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朴素的底蕴里闪烁出亮丽——解读胡遐的《又见梨花开》 我与胡遐相处的机会并不多,第一次相处是去年在九江龙笔会……或许是性格有点相似,不善于委婉,做事爽直,想好要做的事总想法尽快去做好,同属爽朗耿直类型的;或许是年龄上没有代沟,在家又都是长女,都被父母当男孩子看待,心灵彼此容易沟通;或许……或许……总之,与胡遐的相识是一种缘分。 以前我零零碎碎地读过她的不少作品,但最集中,最有系统地阅读她的作品,应算读到她的《又见梨花开》文集。说实话,读《又见梨花开》,确实令我激动,尽管我一向归属于冷静阅读类的。《又见梨花开》是她的第一本文集,凝聚了她喜好文学写作的心血,也是她十几年来的文学情缘的结晶。我喜欢她写在后记里的话:“我渴望精神的独立与自由,渴望人格的在先,渴望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还能保持一份属于自己的气质。”胡遐真的做到了这一点,我为她的坚持和辛勤的耕耘而感到慰籍。 《又见梨花开》文集包括了她的散文、随笔和小说。胡遐的散文具有浓厚的在场性,她写的都是她亲身经历过的事件,绝对不存在虚构,她的散文是对于真性情散文的一个很大支持,她的成功也是对于真性情散文的一个有力量的诠释。潘颂德教授说:“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一般没有完整的人物和情节。”我看到,同样擅长于写小说的胡遐,并没在散文里窜入小说的笔法,而是踏踏实实地尊重散文的“现场性原则”,坚持不写作者不在现场的事件,坚持不写作者不在场的感受。在她的散文里,有的感受无法直接到达现场,比如月亮上的寂寞,她是通过切实的月夜观月的特殊氛围下很有限地一些想象,而决不虚无飘渺的瞎想。 打开胡遐的散文,一股率真扑面而来,她做人率真,文如其人,文字也率真。她的散文都是取材于真实的生活经历,我喜欢胡遐散文里的写意风格,她的写意是建立在现实生活层面上的。如在《秋天的一个午后》,她只是写了一个午后的感觉,散文贵在感觉,她把这种感觉用文字表达传递给读者……在这个下午,她喝着菊花茶,在一种清淡的韵味里,和秋雨先生的著作相遇,于是在一种特殊的氛围里品书,整个的感觉是独特的:“我把书打开,轻轻轻地放在腿上,却不去读她,只是让它静静地陪着我,就像和一个老朋友坐在一起,并不说话一样。”真的达到一种独有的雅致。 具有现代工作性质的胡遐,在她的休闲和文字里,颇有古典气质,对于季节和风景很敏感。她笔下不仅仅写静态的风景,还写自己在风景里的动态。比如她在《月夜抒怀》里,对于月色有独到的描写“月亮周围隐约环绕着些许轻柔的云雾,淡淡地漂浮着,不远处还镶嵌着几颗晶莹闪烁的小星星,它们时明时隐地点缀在夜空中。环顾四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银色世界。”很快,她的笔触从静态到达动态:“城市和乡村已经从白天的喧嚣中沉静下来,在月光下变的朦朦胧胧,几辆夜行的车偶尔驶过,留下几束探索的光。山道上有一闪一闪的萤火虫,它们不怕黑暗,提着灯笼,照亮自己前进的道路。”是啊,因为月光的美丽,胡遐才有这样独特的情怀在喧嚣的世界里,专门抽出时间去山里观月,才能和月亮的美投缘,读来岂能不令人感动? 雪是美丽的,在少雪的江南,越发觉得雪之美,爱雪喜雪成了江南女子的“通病”,喜好文学的胡遐更不例外,并不因为少雪而降低对于雪的热情。她从小喜欢雪,和一群孩子们在有雪的日子里,在雪地奔跑、跳跃、打雪仗,很开心地玩。喜欢雪,有时候她把一片片雪花捧在手心,看着雪花在手心漫漫融化。她想念有雪的日子,就会在冬天产生这样的感觉:“拉开窗帘看看有没有下雪,哎,风景依旧,好失望。看着灰蒙蒙的天,心里便隐隐生出一丝期盼。”因为喜欢雪,往往讨厌南方特有冬天的雨,“冬天只要一下雨,我的心情就无端变的糟糕。”雪是通人性的,能迎合人意,在盼它的时候真的来了。