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回望中发现未来的模样,实现意义的前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4-20 09:57: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回望中发现未来的模样,实现意义的前行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孙彩平

    清晨醒来,总是被一种奔向未来的情绪推动着,开始一天的新生活,在心里憧憬未来的模样。
    一百年来,我们选择通过“向外看”描画未来。我们把现代化作为未来的标准,把今天的西方作为我们未来的模版,把吃西餐、过洋节、说洋话作为时尚,向提前过上、甚至只是短暂地经历这样生活的人投去艳羡的目光,甚至,为了更快更直接地过上这样的生活,很多人想尽办法,选择远赴重洋、背井离乡地移民……
    一百年来,我们坚定了“向前看”的姿态,把“弃旧图新”作为方向。为了迎新,我们不遗余力地除旧,遗弃旧传统,停用古汉语,把怀念过去斥为守旧,把信守古训看作迂腐,决绝地想割断自己的文化根基,努力将未来变成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样子……
    大家不再认为,过去,包含着照亮当下与未来的意义之光。一件事的意义,无法在孤立的时间片刻定论,而必须在时间的绵延中,在诸多连续的过去、现在与将来中才能清楚地呈现和绽放。失去过去这一根基,人终将无法确定自己去往哪里,为什么要那里去。托克维尔说,如果“过去不再把它的光芒照向未来,人们的心灵(就会)在晦暗中游荡”。
    过去,如同广阔的海洋,隐藏着前人、他人以及自己以前的思与想、生活的经验与教训,是我们全部的文化财富和意义宝藏,“因为离开旧思想传统,任何思想都几乎是不可能的(阿伦特)”。在这个宝藏中,我们捡拾起珍视的贝壳,装进衣袋,带向明天。在昨天与明天的相逢中,成就对人生、对世界、对社会的理解,“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回头看是描画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式。孔子强调“日三省乎己”,教导弟子时常回顾自己做过的事、说过的话,检视自己的德行,他晚年时对人生的回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已成为很多人自我理解的重要参照。但他写《春秋》修史中所透露的回望对精神前行的方法论意义,可有多少人懂?
    小学品德课教材中,有很多请学生回顾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的环节,多数老师把这当作课堂的引入,当作展开讨论话题的基础,很少有人想到,回望生活的教材设计的思路,暗示着意义找寻的方法论路径——在回望中实现意义的前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9:49 , Processed in 0.10594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