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玉峰老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9 03:01: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转发: 如何学语文,黄玉峰老师作者:1234567

黄玉峰,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国青年报》曾以语文教学的叛徒’”为题,对黄玉峰做过长篇报道。这个带引号的叛徒一词,是对黄玉峰多年来义无返顾地探索语文教学改革新路的赞誉,也是他实施教改历程的形象写真。
   1947
1月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黄玉峰出生于距鲁迅先生的三味书屋西面五里的鉴湖街。在中小学时代,黄玉峰成绩优秀,长于理科,偏爱文科;爱好广泛,诗词书画,兼有涉趣。但因成分问题却未能如愿考进复旦大学新闻系,经调剂进了上海教育学院,成为一名师范生。大学毕业后就职于松江天马中学。1982年入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进修。1986年开始,一直任教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在对传统的语文教学的反感与日俱增时,以一篇七千多字的文章《还我琅琅书声》正式启动语文教学改革。从教以来,曾主编过《阿爸教作文》、《阿爸教现代科技》、《怎样写好高考作文》、《阿爸教做人》、《高中语文怎样学》、《阿爸教读书》、《东方情商》等多部著作,并担任上海电视台《诗情画意》节目总策划、总编。
从外表看黄玉峰像斯文的读书人,质朴、憨厚,阔嘴、大鼻、小眼睛,皮肤黑黑的。如果换上一身农民的打扮,往田头一站,便是一个道道地地的农民了。黄老师似乎很欣赏自己的形象,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庄嘉翰庄嘉翰者,庄稼汉也。另外还有一个笔名叫杜行霞杜行霞者,独行侠也。
   
为他赢得叛徒美誉的就是他在语文教学方面的一些与众不同的做法:他认为语文教学的根本失误在不读书,那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还我琅琅书声读书人要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体会其中的人文精神,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某些规律,也就是说,把学生带到语言的海洋中去,带他们游泳,让他们自己弄潮击水,学会游泳。这个方法可以用一句现成的话来说,那就是归真返朴,走向传统。我特别欣赏三味书屋里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读,老师也在读,学生读秩秩斯干,悠悠南山,教师在读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他认为觉得只有直接接触文本,才能体会到前人的思想、语言,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所谓语文的基础,就是读了多少,记了多少,领悟了多少,表达得怎么样,而不是专门研究某一语言现象到底是属于哪一个知识点的伪本领。
   
他的改革实践主要是从教材教法两个方面进行的。首先是教材,课本、课本就是课堂教学之本,现行课本中很多内容并不是第一流的,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更难打动人。他首先把那些平庸之作剔除掉。同时增添了大量名家名篇,比如《论语》、《孟子》、《庄子》中的片断,《大学》全文,《滕王阁序》、《前赤壁赋》、《人间词话》等,也引进了近现代的如周作人、朱光潜的文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王小波的《一个独立特行的猪》等等,增添的原则,是与所教课文有关的,扩展开去。与课文并无关系,但对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兴趣能力有益的也有选择地引进。同时根据不同学生,开一些书目,让他们进一步地开拓视野,两年多时间里,学生一般都熟读背诵了几十篇文章,几百首诗篇,看了几十本书。二年多的学习,他们俨然以读书人自居了。
   
接着,他改进教法。黄玉峰认为教法其实就是学法。语文教学应以学生活动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他大刀阔斧地改变阅读课的教学方法。每周六节语文课,一节到图书馆泛读,一节练笔,其余四节大部分时间由学生自己看、背、抄。作文教学他基本不命题,让学生写随感、写读书笔记、写课题报告和研究论文,使学生一头沉入书海之中。辅之以适当点拨,从兴趣出发,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学习语文的良好氛围。学生读有所获、学有所得后,再上台谈体会、交流,如同开记者招待会。在这一氛围中学生热情高涨,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孜孜以求,乐此不疲,吮吸着古今中外文化的精髓。他认为:语言不只是思维和交流的工具,更是人的生存方式。语文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真正的阅读是与作者心灵的对话。这个对话交流过程,实际上就是文化传递、精神传递的过程。
   
