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史记 黄厚江列传 作者 白坤峰 黄公厚江,当世士林之大德大才者也,名如其人,“厚”德如“江”。士贤与不肖,争往谒之,以相识为荣,持合影为耀,比比皆是。黄公谦冲自守,未尝自矜。卑劣者假其名而招摇,适足为士人所笑耳;然黄公德隆望尊之实,亦以明矣。 黄公幼时,聪慧顽黠,时有祸闯,里人至其门而讼者常有之。然本性侠直,敢承其责,小友皆壮之,遂为首脑,说三国习拳脚,遍及少年之快事也。 受业庠序,初,幼庠之制,西席授业某室,另学堂由有力者暂牧,黄公常假之,荣甚,八旬老母至今犹记“小先生”情状。 毛/太祖行文革之政,粪土学人,太学顿解,率土之滨学子皆遑然四顾。黄公高中卒业,无所简,唯负箧归农,心之苦唯己知耳。置秧负重,雨泥尘汗,非常人能为也。寒冬割棘,手皲指冻不敢怠;酷暑脱粒,尘弥蚊拥不能息——值碗米者,非常人所堪也。盖天将降大任,必由此乎? 1976年9月,太祖崩于中南海,摄政王华国锋、军机大臣叶剑英、锦衣卫巡察使汪东兴共执江后,邓公以掌国柄,改元“拨乱反正”,开科举,兴太学,礼学人,征贤才,天下士子以闻,无不欢踊。至是,神州明士不多太祖之霸雄而皆德邓公之智仁。 黄公亦自振,然家贫无力专攻,唯入夜自研。家无斗室之余,无论窗明几净。父乃穴庖厨土墙数寸,置油豆,黄公自课勉,寒声书声相和,每每夜深乃罢。遂如愿中举,入翰林师范。 台阶虽小,然黄公名显天下之途已就矣。谚曰“英雄不问出处”,信然! 黄公非特为稻粱俸禄谋者,鸿鹄之志燕雀难知矣,乡庠授业之暇,迨行诸途,执卷不辍,时以名师为念。偏鄙小儿多顽劣者,黄公慈严以济,爱之如子,感之以德,小儿渐钦重而折节乐学,相与誓“黄公授业,吾属不扰,如约!”故考绩为前茅,人生始顺,才德之名鹊起,人争延之,不数载而入县庠、府庠。 黄公倡人文不废学分,人多不及。1998年,除“江苏特级”。1999年,苏州中学诚致黄公,黄公虽许之,不忍遽去。盖乡党遇之甚厚,黄公惧“忘本”之误也。然卒行。 佳鸟爱羽,名士惜名,良有以也,何足怪乎! 鹏非上九万里不能图南,蛟非潜千尺不能畅游,黄公非高台不能逞其心。期年,黄公功业渐成,名动南北,亦惠泽乡里旧故,乡党始服其当年远略,啧啧叹之。 黄公讲业,金声玉振,仰者如云,外游虽低调潜行,人闻之,必蚁聚乌集。自黄公授《阿房》,中国士子于众人广座之间,无敢拟之,盖相形见绌,不欲自取辱耳。《阿房》遂为黄公专利。 无闻生白坤峰曰:吾观黄公之貌,亦如常人也,然仰者万千,何者?唯德与才尔!黄公不自美而人慕之,不自伐而人敬之,沽名钓誉之徒虽强趋而不得者,人心如称(四声)也。 其古君子之风、名士之行,常人难比肩。 孔子云“君子有三变”。吾曰:黄公亦有“三变”:望其人也敬,即其人也温,听其言江湖之大,使陋者自奋傲者息心。夫子不余欺也。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岂古人专名,亦其黄公之谓欤?
百度百科:
黄厚江,男,1958年出生,江苏盐城人。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国标本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主要编写者,国标本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组核心成员,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省中语会理事,市中语会副理事长,苏州大学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苏州市名教师,苏州市教育科研带头人,江苏省苏州中学校长助理兼教科室主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对中学语文教学有系统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系统的语文教学理论和鲜明的教学风格,倡导的“本色语文”在全国具有广泛的影响,获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成果特等奖。提出了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原则、适度原则、节奏原则和整体原则,语文课程的教材观、过程观、知识观和训练等许多系统的语文课程理论,所提出的“语文不仅仅是学习和交际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人们精神生活的工具”,“语文的人文性只能体现在工具价值实现的过程之中”,“从语言习得的规律寻求语文教学的科学化”“语文教学亟须建立一个科学的效率标准”等观点,具有广泛的影响。独自承担了“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等课题的研究,主持了“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段语文目标定位训练”、“创新能力培养和语文教学模式”等课题的研究,为南京大学和江苏母语课程研究所共同主持研究的国家重点课题“中外母语课程比较与我国课程改革”课题组骨干成员,在有关课题研究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先后在有影响刊物发表论文约300篇,其中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教育报》等报刊转载的论文就近100篇。撰写、主编教材、教参60余部(套),课题研究、课堂教学和论文获省级以上奖30 多项,其中省以上一等奖20余项。在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研究成果评选中获得两项特等奖(唯一一人)。应邀在全国各地举办语文教学讲座300多场,执教公开课300多节。《人民教育》和全国著名语文刊物《语文学习》(95.11)《语文教学通讯》(97.1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资料》(2000.5)《中学语文教学》(200.2)等刊物先后将其作为封面人物或进行专栏介绍。《江苏教育研究》《教育研究和评论》都曾开辟专栏介绍其本色语文的教学思想和实践。 教学教研之余坚持写作,发表散文、诗歌、小说和杂文等作品近100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