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家谱序
明代,祖先原籍直隶枣强县城郊牸牛庄(一说悖牛庄),明朝枣强属北直隶(京师)真定府冀州。
明朝初年,祖先遭花军之乱。同时,当时因各地战乱,全国各地居民分布不均,朱元璋决定将“狭乡之民迁于宽乡”。这就是著名的明朝初年以洪桐县为代表的大移民。 在此背景下,洪武二年(1369年),始祖李敬祖、李敬宗、李敬章兄弟三人,迁至山东省青州府青郡东乡,东距城五十余里,于尧河之西青龙河之东定居,取名“夹河”。尧河,现为青州市和昌乐县的界河。青龙河,现夹河村中季节河。 祖先定居后,因两河河水泛滥,居住交通不便,村子迁至青龙河西畔原“李家店”地址,仍称“夹河庄”。李氏自此安居乐业,生息繁衍,人丁兴旺。至今,已历二十余世。 为解决跨越青龙河东行问题,先祖捐资建成青龙桥。青石板铺面,青石做石拱,四角四个石头狮子,昂首怒目,栩栩如生。桥面宽阔,可六马并行。青龙桥为能工巧匠筑就,可与赵州桥媲美。自明朝开始,前后风雨600年,岿然不动。2001年毁于小人弄权弄财异姓异类之手。族人哀之。 人多后,一支迁移至昌乐五图“老官李庄”。始祖李敬祖留居“夹河店”。李敬宗、李敬章迁至昌乐城西四十余里“埠头庄”。李敬章之子后又迁至安丘城南四十余里“下坡庄”。 二三世葬村南。1990年曾于村南已成果园的墓地出土“李氏先茔”墓碑。四世开始葬斗鸡台,至今,已历四百余年。 斗鸡台,位于村东南,据传台内有两神鸡,晚上出来相斗,金光闪闪,神光四溢,为风水宝地。故李氏族中,多有人才俊杰。 另,据考,枣强移民也被认为是山西大槐树移民的一部分。因为,河北枣强一带在元末明初战乱中也是破坏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当地百姓不可能外迁,枣强应是洪洞移民的一个中转站。洪洞移民进入济南府、青州府北部地区,走枣强― 德州一线比较方便。一些枣强移民的家谱、族谱也说他们本是洪洞人,经枣强迁来。 移民到达目的地后,一家人往往分居各地,为了日后相认,他们往往打碎一件器物,各执一块,作为信物。据《青州市地名志》记载,青州市普通镇牛家庄传为洪武年初河北枣强迁来的牛氏所建。牛家兄弟砸碎一口铁锅,各执一块,作为日后相认的凭证,俗称“铁锅牛”。 2010.7.12 明朝初年移民图:
今天的夹河村: 夹河村位于东距青州市50华里的谭坊镇东南,人口1288人。夹河驴肉祖传于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18年)属地方名吃,后被清朝宰相刘罗锅回老家省亲荐为清廷贡品而闻名全国。改革开放以来,村民抓住机遇,以夹河驴肉为支柱产业,发展民营企业18家,个体业户68家,年产值9000万,实现利税500万元,为青州市经济百强村。夹河驴肉闻名全国。历史悠久,驰名中外,祖传工艺,结合现代科技,配入各种名贵佐料精制而成,味道鲜美、清香宜人。先朝宫廷御膳,当今大众美食。 枣强县: 位于河北省东南部,衡水市南端,界于东经115°35′~58′,北纬37°08′~35′之间,总面积892.3平方公里。东隔清凉江与景县、故城相望,西临冀州市,南靠邢台地区南宫市,北接桃城区、武邑县。县城北距首都北京272公里,西距省会石家庄124公里。枣强县是国务院确定的对外开放县。现辖5镇6乡,总面积829平方公里,人口37万人。 明代,改路为府,枣强属北直隶(京师)真定府冀州。 相关阅读: 大槐树移民在山东的繁衍 来源:2010.4.14 大众日报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上老鹳窝。”