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做教师精神成长的引领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4 06:53: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做教师精神成长的引领者
——教研职业人生的追求与境界
陶继新    丰际萍
【编者按】去年秋天,陶继新先生到潍坊市坊子区的几所学校采访,教育局局长向他特别推荐区教研室副主任丰际萍老师,说她培养了很多老师,为坊子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建议采访一下。陶先生走近老师,听他们谈论最多的一个人还是丰老师。提起丰老师,老师们总会满怀深情而又充满敬意地向陶先生叙述那些共同经历的教研片段。就这样,一个满怀责任、无私敬业、执著奉献的教研员形象便留在了陶先生的心里。
老师的端庄典雅、沉稳内敛、真诚自信,给陶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她对教研工作的热爱与执著,对教育的思考与追求,更是令陶先生敬佩不已。于是,采访过后,通过QQ的思想碰撞,就有了这篇陶先生与丰主任的具有一定思想含量的对话文章。
实践研究——教研工作的源头活水
【丰际萍】陶老师,您好!十分感谢您对教研员职业的关注!在去年的《中国教师报》教育家成长工程座谈会上,我和老师们参与讨论了这样一个话题:打造职业生涯的亮点。教研员的职业亮点是什么呢?我想,一是自己研究,二是在研究中引领教师成长,而最终指向是学生发展。所以教研员的研究,应该是源于实践、用于实践的。
【陶继新】基于实践问题的研究是最为有效的研究方式之一,它尤其适合基层教师的研究。所以,您的研究定位既明晰又正确。理论研究固然重要,可是如果脱离实际,不指向实践中的问题,这些理论就会成为天上浮云、空中楼阁。
【丰际萍】是的,这就需要教研员对学科教学规律及改革方向进行准确把握,对教学实践进行深入了解,以及对问题进行敏锐思考。从而以问题为凭借,引领教师开展研究。近八年来,我和老师们开展的语文自主学习研究,正是走过了这样一条“基于问题—在实践中研究—指导实践”的研究之路。
【陶继新】教研员的生命意义在教学实践研究中。邓小平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实,是否深入教学实践之中,有无实践经验,以及在这种经验中形成的自己的生命感悟与理性思考,则是检验一个教研员优劣真伪的试金石。
【丰际萍】是的,学会在实践中思考,是教学研究的起点。2000年春天,我有幸参加了首批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培训之前,要求每位学员必须提出自己教学中感到困惑的一两个问题。当时,正值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酝酿时期,站在世纪之交,审视我们的课堂,我心中产生了一个大大的困惑,那就是:课堂上学生为什么总是受到老师的牵制?什么时候学生才能真正以主人的角色经历学习过程。于是,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将心中的问题提炼为研究的课题,由此开始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的研究。
【陶继新】您当时的困惑来源于对教学实践的思考。教研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发展。可是,您所看到的现实教学中的学生,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所以,这成了您心中的一个结。您在寻求破解这个心结的契机,骨干教师培训班让您化解了这个“结”,并由此走上了科学的研究之路。
您选定的研究课题突出了“自主”,这是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魂兮所系。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什么不高?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不是主动学习,而是被动学习。所以,学习就成了一场心力交瘁的苦役,而不是获取知识、生成智慧的生命成长之旅。
【丰际萍】我是一名基层教研人员,所在区域更多的是农村学校,每次听课,当看到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探索和心灵碰撞时,我会由衷地高兴。而面对低效的课堂以及学生乏味的学习时,我心情又很沉重,甚至寝食难安。所以,我总想尽自己的努力做些什么。而实践便是化解我“心结”的良药,也是我研究和生命成长的土壤。
【陶继新】您的由衷高兴与心情沉重,与您的良知系数与责任心是紧紧维系在一起的。您希望学生快乐而又高效地学习,进而实现生命的成长。有了这种内趋力,研究起来就会有一种矢志不移的决心,一种虽累犹乐的感觉;加之根植于实践之中,当然就会实现您的愿望了。
