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语文名人之八
生命因“品悟写”而精彩的王满英 唐建新
很多次全国性的语文教研会上都能够看到王满英老师的倩影,为她的学生,也为她自己的成长。
在深圳的一所生源相当不理想的学校教语文,高考成绩是没有人能够提及的。然而,王满英老师却默默地咬紧牙坚持着,将这些不太想学习的学生一步一步带出来,并带领全校语文组的同事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为了引起大家对这样一所毫不起眼的学校的关爱,除了拼命干以外,还利用自己担任学校行政管理工作之便,不断地邀请国内的知名专家来学校讲学,给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号脉,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到了2000年前后,王满英老师带领语文组的一群人,居然搞出了高中语文整个三个年级的导学实验,出版了《高中语文单元导学》(1——4)共四本编著。当时我是很意外的,认为过程太长,高中离高考太近,这样的事情教训太多,常常是得不偿失,记得曾经奉劝过王。然而,没有用,虽然常常累得筋疲力尽,王仍然顽强地坚持下来了。
再后来是深圳读书月上,所在学校开始营造图书漂流,把美好的阅读漂向了更多学生的心田。
再后来是到了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这是一所建校才刚满十周年的完全中学,靠实力去打拼高考中考的学校。
满英老师又带领语文组的一帮人努力打造罗外语文组“读写互动,品悟相生”语文教学特色,在课内主要体现为“‘品悟写’合和式”教学,借以焠炼学生生命底气。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满英老师发现语文阅读教学长期存在着浮于语言文本之外的表层阅读教学问题,发现作文教学中存在随意无序的现状和华而不实、无病呻吟的毛病。为了改变这些现象,经过多年实践,她提出了“三本”语文教学思想,所谓“三本”就是以品味语言为本,以感悟人文内涵为本,以语言表达训练为本。她认为“‘品悟写’合和式”语文教学策略,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关键词语品味鉴赏为切入点,注重关键词语的品读,以换位品读、重音朗读、重点词语反复朗读,个别段落词句故意删减置换等方法,以语文味的涵咏浸润为精神内核,训练学生的语言涵咏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语言文本为载体和依托,引导学生体悟人生,感悟文化,领悟生命的哲思,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思辨能力。以课外阅读为外延,以口语训练为途径,开展沙龙读书论坛、课前五分钟说话、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辩论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际能力。以背诵名家名篇优美文段,片段仿写,作文(一题多写、一篇多改),作文专项训练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品”就是通过“品读、品味、品鉴、品悟”丰富学生的语文内蕴和精神内涵,力求将男生培养成彬彬有礼的谦谦君子,将女生培养成兰心蕙质的窈窕淑女,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文化底蕴厚实、言谈文明、举止优雅、品德高尚的现代公民。这一实验已被广东省教育厅列为“十一五”重点课题,并在广东省开始产生影响。
然后她又绞尽脑汁和语文组老师一起营造书香校园,让学生在不同的时段不同的环境中去阅读,按照老师的指导读时文、读美文、读经典,采用不同的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体验与阅读收效。2008年夏,全国中语学会来学校开现场会,看到学生们在学校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广度有深度的阅读,令很多与会者赞叹不已;案头书、读写本、读书沙龙、读书报告会、诗社、话剧社、文学社……众多的新鲜载体留在了与会者的心中。
更难能可贵的是满英老师和她的同事们对阅读教学乃至语文教学做出了较全面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好几位语文老师站在不同的角度整理出了自己的语文教学思考,共出版了七部语文课改成果集——王满英的《沧海月明》、罗晓云的《作文炼识之路》、孙振宁的《桐庐竹韵》、方中明的《蕉窗听雨》、余文浩的《和学生一起读诗》、王满英和周薇的《中考现代文阅读指导与训练》,还有其他语文老师的文章合集《仙桐教苑》。这几本专著里面包含了诸多具体的操作方法。让与会专家和代表们感觉到了沉甸甸的思想分量,也感受到了力量。
满英老师自己是一位拼命三郎,但是并不只盯住自己的名字,难能可贵的是除了自己自找苦吃外,还能够在打拼激励的深圳带领大家一起打拼,成立了“王满英工作室”,带领师生一起打拼,真的是谈何容易啊!