这是一首在山东广为流传的俗谣。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热播剧《大槐树》,让人们将明朝初年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的故事重新拾起。为还原历史,记者采访了对山东移民史颇有研究的山东教育学院副院长刘德增教授,并于近日亲赴山西省洪洞县,采访了大槐树景区总顾问樊德昌。 战乱伤民 移民复垦 元朝末年,政治黑暗,政府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持续17年的元末农民战争主战场在黄河下游、黄淮平原一带,使山东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乐陵一县,仅剩 400 余户;潍县之族姓,惟存李、金二姓……连当朝皇帝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认:“中原诸州,元季战争受祸最惨,积骸成丘,居民鲜少。” 与元政府武力统治国家不同,明太祖朱元璋是个很有头脑的政治家,他知道用经济来发展国家。当时,农业占国民经济的百分之八九十,恢复农业,离不开劳动力,快速恢复劳动力的办法就是移民。明初移民席卷全国,最为大家熟知的便是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 可以说,当时山西是移民的不二之选。据史料记载,明朝建立时,山东、河南的人口都只有不到200 万,而山西的人口竟达400多万。这得益于山西特殊的地理位置,西有吕梁山,东有太行山,在天然屏障的护佑下,受战争的影响比较小。但晋北、晋中都是山地,只有晋南地区可以耕种,人多地少,百姓的生活非常苦。于是,朱元璋决定将“狭乡之民迁于宽乡”,开始从山西移民。 乡情难舍 移民不易 办理移民的官署就设在洪洞城北的广济寺。樊德昌说,洪洞交通便利,地处晋南平原,人口非常密集,是最主要的移民地。而当时明朝刚刚建立,没有大兴土木的条件,办理移民的官差就借了闲置房产多、位于官道旁边的广济寺作为办公地。 离广济寺不远处有一棵直径 3米多的大槐树,被老百姓供奉为神树,是洪洞的地标。官差就张榜文,贴告示,将移民集中到大槐树下登记造册,并发给“ 川资”、“凭照”,督促他们上路。当时移民都是靠走,从太原到洪洞快走7 天,慢走要8天,不可能把山西各地的移民都集中到洪洞发派。但是大槐树是移民官署的象征,说到移民,自然就和它联系到了一起。 离家千里,到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这对老百姓来说并不容易接受。因此民间广泛流传着官府欺骗移民,强制迁徙的说法,并把洪洞大槐树移民后裔归纳为两个特征:“走起路来背抄手,小拇趾甲是两个。”背抄手走路,是因为两手被成年累月反绑,遂成习惯。小拇趾甲是两个,有的说是官兵怕移民路上逃跑,在每人的小拇趾甲上砍一刀,做记号;有的说是移民将初生子女的双脚小趾甲咬裂,当记号;还有的说是移民一路上翻山越岭,磕磕绊绊,双脚的小趾甲碰伤了,裂成了两半。而由于两手被反绑,移民需要大小便,就冲着押解的兵卒喊一嗓子:“解开手,俺要撒尿。”时间一长,懒得多费口舌,只喊一声:“解手。”从此,大小便又多了一个代名词。 樊德昌认为,尽管当时的大槐树移民的确是有官差押送的,但这些民间传说有夸张的成分。朱元璋知道老百姓对高压政策很反感,所以在当时给出了很多优惠政策,有完备的组织系统。并且,移民政策是一项国策,前后经历了 50多年,如果靠欺骗是无法完成如此浩大的移民工程的。 