【丰际萍】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如何落实学生自主学习,一直是老师们致力探索的问题。我们认为,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甚至同一学科不同内容的教学中,其实施自主学习的措施既有共性,也有差别。因此,我们紧扣小学语文课程特点,围绕语文课程目标,就语文教学的四项内容——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尝试构建了“四维一体”语文自主学习策略。整整五年,我始终与老师们一起在课堂中摸爬滚打,感受着“自主学习”带给学生的变化,感到非常欣慰。2009年,《语文自主学习策略研究》一书正式出版,成为我们课题组不懈探索的成果标志。
【陶继新】您的心境由沉重而欣慰的变化过程,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您的教学研究从虽在探索却不知去路走向了“柳暗花明”的坦荡之道,这是您脚踏实地实践研究的必然结果。二是您心中一直徘徊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历史担当意识,这使得您的感情变化与精神归宿和谐为一。其实,您在与“老师们一起在课堂中摸爬滚打”的时候,在一般人看来,定然是相当辛苦的,事实上也会特别劳力劳神;可是,我觉得您又是快乐的,因为您的教育理想逐渐化成现实的过程,无疑给您带来一种魅力无穷的心灵愉悦。
语言为本——挖掘语文之中的审美元素
【丰际萍】将理想化为现实的最佳途径就是脚踏实地地实践。近几年,我和老师们基于教学实践,先后进行了“语文自主学习”研究、“小学生语文能力评价”研究、“区域推进自主高效课堂”研究。目前,针对语文教学中语言学习有待加强的状况,我们正在实施小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工程,着力进行阅读教学中语言学习与人文熏陶有机结合研究。我曾无数次地想象心中理想的阅读教学:语言为本,情感为魂,主动学习,发展能力,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高。不知是否正确,请陶老师指导。
【陶继新】语言为本当然是正确的,因为文字是语文学习的最为重要的载体,舍之则谈不上语文教学。而语文教材中虽然有一些说明文、议论文,可是,更多的是写人记事的有点文学味道的作品,其中都有感情的流动,所以,刘勰认为,要“披文以入情”。主动学习对于各个学科都很重要,对于语文学科尤其重要。语文学科中的形象思维大多大于抽象思维,但并不能由此轻视抽象思维的训练;此外,还有审美能力等的培养,因为“文”味十足的语文文本,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结晶,本来就内蕴了作者的审美观照。有了审美的体验,语文学习就有了魅力四射之美。
【丰际萍】是的,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决定了语文学习的本质就是学习语言——理解、感受、欣赏、积累、运用语言,并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受到情感与思想的熏陶,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而对于落实语言学习,我认为一是应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二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在品味语言的同时提升思想,感受语言的魅力。
【陶继新】我认为,学习语文,最好少点功利,多点欣赏。当一个人沉浸在语文中的文字之美、感情之美、思想之美的时候,就很少思考从中攫取什么有利之物了。其实,正是在这种看似不得实则有大得的精神享受中,自然而然地提升了语文学习的能力,甚至是实现了生命的升华。
【丰际萍】非常同意您的看法!就阅读而言,应该是读者与文本、与作者对话的过程,是个体生命的享受,是充满乐趣的精神生活。正如有人所说:阅读是阅读者与文本的窃窃私语。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在打好语言学习基础的同时,进入语文学习的境界,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陶继新】我应邀给一家杂志写“卷首”的时候,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捧读一本好书,很快便驶进一个宁静的心灵港湾,不知老之将至,不知繁乱纷争,功利之心淡失,浮躁之气远遁。于是,唯有将自己融入宇宙自然和人文风景的洒脱与飘逸、从容与愉悦。”这就是我阅读经典文本时的真实感受。我觉得,语文教科书就应当是经典文本的集萃,教师就应当引领学生乐此不疲地走入其中,感受那种几乎无法言说的美。
【丰际萍】您所描述的阅读境界很美,令人向往。在这样一种境界中,语文学习就是一种享受,而不再是机械枯燥的语言训练或牵强附会的人文挖掘。也只有在这样一种境界中,才能真正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陶继新】我在采访全国一些语文教学名师的时候,发现他们自己都有了一种文化情结,并让他们的学生也爱上了语文,于是,师生共同拥有了学习语文的“乐感”情怀。
【丰际萍】其实,作为一名教研员也有自己的教研情怀。每当生活在老师们当中,与他们共同切磋教学问题时,我总是感到非常愉快,也感到自己的工作越来越有价值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也是一种教研文化?