品悟、合和、本真,这里既是教法,也是学法;既是情怀,更是人格;既是一段美好的教育旅程,更是磨砺后的提炼升华。执教班级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提高显著,居全市前列。凭着忘我的工作作风,扎实的教学功底,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业绩,赢得了一片赞誉。
附
“‘品悟写’合和式”语文教学策略简述
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 王满英 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发现语文阅读教学长期存在着一种浮于语言文本之外的表层的阅读现象, 作文教学存在随意无序的现状和华而不实无病呻吟的毛病。这是与新课改的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违背的,语文教学必须叩问生命,归去来兮,返璞归真,回归生命,回归本真,回归工具性,回归人文性,回归到学生的才智和心灵的自由发展,以此来丰厚人生之气象。
鉴于此,语文学科必须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革,要确立知识、能力、情感、素质四位一体,课内、课外、作文三者合一,应试和素质二者兼顾,为学生一生奠基的语文教学理念,以此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只有这种“立体式”语文教学改革,才能真正回归本真,做到真善美有机结合,从而真正丰富语文学科内涵。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本人提出了“三本”语文教学思想,实施“‘品悟写’合和式”语文教学策略。
一、背景分析
1、空泛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语文教学现状
新课改后,语文教学出现了另外一个极端:从教师满堂灌到学生满堂讨论,从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到学生的任何想法都得到肯定,从一味遵从教材和权威到漫无边际的创新解读……
天马行空,信意由缰,不顾作品的本意和解读的界限,是对文本的不尊重;一味盲从,放弃对作品的探索和思考,也是不尊重文本的表现。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两个极端内在的惊人的一致性,这其实是一种空泛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
2、洋泾浜式的语文学习现状
深圳面上学校学生大部分是本地居民,受岭南广东白话方言文化和港台文化的影响,汉语言文学基础与中原地区的学生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汉语言文学素养积淀也不够厚实,加之多种文化交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洋泾浜式的语文学习现状。主要表现在:语文学习观念淡薄,语文学习习惯差,课外阅读令人堪忧,读图代替读文,口头表达能力较差,作文表达能力较差。由于以上主客观原因,有一部分学校多半学生,经老师煞费苦心,想方设法的补救,到了初二也只能勉强写足200字的作文,连基本的主谓宾定状补都弄不清楚,完整的句子也难以写通顺;大多是错别字连篇,语言极度贫乏;逻辑不通,前言不搭后语;更谈不上文质兼美,文思飘逸,立意深刻高远了。
这种种主客观现状令我们语文教师忧生忧教,它给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提出了更为特殊的语文教学要求和更高的人格培养标准。
二、概念界定
(—)、概念界定
1、“三本”语文教学思想
以品味语言为本,以感悟人文内涵为本,以语言表达训练为本(口语、书面语;要求:准确、清晰、流畅、有文采)。 2、“‘品悟写’合和式”语文教学策略
品:即品读、品味、品鉴、品悟。以关键字词为切入点,品味出语言文本中本真而丰富的内涵及言外之意,濡养学生的语言涵咏鉴赏能力。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切入点和品读侧重点,有不同的品读方法。
悟:即悟人生、悟人性、悟生活、悟生命、悟文化、悟写法。以语言文本为载体和依托,感悟人生,感悟人性,感悟文化,感悟生命之哲思,感悟表达之技巧,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写:即“积累写作”、“分层分类写作”、“文章文体分年级训练”。以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为本,以“积累写作”、“分层分类写作”、“文章文体分年级训练”为突破口,夯实语言基本功,提高汉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写作训练途径:以片断仿写(先背诵名家名篇优美、典型文段,再以此为范本,进行仿写训练)、一篇多改、一题多写、作文专项训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 何谓“‘品悟写’合和式”语文教学?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关键词语品味鉴赏为切入点,注重关键词语的品读,以换位品读、重音朗读、重点词语反复朗读,个别段落语句字词故意删减置换等方法,以语文味的涵咏浸泡为精神内核,训练学生的语言涵咏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语言文本为载体和依托,引导学生感悟人生,体悟人性,感受文化,领悟生命的哲思,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以课外阅读为外延,以口语训练为途径,开展读书心得沙龙论坛、课前三分钟说话、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辩论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以背诵名家名篇优美文段、片断仿写、作文一篇多改、一题多写,作文专题训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并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语文内蕴和精神内涵,力求将男生培养成为彬彬有礼的谦谦君子,将女生培养成为兰心蕙质的窈窕淑女,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文化底蕴厚实、言谈文明、举止优雅、气质高雅、人格高贵、品德高尚的现代公民