东昌兖州 移民聚集 据统计,文献记载的洪洞大槐树移民共计18次,自洪武六年起,至永乐十五年止。其中,文献明确记载的山东洪洞大槐树移民仅两次。 明朝文献《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二十一年八月,朱元璋采纳了户部郎中刘九皋的建议,对山西平民实施了一次向外移民的行动:“于是迁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诸处闲旷之地,令自便置屯耕种,免其赋役三年,仍户给钞二十锭,以备农具。”这是文献载明的第一次山西移民山东。 洪武二十二年十一月至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朱元璋又命后军都督佥事李恪招募山西贫民迁往彰德、卫辉、归德、临清、东昌一带。这是有记载的第二次移民。 但刘德增分析其他一些史料后,认为洪洞大槐树移民山东不止这两次,至少在洪武二十七年还有迁入东昌、高唐一带的移民。而如今,山东聊城市的临清、高唐、东昌、茌平、东阿、莘县、冠县及德州市平原一带洪洞大槐树移民村落分布非常密集,茌平县有 1054个自然村落,其中洪洞大槐树移民村落 555个,占茌平县村落总数的52.66% 。这也印证了移民东昌府的文献记载。 除了东昌府,明朝官方文献中提到兖州也为洪洞大槐树移民安置区。如今定陶有 1050个自然村落,其中洪洞大槐树移民村落410个,占村落总数的39.05% 。成武共有 1313个自然村落,其中洪洞大槐树移民村落499个,占村落总数的38%。明代兖州府辖四州二十三县,定陶、成武都在其中。 迁入山东的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范围较广,从《山东省地名志》第一卷中,共检索出91个县市存在洪洞大槐树移民村落。 而枣强移民也被认为是大槐树移民的一部分。因为,河北枣强一带在元末明初战乱中也是破坏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当地百姓不可能外迁,枣强应是洪洞移民的一个中转站。洪洞移民进入济南府、青州府北部地区,走枣强― 德州一线比较方便。一些枣强移民的家谱、族谱也说他们本是洪洞人,经枣强迁来。 刘德增说,东昌、兖州两地的洪洞大槐树移民约44752户,加上枣强移民,约67128户。以每户7人计算,迁入山东的洪洞大槐树移民总数约 50万。但随着人口繁衍,大槐树移民不断增多。以滨州杜氏为例,据杜氏家谱记载,洪武二年也就是1369年,杜雄飞从河北枣强迁居今山东滨州城内北街。1609年,杜氏人口繁衍至200余人,1685年增至1500余人,1911年增至5000多人,到2002年超过万人,仅滨州一带的杜氏后裔村落就达60多个。但也有很多本非洪洞大槐树移民却寻根至大槐树的家族,存在着家族史在传承过程中失忆,看别的家族是大槐树移民,便也认为自己是大槐树移民后裔的现象。 移民扎根 农商繁盛 大槐树移民到达目的地后,一家人往往分居各地,为了日后相认,他们往往打碎一件器物,各执一块,作为信物,最著名的是“打锅牛”的传说。据《青州市地名志》记载,今青州市普通乡牛家庄传为洪武年初河北枣强迁来的牛氏所建。牛家兄弟砸碎一口铁锅,各执一块,作为日后相认的凭证,俗称“铁锅牛”。 移民迁入山东后,主要是垦荒屯田。因此,移民所建村落,大都以“××屯”命名,其中尤以“姓”+“屯”为多,在山东西部地区以“姓”+“官屯”命名的村落则是官府组织的移民官屯。 移民的涌入,必然要引起与土著的矛盾,特别是土地的争夺。