黄玉峰还非常重视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拓。他曾带领学生到浙东演绎文化苦旅,把课堂搬到了山上、水上、路上。他还请大学教授、学者担任评委,举办论文答辩会……拉近学生与古人、名人、伟人的距离,使他们对历史上的优秀诗文有了直接的、感性的认识。他认为:语文不能只讲语言文字,必须包容文史哲乃至科学艺术等等。离开这些内容,语文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黄玉峰利用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语文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种语文活动,既使语文的外延得以拓宽,更重要的是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为了增强我们对黄玉峰独特的个人魅力的了解,我们不妨看看他的文章,俗话说,文如其人,我们可以通过他的文字了解他对语文独特的思考和认识。另外,还附上课堂实录一份,看看他在实践中是怎样实现自己的独特理念的。

附一: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背诵”“记忆问题再认识

   
许多人把中学语文学习效率不高归咎应试教学,认为是当前那种复杂奇怪的考试将语文学习引入了歧途,这种批评是有道理的。但仅此还不够,如果说考试指挥棒是个的话,那么要使其变成,还有个中介,这中介是值得我们去讨论的。笔者认为,从小学开始,长期以来,忽视了语文学习中的背诵、默写,是一个重要原因。应该指出中小学语文课并不缺少背,然而背的是不该背的东西,因而缺少语言文字的积累,形不成语感,所以造成了以后阅读能力差写作能力更差的结果,本文试图探索一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背诵问题。



   
怎样学好语文?怎样学好祖国的语言,这是所有关心语文教学的人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是解放几十年来语文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当代法国教育家阿兰的一段话值得我们深思:怎样学语言?向大作家学,别无他途,向最严密最丰富最深刻的语句中去学,而不学那会话课本的平庸语句。
    1
.要法乎其上,这是没问题的,问题是怎样学?是走马观花一遍?还是不厌其烦地详细分析?看来都不行。要学好大作家们的经典著作必须要化力气去涵咏体悟?这就需要去朗读,重要的地方还要背诵,只有达到这一点才有可能学好语言。为什么语文学习和语言学习必须重视背诵”“默写,这同语言学习的规律有关。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里讨论了言语学习的规律。他认为要学习语言有两件事要明白:以事实或较大单元的形式出现的言语信息,是通过结合到一个较大的命题网状结构中去才被学会的;在检索信息时,学习者所具有的是达到命题,而不是孤立的词汇的道路。”“提供一个开阔的富有意义的前后关系,能够极大地增强大多数的新标记的学习2这就说明了语言学习中背词组不如背句子,背句子不如背课文,他还认为言语学习要学会记忆,同时也使这些信息可以在学习者今后将要遇到的那些情境中发生迁移。”3为了使言语学习有效,能有效地从大脑编码中检索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学习者必须学会复述;他还明确地指出:尽管具有较多背诵成分的重复并不是信息学习和保持的一个有效的条件,但采用复习形式的重复还是相当有效的。”4加涅论述的言语信息的学习主要是指儿童初学语言时的情况,它同我们所讨论的语言”“语文学习有不同的地方,但其原理相通的!学习任何一种语言没有丰富的词汇积累、语言素材的积累是不行的。这一点中国语文教学有优良的传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我们的语文学习主要是学习书面语(这一点同学外语不同),从心理学角度看,书面语的学习必须完成从识别”“再认词语,回忆应用词语这一过程,这一过程只有不断重复达到烂熟于心的程度才能完成。而语言学习中的回忆最好借助于富有意义的前后联系,背一些孤立的词语和词语理解是无效的,学习了很多语言信息,但仅仅停留在再认阶段也是不行的,因为它们既不能牢固地在头脑里编码,更不能很好地在实际应用中发生迁移。再认和回忆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再认是针对再现的对象:而回忆则要在记忆中找到不在眼前的对象。”5以语文的阅读写作为例,阅读往往只要具备再认能力就可以进行,而写作就必须具备回忆能力!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读书不少,但动手写文章仍然文思枯竭,其根本的原因是语言储备不够,无法从头脑中检索出可供引用的材料。这一点也可以外语学习为例,有的大学毕业生考托福能达600分高分,却不会写文章,更无法流畅地运用外语进行交流,主要原因是他们在训练时往往注意了应试题目,而缺少必要的语言储备,功夫往往只花在再认而没有进入再现的层面。早在1907年,心理学家就发现:仅仅被动的朗读再朗读也绝对不如读后跟着主动背诵更奏效,在主动背诵中受试者强制自己回想读过的材料。”6后来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盖茨用实践证明:不论是学习效率的提高,还是记忆总量的增加,两者都是由于把不断增加的学习时间百分比用于背诵促成的。”7这就明确地说明了背诵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
   
