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西医的百年争雄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9-8 09:0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医、西医的百年争雄史
作者:陈益南








摘要:这百余年来,中、西医的博奕,为何竟决出了景况如此悬殊的一消一长之局面?这究竟是现代科学的胜利,还是中医方面的自身消解?

    在1835年西方医学正式进入中国之前,中医在华夏大地便早已有了数千年的历史,全国城乡早已遍布了大大小小、正式与非正式(游医)的中医医生,为国人诊病治病,祛疾除害,恢复维系人们的身体健康。因而,中医,其时便是中国无可争辩的主要医疗手段。

    但是,在西方医学进入中国之后,这百多年来,中国的医疗领域,便开始了二元医学方法的争雄。而且,争雄的局面竟然呈一边倾斜的态势,即西医在高歌猛进,日益发达,夺关破隘,终至雄据了中国医疗领域天下五分之四以上,成为主流。而中医却仍停滞于历史,竟裹足不前,故而连连失守,影响只能一退再退,弄得如今几成中国医疗的边缘!

    据国家卫生部及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有关卫生资源状况披露,现在,在国内从业医师人数上,西医医生已占绝对优势:2013 年全国共有执业(助理)医生279·5 万人,其中,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39·8万人。就是说,现在从业医生中,西医医生占85·8 % ,而中医医生,则只占医生总数的 14·2%!

    而且,据网上一份公开的贴子(一位曾任某省医管局负责人)说,在这些中医医生中,实际上,高达百分之九十(即有 35 万以上),都是所谓“中西医结合”的中医。因此,全国尚是“铁杆中医”者,即仍是在完全坚守纯中医的立场、理念,只用中医学的理法诊治患者,而没有采用任何西医理念及诊治手段的中医医生,已只剩下4 万多人!

    这百余年来,中、西医的博奕,为何竟决出了景况如此悬殊的一消一长之局面?这究竟是现代科学的胜利,还是中医方面的自身消解?
让我们回放这百余年以来的中、西医争雄历史,看看之中究竟发生了些什么。

    第一个在中国正式登陆开办的西医医院,是1835年广州新豆栏街上的“眼科医局”。

    此时,正值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但当时,已有很多外国人到广州经商做贸易,传教士也来了不少。为了给这些洋人看病,一个有着医学博士头衔的美国传教士彼得·伯驾,看到行医既可有利,又能方便接近中国民众而益于传教,便在广州开设了这家“眼科医局”。

    这个西化的“眼科医局”,其生意很不错,三个月间,便接待了925名患者。大概其疗效也不错,因而名声大噪,随着其发展扩大,便改名为“博济医院”。

    1866年,“博济医院”又开设了中国第一家医学学校“博济医学校”(后改名南华医学校),1904年再改称为“华南医学院”,这便是今天的“中山医科大学”之前身。

    孙中山先生,也曾于1886年到这间学校学习医学。

    随后,关于西医知识的著作、文章也开始在中国被翻译出版。同时,西医学杂志《广州新报》(后改名《西医新报》)也陆续出版。1851年由广东南海人陈修堂翻译的西医学新书《全体新论》出版,该书介绍的西方医学知识、特别是解剖学,立马令中国的知识分子耳目一新,大为震动。于是,西方医学逐渐为中国人所熟悉并予以接受。一些中国青年,也开始到西方国家留学,学习西医知识。

    中国第一个留洋学医的学生黄宽(广东香山人),185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学位,回国便在西医院里行医,因其医术高明,连外国人都找他看病。

    由于西医诊治方法与中医显著不同,断病述病说法通俗易懂,而其疗效也不错,因而,西医一进入中国,发展势头就很好。上述第一家西医“眼科医局”期间,其创办人彼得·伯驾博士的行医对象,不仅有洋人,更有遍布中国民众的各个阶层,甚至,清政府的两广总督耆英及后来的抗英名臣林则徐,彼得·伯驾博士都为他们看过病。