但不可否认的是,移民对于促进山东农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农业的恢复,移民所建的村落也逐渐成为当地的经济中心。从现代山东乡村行政建制来看,移民村落往往是镇政府所在地,而镇政府所在地一般都是历史上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村落。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移民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大槐树移民分布的东昌、兖州,正处在京杭之间的运输动脉――大运河上,这也为晋商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山东西部地区的商业快速发展起来。谚云:“南有苏杭,北有临张。”“临”,指的是当时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商业城市临清,“张”,指的是商贸重镇阳谷的张秋镇。 在文化上,齐鲁文化的传统并没有因为移民的迁入而中断,在山东一带,也很难找到大槐树移民带来的民俗事象,这也就是所谓的“入乡随俗”。(陈巨慧实习生 孙鲁星) 相关阅读: 寿光市稻田镇村庄及其来历 1、安埠 得名时间:明洪武二年 得名原因:据刘氏族谱考释:明洪武二年,始祖刘子中率四子由今河北省枣强县刘家洼子,迁居寿光县国兴寺以东十字沟立村。至十一世祖刘继先迁至村以南土埠之前立村,因村前有一座姑子庵,故取名庵埠,后以谐将“庵”改为安。 2、北慈 得名时间:明洪武年间 得名原因:明洪武年间,北仉庄杨西城佃户们在此种地形成一个庄子,时名杨家庄子,先祖仁美之次子由长久庄迁此定居,繁衍生息,人丁兴旺,遂改称西慈。 备注原长久庄遂称老庄慈,至中华民国初期,以地理位置西慈改称南慈,老庄慈改为北慈。 3、北董 得名时间:明洪武二年 得名原因:据董氏族谱考释:明洪武二年,始祖董士能兄弟三人由京师真定府枣强县迁至山东寿光县弥、丹、桂河流域定居,士能祖居丹河西,亦称丹浒。 备注:至后世董主、艾由丹浒移居王家庄给予王氏管家,并成为继承人,遂将王家庄更称董家庄,至清嘉庆年间称北董庄,即简称北董。 4、北河涯 得名时间:南宋高宗年间 得名原因:据刘氏族谱考释:村始建于南宋高宗年间,因古丹河横贯村中,遂取村名河涯庄。后因居住姓氏增多,以姓遂称王家河涯、赵家河涯,朱家河涯,刘家河涯,但聚落以丹河两岸自然形成南北两部分, 备注:建国后以地理位置方位遂称北河涯。 5、卜家庄 得名原因:据卜氏族谱考释:八世祖卜海,于明朝末由赵庙乡卜家庄迁此立村,以姓氏取名卜家庄。 6、常乐营 得名时间:明万历年间 得名原因:据杨氏族谱考释:明万历年间,先祖由河北省枣强县迁至山东潍县张高埠,至二世祖杨有能复西移卜居寿光县丹河东岸,依辛罗营处立村,为吉祥取村名常乐营。 7、常流 得名时间:清乾隆十六年 得名原因:据刘氏族谱考释,清乾隆十六年,先祖刘常礼由水南迁此立村,以其名为常礼庄。至后辈认为用祖宗名字不妥,改为常刘庄,因村前桂水常流,遂更称常流。 8、崔岭东 得名时间:明洪武二年 得名原因:据崔氏族谱考释:始祖仲祥原籍昌乐县八里庄人,于明洪武二年北迁寿光县境桂河西北土岭前定居立村,取名崔家岭,亦称岭上,因居住自然村形成东西两部分,该村位东,遂称崔岭东。 9、崔岭西 得名时间:明洪武二年 得名原因:据崔氏族谱考释:始祖仲祥原籍昌乐县八里庄人,于明洪武二年北迁寿光县境桂河西北土岭前定居立村,取名崔家岭,亦称岭上,因居住自然村形成东西两部分,该村位西,遂称崔岭西。 