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4年小说创作:以多变的形式表达复杂的经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2-7 00:2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4年小说创作:以多变的形式表达复杂的经验 李晓晨
  刚刚过去的2014年对小说创作而言或许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大年”,在年终岁末各种盘点的声音里,出现最多的基本就是“平稳”一词,作家们沿着 各自的路径有条不紊地尝试、探索,思考、书写着一个共同的精神主题: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书写中国经验,以及发掘人性与命运的深层真实。令人欣喜的是,不同 代际的作家都表现出对艺术创新的极大兴致。在不久前揭晓的2014年中国小说学会年度排行榜榜单中,“平稳”和“变化”的特点十分明显,作家们在保持此前 创作水准的同时,以真诚、严肃的书写进入到更为多变的领域,希望以此来表达日益复杂的中国经验。
  2014年中国小说学会年度排行榜共有25部作品上榜,包括5部长篇小说、10部中篇小说和10个短篇小说,在成名作家继续发力的同时,更年轻的作家也开始凸显创作实力。
  讲述百年中国故事 关注变化中的复杂经验
  过去一年的中国小说题材广阔,风格多样,叙事方式复杂多变,呈现出多色调、多角度的特点。许多作家将目光投向乡土与都市的交融、家庭与爱情的纠 葛,以及知识分子的命运,他们以作家的情怀和担当书写着变化、行进中的社会。中国小说学会会长雷达认为,对于百年中国故事的讲述是2014年小说引人注目 的特点。作家们在讲述方式上各显身手,具有鲜明的创新性,体现出作家在拥有文化自信时对叙事的积极探索。贾平凹的《老生》、徐则臣的《耶路撒冷》、范稳的 《吾血吾土》、海飞的《回家》、何顿的《来生再见》等作品都是如此。对现实进行密切关注是很多作家的创作诉求,宁肯的《三个三重奏》、刘心武的《飘窗》、 储福金的《黑白》等作品都体现出这一点。乡土叙事依然占有重要分量,但变化明显,比如关仁山的《日头》、范小青的《我的名字叫王村》等,或体现为一种寓言 式的不确定的存在之影,或侧重于对日益解体中的传统乡土的现代性乡愁的抒发。它们关注农民的灵魂状态、文化人格,更关注他们在急遽变革的大时代中的伦理震 荡和精神裂变。
  《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就长篇小说创作谈到,《蟠虺》是一部有巨大艺术涵盖力的作品,小说借用悬疑的故事外壳,实际对历史、现实、知识分子的尊 严等命题进行了严肃考量,写得有热血有骨气。《老生》展现了作家多年来对古典文化、古典精神的认知和积累,具有穿透中国社会的力量,语言疏朗,是贾平凹长 篇中的杰作之一。《耶路撒冷》写得很开阔,徐则臣由年轻人的成长写出了中国几十年的变化,宏大的气象和品格值得关注。同样写城镇化,《我的名字叫王村》和 《日头》采取了不同的写法,前者采用后现代写作的技法,在写乡村生活时找到了一种“轻”、“易”的审美表达;后者则跳出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写作,通过亡灵和 智者的对话思考城乡一体化转型中的问题。
  “70后”为代表的青年作家步入写作成熟期
  在去年上榜的小说作家里,出现了更多以“70后”为代表的青年作家,这表明他们的创作实绩开始被业界认可,细读其作品,也可以发现这一代作家的 创作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开始从细碎的对自我世界的描摹转向对他人命运的书写。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副主任何向阳说,上榜的青年作家与以往相比,更多关注现 实民生问题、社会敏感问题、社会精神层面的问题。比如弋舟的《所有路的尽头》由艺术家的精神状态扩展至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在物质的占有和生活的幸福两者之 间艰难抉择。李凤群的《良霞》写出了乡村女性的一生,通过主人公的善良、自尊等美德映射现代化进程中个体命运的变化。这一代作家开始转向重视他人和世界, 他们紧紧抓住人物的命运,不再局限于个人的小世界,“70后”开始进入写作的成熟期。
  评论家谢有顺认为,去年小说创作有两大特点,一是成名作家依然在坚持探索,写法上出现新气象,像贾平凹、刘醒龙、宁肯等作家,叙事上都有新意有 变化。这表明除了思考“写什么”之外,“怎么写”依然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此外,石一枫、弋舟、肖江虹、余一鸣、李宏伟、曹军庆等一批年轻作家写出了优秀 的中篇小说。以往人们认为,中篇小说已逐渐成为被作家淡忘和忽略的文体,但现在看来,中篇小说依然还是中国作家应用得最娴熟的文体,中青年作家在这方面的 表现尤为突出。
  尝试新的写法 读小说开始“有难度”
  社会的复杂经验给作家提供了极大的言说空间,作家们创作出一批“有难度”的小说,精确表达了变化中的中国经验。正如雷达所谈到的,叙述方式的革 新、形式结构的变化、话语的碎片化都出现在过去一年的小说创作中。作家改变惯用的写实主义手法,有意识地挑战读者阅读,重新借鉴现代派或后现代主义小说的 言说方式,打破常规时序,取消连贯性的故事。中短篇小说尤其显示了作家的敏锐和深刻,许多人在如何表现中国人的思想感情方面有精妙的构思,创作出了好作 品。
  评论家洪治纲认为,中短篇小说创作水准尚可,作家在艺术上的求新求变体现出对创作的负责态度,钟求是的《我的对手》、李凤群的《良霞》、薛忆沩 的《一段被虚构掩盖的家史》、张惠雯的《岁暮》等作品,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在肯定取得的成绩时,我们也要看到,很多中短篇小说存在着明显的问题: 一是故事缺乏必要的说服力,情节发展和转换草率;二是小说内在的意蕴非常单薄,缺乏必要的回味空间,叙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每到盘点一年收获的时候,人们总会为时间的转瞬即逝而慨叹,但与此同时,又更为这一年出现的一部部优秀作品感到欣慰,因为体现在这些作品字里行 间的,是作家们严肃、真诚的创作态度。他们秉持对文学的敬畏之心,不断反思、挑战自我,期待通过字句篇章为读者带去有价值、有意义的思想和审美体验。当 然,其中也必定存在一些遗憾之处,而这些遗憾也有待作家们继续探索、加以弥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6 22:13 , Processed in 0.06649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