【陶继新】文化的重要特点就是以文“化”人,教学研究让您如此愉快,当然就有了文化的况味。而您的这种快乐心境,还会影响到您所指导的老师们,他们也会在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感到欣慰与愉快。
精神引导——引领教师从优秀迈向卓越
【丰际萍】回顾自己多年的教研工作,与老师们在研究中共同成长的经历,已成为我和老师们心中永不褪色的记忆。因为,与老师们交流,不仅仅是研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而是站在一定的高度,分析其本质原因,这对教师是一种有效的指导。同时,交流也是一种情感的碰撞和精神的引导。我越来越感到,只有提升教师的精神追求,才能引导教师由优秀迈向卓越。
【陶继新】记忆为什么永不褪色?因为这种经历太有意义了。而且,它不仅会形成很有价值的教学经验,还会生成一种生命感悟。前者固然重要,后者则是一个人生命成长的精神动力源。有无这个感悟是大不一样的。有之则在“精神引导”教师的时候,可以俯瞰教学中的正误虚无,甚至是俯瞰万事万物,透彻人生万象。这种“诗外功夫”,恰恰是一个教研员从一般走向卓越的核心品质。
【丰际萍】您说得太好了!让研究与生命一起完善,这是我和老师们的研究感悟。而要达到这种境界,作为一名教研员,首先要专业素质过硬,方能实现有效引领。一是自己要有清晰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二是要和老师们一起研究,让自己的思想在实践中得到验证,让老师们的智慧启发自己,从而在研究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
【陶继新】自己没有研究能力,就不可能在研究中培养教师们成长。从这种因果关系当中,可以看出您的研究指向,也可以看出您的人格。这令我想到了孔子说的一句话:“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就是说,我自己发展了,也希望别人发展;我自己成功了,也帮助别人成功。有了这种精神,当然就会有更多的教师更好更快地发展了。
【丰际萍】教研员要实现有效引领,还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一是无声的行动感召——牢记责任,无私敬业;二是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和精神追求,引导老师们走得更远。
【陶继新】说得好!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教师对教研员的认可度,不在于其说得是不是好,而在于行得是不是好。有了责任、无私、敬业之心,就一定会有志于业的感召行动;有了这种行动,教师就会对教研员心生敬仰之情,于是,对于教研室所言自然就会“不令而行”。物质利益固然也能满足人的一时需求,但往往不能持久;精神追求才是让人奋斗不止的源头活水,才能让教师走得更远。
【丰际萍】的确如此!所以我常对教师说:把目光放远,只有抛开暂时的名利纷扰,才能在宁静中形成思想;一名有思想的教师才能走得更远、更稳健。其实,老师们的成长也给了我很多的鼓励。曾经在一次教研活动结束后,我感慨地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是老师们的成长让我的工作变得越来越有意义了,如果我能用自己的热情激发老师们的热情,我的生命便有了价值。
【陶继新】如何才能更有思想?除了阅读甚至背诵大思想家的经典文本之外,还要有自己的教育教学与生命经历。而有了思想之后,就会如虎添翼,具有超越一般的特殊之处,就有了发展的潜质。这些教师的成长,有您的功劳,同时,他们也促进了您的成长。我为什么在全国一线长年采访校长、教师等呢?因为我要源源不断地从他们那里汲取精神营养,不然,我的思维就会枯竭,我的教育之行就会止步。
【丰际萍】谢谢陶老师!您对教育的热爱和工作智慧,在无声地影响着我们的成长。正如您所说,经历就是财富。在经历之后,对于教学研究便有了一种敏锐的判断,从而增加了工作的定力,也让脚步更加从容。
【陶继新】一次又一次的教学研究经历,可以积累成一次又一次的经验与教训。时间长了之后,这些经验与教训就会在您的心里积淀成一种属于您的对于教学现象的敏锐的判断。这会给教师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指导性的建议与意见,同时,也会增加您的自信指数,让您从中享受教学研究的从容与幸福。
引领与服务——做学校自主发展的促进者
【丰际萍】能在研究中与老师们共同成长,这是作为一名教研员的职业追求与期待。愿用宽广的胸怀温暖老师们成长的梦想,愿用坚实的臂膀托起教师成长的希望——我就生活在幸福中!
