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中意的语文书长什么样?(上)
新学年开始,不少师生发现拿到手的语文教科书“变脸”了。《天路》《蜗牛》等歌词进了一些小学语文课本;鲁迅先生的一些文章在消失,浙江一所高中的语文书中选入了八股文,上海教科书减少了古诗文分量……每一次增删,几乎都引来了争议。
教科书会塑造并影响一代人的共同记忆,这样的改动需要有更多讨论来打底。你中意的语文教科书,是什么样子?网友通过微信平台纷纷留言,现摘录几篇,与大家分享。
参与互动,请关注“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号:rmrbpl)和本版。
——编者
让语文成为精神家园 作为一名80后,对语文课本的记忆,是让人潸然泪下的父亲的“背影”,是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的姑娘”,是“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古诗词世界。在一年又一年的光景里,语文教科书默默积淀成一个人的精神沃土和文化家园。然而,倘若大量古文、诗词被删减,我不知道未来教室里是否还会传出齐诵《诗经》的琅琅书声?
修改的目的是让文化精神回归。如同钱理群教授所说:“直面文本、直面语言、直面人的心灵、直面人的生命”。民国老课本之所以在如今仍受推崇,不仅在于课本编写由蔡元培、叶圣陶、丰子恺等大家亲力亲为,更在于课文中所展现的对文化的传承、对世界的慈悲、对人性的关怀。
“循文会心,实现心灵的相遇相通”,这是语文课本的应有模样。期待有这样的课本,让我们找到中华文化的记忆。
(@曹原)
真语文应该找回本真 记得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前段时间提出了“真语文”理念,强调让“语文教学回归传统,找回本真”。教材的真,应该包括语文本质的真和内容情感的真。我印象最深的一篇课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踌躇”和“蹒跚”两个词语,也是从那时开始会念、会写、会用,还有就是被父亲抱着橘子艰难过铁道的场景所感动。
现在一直争议,到底什么文章应该放进教材,什么文章需要剔除出去。可是,让教材承载过多,反而会成为学生不能承受之重,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
最理想的状态是,学生们有了基本的“语”和“文”的基础,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研究各种文章。语文教材就是工具,教材之外有广阔的知识海洋,不妨让孩子们掌握工具后,自己去探寻其中的“道”。
(@倚天照海)
不妨多走近日常生活 小学六年级时,曾学过一篇课文《凡卡》,主人公凡卡在给乡下爷爷的信里,倾诉他在城里受尽了折磨,并渴望回到爷爷的身边,我们深受触动。学完课文,老师即兴提问:“爷爷能收到凡卡的来信吗?”我举手回答:“凡卡只写了‘乡下爷爷收’,既没写详细地址,也没贴邮票,所以爷爷不能收到。”老师默默地点头,为大家讲解如何正确填写信封。12年后再翻看这本教材,记忆犹新。
一本好的语文教材,能启发学生无限的思维。不仅要教授言语上的表述、传递精神上的感悟,还应该用一种生动的方式,引导教师为学生们讲解一些生活小常识。
不妨多选一些科普类文章,既能活跃课堂气氛,也能联系到孩子们生活实际,让他们在面对生活中出现的难题时,不至于束手无策。
(@何敏祺1991)
有爱有趣有料最中意 一本好的语文书,不仅会提升人的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能熏染出对生活与生命的热爱和敬畏。所以,我中意的语文书,是有爱、有趣、有料的。
好的语文书,让孩子用一双有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一颗有爱的心灵去拥抱生命。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是健全而完善的。生活是一个万花筒,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好的语文书,既充盈轻松幽默,亦不乏厚重体悟,它总是能让人感受到这世界的五彩斑斓、妙趣横生。
语文书中的“料”,不是填鸭式教学,也不是枯燥式灌输,而是在尊重教育规律与认知特征的基础上,将最值得遇到、最美好真挚、最深邃绵长的思想文化呈现在学生面前、烙印于学生心中。只有这样,才会成就有情怀、有智慧、有涵养的优秀人格。
(@刘洁)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的名言蕴含着一个朴素的道理:书籍不仅是知识的媒介,更是文化基因的承载主体。教科书作为学生观察世界的一个窗口,更应如此。
一本优秀的语文教科书,有着怎样的重要使命?需要传承哪些文化价值?教材的编写又该秉持什么标准?网友的不少建议富有启发,现摘编几篇,和大家分享。
参与互动,请关注“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号:rmrbpl)和本版。
——编者
打开语文世界的境界
语文,顾名思义,是语言的工具性与文字的人文性的统一。它要可用,字词句读,听说读写;它要可品,博古通今,香远益清。
教材的编写也应遵循这一原则。面对学生这一特殊对象,要选择符合其年龄特征和学习规律的内容,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当然也不能一味“迁就”他们的兴趣,应给予他们必要的“文化”和“素养”,在心里播下一颗颗种子。
我们对教材有太多美好的愿望,这么多年教材也在一点点进步完善着,但依然众口难调。以尊重理解的态度对待教材,以严肃的态度钻研怎么用教材,才是问题的关键。教材绝不是也不应该是惟一的“权威”。它只是一个窗口,我们需要的,是给孩子打开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与美好境界。
(@小静豆豆)
多关注课本文化内核
现在,大家围绕语文课本的讨论,往往集中在文章的题材、作者等外在标签上,对其内在价值重视不够、挖掘不多。
古文晦涩、拗口、难懂,与现代交际应用很多沾不上边,但饱含中华传统文化、文明礼仪,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不能少了这些“千年佳酿”。无论体裁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是文言文还是白话文,关键还得看其“内核”。要兼顾基本能力提高与人文素养提升,不能因为一个方面而简单否定一篇文章或一个作家。
语文课文的选用,理应放眼学生的整个成长历程,在提高系统性、思想性上多下功夫,为每个年龄段的学生选择合适的篇目。此外,也要鼓励老师、家长和专家一起开发和编写学校读本,以弥补统一课本的不足。
(@春秋闻晓)
点燃孩子大大的梦想
文字是变幻莫测的艺术,有人赏文采,有人品文意,有人观文式,各得所爱、各取所需。但对学生而言,通过语文课培养孩子对文字、文学乃至中华文化的兴趣,是最重要的使命。
回忆学生时代,我只能感觉“床前明月光”的朗朗上口,而不能体会那寂寞的乡愁;被“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情节吸引,却不能体味跳下悬崖那一刻生死抉择的雄壮……但那些美妙的课文,却像一颗种子,深深地种在了我的脑海中,让我对文字的艺术念念不忘。
如果一本小小的课本,能为他们种下一颗种子,就像歌曲《蜗牛》写的那样,“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裹着轻轻的仰望”,点燃孩子们大大的梦想。我想,这就是最优秀的语文教科书。
(@石久砚)
传递时代进步的足音
语文课是一个民族教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科目之一,它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神和灵魂,一切需要文字、语言的地方都与语文息息相关。语文教科书中,就应该多呈现各个阶段的优秀作品。
文化之革新、精神之焕发,也得益于教科书选文的优化。它所传达的思想、精神和气节,影响深远。社会在进步,文化也在发展,教科书的选文应当跟上时代节拍,不断提高课文的趣味性,呈现阅读的多元化。可适当引入一些现代精品,以及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经典文章,甚至不妨将网络文学、新词汇等适当引入视野。
当语文教科书成为时代进步声音的传递者、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就能真正成为莘莘学子的好导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