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80年代的文学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8 18:07: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80年代的文学热

叶曙明


  对1980年代的回忆,一直是文学界里的一个热门话题。有人顶礼膜拜,有人不以为然。叶兆言先生最近在一篇文章中就提醒人们,不要把当时的文学水准看得太高,不要过分美化和理想化,其实那时的文学热是一种虚热,就像个体积庞大五光十色的肥皂泡,禁不起一枚小小针尖。
  在我的印象中,则觉得那是一个堰塞湖决口的年代。当巨大的洪水从山上一泻而下,怎么判断哪一股水流是虚,哪一股是实呢?
  叶兆言先生举了个例子,1982年,浙江人民出版社的《最新美国短篇小说选》,初版第一次印刷了四万多册。他说这个印数可以当作文学虚热的极好例子,一看就知道是匆忙编选出来,内容良莠不齐,捡到篮子里就是菜,端上桌子便算佳肴。
  其实,四万册在当时简直少得可怜,广东作协的文学刊物《作品》发行量曾高达60万份;1980年代我在花城出版社的时候,出版港台小说,不问作者是谁,不问是武侠还是爱情,一印就几十万册,还要一再加印。
  这是文学的一股潮流,另一股潮流就是叶兆言先生所批评的那种与新文化运动、左翼文学、抗战文学,甚至批林批孔一脉相承的所谓“伤痕文学”,或曰“批判文学”。还有第三股潮流,就是先锋文学。人们像得了饥渴症似的,几乎毫无选择地吞咽着从四面八方涌来的各种信息。意识流小说、朦胧诗的争论沸反盈天。老作家们的作品,政治热情充沛,直抒胸怀,载道言志,义典则弘。新一代作家则以激进的姿态,抵抗着“泛政治主义”强加给他们的意义与责任,他们更关注作品本身的解读方式。
  如果再分析下去,各种文学潮流还可以分出更多的支流,互相交错,互相冲击,这就是当时文学界的状态,并不仅仅有“批判文学”一脉的存在。至于作品的良莠不齐,某些作家争名夺利、投机取巧,这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会有的现象,没有才怪呢。
  在我看来,那个年代的文学,不存在虚热问题,每一分热度都是实的,都是烫手的,至于创作水准如何,并不影响这热度的真实性。1980年代文学的最大特征,不是它的批判性,也不是它的专业水准,而是它的多元性。人们第一次觉得,原来中国当代文学也可以“百花齐放”的。
  所以,我不太赞成用“泡沫”这个词,无论是用在股市、楼市,或者文学上,我都不赞成。我相信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有其内在逻辑,楼价升到四五万块钱一平米时,是一定有原因的,不是谁想吹就能吹出个大泡沫来。楼价下跌时,也一定有不能不跌的原因,如果以为用一根小小针尖就能戳破,未免太乐观了。
  文学也一样,到1990年代,为什么会遽然降温?叶兆言先生认为当年文学的热闹,与后来的相当冷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是虚热的散去。但我倒是觉得,当年文学的热闹,与之前的冷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1990年代的冷落,则与整个大环境的时移势易分不开,许多作家或潜在的作家,都转去做生意了。至于他们为什么觉得做生意比写小说更吸引人,那只能问他们自己了。顺便说一句,我也是从1990年代开始不写小说,转而埋头历史的。
  载《晶报》2014年12月14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0:43 , Processed in 0.09402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