    直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仅在广州一地,西医医院就已有39所,病床2722张。

    美国耶鲁大学“雅礼”协会派遣的医学博士爱德华·胡美,则于1906年在湖南省会长沙市的西牌楼,开办了雅礼医院。后由于其医疗水平得到了湖南省当局的认可,美国雅礼学会与湖南有关团体合作,1914年在长沙潮宗街(后扩迁至城北麻园岭)创办了一所新式医科大学“湘雅医学专门学校”,雅礼医院便更名为学校附属的“湘雅医院”。

    几乎是同时,在北京,英国教会机构“伦敦会”的医生科克伦,因博得了慈禧太后的好感,曾得到了慈禧捐助的白银一万两,由此,1906年他便与其他五个教会合作开办了“协和医学堂”(协和医学院的前身)及其附属医院。1915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从“伦敦会”购得原协和医学堂的全部产业,又购得东单三条胡同原豫王府全部房地产,随后再投入巨资进行新校的建设,共耗资750万美元。1921年9月,新校建筑完成,协和医学院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典礼。

    从而,以“南湘雅、北协和”为代表,西医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规模性、高水平的阶段。

    西药店也随之跟进发展,英国品牌药房“屈臣氏”1850年便在广州开设了分店。日商森清太郎则也于1870年很快抓住商机,在广州开设了生意兴隆、名为“岳阳堂”的西药房。

    可以说,自1835年西医正式在中国“抢滩登陆”,到1919年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社会便开始了二种医学并存的局面,并长达数十年。

    显然,中医面临了强大的挑战。

    此前,因中医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早已成为中国人诊治疾病的绝对途径,不论是皇宫官府,还是草根平民,凡生了病者,无不求请中医。然而,自西医学进入中国之后,人们发现,除传统的中医之外,居然还有一种有时比中医疗效更快的方法及药物,可以治愈病患,于是,求医问药,中国人开始有了不同的选择。

    出现新的诊治疾病的方法,照理说,对促进原有中医的发展,应是有些益处的。因此,有些中医名家也开始了对西医学问的学习研究,试图将其应用于中医,以提高中医的医术水平。如天津名医张锡纯,因积极接受现代文化知识,便萌发了衷中参西的思想。他比较中西医学后,认为各有长短,因而又自学西医,试图吸收西医长处,以补中医的不足。经过十多年的读书、应诊过程,便于1909年写成了著名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并仿效西医体制,于1916年在沈阳创办我国第一个民间中医医院——立达中医院。

    而在此前的数千年间,除了在皇家的御医院之外,中医都是以个体诊所的形式而存在。

    但是,毕竟中、西医各自的医理,有如风马牛之不相及,很难有可以互相对接之处。正如股市操作方法中,以基本面为准绳之理念,与以K线均线为蓝图的技术面方法,二者是绝不相通一样。虽同为治病救人,中医、西医这二大流派,亦是无法互学的。即便是能够与时俱进的张锡纯等,其中、西医结合的想法,也仍只不过是企图以西医基础的生化知识,来解读、甄别中医的方药,以求更好运用中医而已。

    因此,中、西医虽已并存于世,却实际上毫无互相融会、互为促进之可能,而只是各走各路,各自独立发展。只不过,一段时期内,并存发展的特点是:西医虽已登陆,中医却仍执中国人治病求医之主流。

    然而,二个方面因素的增长,却逐渐在打破中、西医并存发展的平和局面,而且,很快呈现出一种此消彼长的不平衡态势。

    首先,历经甲午战败、八国联军入侵等大事之后,向西方学习、求得以夷制夷效果的维新思想,深入人心。然而,政治上向西方学习,对中国的旧制度、旧文化、旧观念的革新浪潮,也导致了对从旧文化中生长的中医学,展开了猛烈批判。

    特别是日本自明治维新后,颁法明令废除“汉医”、大举西医化的情况,使晚清民初的大批维新人士,如著名启蒙思想家严复、梁启超、郑观应等,均也持此立场,视中医为所谓“旧医”,是“根立于臆造而非实测”,而大力推崇实行西方医学。