10、大伦 得名原因:据伦氏族谱考释:先祖伦仲原籍北宋时期的广南西路雷州府,北宋元丰年间,任寿光县府尹多年,晚年与尾儿子在此定居立村,取名四环村,后更称东张林村。又因村内多系伦姓遂改称伦家庄,至民国初期即称大伦。 11、德胜张 得名时间:明洪武年间 得名原因:据张氏族谱才释:明洪武年间,始祖张智勇由山西省洪洞县迁至山东寿光城东30里居立村,时因村周围多黄沙土,故名沙窝张。后称张家庄。 备注 至清朝在向清政府交纳粮税时重名出现差错,遂更名德胜张。 12、东丹河 得名原因:据董氏族谱与碑文考释:明洪武二年,始祖士贤、士能、士成兄弟三人,由京师真定府枣强县迁至寿光县,伯祖士贤居桂滨、叔祖士成居弥崖、仲祖士能丹浒立村,因居丹河西岸故名西丹河。 备注:越三世部分人移居河东,遂称东丹河。 13、东稻田 得名原因:据董氏祖园墓中,砖上刻记“大元至正”字样的考证,元朝就有该村,相传,元末东依樊、胡二庄居住点有董兴庄,土城地楼,吕家胡同,苏家巷,后因耕地低洼宜植水稻,遂更名总称稻田。 备注:因古丹河纵经村中部,以河为界为成东、西两部分,该村位东,遂称东稻田。 14、东河沟 得名时间:清咸丰七年 得名原因:清咸丰七年,王氏由潍县前王村迁此立村,因位于丹河古道南岸,故名河南王,光绪二年,魏氏从魏家庄迁入,后因丹河改道故成河沟,遂更名河沟,为便于区分,更称东河沟。 15、东刘营 得名时间:明洪武二年 得名原因:据刘氏家谱考释:明洪武二年,始祖由山西省洪洞县首迁昌乐县郭齐村定居,至后世刘颜刚、刘颜成兄弟二人北迁寿光胵在东30里卜居丹水以东立村,因位于刘营以东、故取名东刘营。 16、董家稻庄 得名时间:明洪武年间 得名原因:据董氏族谱考释:明洪武年间,始祖董明星由山西省洪洞县迁至山东寿光县城东50里处,依稻庄定成立村,故取村名董家稻庄。后为便于行政析董家稻庄一、二村民委员会。 17、高家营 得名时间:明洪武年间 得名原因:据高氏族谱考释:明洪武年间,始祖高世谦、世让、世德兄弟三人,由山西省洪洞县迁至山东省寿光县城东30里丹水之东,依辛罗营定居,繁衍生息,逐成村庄,取名高家营。 18、官路 得名原因:据夏氏族谱考释:太始祖于元朝末年,为避战乱携四子由河北省枣强县徙居山西省洪洞县。至明洪武二年,奉诏由洪洞县迁至山东青州府,至先祖夏景祥时,北迁此处立村取名夏庄。后因村旁有一条通往京都的大道,遂更称官路 19、管村 得名时间:春秋时期 得名原因:相传,春秋时期,齐桓公居王望,齐王爱卿管仲居住此地,曾有“齐王望管仲”之说,故名管村。 20、何家 得名原因:据何氏族谱考释:何氏原籍今河北省枣强县,元朝初,迁居寿光北部草碾子庄。至明洪武十三年,三世祖何浩移居南留吕庄,繁衍生息,人丁兴旺,成为主户,至清嘉庆年间,更村名为何家庄。简称何家。 21、蒋家营 得名原因:据蒋氏家谱考释:始祖蒋豁原籍南京应天府江守县古淀村人,明崇祯年间任青州府府尹,随眷入籍乐安县,尔后迁居寿光县城东30里古丹河水之北,依辛罗营立村,故取名蒋家营。 22、李营 得名原因:据崇兴寺碑文考释:唐太宗十二年东征,曾在此临丹水扎五营三寨,因辛、罗二位将领居此,故总称辛罗营。并有李姓留居此地藤萝湾南岸,取名为李家营。简称李营。 23、李寨 得名时间:明永乐年间 得名原因:据李氏族谱考释:明永乐年间,始祖由京师真定府枣强县迁至寿光县城东40里依寨里定居,繁衍生息,人丁兴旺,自立一村,取名李家寨子,简称李寨。 24、梁武赵 得名原因:相传原村名“双庙子”,时因村内有关帝庙,土地庙而命名,据梁氏族谱考释:明成化年间先祖由山西省洪洞县迁居双庙子村。后武、赵二姓相继迁入,至清道光年间为求吉祥,以村内最早姓氏梁、武、赵三姓组成村名。 