【陶继新】“共同成长”中就内含了一种平等意识,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您不是高高在上的指导者,而是与教师一起研究教学的平等的一员。教研员有指导与引领教师发展的责任,可是,却不应当有凌驾于他们之上的“领导”感。不然,就不会得到教师的心理认同,就不可能同道而行。“道不同,不相为谋”嘛!
【丰际萍】非常有道理。这就需要教研员不断地定位自己的工作职能,转变工作方式,少一些束缚性的管理,多一些引领和服务,多一些换位思考。唯有如此,才能成为教师与学校自主发展的促进者。这也是我区近两年来转变教育职能与工作方式的一些探索。
【陶继新】教研人员换位思考之后,不但会在教学指导中更多考虑教师为什么这样教,而且还会考虑他们教学过程的心理感受。这样,就不会“指点江山”似地乱批一通,而是循循善诱地摆事实、讲道理,做一个地地道道的“服务”者。其实,越是这样,教师就越是敬重你;越是盛气凌人,教师就越是鄙视你。
【丰际萍】“服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就需要教研员心中始终装着教师,装着学生,装着学校的发展,与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同喜同忧。这也是作为一名教研人员工作能否成功,能否得到教师认同,能否享受到职业幸福的重要因素。
【陶继新】是的。心者,行之源也。心中有师生与学校,就会在行动中彰显出来。一个教研人员在教师心里形象的高下,不在于其说了多少,而在于行了多少,特别是在于行得好还是不好。一个心系教育的教研人员,是知行合一的,是心行一致的,是会得到教师认可的,当然也是幸福的。
【丰际萍】所以,要实现有效服务,我们对教研职能的思考定位是:淡化管理,强化研究、引领与服务。对学校我们提出基本的教学规范,因为没有基本规范的保障,学校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后引导学校自主管理、创新管理,教研室主要为学校提供政策保障,提供教学资源支撑,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陶继新】职能定位决定着教研的发展走向,淡化管理并不是不进行管理,而是与研究、引领、服务比较起来,退居次要位置而已,从而让学校领导与教师自主管理、创新管理,这当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不但符合教研的方向,还会受到各个学校领导与老师们的欢迎。
【丰际萍】的确如此。当然工作职能与工作方式的转变,需要一个实践的过程。学校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后,怎么发展也要有一个规划的过程。但是让学校的发展充满活力,让教师的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这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和追求,我们会为此而不懈探索。
【陶继新】自主就有积极性,就有生命活力。在自主状态下的教师,心灵是开放的,思维是活跃的,当然也就容易获取比较好的教学研究成果。而成果得到你们教研人员的认可以至推广展示之后,他们就更加充满自信,主动进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也就更高。
教研联合体——让均衡的目标离我们越来越近
【丰际萍】让学校主动发展,让教师不断成长,让我们的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这是教研员的职责。但是面对一个城乡并存,且农村小学居多的区域,如何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实现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也是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陶继新】均衡教育应当是一个理想化的教育目标,尽管永远没有绝对的均衡。农村和薄弱学校的学生理应受到与城里优质学校的学生同等的教育,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如愿以偿。所以,教研人员就要与学校领导及老师们一起,想方设法缩小这种差距,从而让均衡的目标离我们越来越近。
【丰际萍】是的。忧患,能让人不停地思考;责任,能创造工作的智慧。近几年,我和老师们探索构建不同层面的教研联合体,实施跨校教研、联片教研、骨干教师分层管理,对促进薄弱学校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教育的均衡发展任重而道远。
【陶继新】忧患与责任连襟,思考与智慧相生。教研联合体则是这种“连襟”与“相生”的结晶。它的构建,无疑对你们区的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一种推动与促进作用。
【丰际萍】关于教研联合体,一方面是骨干教师联合体,让同一层次的教师实现智慧的碰撞与分享;另一方面是优势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联合体,骨干教师与一般教师的联合体,让本区优秀教育资源得到共享,促进区域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陶继新】均衡不是削峰填谷,而是填谷造峰。你们的教研联合体,就是在填谷造峰——让薄弱学校逐渐减少,让优质学校越来越多。这尽管需要一个过程,但这种良性发展,却让更多优质学校的优秀教师更加关注薄弱学校的发展,让薄弱学校看到了希望。
