、知识、行为、效果。

  除柯克帕特里克的培训效果评估模型外,业界还有多种评估方法。这些方法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两大类。参考国内外培训评估理论,以及具体企业的实践经验,这里提供5种综合性的培训评估方法。

目标评价

  通常情况下,企业系统化的培训都是由确定培训需求与目标、编制培训预算及计划、监控以及效果评估等部分组成。它们之间并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好的培训目标计划与培训效果评估密不可分。目标评价法要求企业在制订的培训计划中,将受训人员完成培训计划后应学到的知识、技能,应改进的工作态度及行为,应达到的工作绩效标准等目标列入其中。培训课程结束后,企业应将受训者的测试成绩和实际工作表现与既定培训目标相比较,得出培训效果。作为衡量培训效果的根本依据,企业应制订出具有确切性、可检验性和可衡量性的培训目标。

  目标评价法操作成功的关键在于确定培训目标。企业通常有两种方法确定培训目标:一是任务分析法。企业的培训部门可以设计出任务分析表,详细列明有关工作任务和工作技能信息,包括主要子任务、各任务的频率和绩效标准、完成任务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等等。第二种方法是绩效分析法。这种方法必须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确定标准绩效。

绩效兰?/P>

  绩效评价法是由绩效分析法衍生而来的。它主要被用于评估受训者行为的改善和绩效的提高。绩效评价法要求企业建立系统而完整的绩效考核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要有受训者培训前的绩效记录。在培训结束3个月或半年后,对受训者再进行绩效考核时,只有对照以前的绩效记录,企业才能明确地看出培训效果。

  绩效考核一般包括目标考核和过程考核。目标考核是绩效考核的核心。目标可以分为定量目标和定性目标。培训经理在选取目标时,应注意选取能体现岗位职责的指标——目标达到了,基本上就履行了岗位职责。

  过程考核是绩效考核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过程是绩效的保证,没有好的过程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过程考核能反映员工的工作现状,它通常包括考勤、服务态度、工作饱满程度等指标。将目标考核与过程考核结合起来,就能够反应一个岗位的绩效。

关键人物评价

  所谓的关键人物(Key People)是指与受训者在工作上接触较为密切的人,可以是他的上级、同事,也可以是他的下级或者顾客等。有研究发现,在这些关键人物中,同级最熟悉受训者的工作状况,因此,可采用同级评价法,向受训者的同级了解其培训后的改变。这样的调查通常很容易操作,可行性强,能够提供很多有用信息。

  同其他培训效果评估方法一样,同级评价法也有缺陷,尽管同级间相互很了解,但由于存在竞争,有时会导致评估结果失真。而让上级来评估培训效果同样避免不了局限性,因为有的上级不太了解全面情况,或者会主观臆断。因此,学者设计了一种360度的评价法——由上级、下级、顾客、同事,甚至培训管理者等从不同角度来评估受训者的变化。这种方法对了解工作态度或受训者培训后行为的改变比较有效。

测试比较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学者,都将员工通过培训学到的知识、原理和技能作为企业培训的效果。测试比较法是衡量员工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方法。实践中,企业会经常采用测试法评估培训效果,但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没有加入任何参照物,只是进行简单的测试。而有效的测试法应该是具有对比性的测试比较评价法。

  测试比较评价法有多种不同方案。其中,事前、事后测试法,主要是在参加培训前后,对受训者分别进行内容相同或相近的测试。这样可以体现出被测者受训前后的差别。但这也不乏缺陷——不能体现参加培训与未参加培训的员工间的差别。为克服这一缺点,企业可以将参加培训的员工组成培训组,另外再挑选一组与培训组素质相近、未参见培训的员工组成对照组,分别对这两组员工进行测试。

  有研究显示,分组测试的方案有时也不能测出真实的培训效果,因为会出现“霍桑效应”——受训者可能因为有机会参加培训而积极性高涨,工作绩效得到提升,但这与培训本身的关系并不大。为克服这一误差,学者所罗门(Solomon)设计了“所罗门四小组”方法(见表1),通过增加对照组的数量,尽量减少测试误差。

表1 所罗门四小组方法

小组    培训前   培训   培训后
培训组   测量    是    测量
对照组1   测量    否    测量
对照组2  不测量    是    测量
对照组3  不测量    否    测量

  针对培训具有滞后效果的特性,测量比较法还提供了时间序列方案,即在培训后定期做几次测量,以准确分析培训效果的转移程度。

收益评价

  企业的经济性特征迫使企业必须关注培训的成本和收益。培训收益评价法就是从经济角度综合评价培训项目的好坏,计算出培训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收益。

有的培训项目能直接计算其经济收益,尤其是操作性和技能性强的培训项目。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培训项目都可以直接计算出它的收益。
以上5种综合性培训评估方法,一般可以多种方法联合使用。企业在操作中,可以采用一些常用的工具,如问卷调查、座谈会、面谈、观察等,取得相关数据。取得数据后,再将两组或多组不同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培训效果的评估是很复杂的管理活动,因此,培训评估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模式。企业需要视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才能得到真实、客观的评估结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21:53 , Processed in 0.07730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