“品”是基础,是入情入境;“悟”是心领神会,醍醐灌顶;“写”是渴望倾诉沟通、交流表达;“品”是感性,“悟”是理性,“写”是再创造,是素养的习得,是能力的形成。以“品悟”贯穿整个教学流程之中,品味语言之美,情感之美;品鉴表达之美,意境之美,逻辑之美,哲思之美;品悟人生之美,人性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文化之美。整个教学流程从感性进入,以理性跳出。通过教师巧妙的引导点拨,师生的互动交流,师生双方与作者进行一场心灵对话,力求促进师生双方均进入到语言文本的意蕴当中去,进而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身无彩凤双飞翼”的两心相悦的佳境;努力营造合作、和谐、和美的教学氛围,让“品、悟、写”三大教学策略和“教师、学生、作者”三个生命主体融为一体,让师生感受到一种诗情画意般的陶醉,领悟到佛教般的哲思顿悟,浸润到瑜伽般的天籁冥想境界之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种艺术享受、美的熏陶、人生顿悟的过程,是一次次人性的体验、心灵的洗礼、灵魂的焠炼、精神复活的过程。语文与生命的关系,是共生共成的关系,厚重的语文与鲜活的生命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生辉的,厚重的语文因为有了鲜活的生命才让语文更加洋溢着生命的活力,鲜活的生命因为有了厚重的语文才让生命的内涵愈发充实而丰富,生命也因此而变得更有厚度和深度,更有广度、强度和力度。
(二)教学途径: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三经两纬”经纬交错的立体语文教学途径。三条语文内涵经线:即以“品读涵咏”为阅读经线,以“生命感悟”为人文经线,以“作文专项训练”为写作经线。两条语文外延纬线:即以语文积累为根基纬线,以‘说读背诵’为口语训练纬线。形成经纬交错的立体语文学习网络,为学生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的精神生命质量。如图所示: 三、基本原则
“增、删、移、换、联、浸、泡、润”八字原则。 四、基本策略
(一)关于“品味”的策略
1、置换品味法:换词品味法,换句品味法,换序品味法,换段品味法,增删品味法等。
2、词类品味法:名词品味法,动词品味法,形容词品味法,副词品味法,虚词品味法,关联词语品味法,词类活用品味法,词语移用品味法等。
3、浸润品鉴法:象征类比联想品鉴法,意念想像品鉴法,浸泡涵咏品鉴法,标题品鉴法,叠词品鉴法,近义、反义意近品鉴法,表现手法品鉴法等。
(二)关于“朗读”的策略
1、从朗读韵味来分:涩读法,畅读法,吟读法,唱读法,漏读法,误读法,哭着读,笑着读等。
2、从朗读形式来分:分角色读,接龙读,联读,反复读,领读,译读等。
3、从朗读节奏来分:快读,轻读,重读,虚读等。
4、从朗读符号来分:停顿( / ),连接(---), 重读(▲),轻读(△ ),
升调(↑) ,降调(↓ ),快速(—),慢速(… )等。
(三)关于“感悟”的策略
即悟人生,悟人性,悟生命,悟生活,悟文化,悟写法;紧扣关键词语,理解文本主旨,知人论世,活用生活积累等。
(四)关于“写作”的策略
1、积累(课堂)写作训练:四位一体“边读边圈边评写”,佳词丽句美段抄背写,篇篇优美典型片断勤仿写,改写续写缩写和扩写,周周美文欣赏点评写,重点段落鉴赏点评写等。
2、学生分层分类写作训练:自由写作:独抒性灵,彰显个性;学生分层写作:各类作文入格训练(差生—潜能生),各类作文升格训练(中等生),各类作文风格训练(优生)等。
3、文章文体专项写作训练:高一:以叙议结合的随笔散文写作训练为主(主要练立意和语言);高二:以议论文写作训练为主(主要练结构、思维【立意】、语言);高三:以高考绿色作文训练为主。
(五)关于“语文积累”的策略:建立“图书角”,赏析自选美文,强化“早练黄昏练”,积累口语素材,讲述故事,说读名著,发布新闻,说背互促,架设师生口语沟通虹桥,创造良好的口语表达环境等。
因时间仓促,水平有限,以上策略还不太成熟,只想求教于大方之家,以期抛砖引玉。 附 “‘品悟写’合和式”语文教学策略系列(一)——“品”
真水无香 本真有味
——以“品读涵咏” 为阅读经线
濡养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 宋代大教育家朱熹曾论: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咏,切己省察。以我之体验,中国文化和艺术最忌一个字——死,最宝贵的是——活。要教活学生,就要教他们涵咏玩味的功夫,不是照本宣科,不是读死书。
新课改后,语文教学出现了另外一个极端:从教师满堂灌到学生满堂讨论,从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到学生的任何想法都得到肯定,从一味遵从教材和权威到漫无边际的创新解读……
天马行空,信意由缰,不顾作品的本意和解读的界限,是对文本的不尊重;一味盲从,放弃对作品的探索和思考,也是不尊重文本的表现。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两个极端内在的惊人的一致性,这其实是一种空泛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
鉴于此,我认为语文教学,首先要“尊重文本”、“以语言文本为本”,要以“品读涵咏” 为阅读经线,在长期的习得中濡养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何谓“尊重文本”、“以语言文本为本”?就如对待一位老友,要深入了解,倾心相交。精彩处,击节赞叹;共鸣处,会心一笑;有疑问,质疑之;有缺陷,指出之。方能得人生之况味,读书之至乐。
尊重文本,以语言文本为本,意味着进入文本的深处,进行“深层阅读”。除了对文本的内容结构和语言文字进行细读和分析外,对作者生命历程尤其是写作本文前后人生经历的关注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作品首先表达的是“当时”的意义,是作者“彼时彼地”的思想和情感,作者今日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话语首先是他给“当时”的人的话语。而作品“此时此地”对我们的意义与它“彼时彼地”的意义是分不开的,前者正是建立在后者的基础上。忽略这一点,我们就很可能与文本的真正内涵擦肩而过,而陷入自说自话甚至无中生有式的解读。尊重文本,以语言文本为本,同时意味着尊重文本解读的历史。尊重文本,以语言文本为本,不应该出现无中生有的“天外来客”,而应该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是语言与人文,师生与文本对话交融的珠圆之美,玉润之韵,和美之境。