然而正当西方一些教育心理学家们在证明背诵是语言学习有效方法之一时,我们却在批评这一中国传统教育中的精华,概斥之为死记硬背,本世纪初到三十年代中国语文教育还有过多次讨论,也涉及到语文教学中要不要多背诵这一问题。朱自清先生认为:偶然的随意的吟诵是无用的,足以消遣,不足以受用或成学。那得下一番切实的苦功夫,便是记诵。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8他还认为一个高中生与其囫囵吞枣地读十部诗集,还不如仔仔细细地背三百首诗。朱先生是兼有新旧学根底的学者,可称得上学贯中西,又兼有在大学和中学教语文的经历,且长期热心语文教学,他应该是得个中三昧的。可见不论中西,实际上对语文学习中的背诵有差不多相同的看法。



   
然而,我们的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这便是盲目反对背诵,反对多记多默,将这种传统语文教学中有效做法一概斥之为死记硬背诬之为是封建社会束缚读书人的一套笨办法,因而试图找出一种多快好省、举一反三、行之有效的先进办法来。自然,不管学生理解不理解,老师不讲解,只管用填鸭式方法向学生灌输,然后要他们去背诵,这是让学生嚼木札”“念藏经,效果当然不会好。但是如果走到另一极端,学生自己不活动或活动甚少,教师讲解分析得多,以分析去代替朗读,以习题代替背默,结果出现了教学中的分析肢解,放胖(吕叔湘语):明明一节课可完成的,分析了两节课,明明读一遍可使学生明白的,非要精耕细作,深挖微言大义,不但使本来生动的课文变得索然无味,更严重的是损害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吕叔湘先生曾经批评过这种现象,他说:要是学生懂了,你还老在那儿讲,学生就不爱听,就厌烦了,他肚子里就在说:废话,你又在那里说废话了”9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语文教学界。近年来情况又起了变化。为了适应考试,小学语文教学从二三年级开始,学生花了大量时间去背孤立的词语解释,机械地抄写词语、抄写课文,不必动脑筋,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到了五六年级又要求学生去适应考试,做所谓的阅读分析题,学生既没有积累足够的语言信息,形成语感,又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只是机械地背教师提供的答案,而这些答案又抄自教学参考书习题集中的标准答案,结果是死记硬背。方式其实没有改变,学生的作业未减少,所改变的只是背的东西不是古典诗词、名家名篇,而是孤立的词语、成语,而是蹩脚的注释,或由一部分人拟定的标准答案。这种习题往往把课文中原来明白易懂的地方搞得复杂起来,搞得使人不懂,做人莫名其妙起来,力气花了不少,分数仍然提不高,共结果是字没有写好,文革没有背几篇,写作能力也没有提高,成了夹生饭,白白丧失了大好的语言学习时机。这种失误本来在初中阶段可以得到弥补,然而,事实上初中三年又一次失去了这个时机。目前初中考试一率考课外篇目,于是有的学校索性连课文也不讲了,而是按照考题形式匆匆做一下课文习题,到了初三更是一张张试卷,铺天盖地而来。而之前整个初中除了规定的要考的八、九篇文言文外,基本没有背诵文章的任务,三年中只有不到十篇文言文,即使倒背如流,如何能达到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学习这十篇文言文的目的是为中考时的二十分,结果最好的高材生不过拿二十分,差的学生也能达十七、八分,至于是否真正培养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是另外一件事。至于现代文阅读的能力,或者是谁也无法把握的题目(连命题者自己),或是仅仅培养一些再认能力(可依靠材料进行判断),机械地依样画葫芦。正像当代美国有位教育专家指出地那样:我们对儿童的阅读教学,似乎一直局限于机械的技巧操练。这样的操练既不能促进智力,又不能唤起热情”10以至目前中学生普遍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到了高中,语文仍不过关。然而他们面临的却是更为复杂多变的考试方式,三年高中语文学习基本上仍然围绕着考试题型转。这几年高考越考越难,越考越怪。大学中文系教授不会教中学语文已成为很普遍现象。除高一外,高二学期开始就要求学生花大量时间去适那种标准化试题,背诵记忆仍然得不到重视。近几年虽高考题目己有考名句这一项目,然而比重极少,又是片言只语,而且为时已晚。由于小学初中丧失了大好时光,到了高中学生显然既没有热情又不可能有很多时间去背诵名家名篇,因为他们还要应付数理化外语,以及教学学习中层出不穷的各类统考摸底评估。临时抱佛脚式的为应付考试而背诵,既不能很好理解,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地去应用这些名句。暂时记忆的结果,反而会使背诵成为一种无效的负担。
  