    1926年3月,梁启超因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其间发生医生误诊误治,无端将梁好好的右肾给割了。对此,舆论哗然。然而,梁启超却不仅不追究协和医院,反倒著文在报刊上为西医辩解,说此仅属偶然事故个案,不要以此为口实否定西医,实际上西医诊病捡查严密,绝“不象中国旧医那些'阴阳五行'的瞎猜”。

    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的崛起,其先进代表人物陈独秀、鲁迅、胡适、傅斯年等人,更是既视中医为旧文化,严斥中医的阴阳五行运气理论是封建迷信,更认为新、旧文化绝不能同行,故极力否定中医,宣扬独信科学西医。地质学家丁文江,在贵州乡下考察时患了重病,他竟宁肯抱病忍痛,而坚决不让当地中医来诊治,非叫人打电话到贵阳请西医来。

    “国民革命之父”的孙中山先生,一则他原本学的就是西医,二则他曾长期生活在西方社会之中,包括西医在内的现代自然科学,对其影响颇深,因此,原则上他也是一位不信中医的人。甚至在他重病在身,1925年元月间,还对著名中医葛廉夫说:“予平生有癖,不服中药”。只是到了北京协和医院对他的病显然无可奈何之际,在他生命的最后时期,他才一度肯接受中医的诊治。

    随着从事西医的中国人日益增多,随着从国外留学回来的人日益增多,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知识的逐渐普及,便使西医不论在医疗力量方面,还是在人们对西方医学的思想认同方面,都迅速得以发展。因而,受此影响,民国历届政府的卫生与教育机构,也都在政策上对中医进行了限制。虽说一时还没有废除中医,但在教育问题上,一开始便卡死了中医后继有人的问题。

    从1912年的民国政府(北洋政府)教育体制的立法之中,就没有中医的教育内容,即既不在任何大学设置中医教学课程,也不允许中医开办任何教育机构。民间原已有的中医教育机构,均不能称为“学校”,而且不能颁发任何教育证书。在这些机构学习数年,因无资格证书,故也不能到西医医院工作。

    到1920年代末,国民政府的中央卫生机构决策者,已全都是留洋回国或受过现代教育的文化人担纲,于是,就发生了1929年2月国民政府中央卫生委员会议,一致通过全面废止中医的法案。只是由于当时全国中医界闻讯后,组织了大规模的请愿、申诉、抗议等活动,加之国民政府要人蒋介石、谭延闿、张静江、于右任等人,尚同情、认可中医,因而,全面废止中医的法案才得以被搁置。不过,原有种种限制中医的政策,如中医不能办学校、中医不能称为医院而只能称“医室”(诊所)、禁止中医使用西药等等,则依然在执行。

    但是,国民政府的政令,因某些政治原因,当时在有些地方实际难以贯彻;同时政治时局的演变,也使国民政府不得不陆续宽待中医问题。所以,中医也才得以在政治与军事的缝隙中,获得了一些生存与发展的机会。

    如在1930年代起主政广东六年的国民党将领陈济棠,他对南京中央政府限制中医的法令,就一直是公开表示异议,故而他在广东另颁举措,不仅不限制中医,而且支持广州中医成立“国医研究会”,维护中医教育,拨款开办省立广东国医学院,并为省内二所私立中医学校正名,允其正式更名为学校。

    结果,广东省竟有幸成为当时中医的一个特区。

    到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因军队急需大量医务人员,单纯从西医医院征调,已远远不够用,而中医的确能具有的疗效,则使政府高层也不敢放弃中医。于是,中医从业人员,也成为了抗战之医护力量的重要来源。由此,国民政府军政部、教育部、卫生署便先后行文,对中医正式予肯定,不仅要求军队要“中西医药并用”,而且,原本就同情中医的陈立夫主持教育部后,教育部便决定将中医知识,列为国民教育系列,首次颁布了《中医学校通则》,从此允许中医办学。

    卫生署则也行文,允许中医开办医院,纳入《医院管理则规》范围。1942年,政府又颁布了《医师法》,将中、西医生均并称“医师”,使中医也具有了西医的地位。1944年,重庆还成立了直属中央卫生署的“陪都中医院”——此即为中国第一间国立中医院。