一、换位品读,体悟语言艺术的表现力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文章是作者思想认识水平和人格修养的综合体现。不同的作者,生活在各自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中,各人的先天禀赋有别,后天阅历不同,因此才识、性情、气质就有高低、深浅、刚柔、雅俗、文野、曲直等区别,写出来的文章也就形成了不同的风格。语言表达的特色,就是这种风格特点的一个重要标志。例如,同是现代散文,鲁迅的深沉洗练,茅盾的沉稳劲健,朱自清的温静典雅,叶圣陶的质朴练达,老舍的清新明快,林语堂的闲适从容,钱钟书的幽默旷达,徐志摩的纤禾农华美……风格各异,精彩纷呈。阅读教学中辨析文章语言风格,品味其中丰富的意蕴,那是一种美的享受;品读动词、形容词的表达效果,更能体悟出语言的艺术张力。福楼拜曾对莫泊桑说:你所要说的事物,都只有一个词来表达,只有一个动词来表达它的行动,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的行动.因此就应该去寻找,直到发现这个词——这个动词和形容词,而决不应该满足于“差不多”。语文阅读最注重的是读前的心理润泽准备,读书须敛身正坐,正襟危坐;屏气凝神,心静如水;缓视微吟,圈画点评;细读慢嚼,虚心涵咏。而要真正品味汉语言文字的无穷韵味,我认为可以采取换位品读法。
在阅读教学中采用换位品读法,能够真真正正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评价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换位品读法可以概括为增、删、移、换四字。例如:可以让学生增一词语读读看,删一词语读读看,变换词语读读看,换种句式读读看,变个句型读读看,换个语气读读看,移动词序读读看,打乱句序读读看,删掉辞格读读看,改变人称读读看、变换语体读读看等等。揣摩,用心,在头脑中磨合、定夺;再评点,把思考的结果表达出来。
如:《沁园春•长沙》可以出示投影片进行换位品读训练。“看岳麓山红,树林尽染;湘江碧绿, 船只行驶。鹰飞长空,鱼游浅底。
原词中的词语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形容出鹰的矫健飞腾,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神态。
再如:《再别康桥》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来品味语言意蕴的丰富性和形象性。
A、在我心头晃动,B、油油的在水底招手,C、倒映在浮藻间
D、向青草更青处划去
在引导学生比较品读之后,就会发现原诗中的“荡漾、招摇、揉碎、漫溯”几个动作性很强的动词,极富艺术表现力,给人一种飘逸流动的立体美感,与作者依依不舍的眷恋情怀水乳交融在一起。
二、浸润美读,涵咏言语情感的真意韵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能读千赋,则能为之”,“苦于读书,逸于作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等等,都是强调“读”。不读,无以培养语感;不读,无以激发美感;不读,难以培养逻辑思辨能力;不读,难以体悟出作者的真性情、语言的真意韵。只有在真情投入的吟诵中才能体会汉语言文字的精神内涵,也只有熟读乃至于背诵,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和感性认识,才能在自己说话写文章时自觉不自觉地创造出美——美的语言、美的意境。那么,如何读?怎样才能吟咏出情感的真意韵呢?
我认为美读可分为涩读,畅读,唱读,译读,吟读,虚读,换读,联读,漏读,套歌唱读,哭着读,笑着读,重点词语反复读等等。首先要读顺畅,再读出美感,读出韵味。要求学生通过朗读和默读,初步感知言语材料,直觉大意。谐音押韵、平仄交错、工整的排偶句、错落的整散句、都会使读者感到悦耳。为此,培养学生语感,要提倡出声朗读、美读吟诵,提倡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语言符号,以唤起他们脑海中的形象感。在这一步骤中,都应放手让学生自由地用笔画出他们的初感。接下来可以采取范读,分角色读,美读,配乐朗读等方式。让学生通过言语的音声,在口耳之间的传送过程中,进一步加深自己的语感。读前应指导学生根据品读的心得,标出各种诵读符号。例如:停顿(/)连接(----)重读(▲)轻读(△)升调(↑)降调(↓)快速(—)慢速(…)等等。有了这些符号,学生便可确定基调,把握轻重,调节停顿,控制语速,更准确地传达出自己对于言语的外部形态和内蕴品格的感受和理解。
不同的课文,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感情色彩,不同的学生对象可采取不同的美读方式,如教《静女》、《迢迢牵牛星》就可采用套歌唱读方式;教《氓》可采用译读、换读等方式;教《饮马长城窟行》可采用涩读、漏读等方式;教《窦娥冤》可兼用快板说唱兼唱读、唱读、吟读、哭着读等方式;教《梦游天姥吟留别》也可兼用涩读、漏读、唱读、吟读、重点词语反复读等方式。以读来培养语感,来激发美感,来培养逻辑思辩能力,来体悟出作者的真性情、语言的真意韵。只有在真情投入的诵读中才能体会汉语言文字的精神内涵,
如教《再别康桥》这首诗,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理解诗人特殊的离别之情,因此我认为可以以诵读美读强化品读,有“美读”才有“美品”。
而诵读指导应以理解为基础。语文教学离不开诵读,当然也离不开诵读指导,诗歌尤其如此。但语文老师传统的做法是,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阶段,要求学生反复诵读,并相应地进行诵读指导。而我一改这种做法,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指导。分析和诵读同时进行。叶圣陶说,诵读时,要“以意逆志”,“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还他个激昂”的前提是必须先理解“激昂”在何处,为何“激昂”;同样,“还他个委婉”的基础也必须是先知道“委婉”在哪里,为何要“委婉”。否则便成了无的放矢,“激昂”和“委婉”的诵读就可能错位,“激昂”处读得“委婉”,“委婉”处弄成了“激昂”。
如在指导诵读《再别康桥》第五节“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这句时,我指导学生用“上气不上声”的虚读方式来处理其情感内蕴。这句是全诗的一个情感高潮,学生理解已经到位,但是在课堂上朗读时,学生认为“放歌”一词应读得高亢,我让几个学生读了读,他们都是“激昂处还他个激昂”。我认为用“高亢”的语调朗读“放歌”这个词,破坏了诗歌整体的静谧氛围。于是我也读了读,用的是“上气不上声”的虚读法,气息上去了,但是声音并不高亢,有悠远缠绵的意味,两相对比,学生马上品出了不同。徐志摩不可能在那个月夜放声高歌的,并有学生说了“只能在心中放歌”,如此这般美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又在美读的基础上走进了诗人徐志摩的心灵情感世界。