旅美学者唐德刚先生曾经对中国的语文发表过精辟的见解?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有的文化传统和语言文学的特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吸收他人之精华;剔除自己之糟粕,原是义无反顾的,但是我们断然不可,因为洋人怎样,我们一定也要怎样。”11回顾近十多年来中小学语文教学,从“AB”卷到标准化测试”“自测评估,我们大盘照搬西方教育的一套,我们已把中国传统语文学习的优良传统丢得差不多了。背诵名家名篇”“多读多写差不多成了被嘲笑的做法了。其实稍稍了解当代国外语文教育中的经验教训,是可引起我们的重视:美国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发生过学生写作能力差的现象,被称之为写作危机,引起了美国舆论界的不安。他们在分析校内校外各种原因时指出:美国中小学忽视传统英语文学课是一原因,”“另外的一个因素是越来越采用机器计分考试,普遍采用填空练习以及其他减少教师和学生时间的办法,”“大学和中学越来越依赖于只要求在空格处填上一个符号的考试……”12这种在教学中使用的过多的所谓的标准化考试,在西方受到了严厉的批评。近年来西方各国都在重新重视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英美各国都在各种测试中增加文学的份重,增加记忆内容。由此可见,对一些教育上的舶来品是否要学习,要看它是否符合中国国情,更何况,人家已在反思的东西,我们却要奉为圭臬,那是十分可笑的。



   
在当前形势下有必要提倡归真返朴,要重新估计从小学到初中的语文教学,要重新提倡默写经典诗词、名篇这种做法。这种做法不但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更是语文学习培养综合素质的需要,是符合当前教有改革培养二十一世纪合格人材的需要,为什么这样说呢?
1
.从语文学习角度看:首先加强背诵默写有利于中小学生从小培养语感;其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进而为写作打下良好基础。第三,多背多默还有一个更直接的作用,积累语文素材,这种素材既有语言形式方面,更有内容方面的。
    2
,从培养健全的人的角度看:无论从教育改革大趋势看,还是从语文学习本身要求看,语文教学决不仅仅是将语文这一工具交给学生,语文教学必须从人文教学,必须从培养健全人格这一角度去考虑,必须考虑到审美教育。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从教育的立场说,国文若只知养成学生写作的技能,不注重他们了解和欣赏的力置,那就太偏枯了。”15“偏枯的教育和教学必然培养不出健全的人格,一个不喜欢诗歌散文的学生便不可能喜爱文学作品;而不喜爱文学作品的学生,不受一点文史方面熏陶的学生,他的审美能力是有限的,他的情感也不会是健康的。极而言之,没有受过文学熏陶的人,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而吟诵是接受熏陶的最好方法。
  
