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古诗词阅读回归生活情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8-1 12:1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古诗词阅读回归生活情理
■ 江苏省泗洪中学  程振理
近些年来,古诗词阅读备考多把功夫用在了发现和总结题型模式与解题套路上,虽经反复强化训练也可奏一时之效,然终不能从根本上解开古诗词内涵密码,也就很难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这样的备考训练背景下,常练熟手的诗词学生解起题来还能凑合,遇着新的诗词和题型就只好干瞪眼了。那么怎样从根本上破译古典诗词的密码,解决好这个问题呢?生活化语文教学观认为,古诗词阅读备考一定要回归生活,要借助作者生活背景悟得其创作意图,进而较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住诗词的主旨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更合乎生活情理地把握住其何以这样写而不那样写的原由。只有这样做才有可能真正明白命题人的拟题意图,从而解答好有关试题。一般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知人论世,回归诗词作者的生活情理
《孟子·万章下》:“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大意是说,古诗词阅读备考,必须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生活情理。孟子的“知人论世”说,历来为诗词鉴赏家所推崇。尤其是诗词这种特定的艺术形式,一方面不可避免地要打上时代的鲜明印记,另一方面又必然反映作者的主观情感和思想倾向。因而,我们在鉴赏古诗词时,注意联系作者的生平、思想以及所身处的时代背景,自然可以多快好省地走进作者与诗词的生活情理。
例如江苏高考2011年语文卷《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如何理解诗中所写的“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这就需要“知人论世”了。
这首诗的背景是作者杜甫与友人李白已好久未能重聚、把酒论诗了,因而诗的开头先赞美李白的诗象庾信那样清新,象鲍照那样俊逸(庾信、鲍照都是南北朝时的著名诗人,这里借以烘托李白的诗出尘拔俗,无人可比);三联两句表面看来只是写了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然而两句诗却牵连着双方同样的无限情思,将离情写得极深极浓;末联热切希望:什么时候才能再次欢聚,象过去那样把酒论诗,把希望早日重聚的愿望表达得更加强烈,使结尾余意不尽。其中“重与”是说过去曾经如此,这就使眼前不得重晤的怅恨更为悠远,加深了对友人的怀念。
可见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联系作者的生平、思想以及所身处的时代情境,便可很快走进作者与诗境,并可既快又准地对诗词进行理解与鉴赏。
二、说文论语,回归诗词语言的生活情理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较之小说、散文、戏剧等文体,诗歌的语言更显其含蓄、凝练、跳跃,加之手法灵活多变,形象意蕴丰富,因而考生要想走进诗歌,读懂诗歌,必须巧妙掀起语言这层面纱。除审读诗题、关照作者、解读注释外,考生在品味诗句语言时,还需特别关注诗歌语言的特殊现象,包括文化常识、特定语境义、活用词现象、隐喻现象等,比如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中的“关山月”涉及音乐,指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中“无赖”是可爱、顽皮的意思等。而李清照《一剪梅》中“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封锁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种相思”,怎会“两处闲愁”呢?——联系李清照的生活境遇、所思所想,自会明白这不仅是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而且由己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以见两心之相印。从“一种相思”到“两处闲愁”,则是两情的分合与深化,诉说此情已由“思”而化为“愁”了。那么,“才下眉头”,又怎么“却上心头”了呢?还是要从生活的情理出发,只有明白了李清照的“闲愁”,才会懂得“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正因人已分两处,心已笼罩深愁,此情就当然难以排遣,所以才会“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了。因而,从生活的情理出发,破解诗词语言的密码,是快速而准确解读古典诗词的关键。
三、还原意境,回归诗词形象的生活情理
诗词创作,总是要造境成形的,这情境与形象里,往往寄托着作者的生活与情理。一般来说,诗歌形象多为人物和意象。意象也就是诗中出现的花鸟虫鱼等自然风物,一首诗中的意象往往不仅是多样的,而且是内蕴丰富的。在传统的诗歌中,一些诗的意象往往有其固定的象征内涵,如明月象征团圆或寄托相思、杨柳象征离情别绪、蝉喻指品行高洁、冰雪比喻心志忠贞品格高尚等,诗人对形象或意象描写所形成的特有境界或情调,往往就构成了诗歌的意境,诗歌的意境大多也正是借助具体形象(人、事、物、景或意象)及相互关系来体现。品读感悟诗歌意境,可以帮我们较快地把握诗歌的情感倾向,便于我们准确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