如教《雷雨》,我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个读的环节。教师与学生分别提前录音(分角色),在上课时,将教师的朗读和学生的朗读分别播放出来,然后要求学生再对教师和学生的朗读进行点评评比。声情并茂的对话,把无声的文字变成了有声的语言,真正把作者所寄托的情思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把同学们带入到了那个“午饭后,天气更阴沉。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环境氛围之中。学生就能形象地了解周朴园和鲁侍萍30年前在无锡发生的一件事,初步认识到周朴园冷酷、虚伪的丑恶灵魂,孤独寂寞的内心,空虚、矛盾的心态。同时,看到了鲁侍萍身上善良、正直、备受欺凌和压迫,但又刚毅、坚强、自尊、有骨气的性格特点。
如《安塞腰鼓》一课,文章气势恢宏,词语简洁有力,句子铿锵激越,排比激昂,节奏强烈,我就采用套歌唱读的形式,套用《黄河颂》中的多声部连读反复读的方式,强化其激昂强烈的节奏气势。只有让学生反复朗读并跟上作品的节奏,自然会感受到文章所表现的激荡生命和磅礴的力量。再如《故都的秋》中的“一层(阵)秋雨一层(阵)凉”一定要读出都市闲人的悠然自乐的感受。
只有声情并茂地读,才能真正体会《陈情表》、《祭十二郎文》、《与妻书》等文作者那如泣如诉感人肺腑的真挚情感,才能领略《过秦论》、《阿房宫赋》中的雄浑悲壮和磅礴气势,才能揣摩鲁迅作品的嬉笑怒骂。
初高中新教材中有很多篇目都要重视吟诵涵咏,如《祖国我亲爱的祖国》、《雨巷》、《再别康桥》、《致大海》、《大堰河,我的保姆》、《我愿意是急流》等等,都应采取多种形式,要求学生用心进入境界去朗读,在朗读中感受作者的真性情,真意韵,在朗读中感受到的汉语言文字内刻深蕴的言外之意,原来是真水无香,本真有味,珠圆之美,玉润之韵。 附 “‘品悟写’合和式”语文教学策略系列(二)——“悟” 微吟渐悟 洞彻光明
——以“生命感悟”为人文经线,
提升学生的感悟思辨能力
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 王满英 周汝昌说:治学不易,要有才、学、识、德、勇、毅、果、静、谦……也要有悟。悟有顿、渐之分:顿是一见即晓,当下即悟;渐就是涵咏玩味,积功既久,忽一旦开窍,洞彻光明。汉语言文学她犹如一个朴静的女子,只有深情抚摸,真情对话,低回追求,才能品味其生命中丰富的内蕴气质。他更如一个历经沧桑的长者,有高山般的厚重幽深,还有大海般的广阔深远,只有静心凝视,缓视微吟,抚背对话,低回沉思,才能感受其生命中厚实深远的内涵风骨。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要用生命的感悟情思去穿越生活的表层,探究掩藏在潜流深处的人类的真实生命情态,引导学生一起去叩问与追求人生的温暖与感动,辛酸与痛苦,体悟人性的喜怒哀乐,人世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而语文与生命的关系,是共生共成的关系,厚重的语文与鲜活的生命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生辉的。厚重的语文因为有了鲜活的生命才更加洋溢着生命的活力,鲜活的生命因为有了厚重的语文其内涵才愈发充实而丰润,生命也因此而变得更有厚度和深度,更有广度、强度和力度。
人的生命具有整体性,关爱生命的整体发展 ,促进人生命的整体生成,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才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从学生个体的生命发展来看,真正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增强,它应该是参与生命的整体生成。《中学语文新课标》将语文教学由“认知(知识)领域”调整到“生命全域”,这是语文教学观念的一场深刻变革。由此出发,语文教学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中学语文新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体现了对人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关注。以往的语文教学曾出现过两种不良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思想性,二是过分强调工具性。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源于语文,它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工具性着重指明学生“应学什么、怎么学”,人文性则重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而这是唯一可以在语文学习中长时间习得生成的。所以我对新课标有了自己的解读:关爱生命的自由发展,在教学中努力多角度全方位地渗透人文主义的教育,以“生命感悟”为人文经线,提升学生感悟生命哲思的能力。
一、以找准切入点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感悟人生之哲思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影响是深广的,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那么,如何渗透人文思想教育,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感悟人生之美,人性之美,生命之美,哲思之美呢?我认为可以以找准教材的切入点为突破口,巧妙引导学生感悟人生之哲思,相机进行世界观,人生观,生命观,价值观等人文教育。下面请看一位老师听了我的《短文两篇〈日〉〈月〉》课后随感案例分析:
王校长在教学设计上,有几点独具匠心之处,最显豁的是从找准切入点入手,有机地渗透思想情感教育,逐层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哲理,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王校长把两篇短文贯通起来,化繁为简,找准教学切入点,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日》是以“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为切入点;《月》却从“难道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吗?”作为切入口。同时通过联系学生以往阅读中与太阳、月亮有关的故事,让学生明白:这一类题材的作品都是寄寓了作者的理想与追求。这样就激发学生对于人生的思考,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本文的写作手法——象征。
