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研究者的态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4-8 08:22: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研究者的态度   

                                                           许锡良



    有在读博士生从北京回来,谈到当前博士生之间的研究处于一种高度的互相封锁状态。大家平时基本上互相不讨论学术问题,更是不轻易透露自己正在研究或者准备研究的课题,至于自己研究的参考资料也不会提供给另一个人。我问为什么会如此状态?曰:大家怕泄露自己的研究,发防被他人无偿窃取。一种人文社科方面的研究,便要搞得如此神秘,似乎是对知识产权的特别保护意识。其实,任何基础研究都没有这个必要。在中国一直有“同行是冤家”,“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父”的狭隘思想观念。其实,在国外,只有涉及发明专利方面的研究成果才需要严密保密,而无论什么学科的基础研究部分都是无偿开放的。如果遇到也对相类似的课题有兴趣的同仁,更是珍惜,立即提供自己的研究资料,希望有人能够共同探讨,共同进步,他们对有与自己共同研究兴趣的人是十分欢迎的,几乎无论哪个学科都是如此。

    当年的数学家陈省身先生到法国留学结束回国,他的导师因为怕他因资料的原因中断了数学前沿性的研究与关注,还不时完全免费给他寄出自己全部的数学前沿资料,这使陈省身先生即使回国后,也仍然能够站在数学研究的前沿顶端位置。这是十分难得的。陈省身先后去过德国、法国、美国学习与研究过数学,所遇到的导师与同行对待数学研究的态度都是毫无保留地提供自己最前沿的研究心得与研究资料。甚至我接触过的一些港台教授,他们的心态也莫不如此。中国学者,如果就研究某个问题向英美国家的大学教授要索要研究资料,如果这个教授有,他们会无偿悉数提交给你。许多与外国学者教授打过交道的人都有此经验。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大学与他们的大学教授、学者会有如此差异呢?关键是我们错误地理解了研究,或者说我们不是真正的研究,我们只是把研究当成情报资料来保存与占有而已。我听说,上海某大学也是如此。如果图书馆外文资料室新进了一批外文书,某些学者会将之悄悄借走,而且久借不还,直到自己的研究成果面世。怕的是别人也看到这本书,也受此书的启发而写出比自己更有深度的研究文章来。垄断最新资料便成了我国某些专家学者占据研究至高点的法宝,这听起来简直是无稽之谈。因为,如果把研究资料作为情报来保密,那就意味着不是真的研究。上海的某大学每年都要出许多的所谓研究成果,在我们这一专业中国内算是数一数二的了。但是,这些所谓的研究成果看来看去,大多只是资料汇编,所做的大多也只是资料整理的工作。至于真正的研究,却极难看见。从这里我便明白了,为什么这些中国的大学里会把占有外国资料看成是研究的核心因素,也把自己研究时的参考资料看得需要那么保密。原来这里没有真正的研究,有的只是资料汇编与情报搜集的工作。这样学术研究竞争就变相变成了资料情报的占有与垄断的竞争。国外发达国家的一个图书馆都是免费对外开放的,人类的知识与智慧,只能够让人类去共享,因为,只有这样,人类的思想智慧才会不断地进步。前人的研究成果就理应成为后人进步的基础与平台。但是,如果偏离了这样的思想理念,研究资料变成了谋利的情报,就这一点来说,当然是需要做好保密工作了。

    可是,对于一个真正研究的人来说,研究的资料固然不可缺少,但是,对于研究者来说,最重要的仍然是其智慧。比如爱因斯坦研究出“相对论”,他所占有的资料都是完全对外开放的。那个时候他所依据的不过是人人每天都可以看见的光线,人人都知道的宇宙中速度最快光速,还有地球的重力加速度,时间,牛顿的定律与麦克斯韦的方程,这些物理学界人人皆知的资料。但是,这些资料如果没有爱因斯坦的智慧来重新研究工作思考,找到矛盾,发现问题,其实你占有了这些资料又有什么意义?作曲家都知道那些音符,都知道作曲的某些基本规则,但是,只有像贝多芬这样的音乐大师才能够作出能够影响世界的曲子。每个中国学者都知道有二十四史,十三经,有《论语》、《孟子》之类,但是,只有经过鲁迅的智慧才能够从这些里面发现,其实只不过是写满了“吃人”二字而已,只有鲁迅才能够根据这个研究结果,呼出“救救孩子”这样的超越时空的世纪之声。一个优秀的面包师固然离不开优良的面粉及其他的佐料才能够做出优质的面包,但是,优秀的面包师不是因为他有了优质的面包与佐料,而是因为他做面包高超技能与调味技术。大家同去一个地方旅游,但是人与人都能够体验出不同的感受来。有些人浅薄粗劣,有些人深刻细腻,有些人单调,有些人丰满,有些人只凭肉眼看见一块石头就只是一块石头,有些人则能够用慧眼从石头中看出风景,看绚丽多彩的人生哲理,能够从平凡细微处体察出不同凡响的地方。作为研究者来说,占有资料当然是重要的,但是,研究的基本资料,就一个民主开放社会及有良好的学术研究的环境来说,应该持科学无国界,研究无禁区的精神,面向所有人开放才对。当然如果涉及到个人的知识产权与技术专利,另当别论。这主要是工科范围内的事情。对于基础学科来说不存在这个问题。

    人文学科如何才能够真正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就是你的研究成果不能够被他人抄袭并且出版卖钱。如果有人从你的研究中受到启发,又有所发现,这应该是值得肯定的。尽管他的发现可能价值在你的之上,但是,作为一个学术规范来说,他必须在研究过程中说清你的研究成果,并且要表明是受你的研究成果启发得到的。如果一个人的基础研究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那么这个人的研究价值就体现出来了。我愿意我写的文章被人引用越多越好,也希望能够启发更多的人,这没有什么不好。在一个学术规范化工作做得很好的社会,一个人的东西是不可能被人轻易拿走的。即使是没有公开发表的东西,也是如此。一个教授在学术会议上的发言,课堂上的讲授,甚至私人之间的学术探讨,对方提出的好的思想见解,别人都不可以无端占为已有,即使在写文章时提到,也要标明这是在某个场合内受某教授的启发写出的。上课时表述一个观点,如果是借用他人的,也必须提前向学生说明这是某某教授的观点,否则,一经发现,这也是抄袭。所受到的学术处罚完全等同于从纸质媒体上的抄袭。这也是学术研究共同体共同遵守的学术道德。否则一个学术流派是无法形成的。当年的法兰克福学派,维也纳讨论小组,芝加哥学派都无不是这样。大家都可讨论,大家必须尽全力贡献自己的思想观点,但是,谁也不可窃取他人的思想智慧成果。是谁提出的,就是谁提出的。否则你就不可能在这个学派里能够维持下去。当年芝加哥学派的他创始人之一,与杜威齐名的米德一生没有出过一本专著,所有的思想智慧都集中体现在课堂上,他的灵光闪现的思想智慧被学生们用课堂笔录下来,整理发表,就是一本本的优秀著作。这是一个在生前没有出过一本专著的世界级大师,是开山式的学术思想人物。倘若一个社会没有这样知识产权意识,没有这样真正尊重知识的气氛,那么,各自保守的结果,就是社会智慧枯竭,学术发展停止,真正的研究断绝,知识进化缓慢。从这些看似无足轻重的中西方差异中,我们其实看到的是不同的学术研究风气,也看到了对研究的不同理解。博士提供的这个研究信息让我读出了我们学术研究的偏差与薄弱环节。

2008-7-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9:03 , Processed in 0.14793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