于是,她在《雪中的等待》中十分欣喜地这样写到:“天空迷蒙,飞扬的雪花盈盈于眼前肆意蔓舞,洋洋洒洒,轻盈灵动,寂寞的树枝张开了手臂,孤独的原野敞开了胸怀……她们挥洒着相思万缕的柔情轻轻地落在渴望安抚的土地上。才一会工夫,她们就用柔情蜜意把整个世界变成一个童话王国。”因为喜欢雪,胡遐写了细致的玩雪过程“啊,下雪天真好!我一声呼叫,忘记了自己还没有吃早饭,就和小伙伴们打起了雪仗。雪地里我们的欢笑声和雪团子一起飞扬,不一会儿便把整个雪地折腾得乱七八糟,狼藉一片,我们的头上都冒着热气,小脸通红通红,只有手冻得像个胡罗卜。正玩的高兴,不知是谁说,不玩了,不玩了,我们来堆个雪人吧!于是打雪仗的游戏一下子停了下来,大家七手八脚开始堆雪人。”雪花不仅仅是美丽的,胡遐还透过美丽想到了其中的哲理:“我想到她从天宫姿势袅袅地飘向大地的时候,她就已经知道她生命的终点,因此在这个飘的过程中,她就把自己最美好的一刻展现出来,她在为自己能曾经拥有的一刻灿烂而释放了她所有的热情。”在这里,胡遐借助于雪花的生命,向大家阐述了她自己的人生哲学:生命不在长短,而在于质量。只要有质量,再短的生命也是有意义的。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把自己的最大热量发挥出来,为了他人,也为自己。 胡遐在生活中是一个重感情的人。因为重情,她的生活质量很高。爱情,亲情,友情,乡情,缭绕在她的心田,成为她做事的动力。爱情就是白头到老,亲情就是血肉感情,友情就是前进道路上的慰籍,乡情是对于曾经生长过的家园切切关心。写爱情,写她的爱人《粗心先生就医记》,笔法朴素而幽默,虽然只是截取了夫妻生活的一个片段,依然可以让人读到和谐互爱的模范夫妻。“粗心”成了她的家庭生活幸福的一个标志,丈夫粗心,胡遐也粗心,她在《粗心的妈妈》中写到自己的粗心,她早晨忙着上班,竟然把儿子锁到了家里,尤其是文中穿插的那个小时候听奶奶讲的那个粗心妈妈的故事,自己感悟“今天我终于看见真的有这样的一个粗心的妈妈,这个人就是我自己”,使整个文章平添了生活趣味。她的父亲胡洪军先生是位教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创作者,他对胡遐的影响很大,胡遐在《我的父亲》一文中,用白描的手法,刻画出父亲的尽业精神:“他对待学生永远不愠不火,即使有学生调皮捣蛋,他也能宽厚待之。”父亲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即使是在“政治挂帅”的年代,他仍用“读字典”的方法,让学生学到真本事。“父亲养成了少说话多做事的习惯,他把他的全部热情都献给了他的学生。”每年都有学生到家中探望他,这是父亲最幸福的时候。胡遐还用深情的笔墨写到了母亲,因为母亲在她的眼睛里就是家——就是温暖的代名词。因为胡遐小的时候受到母亲的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包容,她都有点担心自己以后的生活:“结婚时,我有点担心,因为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不是很强,人情世故又一窍不通,婆家又是一个大家庭,我不知道是否能适应在大家庭的生活环境。”然而胡遐是幸运的,结婚以后在婆婆家,母爱的接力棒得到了延续,“另一位伟大而平凡的女性——我的婆婆,用她那无私的爱把我包容。”她在散文《爱的延续》里,用感恩的心情写下了来自另一位母亲——婆婆的爱,其中有细节“我要换的衣服和鞋子找不到了,我就大喊:妈妈,我的衣服找不到了,妈妈,我的鞋子你放哪了?她马上问是哪件?哪双?我说明颜色和款式后不出几分钟她就给迅速地找出来……”爱的延续,表述的多好啊。一个家庭需要爱的延续,一个民族需要爱的延续,整个人类也需要爱的延续;人和自然、人和别的动物之间也是需要有爱的延续,和谐的根源在于爱——胡遐给我们描写了一幅幅生动真实的爱的图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