1、在品读关键词语中感悟人生哲思:抓动词、形容词,抓句式,逐层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读懂课文。在整体感知时老师就要学生找出文中的反义词,学生很快找出了“生”与“死”, “热”与“冷”,这样文章的主题不讲自现。再如《日》中有两个“追求”、一个“追赶”,就能说明“飞蛾”、“夸父” 和“我”都在追求光明。学生找到这三个动词就能很快的把握文章的主题了。还有开头描写飞蛾的“扑向”、“死”、“浸”三个动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飞蛾”为了追求光明奋不顾身的牺牲精神。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学生整堂课都在品中悟,在悟中思,品语言,品意蕴,品韵味,悟人生,悟人性,悟哲思,整个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2、在板书设计中体味生命内蕴:板书设计不仅体现了教学的全过程,又很有创意。其中有一个设计成“人”字的连接符号在板书中出现了两次,其中一次把“飞蛾”、 “夸父”和“我”联系了起来,又展示出他们三者的共同点——追求,同时也告诉我们作者写“飞蛾”、“夸父”其实也是在写“人”,文章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这个聪明的板书设计,瞬间照亮了我们所有听课老师的眼晴。
4、在读写结合中丰富精神内涵:在即将结尾的一个教学环节设计上,更是匠心独运,再一次掀起了激情满怀的师生生命和谐共振的高潮。王校长先背诵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再引导学生结合全文的主题,仿写一首诗来诠释《日》《月》的共同主题。学生立即文思如泉涌,写下了如下的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理想故,二者皆可抛”;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光明故,二者皆可抛”。接着又要求学生口头作文,学习本文的象征写作手法,选择一动物或一植物,写一篇200-300字的短文。学生神速地学会了象征写作手法,构思异彩纷呈,活力四射。很快,学生就思接千载,神飘万里,争先恐后发表看法,思维激情如一群骏马在草原上飞奔驰骋。基本写作手法的灵活运用,人性思考的顿悟,生命哲思的思辨,在这一高妙精致的教学设计中达到了有机的整合,将生命观、价值观等人文思想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生命血脉中去了。《中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影响是深广的,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王校长这一“品悟写”合和式教学法正好体现了语文教学既要关注人的知识和能力的层面,又要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并要使二者相互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二、以语言文本品味为载体,引导学生感悟人性之本真
语文教学既关注人的知识和能力的层面,又要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并要使二者相互作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而中国的古典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千百年来,古诗由于语言生动凝练,意境清新深远,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从古至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古典诗歌对于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感悟人性之本真,生命之内蕴,鼓舞青少年奋发有为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也结合一位教师的听了《氓》的课后随感来作一简略分析。
王校长是由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林娜》“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引入悲剧的主题——把真善美毁灭给人看。接着,回忆故事情节,紧扣“痴—悼—已!” 三个语言文本,抓住“痴—悼—已!”一条主线把握情感变化。再紧扣第五段,六个“矣”字,诵读指导,品味语言,分析情感变化。最后,以“静女和氓的主人公你更喜欢哪一个?”和 “《氓》中的女主人公离婚后的生活状况究竟如何呢?请大家作一推想”为话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几个大问题的解读中,分析了全文的情感基调,分析了人物形象,分析了悲剧原因,总结了全文带给读者的启示。
王校长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三个“真”——其一,文本解读有真见地;其二,文本朗读要见真情;其三,文本拓宽要见真氛围。在这一堂课中,三个“真”,条条得到了落实,实实在在上出了语文课的真境界。
首先,文本解读深入浅出,教师带着学生走进文本去,并很好地领出来,使学生学有所得,获得了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将情感把握的重点放在“痴—悼—已!”三个词语的品味上,并将它确定为教学主线,有自己独特的见底,而针对首尾句的“!”所传达的情感分析,更是在传统文本解读基础上的突破和创新。
其次,关于文本的诵读。教师在诵读中融合了自身的文本解读和情感体验,情感充沛,激情四溢,深深抓住了学生的心。在诵读指导的过程贯穿课堂的始末,充分地使学生学练结合,反复通过诵读来感悟文章所传达的真情。尤其是关于文章第五段六个“矣”字的情感变化的诵读点拨,更成为了全堂课的一个亮点。另外,教师还在诵读阶段进行了一个全新的尝试,将第三段译作白话,声情并茂地讲给学生,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与教师间的距离,真正实现了学生、教师、教材三方的和谐共振。
再次,关于文本的拓宽。通过两个开放性问题——《静女》和《氓》中的主人公,你更喜欢哪一个?”的设置,激起学生的兴趣,以这个问题为统领,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了人物形象、悲剧原因,获得了更深层次的启示,使整堂课的思想得到了升华。最后,再设计了一个开放性问题“《氓》中的女主人公离婚后的生活状况究竟如何呢?请大家作一推想”。一石激起千层浪,群情激昂,高潮迭起,韵味无穷。结尾以套乐唱诗作结,使流行的音乐元素与古典诗歌和谐统一起来,更能激发学生对于古典诗歌的兴趣,拉近学生和诗歌的距离。
这一课令人听来荡气回肠,就像一曲动人的乐章,这大概就是语文课的真境界罢!