25、刘埠 得名时间:明洪武三年 得名原因:据刘氏族谱考释:明洪武三年,始祖刘子中率四子由今河北省枣强县刘家洼子,迁居寿光县国兴寺以东十字沟立村,时名十字沟刘,至隆庆二年,因水灾有部分户迁至管地以南土埠子之前立村以姓氏土埠取名为刘家埠子简称刘埠 26、马寨 得名时间:唐太宗十二年 得名原因相传,唐太宗十二年东征,部下辛、罗二位将领曾在此临丹水扎五营三寨,总称辛罗营。亦名寨里。 备注:据马氏祠堂考释:明初,始祖马龙飞由山西省洪洞县首迁昌氏县黄埠子村任教三年后,复北移寿光古雒城之北寨里,繁衍生息,成为主户,遂更称马家寨子简称马寨。 27、南慈村 得名时间:明洪武二年 得名原因:据慈氏族谱考释:明洪武二年,先祖慈仁美由潍胵在江牛埠,迁至寿光县城东部定居,时名长久庄。后仁美次子迁往西北5里处杨家庄子。繁衍生息,人丁兴旺,遂更村名为西慈,以后遂称长久庄为老庄慈。 备注:中华民国初期,以地理位置改西慈为南慈。 28、南河涯 得名原因:据刘氏族谱考释:村始建于南宋高宗年间。因古丹河横贯村中,遂取村名河涯庄。后因居住姓氏增多,以姓王遂称王家河涯、赵家河涯,朱家河涯、刘家河涯。 备注但聚落以丹河两岸自然形成南北两部分,建国后以地理位置方位遂称南河涯。 29、南齐 得名时间:明万历年间 得名原因:据传,明万历年间,李斌由栖霞县城里迁此立村,取名李家庄,至崇祯年间,夏梦鲸率二侄廷琥,廷玥由官路迁入居村西头,清初,李、夏对村名有争执,经调解因村北靠齐家湾,而定名为南齐。 30、牛寨 得名时间:明崇视元年 得名原因:据牛氏族谱考释:明崇祯元年,始祖牛春荣,由济南府齐东县官牛家庄迁至寿光县城东四十里依寨里定成,繁衍生息,人丁兴旺,自立村庄,取名牛家寨子,简称牛寨。 31、潘家稻庄 得名时间:明初 得名原因:据潘氏谱考释:明初,始祖潘金武由浙江杭州府仕和县迁至山东省寿光县城东40里依稻庄定居,故名潘家稻庄。 32、潘家庄 得名原因:据潘氏族谱序考释:夏代就有“禹王治水历三秋”。水从潘家门口流,据渊始祖坟墓考证,皆为园墓,由此断言元朝以前立村。 33、前东刘 得名时间:明洪武二年 得名原因:据刘氏族谱考释:明洪武二年,先祖刘亨,刘能,刘吉兄弟三人,由京师真定府枣强县淘金厅迁至寿光县城东30里卜居丹水以东立西刘营村,至八世刘明臣、明贤明德明昭兄弟四人,由西刘营迁居村东南3里处立村,故名前东刘 34、水南 得名时间:明永乐年间 得名原因:据刘氏族谱考释:明永乐年间,始祖刘霭,刘霞、刘沾兄弟二人,由山西省洪洞县迁至山东寿光县。伯祖居灶户,仲祖居寿光城关,叔祖刘沾定居桂河南岸,取名水南刘,后改称水南。 35、宋家稻庄 得名原因:相传古人于汉朝就聚居垦殖于此,农以种植水稻为主,故取村名稻庄。据宋氏族谱考释:明洪武二年,始祖由河北省枣强县迁至山东寿光县城东40里处,依稻庄定居立村,故名宋家稻庄。 备注 为便于行政析宋家稻庄,一、二、三、四个村民委员会。 36、谭何 得名时间:元初 得名原因:据何氏墓碑考:元初,何氏在此立村,时名何家。后有张、李、赵谭姓踵至。自民国末年至建国后六十年代期间,与邻村谭家同一个行政单位,1962年体制改革时重析为何家、谭家两个行政单位。由此何家更称谭何。 37、谭家 得名时间:明初 得名原因:相传,明初谭氏首居此处立村,以姓氏故名谭家。 38、田家 得名时间:明初 得名原因:据田氏族谱考释:明初,始祖由山西洪洞县迁至山东寿光县桂河东岸立村,时因地势低洼,取名田家洼,隆庆二年洪水泛滥,遂迁至桂河西岸国兴寺西之高处立村,遂称田家庄子,简称田家。 39、王望 得名原因:相传,春秋齐桓公元年以前就有该村,名曰古洛城。