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人西川:读者若抛弃诗歌 一定会有自己的选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6 17:3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人西川:读者若抛弃诗歌 一定会有自己的选择
上官云


中新网北京3月29日电(上官云) 近日,由著名诗人西川和北塔共同翻译的《米沃什词典》由广西师范大学理想国出版。29日下午,西川与北塔在北京举行读者沙龙,畅谈米沃什的作品内蕴以及东西欧文学的不同之处。西川表示,自己对诗人米沃什十分敬佩,“米沃什这样的作家没有在一个永恒的高度上写作,而是诚实的描写自己的生活和居住的世界。”同时西川坦承目前诗歌的确已不太流行,成因是多方面的,“但如果读者开始抛弃诗歌,那一定会有自己的选择。”

谈米沃什:追求秩序感诚实描写自己的生活

已故波兰知名诗人米沃什一生著述颇多,他的写作跟巴尔干半岛的历史、现实、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这些使文学成为一个有重量的东西,并在198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北塔直言,他十分佩服米沃什在作品中处理高度复杂社会关系的能力,这点很多思想家都难以做到,却得以在米沃什的诗歌中表现的更加卓越,“米沃什是一个追求秩序感的作家,《米沃什词典》就是他的成果。”

由于曾经经历过冷战的大格局,米沃什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东西欧交融的特点。北塔说,米沃什需要在冲突的夹缝中求生存,但他能够在这种冲突中找到平衡,并用诗歌艺术村求化解冲突的可能性,最终将之呈现在作品中。

而在西川看来,东欧作家在写作上有一种封闭性,而西欧作家的作品却是敞开式的,这种现象的成因则杂糅了地理、宗教等各种因素,“米沃什这样的作家后来开始处理20世纪后半叶东欧文学的经验,不在一个永恒的高度上写作,而是诚实地描写自己的生活、居住的世界。米沃什说过,我保持我来自一个小地方的人的身份。这样以东欧的视角看待西方,非常有趣。”

“东欧的一些作家并无名气,但当你真正深入阅读他们的作品,你会发现他们的创作十分优秀,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清洗了我对西欧文学的阅读,让我看到一个更丰富的世界。”西川称。

谈诗歌“式微”:读者有自己的选择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诗歌日薄西山”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也成为文学界难以回避的一种现象。西川坦承,诗歌确实存在这些问题,原因则是多方面的,“但如果读者开始抛弃诗歌,那一定会有自己的选择。”

西川进一步解释,所有读者只对自己当时的阅读感受负责,而写作者则甚至需要对作品的上下文都拿出一定的态度,“部分诗人在阅读大量作品后,会觉得对一件事物会有另外一种写法,但这对普通读者来说可能不太适应。”

将这种解释推及到世界诗歌,西川认为,目前中国人有不少对世界的看法都是通过英语得出,包括了解米沃什这样的作家,消息多数都源自西方。这就意味着一种“过滤”,而部分中国人对待一些事情缺乏“中间状态”,对外国人的某种尊敬几乎到了可笑的程度。

西川表示,如果真正想要看到和别人不同的东西,就需要挪动自己的脚步,获得异位思考的“点”重新看待问题,“我不太愿意使用‘独立思考’这样的词。目前社会中历史、文化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很大程度是因为思考的出发点不同,导致大家进入不同的逻辑状态。”西川说,这样一来,自然难以求得认识问题的一致性。

来源 中新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3 14:51 , Processed in 0.07223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