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学法的要素与思维的要素是相同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8 23:07: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法的要素与思维的要素是相同的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读书笔记 (35)

                  

王晓春

……教学法的要素与思维的要素是相同的。这些要素是: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和经验的情境——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到兴趣的连续的活动;第二,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第三,他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第四,他必须负责有条不紊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他要有机会和需要通过应用检验他的观念,使这些观念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发现它们是否有效。

(《民主主义与教育》  杜威  著   王承绪 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10月版 179页)

     显然,这就是所谓研究性学习,探究式教学,问题解决式教学的路子,也就是科研的路子。在杜威看来,科学研究的路子与教学的路子是一样的,其核心都是“思维”。我国有人说,国外的教育是从小就把学生当成研究生来培养,说得不错,是这么回事。小孩子的研究与科学家的研究虽然不在一个层面上,但是思路的大框架应该是相同的,只有从小奠定这个大的框架,孩子长大才能真正成为科学家和创造者。这是一元论。

     可我们这里流行的却是一种二元论:孩子是孩子,科学家是科学家。小孩子的任务不是探究,不是创造,而是先积累知识,积累得越多越好,等他们上了大学,再学习研究不迟。这就把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割裂了,把孩子的思维与成年人的思维割裂了。这种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不可能单纯积累知识,他们在死记硬背的同时,也积累了可怕的态度——非探究的态度,不动脑筋的态度,脱离实际的习惯。也就是说,还没等上大学,他们的脑子就被缝成了口袋,锈住了。里面塞满了教师灌进去的互不关联的“知识”,考试之后,就都“还给老师”了。有学者告诉我们,我们的留学生在搞研究的时候,自己往往提不出研究题目,于是去找导师出题(这是应试思路,你出题,我答题),而外国学生在这方面却强得多。这就可见,我们的许多孩子在中小学,脑子就已经被锈住了。习惯成自然。我还有一个更有力的证据是,我见到的中小学老师,绝大部分都没有分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他们一张口就问“怎么办”,而他们几乎都是大学毕业生,有些还是研究生。身为研究生却从来没有找到过研究的感觉,这在我国这非常普遍,因为他们从小没有建立起研究的习惯和思路。

         于是你就明白新课改为什么强调探究式学习了。这个东西必须从娃娃抓起,晚了就来不及了,学生的思维习惯一旦固化,长大了很难改变的。按我们现在的教学方法,会把大批本来有希望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孩子训练成只会干活的庸才、操作工。

      当然,杜威的设想,期望值可能太高了。你能在每一堂课中都设计出“真实的经验的情境”吗?即便设计出来,它们与教材的体系能丝丝入扣地吻合吗?这太难了。我不知道几百年以后教育能不能做到这种程度,反正目前是难以做到的。目前我们所能做到的,只是要让教师明白,教学方法的核心是让学生动脑筋思考,而是不记忆,即使我们不能堂堂搞情境教学,即使我们不能堂堂研究“真问题”,起码也应该让这种教学方式占有一席之地。也就是说,我们至少应该打破知识挂帅、思维缺席的教学状态,给迄今为止的落后教学方法上点“润滑油”,以免早早地就把孩子们的脑子锈住。愚以为,目前我们能做的,不过如此。然而就这么点进步,仍然遭到许多教师的抵制,看来他们不把学生教傻是誓不罢休的。

                                   2010,8,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4:47 , Processed in 0.08308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