以蒋捷《虞美人·听雨》为例:“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首词是蒋捷一生的真实生活写照。词人曾为进士,过了几年官宦生涯。但宋朝很快就灭亡。他的一生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作者记录自己漫长而曲折的生活经历,以三幅象征性的画面,概括了从少到老在环境、生活、心情各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从红烛映照、罗帐低垂的“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情怀,到苍茫大地上踽踽独行,常常东奔西走,四方漂流,再到此刻独自在僧庐下倾听夜雨,却已木然无动于衷。三个时期,三种心境,一腔旅恨、万种离愁,其中包涵着生命无常、人生无奈的生活情理,读来也令人凄然。
古诗词阅读与备考,抓形象是一着必由之路。而借助诗词语言还原生活意境,则不失为把握诗词生活情理的一条捷径。因而我们阅诗读词,心中要有生活情境意识,要善于扑捉诗词形象,并透过形象领悟诗词蕴涵的生活情理。
四、品析句法,回归诗词技巧的生活情理
高考或中考的古诗词题常常会考到表现手法的运用,这也是常令同学们头痛的一件事。其实,古人创作诗词时,并未预先设计所谓的表现手法,而只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自然而然地运用了一些表达方式而已。这其中并无玄机——诗歌是富有联想和想象的文体,一切都是顺着生活的路子来的。比如,当你看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情景,你也可能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当你看到“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场面,你也可能会跳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这样的奇句;当你身处“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之境,你也可能会生出“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之感……这其中,有联想、有夸张、有比喻、有对比、有虚实,然而这些寄情抒意的方式,皆是自然之笔,并非刻意堆砌。
当然,也有作者故意而为之,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例如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章词原作乃咏物绝类,已是极尽杨花之妙态,苏词为了不落窠臼,化“无情”之花为“有思”之人,首句“似花还似非花”出手不凡,耐人寻味。它既咏物象,又写人言情,准确地把握住了杨花那“似花非花”的独特“风流标格”,实是实笔虚写。次句一个“坠”字,赋杨花之飘落;一个“惜”字,有浓郁的感情色彩。三句承上“坠”字写杨花离枝坠地、飘落无归情状。不说“离枝”,而言“抛家”,貌似“无情”,实则“有思”。咏物至此,已见拟人端倪,亦为下文人花合一、喻指思妇离人张本。“直是言情,非复赋物”,可谓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间,妙趣横生。此乃苏轼匠心独运,脱章词而求神似者也。当我们睹花见人,或又睹人见花,则可以生活情理步入苏轼内心深处了。因而我们在阅读古诗词时,要自觉回归诗词技法的生活情理。
五、披文入情,回归诗词意蕴的生活情理
古人云:“诗言志”。诗词总是要表情达理,透过诗词的语言、形象、手法,结合诗词作者的思想情感时代背景,我们会如同拥有几束阳光驱散雾霾,拨云见日般揭开诗歌的层层面纱,很快走进作者的内心,准确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作者、不同的诗词,会有着不同的诗词情感表达。如唐边塞诗抒发了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也反映了征夫思妇的幽怨和战士的艰苦;唐山水田园诗往往寄托了远离官场污浊归隐山水田园保持高洁品德的情怀;宋婉约词多有抒写国破家亡的感慨和个人悲惨遭遇之隐痛;宋豪放词则多表达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这需要具体诗词具体赏析。
例如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就是表现作者山居的隐逸乐趣的。诗的开头两句,描写雨后秋凉的感觉,表现雨后山野的静谧,也用以抒发诗人对大自然幽静宁谧的喜爱。中间两联,先写大自然的幽趣,继而写农家的生活情景,表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情趣,使静谧的山野,顿时充满了盎然生机。诗人被深深陶醉了,所以诗的末联,进一步表明了对秋天山野的深厚感情,从而表示了归隐的决心。这一幅幅画面,不就是王维追求的理想生活吗?由此可见,只要抓住诗人的时代背景与生活情境,立足语言、形象、手法等多维角度,对诗词内容作整体把握,我们就不难领悟诗词的内涵情理和作者隐含的思想情感。
总之,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结晶,是一种凝练的的文学样式。面对高考或中考的古诗词鉴赏题,其实不必生畏,要明确诗词乃是来源于生活而反映生活的情理表达,因而我们应当让古诗词阅读与应考回归生活的情理,即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依据现实生活情理调动生活体验,走进作品内的生活和作者的生活,进而从作品、作者、读者、现实等维度更深刻地体验感悟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运招用技的缘由。只有在阅读时作多元的生活关照,对诗歌进行多维的透视扫瞄,才能真正走进诗词的内部生活,深刻透彻地把握诗歌内容与作者情感,进而准确无误地解答好高考或中考诗歌鉴赏题。那种仅仅盯着试题,把精力都耗费在发现和总结题型模式与解题套路上,死教死练死考的备考方法,是一种不顾作者生活、诗词内生活和生活情理等,为解题而解题的简单化、僵死化的备考方法,这种备考方法害学生身心,更害真正的古诗词教学和备考,早该退出舞台了。
【注:本文发表于《语文知识》2015年第1期“名师在线”专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9:04 , Processed in 0.10662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