【丰际萍】“均衡不是削峰填谷,而是填谷造峰”,您对教育均衡发展的精辟阐释对我们是一种很好的启发!曾经在一本书中看到:一个人,要学会从“本色演员”上升到“职业演员”。本色演员是指你适合做什么,职业演员是指需要你做什么。作为一名有责任的教研员,面对工作需要,我正在努力实现着自己角色的转变。我是如此地热爱语文教研工作,它融入了我的情感,丰富了我对职业和人生意义的理解。但后来兼做了全区小学教学管理。目前,根据工作需要,又兼做一所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工作。这项工作便是您说的我区教育发展的“填谷造峰”工程。
【陶继新】教研工作不同于行政工作,教研员不但要懂教学、会教研,还要会管理。而热爱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在与您的接触中,在采访你们区教师的时候,我已经充分感到了您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特殊之爱。所以,不管工作如何转换,由于这份热爱在,您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都会将工作做得更好。而且,您对教学工作的特殊热爱,对教师积极地引领与指导,让一批又一批的教师脱颖而出。
【丰际萍】谢谢!我们之所以要做这样一件事情,就是希望这所学校能以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实现教师思想与教学行为的转变,而最终指向是学生发展和特色学校建设。同时将这所学校的探索经验辐射全区,实现典型学校的带动引领作用。这应该就是教育均衡发展“填谷造峰”中的“造峰”吧?
【陶继新】课程是学生发展的载体,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师实施课程的能力,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问题。教师素质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优则快速发展,劣则缓慢行进甚至止步不前。可以说,优化教师队伍,当是“填谷造峰”工程的首要任务。
生命的价值——奉献也是一种幸福
【丰际萍】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和创造者,提高教师素质是学校持续发展的软实力,所以我们会为此不懈努力。当然,当几项工作发生冲突时,我有时感到很累,但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一个人只有将个人的发展与工作需要结合起来,工作才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工作有时候需要奉献,奉献也是一种幸福,一种值得让人慢慢回味的幸福。
【陶继新】其实,您的“累”更多是“自找”的。您完全可以少干一些工作,您有很多属于您自己的时间。可是,您有良知,您认为造的“峰”越多越好,那样教师就能更好地发展,学生就能更好地成长。所以,一方面累,一方面还是去主动地寻找让自己累的工作。不过,从整体而观,您的幸福超过了您的“累”的感觉。因为工作有了意义与价值,心里就会有一种安适感。回首往事,您做了那么多对学校、对师生有益的事情,当静下心来回味的时候,心里自然就会涌动起一股幸福的热流。
【丰际萍】十分感谢您的理解!已步入不惑之年的我,充实与忙碌、迷失与寻找、矛盾与调整仍占据了我工作的大部分,这还是责任所趋吧!这只能促使我不断地思考,不断地追求工作的智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让自己的脚步多一份从容。
【陶继新】充实而忙碌是因为责任与理想并存,迷失与寻找是因为探索与创新同在。这可谓“不惑”了吧!孔子说“智者不惑”。我认为,您在教育实践与生命经历中,有了属于自己的思考,有了一定的智慧,有了相对淡定的心怀,所以,“从容”也就自然成了您的生命常态。
【丰际萍】谢谢陶老师!“让从容成为生命的常态”,让生命因工作而丰富美好,这是我永恒的追求和向往。滚滚洪流,沧海一粟;花开花落,转瞬即逝。我想,如果我的一些思想和做法能够给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带来些许启发,我会欣慰地说,我的人生实现了增值!
丰际萍简介
丰际萍,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教研室副主任、小学语文教研员,山东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曾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山东省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潍坊市拔尖人才、潍坊名师、全国优秀语文教研员。
近八年,她致力于“语文自主学习”、“小学生语文能力评价”、“区域推进自主高效课堂”研究,探索了一条语文教学与评价改革的科学之路,锻造了一批研究型教师,推动了区域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其研究成果《语文自主学习策略研究》、《小学生语文能力评价研究》正式出版发行。现正在进行“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原载于《创新教育》,2010年第10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3:30 , Processed in 0.08667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