三、以思想主题分析为依托,引导学生感悟生命情感内蕴之丰富
文学鉴赏的更高要求是:“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中学语文新课标》要求,在阅读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语文学习主要不是靠传授知识、揭示规律,而是靠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语文教育要重听说读写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学生语文素养能力形成一般是在中学阶段定型的,阅读质量的高低就是最明显的体现由内容分析本位而重视语感积累。我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落实语言素养训练方面的目标,这是保证语文课上出语文味的关键。在教学中要摆正篇章分析与学生感悟的关系,有道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课本具有内容的丰富多彩、立体多样等特质,加之阅读活动个体化的特征,学生理解理应不同,这给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求异和创新的可能,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不同时代的历史文化,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为我们进行人文主义教育提供了厚实深远的文化教育蓝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认为以分析思想主题为依托,相机引导学生感悟历史风情文化,感悟生命情感内蕴之丰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理解力、鉴赏力和想象力,还可以极大地激活其思维,开启其灵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濡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高一必修1(广东版)的教学中,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有意打乱单元的课文顺序,重组一个新单元,将《关雎》《蒹葭》《静女》《迢迢牵牛星》《上邪》《饮马长城窟行》《氓》《孔雀东南飞》等八首古诗重新组合成一个有关爱情婚姻的系列专题单元。
安意如在《诗经》随笔评论一书《思无邪》中这样写道:“《诗经》,让我们看见了远古先民的生活场景,看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像,听见了天与地对白”。
《诗经》开篇第一首,《关瞧》写的就是远古男女求偶的理想而现实的标准。男人的择偶标准是“窈窕淑女”,女人的择偶标准是“谦谦君子”,而他们对女人的要求首先是“窈窕”外貌、身材等,这不正好与中国传统的男才女貌,才子佳人的择偶标准相符吗?这也与西方古典美学的黄金分割美学标准一脉相承,同时还可以看出古代先民对女人的要求,不只是要求外貌美,还要有淑女的气质,这大概就是“兰心蕙质”的贤能、善良等女性美德吧,也可能就如日本女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柔美内敛、温婉和善娇甜的优雅气质修养吧。
《蒹葭》则道出了恋爱的最高境界,“在水一方、在水中央”“求不得”的人性情感美学文化境界,这也是金庸的“求不得”的武士道境界。
《静女》则是描写男女初恋的情景和心理感受:即情投意合,心心相印。
《氓》却又高声呼出了一个痛心而沉重的婚变话题: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是一声千年呐喊,道出了“因不了解而结婚,因太了解而离婚”的婚姻哲理
《上邪》记录的却又是热恋痴迷的山盟海誓,狂言醉语。
《昭昭牵牛星》则道出了男女相恋而又不得相见的相思之苦。
《饮马长城窟行》则是写婚后别离的思念与牵挂。
《孔雀东南飞》不愧为最早的爱情叙事长诗。其“夫妻义重“的主题之永恒,堪登爱情诗之榜首。因此在教学结尾时,我要求学生用对对联的形式概括刘兰芝、焦仲卿的性格情感特点。其上联为:
“韧如蒲苇犟兰芝抗婚赴清池,坚若磐石痴仲卿违母挂兰枝”。
这几首诗,恰好道出了从男女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的择偶标准,到《蒹葭》的“在水一方”,“求不得” 的单相思境界;从《静女》“情投意合、心心相印”的初恋,到《迢迢牵牛星》的相恋而不能相见的相思之苦;从《上邪》热恋期的狂语痴言,山盟海誓,到《饮马长城窟行》的恩爱夫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最后到《孔雀东南飞》中的刻骨铭心的忠贞不渝的双双殉情。这是一组惊天地泣鬼神的千古爱情绝唱。
可见,以情感主题分析为依托,相机引导学生感悟人类生命丰富的情感内涵,对学生的人生成长将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润泽作用。只要你将这几首看似毫无关联的诗歌的主题联系起来,你就会发现它们的主题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原来这是一组叙写远古先民爱情婚姻生活的绝妙组诗。
在这一重新组合的诗歌单元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对学生进行高中阶段男女青春期的情感教育,渗透人性教育,同时也帮助了学生了解了古代先民的风情文化,婚恋文化,学会了用现代婚恋心态文化去观照古代先民的婚恋生态文化。我认为这是一个不可多得而又难得的青春情感文化的教育契机,更是一个丰富生命情感内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润物教化契机。