而通过阅读欣赏文学作品进行健全的情感方面教育正是符合七十年代以来西方教育发展大趋势的。西方七十年代兴起的以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为根据,情意课程也是强调要从培养健全人格这一点出发来设计课程的。
 3
.从爱国主义教育看:爱国主义是我们教育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爱国主义决不是抽象的,爱祖国首先爱自己祖国的语言。而祖国语言是有历史连续性的,历史上留下来的优秀文学作品,如唐诗宋诗元曲等都是我们进行教育在大好教材,那种歌颂真善美揭露假丑恶的作品,那种描绘祖国大好河山自然风光的作品是永远值得我们去吟诵的。



   
当然,提倡归真返朴,提倡背诵记忆并不是完全复古,而是对传统的扬弃,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否定规律的。我感到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教材编制、教学评价、测试方式的改革上加大力度,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教学思想在教学方式上要有大的改变。
  1.
首先要改变小学初中的考试方式、考试内容,这一点最为要紧。因为考试指挥棒的影响是客观存在,谁也无法否认其作用。因此应当在指挥棒上动脑筋,我认为应当简化小学初中考试的题型,增加写字、记忆、背诵部分的内容,将学生引导到多读”“多背教科书名篇上去,而不是引导他们去做那使人坠入如五里云雾的习题中去;对必考篇目不作规定,减少猜题押题!要考出小学生初中生读于多少、背了多少、记了多少,恢复文革以前那种习题训练式:填充、默写等,减少选择题,词义解释题一类的题型;而高中的考试包括高考,要引导学生向多读书特别是多读名著上下功夫,而不要把学生主要精力用到高深莫测的习题上去。这一点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潸等地的考查方式可供我们借鉴。
 2
.要重新编制中小学课本,加重课本的份量,从小学开始就编入名家名篇,特别便于吟诵的文质兼美的韵文、诗歌,而去掉旨在进行说教的时文式平庸的文章。吕叔湘先生曾说过:我们的课本不但小学,就是中学都是薄薄的一本13恐怕世界各国的语文课本论份重、厚薄,没有比我们份量再少,本子更薄的了。就是这些薄本子我们所教的还只是其中有数的几篇必读课文,广大中小学教师都明白靠这一年十几篇文章是提不高语文水平的,中小学生的语文方面的沉重负担并不来自教科书,而是来自那没完没了的训练题
3
.有必要在教学思想在来个转变,重新确立多读多背乃语文学习的不二法门这一观点,把时间用在刀口上。那种机械重复枯燥乏味的分析题,一天不抛弃,我们语文教学不能走出困境。要改变这种教学方法,方面有待于考试方式的改革;一方面更需要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努力。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要改变教育观、要明确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学习的主体,要引导他们自己学,自己体会。而不能把他们变成按老师编好的程序去应试的机器人。
4.
利用一切渠道,在社会上和学校里营造多读书读好书的氛围,大力开辟第二课堂。黑板报、广播要作这方面的宣传,像年年举行作文竞赛一样,要进行阅读竞赛,并要加以必要的奖励。美国当代教育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里说:如果主要的奖学金和奖品越来越多地奖给自然科学和数学方面成绩优异的人,那么我们可以预料,其他形式的学术事业将会贬值,这是我们面临的另一危险。因此学校应当为语文学科和其它文史学科创造获奖机会,而有能力的教师尤其是重点中学,应该为学生开设各种课外阅读指导的讲座,如古典诗词的讲座等。这类做法本来在我们各种学校里有着良好的传统。
  
当然,在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应该做和可以做的还不止这些,关键是要在观念上右下个大的转变,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而我认为当前最紧要的莫过于确立这样一个观点:语文学习是不应该也无法回避背诵”“记忆这一点的,学生要真正掌握语文这一工具,除了大量阅读作品以外,在小学初中乃至高中阶段绝对不可以放松背涌”“记忆的训练。

