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庆昌:面向事物本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8 13:46: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面向事物本身  





刘庆昌

我后来才知道“面向事物本身”是现象学的基本精神,而且知道了“面向事物本身”的现象学意义是面向可以把握的经验事物本身,对形而上的超验之谈采取回避的态度,可见现象学是十足的经验主义哲学。照此标准,我在研究中所持有的必定不是现象学的立场。提到这一些,完全因为自己在未学习现象学之前,竟也戏剧性地告诫自己要“面向事物本身”,我的意思是研究者不可把意识过多地指向各种知识和思想的文本,最好是“面向事物本身”。
我们大都熟悉这样的景象:一人在作文,眼前摆放着若干相关文献,写几句便习惯性地引用,引用过多时,便做技术性的处理,熬油点灯,最终成文。其文通常符合流行的规范,可以在研究领域找到无数的同类,终了也能找个好去处,但平心而论于知识和思想进益关系不大,至多是可供作文者敝帚自珍的物件。面对这种事实,我想到了目前普遍实施的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应是此类敝帚越来越多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举措。
显然,我是在说写论文的事情,上述情形在今天应该说是足够普遍的,基于我的良善,始终认为作文者如此并非懒散成性,而是他们真的以为研究就是那样一回事。从他们跟着导师学习研究起,感受到的就是那样一种做法,以至毫无知觉地认为研究和作文是可以等同的。在记忆中,老师们也总是要求我尽可能占有资料,多读多写,说是最终就能写出好的论文。当然,老师们也会说到研究,但通常会在方法上给与建议,有关研究本质的教导是少而又少的。正是这样的学术教育造就了一代代连同文章也写不好的人,更谈不上造就创造型的人才了。关于论文写不好这件事,我以为核心在于研究没做好,再说严重点,很可能在为文之前根本就没有研究发生,因而可以说我们的学术界中会做研究的人是较少的。用我常说的一句话说,不是不愿,实在是不会呀。
说很多的人不会做研究,人家多半不服气,可如果人们真的会研究,他们的作品是应该为知识和思想的进益有所贡献的,那就问问他们自己能够说清楚自己与知识、思想的进益究竟有什么关系。其实,即使我们真的不会做研究,也不是我们自己的过错,而是仍在进行中的学术教育的荒诞。指导我们的导师都是个半吊子,又怎么能够教会我们做研究呢?这样的话只是一种自我安慰,如果我们真的有志于研究,完全可以向无数的前辈们学习,同时我们自己也可以不断地感悟,毕竟我们不会不知道研究是要探索未知、修正已知的事业。因而我们又可以说会做研究的人较少,基本上是真正有志于学的人较少。
我有志于学,三十余年,痴心不改,熟知我的人也这样认为,又碰巧遇到了良师,就这样认真地走过来,不懈地体悟、学习,逐渐形成了作为研究者的自信。如果有人问我“研究的根本”是什么,我会自信告诉他们,要“面向事物本身”。事物本身在哪里呢?从否定的方向说,它不在汗牛充栋的文献中,从肯定的方向说,它就在搁置了文件之后的我们的意识中。若要附加一个前提,则是我们的意识必须是朝向真实事物的意识。人常说,我手写我心。心原本是空无一物的,我们写心实为写心中之物,心中之物正是事物本身。切莫以为我在随心所欲地言说,经验告诉我,虽然心外之物听起来更像是事物本身,但那样的自在之物于我无干,事物入乎我心,于我才有意义,而当此时,原来于我无干的心外之物已成我心中之物,那我心中之物岂非事物本身?
研究者并不是时时刻刻盯着研究对象进行他的研究,研究的过程只能是概念化的心中之物在个体主观世界的运思。对于理论研究来说,这就是客观的真实。为了避免对前人有效劳动的重复,足量的文献阅读是必须的,但文献的阅读除了避免重复之外,主要的用场在于增强判断的能力。研究的实质是我们以研究者的立场走向事物,借研究者的力量走进事物,所谓走进事物,是我们用意识让概念化的事物向我们招供,显示它的本相。要有这样的效果,除了“面向事物本身”,我们还有什么办法?
可惜这个办法无法被淋漓尽致地言说,因为它几乎是自动化地发生在研究者的意识之中,它实际地发挥着效用,研究者自己却无法捕捉,这应是深刻的理论思考之法难以传授的原因。但值得高兴的是无法有效传授的理论思考之法,却也在许多研究者的感悟中得以代代传承。我揣度在很多悟性良好的头脑具有蓝牙功能,可以进行无言的能量和信息传输,或者有“扫一扫”二维码就能够全知全能的神奇本领,否则又怎样解释内在思维方法的继承和发展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0:01 , Processed in 0.10231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