再如,品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主题,也是一个引导学生感悟人性生命情感丰富内蕴的绝妙内容。
刚进高一的学生,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歌主题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我认为这首诗在朴素而温暖的背后,隐藏着的是海子那撕裂的灵魂,海子不幸福,他很忧伤。他没有物质,没有事业,没有爱情……这些都要通过教师的循循诱导,结合海子生平经历,知人论世,引导学生品悟体会,让学生自己来回答,教师只作相机诱导,学生自然会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地品味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也只有知人、知情、知心、才能知人论世,才能品出情,品出味,品出丰富而深刻的生命内蕴。
如三个“愿”包含着极致的祝福,从事业到爱情,到生活的全部,他把所有的爱都留给了每一个人唯独没有留给他自己。
“只愿”实际上包含着极度的绝望,决绝的取舍。海子在这里,已经做出了他的选择。
海子的生存背景——海子事业生活不幸福,经济境况十分拮据,宿舍里甚至连一台黑白电视机都没有;爱情不幸福,他爱的女孩也离他而去(出国);没有事业,学法学的却疯狂的来写诗,他的生活不幸福,他一直渴望的生活无法实现。因而,海子他很忧伤,很绝望。他无法摆脱刻在他骨子里的忧伤,因而他做出了决绝的取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大海,辽阔,宽广,自由奔放,却又与人世隔绝。大海是海子很多诗歌中的意象,可是流浪很久的海子,却从未到过海边,所以大海成了他所向往的地方,是他生命中的不可得。生活中的不可抵达幻化成了他心中的乌托邦,是不可得。因而此刻的面朝大海已不仅仅象征着一种自在而广阔的生活,而是海子对尘世生活的背弃。
春暖花开,实指房子周围温暖,也是一种虚化的感受,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理想之于现实的一种不可抵挡的突破,一种花开般撕裂的绽放,我们甚至可以想象花朵绽放的声音。但神奇之处却在于,这种组合可以给人一种强烈的画面感和明媚的温暖之感
海子酷爱的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说,原本“沉醉的,没有尽头的诗情,因为后来生命经历的痛苦,痛苦一刀砍下来,诗就短了”,诗人的死,作为他诗情的一部分,也是他诗歌内容的隐喻所在。海子是一个真正的诗人,用他一闪而过的生命诠释了诗的哲学。
这样理解之后,再看这首诗,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忧伤,悲凉,绝望时隐时现。然而海子在自己绝望的同时,对世人是一种什么态度?是祝福,是博爱。这正是海子的可贵之处,也是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所感受到的祝福和这种爱的原因,所以我们才会有最初读时所体会到的温暖和幸福的感觉。这就是海子最让人感动的地方,他不同于那些性格偏激的人,受了一点委屈,就怨恨他人甚至整个社会,我们眼前的海子也始终善良,甚至有小孩子一样的纯真。他在尘世得不到幸福,但他没有怨恨,在温暖的忧伤中,在希望的绝望中,他也要把温暖留给世人,把祝福留给世人,自己选择了理想。
出乎意料之外的是结尾的一个教学环节,教师要求学生用书信的形式对海子说几句话”。一石激起千层浪,当这个问题提出的时候,班级异常活跃起来,好几个学生都跃跃欲试……一学生竟在当堂的写作训练中写下了如此深刻至情温暖的感悟。“你,从土中长出来,你,透着大地的气息,带着大地的母性,又隐着大地的忧伤。你,生来时,不带一丝欢乐,死后却留下一串美好的祝愿!轻轻地,你,走了,正如,你,轻轻地来。诗歌,是你告诉世人的语言;情思,是大地慰藉你的感怀!”接着又有两个学生起来回答,都回答得非常精彩……每个学生也就在这温暖的忧伤中,在绝望的希望诗意氛围中,温暖和美地感悟到了海子丰富而美好的情感世界,一次润物无声的人文情怀的教育就在潜移默化的循循诱导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再一次说明,以情感主题分析为依托,相机引导学生感悟人类生命丰富的情感内涵,对学生的人生成长将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润泽作用。
综上所述:新课程设计体现了对人生命发展的整体关注。人的生命有多方面的需要: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物质的、精神的、行为的,认知的、价值的、情感的、信仰的。人的生命价值取向是多元的,情感内蕴是丰富多彩的,人的生命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整合体。当下的语文教学,关注的是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这种以“应试”为目的功利性教学,忽视生命主体精神、智慧、意义和价值的生成,导致人的发展的片面性,是让我们的时代人心浮躁功利的原因之一。我们语文老师要用心研究《中学语文新课标》,更要利用好我们学科的优势,把语文教学和人文教育结合起来,用渗透的方式去感化滋养学生。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是必须的,更是行之有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