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能否拥有真情实感?
在奥斯汀的“西南偏南”大会(Austin’s South by Southwest festival)上,一个名为爱娃的25岁迷人女性在交友软件Tinder上问道:“你是否爱过一个人?”那些在爱娃的页面点击“喜欢”的用户们能和爱娃互发消息——只是随后他们收到一条信息说:“你已经通过了我的测试……请让我知道我是否通过了你的。”这时他们才意识到自己被一个机器人吸引了——那个机器人就是电影《觉醒前夜》中的女主角。
在《觉醒前夜》中,主角凯莱布(Caleb)由于赢得了公司的一项大奖而被邀请到老板的别墅去参加一场图灵测试。这项测试以机器人的交谈水平来衡量其是否具备智力,但其实话语能力是不能等同于智力的。不过,这部电影并不旨在揭示图灵测试的局限性(人工智能专家早已在进行相关研究了)。《觉醒前夜》想要告诉我们,世上没有能够衡量情感的图灵测试。一旦机器人足够先进,我们就几乎无法区分它们是具备真情实感,还是只是带着一层情感的面具。
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有感情”的机器人,但是它们的能力和在图灵测试中表现出的智力一样肤浅。这些机器人没有感觉,但是能够察觉人类的情感并作出相应的回应。事实上,研究表明,电脑在解读表情方面已经超越了人类,这意味着人类将难以对机器人撒谎。
Aldebaran Robotics公司研发生产的机器人Nao,能与人进行眼神交流
到目前为止,机器人并没有真正的情感,但是它们能表现得好似拥有感情。那如果一个机器人表现地和拥有感情无异,我们是否应该在意其感情的真伪?人们的本能回答是“是”,因为没有人喜欢被人欺骗。但是如果一个机器人并非有意说谎的话,这类感情伪装又是否具有欺骗性?
机器人的感情是否为“真”,这点由人类的反应来决定。如果一个机器人能让人类有所触动,那么它的感情是否为真就已经不重要了。美国科幻小说家雷·布莱伯利(Ray Bradbury)在他的作品《我歌唱带电的身体》中对这一观点进行了阐述。故事中,一个家庭失去了母亲,机器人祖母便接替起她的角色,为家人制作美味佳肴,给孩子们放风筝。(哪个人类祖母能够如此完美?)家中的父亲因此感觉不安,对她说道:“你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是的,”机器人祖母回答,“但是你在这里……如果关心是爱,我便是爱;如果了解是爱,我便是爱;如果防止你犯错,助你成为好人是爱,我便是爱。”最终,家里的孩子们都感受到了她的爱,并认为她“是真实的”。
大卫·哈森(David Hanson )和他的爱因斯坦机器人
如果一台表现出情感迹象的机器人朝你微笑着说“我爱你”或者“我很高兴”,你会相信吗?由于我们无法证明机器人没有真情实感,所以你可以选择相信,也可以选择不信。这与我们和动物的互动差别不大(动物也和机器人一样能够识别开心和悲伤的表情)。如果你的宠物狗叹息着躺在地上,你或许会觉得它心情不好。如果你那天过得不顺,你更会觉得你的宠物狗不开心。
哺乳动物的大脑能产生基本的情感,比如欲望、恐惧和喜爱。但是这些情感都出自本能,和意识无关。然而复杂的情感就不一样了。比如嫉妒。一个人如果对某样东西充满渴望,却发现别人有而自己没有,他就会对那人产生负面的情感。然而狗并不会因为另一只狗在啃骨头而觉得嫉妒——它只会流口水。
要让机器人拥有情感,我们就必须克服这道意识难关。没人能解释意识究竟是什么,但是像雷·布莱伯利这样的未来主义者仍然认为人工智能能在2029年前通过图灵测试并拥有意识。然而,一些科学家认为,电脑无法像人类的神经系统一样将信息结合成完整的图像,所以电脑无法拥有意识。时间会证明一切的,不过在答案到来之前,我们应该思考自己是否真的想让机器人拥有感情。
心理学教授克雷格·史密斯(Craig Smith)认为:“我们并不希望机器人拥有情感;我们只是希望它们能够察觉我们的感情。”但并非所有机器人专家都同意这一观点。机器人公司和社交机器人的支持者们也表示反对,他们认为感情让机器人更加敏锐,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给人类带来快乐。然而,科幻作品告诉我们,大多数试图推翻人类的机器人都拥有感情。我们愿意承担这一风险来研发拥有真情实感的机器人吗?
到目前为止,机器人的情感能力取决于和它们互动的人。我们与机器人的关系决定着它们的情感潜能。如果机器人能通过经验拥有情感,我们便是他们的导师——这一想法既让人心安又让人不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