    因为有这样一系列国家政策的转变,现代中国,总算开始让中医有了一个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

    不过,与此同时,西医的力量、规模与影响,随着现代文化与科学知识教育的逐渐普及,却更在同步迅速的增加扩大,不仅西医医院遍布了各大中城市,就是在一些县级小城,西医也有了诊所;连当时荒辟的新疆,也有了不少简陋的西医院,1949年时共设有病床696张。

    与此同时,中医医院、诊所,则不仅在力度上影响日衰(有文化、有地位的人患病后多转求西医),且在数量上也无力再进一步相对增长。

    只是由于民国期间战乱不断,经济落后,国力虚弱,民众生活普遍困难,看病求医欲享受西医医院的治疗,实在是比较不易的事;加之中医医术确实存在的疗效,故使社会中、下层,对中医仍然有着强大的需求。因而,找中医,特别是求请民间中医,在民国时期仍是国民看病求医的主流。

    例如,据《百年北京中医》一书说,在民国时期的北京地区,西医医院虽然已是医疗规模的标志,中医多是诊所,但有据可计的中医从业人员数量,却是西医医生的8倍以上。而东北地区,据伪满期间资料,尽管日本人是压制中医的,但当时登记在册的“汉医”(中医)仍有25000人,超过当地西医医生的3倍。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对于当时中医与西医各自医生人数,时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有一个大致统计:“全国正式(西医)医师18000人,中医人数则远超于西医。”

    中央卫生部副部长贺诚则在一个报告中说:“根据当时乡村的一般调查,全国约有80%的病人未得到正规的医疗帮助,其原因是几十万人的中医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几十万名中医,一万八千名西医!

    这就是截至1949年之时,民国时期的中、西医人数之大体分布状况。即便按至少有二十万中医计,中医与西医的人数之比例,也要超过10倍以上。

    但是,中医、西医各自的影响与发展潜力,却并不以从业人数的悬殊多寡为前提。

    因而,博奕的结果是,经过60年的发展,西医是越来越势强,中医则越来越趋衰,而今中、西医的力量对比,竟发生了天差地别的变化!仅仅在从业人员、正式医生的数量对比上,便就已完全颠覆了1949年的数据境况,由当年的中、西医总人数比例的10 : 1 以上,却倒过来演变为了今天的 1 :6!(中医医生只占 14·2 %,而西医医生占85·8 %)

    中医相对于西医,出现的这种衰落局面,应该说,政府已是没有任何负面责任。

    因为,从新中国之初起,政府对中医就一直是实行认同扶持的政策。

    虽然一度在中央卫生部要求中医实行科学化、中西医结合的过程中,对中医有过一些操之过急、不切实际的举措,但此举很快就为国家最高层予以否决,并就此对当时卫生部二位副部长加以严厉批评。而毛泽东、刘少奇等领导人对中医,更始终都是持坚决认同与支持的态度。毛泽东在1950年8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就为大会题词:“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1958年更是明确批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宝库,应当努力挖掘加以提高。”

    为此,国家在五十年代中期时起,就陆续在全国各地创办了一批中医专业的高等院校。进入新世纪后,各省市的中医学院,也都大规模扩招而发展为中医药大学,以求努力培养中医的后继人才。省、市、县三级也都创办了不少独立的颇具规模的中医院,还创办了国家级与省市级的诸多中医研究机构,鼓励支持对中医、中药的深入研究,以促进中医事业的发展。

    然而,这一切努力,却仍然没能扭转中医日益弱势的状况。

    如果说,中医在民国时期未能得以有什么发展,还可以说是与当时的政府不支持有关。但新中国60年后,中医的发展,却仍远远落后于西医的发展速度,中医明显已日趋坠为医疗力量的边缘、而不再是国民求医看病之主流的现状,其导致的原因,显然,已不再是与政府政策因素相关了。
那么,当代中医在医疗领域日趋边缘的原因,是在哪儿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0:36 , Processed in 0.07577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