参考文献:
    1
.[法]阿兰:《教育浸读》引自《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19781月内部版。
    2
34.[美]罗伯特.M.加涅:《学习的条件》P224,(傅统先、陆有铨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2月版。
    5
.引自杨清主编《简明心理学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3月版。
    6
7.[美]加德纳墨菲约瑟夫柯瓦奇:《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P318 (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8
.朱自清:《论诗学门经》,《朱自清全集》卷二 P83,江苏教育出版社I9968月版。
    9
14.《吕叔湘语文论集》P346 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0
.引自《外国中小学教育》19906月《反对琐碎、无趣的阅读教学方法》一文。
    11
.引自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东北师大出版社19934月版。
    12
.吴辰虞选辑《九国语文教学资料》,东北师大出版社19858月版。
13
.《朱自清语文教育论著》,河南教育出版社 19856月第一版。

附二:黄玉峰教学课例
阿房宫赋
            
教学目的:
一、通过精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音乐美,引导学生在读书、作文时自觉注意语感。
二、了解文章高度概括与极尽敷陈的写法,体会跳脱、整散、长短、虚字衬垫及富丽夸张等语言特点。
三、了解古诗文的特殊句式。
教学设想
一、贯彻本人所主张的多读少讲、让学生自己体会的教学思想,用诵读为主、稍事点拨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完成教学目的。
二、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课文内容讲解、疏通、熟悉。第二课时,强化记忆,分析、练习、背诵、默写。
预习要求:
查字典、正音、试读。思考题:读了文章有什么感受?想一想这种感受如何获得的文章最核心的一句话是哪一句?(多种手法,主要是音乐节奏感和内容本身。核心是最后一句)。