齐桓公年间(公元前685-682年)管仲为齐桓公爱卿,管仲对桓公,竭诚襄助,言听计从,桓公对管仲事无大小,悉与磋商,两人相依为命,形影不离,管仲西征,桓公特筑八 备注:角台向西瞭望,因齐王经常登台瞭望,因齐王经常登台瞭望,故更名为王望,为便于行政析为三个村民委员会。 40、魏方 得名时间:明成化元年 得名原因:据魏氏族谱考释:明成化元年,魏氏祖携三子,由云南乌撤卫,今贵州威宋县治迁至山东寿光 城东30里丹水以西立村,后长子云纪台魏家,次子云侯镇黄桥,始祖同三子居此立村,取名魏家老庄。简称魏家庄。 备注:清宣统年间,因村北设有店房曾一度称店前魏家,据方氏族谱考释:明成化年间,方氏由浙江台州宁海县迁至山东寿光县城东30里稻田前立村,以姓氏故名方家庄。解放后魏家庄与方家庄组成同一行政村,总称魏方。 41、吴家 得名原因:据吴氏族谱考释:吴氏原籍今河北省枣强县,因避战乱,移居山西,明洪武二年,由山西省洪洞县迁至寿光县东南40里卜居桂河南畔定居,明谓水南吴家。至清嘉庆年间,更称吴家庄子,今简称吴家。 42、西丹河 得名时间:明洪武二年 得名原因:据董氏族谱与碑文考释:明洪武二年,始祖士贤、士能、士成兄弟三人,由京师真定府枣强县迁至寿光县,伯祖士贤居桂滨、叔祖士成居弥崖、伯祖士能丹浒立村,因居丹河西岸故名西丹河。 43、西稻田 得名原因:据董氏祖园墓中,砖上刻记“大元至正”字样的考证,元朝就有该村,相传,元末东依樊、胡二庄居住点有董兴庄,土城地楼,吕家胡同,苏家巷,后因耕地低洼宜植水稻,遂更名总称稻田。 备注:因古丹河纵经村中部,以河为界为成东、西两部分,该村位西,遂称西稻田。 44、西刘营 得名时间:明洪武二年 得名原因:据刘氏谱序考释:明洪武二年,先祖刘亨、刘能、刘吉兄弟三人,由京师真定府枣强县淘金厅迁至山东寿光县城东30里卜居丹水东岸辛罗营以立村,遂以姓氏地理位置取名西刘营。 45、小伦 得名时间:清道乐四年 得名原因:据伦氏族谱考释:清道光四年,伦秀石因兄弟分居由大伦迁此安家立村,取名小伦家,简称小伦。 46、兴隆 得名时间:明洪武年间 得名原因:据刘氏族谱考释:明洪武年间,始祖刘子中率四子由今河北省枣到刘家洼子,迁居寿光县国兴寺以东十字沟立村。 备注:隆庆二年,因洪水为患冲散庄园,八世祖刘花迁此定居,因地势较高东西延伸形似卧龙,取名兴龙,后因谐音称为兴隆。 47、杨家营 得名时间:唐太宗十二年 得名原因:据崇兴寺碑文考释:唐太宗十二年东征,曾在此临丹水扎五营三寨,因辛罗二位将领居此,故总称辛罗营,据杨氏族谱考释:明洪武年间,始祖杨忠于河北省枣强县徙居寿光县卜居辛县罗营区域内立村,故名杨家营。 48、张家营 得名时间:明洪武年间 得名原因:据张氏族谱考释:明洪武年间,张氏始祖由河南府北迁山东商河三甲张。至成化年间,后世一族迁居寿邑丹右辛罗营地域入熬李家,后生三子,为继张氏之嗣,命次子士贤复姓归宗,遂依居李家村前,立村为张家营, 备注 为便于行政析分为张家营前、后两个村民委员会。 49、张家营 得名时间:明洪武年间 得名原因:据张氏族谱考释:明洪武年间,张氏始祖由河南府北迁山东商河三甲张。至成化年间,后世一族迁居寿邑丹右辛罗营地域入熬李家,后生三子,为继张氏之嗣,命次子士贤复姓归宗,遂依居李家村前,立村为张家营, 备注:为便于行政析分为张家营前、后两个村民委员会。 50、赵家 得名时间:明初 得名原因:据赵氏族谱考释:明初,始祖赵时公,由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首迁寿光县景明寺旁,复迁此地立村,以姓氏取名赵家庄。后因村内建一座砖楼,一度时期曾名亦称赵家楼。至一度时期曾名亦称赵家楼, 备注:至明末,楼被烧毁后遂复称赵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