第一课时
(一) 导入课文
1
.导语:秦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只有短短的十几年,但留给后人的思考是深远的,千百年来,一直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和热门话题。不知有多少人,写过多少文章。我们刚刚学习了贾谊的《过秦论》,文章的核心思想是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又学习苏洵的《六国论》,它的核心是为国者无使为积戚之所劫哉。今天,我们来欣赏、来品味杜枚的《
阿房宫赋 》,看看同样是讲六国和秦的故事,杜枚的观点是什么?又是怎么的表达这个观点的。板书:《 阿房宫赋 》。
2
.教师范读。
3
.提问(即上面的预习思考题)调控,一般不做评价,上完全文再总结。
(二)逐层分析第一自然段
1
第一组,十二字。
提问1:写了什么?两部历史:一部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兴盛史(《过秦论》《六国论》为此用了许多笔墨);一部阿房宫的建筑史。《史记》记载发徒刑者七十余万人,输蜀荆地材皆至。
提问2:读四句有何感觉?斩钉截铁,短而有力,如铁锤敲钉,一个一个敲下去。
提问3:为什么有这个效果?
提问4:四个动词,若改为六王毕焉,四海乃一,蜀山兀也,阿房始出行不行?不行,这样就没有力度了,多一个字也不行。
小结:这四句十二字。强大的事件,用强少的笔墨,交待了阿房宫建造的历史背景是建筑在多少人民的苦难之上的。一开始,就足下了基调,如同贝多芬的命运交呐:—————
2
.读第二组。覆压——骊山——流入宫墙
释字:压:盖。沉重感,言其多;走:奔、通到。
分析:泼墨写意,勾勒出阿房宫的整体形象。
突出:高、广、位置。用长句,与第一组短句对比鲜明。释:溶溶:言其舒缓。二条大河流入宫墙,言其大。现代建筑群,亦未之有。
3
.第三组。五步——矗不知其几千万落,过渡:到底有多大?到底有多奇?下面就具体地写了。
接着更具体:五步,十步,言其多。原是丝绸,言其指飘逸,曲折。檐牙如鸟高啄,向上突起,动感,言其奇。各抱随地形起伏,紧贴,言其设计之合理。钩心互相交错,如兵刃相加,言其险。盘盘焉状住一笔, 用比喻说明实在太多!
4
、第四组长桥一气侯不齐长桥比喻加疑问加对偶。没有云怎么会有蛟龙腾飞?”“不是雨过天晴,怎么会有凌空彩虹?
有一种惊奇感——简直不敢相信自已的眼睛。冥迷写感党。
热闹;也是热淘。仍在写建筑,顺序:总体——具体。远——近。历史——肌肤(大手笔)。
小结:本自然段写建筑之离之广之奇(第一小组背诵)。
(三)逐层分析第二自然段。
第一组,请同学读六句二十四字。指出朗读时节奏上的错误。借此分析,虽是整句,但内在的关系不一样。妃:四并列;王:二并列;辞:两承接(并列〉,内部动宾;辇:(并列)动宾;朝:并列,内偏正,名作状;为:动宾,读成,为——秦宫人。
读起来有整有散,有趣有伏,不变中有变,
提问1:此六句与上一段那个地方直接呼应?歌台暖响;舞殿冷袖。
分析过渡:阿房宫造好了,宫里要有人,人从那里来?来自六国,当年的公主娇娃如今成的阶下囚,可以想象大批大批,成群维队,象货物那样的好,被装到秦国。
过渡:来了以后怎么样呢?
读第二组明星荧荧至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提问2:各用什么修饰手法?比喻夸张。
提问3:这些句子内在关系如何?答:动作连贯:开妆镜——梳晓弃脂水——焚椒兰——宫车过——听所之。
提问4:最欣赏那一句?雷霹乍惊,宫车过也。写出了内心如雷霹那样震惊着。分析写了宫女们生活,整天做的想的就是这些,她们从早上起来打扮,心惊肉跳,结果怎么样?
读:一肌一容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提问5:六个。这五个与后一个不同。
通过争宠写侈靡、自然过渡到第三组直接写骄奢淫逸。
第三组:燕赵——不甚惜
重点分析:鼎铛玉石,金块珠砾。作省略介动词(把……当作)处
理。
小结:本段写宫廷生活的侈靡, (第二小组背涌)
(四)逐层分析第三段:
(重点:对比。比喻非信手拈来。呼应开头。)
1
.第一组:三层,一叹(嗟乎)——一比(一个千人)———问(泥沙?)
2
.第二组:使字领起。强烈对比极言不合理,醉生梦死,建立在人民苦难上。排比:农夫、工女、粟粒、帛缕、城部、言语——层层推进,带着愤怒的激情。
3
.第三组;紧接多于市人之言语不敢言而敢怒——可怜焦土。过渡天衣无缝,妙手天成。
闷:戍卒叫与前人那句呼应?六王毕,四海一
师: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又可写一部灭亡史。如《过秦论》中所写。但这里只用14字!插:概括与敷陈的交叉,穿插之功。文章有时要水分,水分多才丰满;有时要简练,简练才有力。
本段小结:用描述的语苗,写牵自取灭亡的窜实:故征条效(取之尽锱珠)和荒淫无度(用之如泥沙)。 (第三小组背诵)
(五)逐层分析第四自然段。
1
.这一段中讲什么?历史教训。
2
.教训是什么?要爱人
3
.分几组表述?三组。
第一组:呜呼天下也。说明一切灭亡皆自灭。有一成语自取灭亡即是。这里不用现成语。肯定、否定判断。
第二组:嗟夫族灭也。用假设、反问,说明要爱人
即《过秦论》仁义不施的观点(前168825)一千年。
第三组:秦人不暇自哀至最后。四个后人有何不同?第一、第二、第四个后人指秦以后的人,这里指唐敬宗;第三,指唐以后人。

小结:以秦为鉴,勿蹈覆辙,否则哀之莫及——借古讽今。
提问:回到开头的问题,本篇核心句。即最后一句。板书:卒章显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0:30 , Processed in 0.09354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