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思和:好的选本能将文学引向好的方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9-10 12:24: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陈思和:好的选本能将文学引向好的方向《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3月25日   19 版)
陈思和

    2014年12月,在复旦大学举办的贾平凹作品学术研讨会上,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在发言中谈及自己已在读《老生》第二遍。如果要写文章,还要读第三遍。
    我讶异于他这样知名的评论家,对于贾平凹的关注已经跟踪了40年,对其作品风格大致了如指掌,也许只消翻一遍,大概也能做出相对精准的判断吧?
    陈思和淡然笑道:我的批评不是这样子做的。
    他一直秉持这样的原则。26年前,陈思和与王晓明在《上海文论》开设“重写文学史”专栏,对原有不合理的文学史观念提出敏锐的意见。这一试图解构文学史的写作,曾被认为开启当代重写文学史的进程。
    “重写文学史”专栏结束后,陈思和编写了《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在中外文学关系研究领域提出“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以及民间立场和民间意识、“共名与无名”、“潜在写作”等,成为陈思和具有范式意义的概念。
    多年来他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理论框架,对于文学史的认识、对于评论的思考等等,总有一些不变的坚持和原则。正如他温和的笑容背后,不乏尖锐的思想锋芒。
    “大系”将成为认识历史的参照读本
    读书报:作为《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的顾问,您对这套书的编选大致有何印象?
    陈思和:从新世纪开始,各种选本有不同的分类、不同的编法、不同的功能。编文学史的前提,就是可以把大量文学进行规划分类,这项工作是当前文学工作的重点。南京师范大学编的《21世纪文学大系》是非常有意义的,总体属于学院派,分类比较传统,有延续性,主编都是当代文学最重要的研究者,对当下的文学作品有全面认知,对文学研究的大致轮廓比较清晰。
    但是也有问题。今天的很多作家创作达到了辉煌的高度,也产生了内在危机。他们观察社会的角度不同,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语言表达,但他们形成的是完整的风格,对社会的认知度相似,这是当下文学最重要的表征。“大系”总结他们的经验,总结最好的作品,对文学成就的巩固和发展有好处。纯文学和主流文学产生什么样的关系,某种意义上说可能会有很多冲突,任何一个新的文学观念的产生都有可能对传统文学构成大的挑战。面对这样一个很繁复的文学现状,我觉得目前的各种选本的体现还不够。
    选本和文学导向有关,不能完全是说表现这个时代的文学,这里涉及标准的问题。文学还在往前走,大家不可能返回历史现场讨论,“大系”将成为认识历史的很好的参照读本。要把文学引向什么好的方向,和选本的导向有关。
    读书报:以您的经验,好的选本是什么样的?您认为当代文学史的编写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陈思和:现在是选本世界。过去看重要的文学刊物能大致掌握文学发展的脉络,今天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包括海内海外、两岸四地等复杂关系,都交错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选本要有更新的观念引导读者,帮助读者看清楚文学应该朝什么方向走。
    比如“大系”只短篇卷有严歌苓,长篇卷里没选她的作品,大概考虑到国籍问题。严歌苓是非常重要的作家,从影响力和她的小说达到的目标,无论《第九个寡妇》还是《小姨多鹤》,都应该有作品入选长篇卷。我认为不能拘泥于外在形式,她的影响力主要在中国。另外比如台港文学基本没有收入“大系”,但是诗歌卷又选了余光中的作品,这样读者就更会提出问题。
    对于当下文学要全面、真实地把握,思想还要进一步解放。现在的选本是“春秋战国”时代,各种规范都应该打破。如果真的要有文学史的视野,还是很艰难。
    读书报:各类大系文学史的编写很多,您如何评价这一现状?《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的视角有何特别之处吗?
    陈思和:不同选本各有各的价值,总体上,选本有利于市场对当代文学的关注。在今天这样一个比较大的文化格局下,“大系”比较主流地延续了新文学大系的风格,比较严肃,格调也比较高。
    读书报:您之前也做过选本,在当时引起强烈的反响。
    陈思和:我主编过九卷的《新世纪小说大系》。当初的想法,就是完全改变以往的模式。所以大系里有武侠小说、科幻小说、校园小说……网络上流行的都有。第一是这些作品质量不错,不是我们想象得那么差;第二是我认为这类作品需要和主流文学沟通,否则不能体现文学选本的全面性。我编选本,就是希望瓦解当下的文学秩序。今天的时代是大变化的时代,如果对网络小说发展这个大潮流视而不见,也会觉得观点陈旧。
    在编完小说大系后,我故意在最后把编入作品的160位作家的名字全部列上去,发现一半是文学史上不见的,一方是王安忆、方方等传统作家,一方是南派三叔、天下霸唱等等,两个系列名单放在一起,完全是分裂的。我感觉非常兴奋,像1949年开文代会一样,两路人马都汇总在一起了,能看到今天的文学跟以前完全不同。
    当时我提出的“潜在写作”,还有关于官方文学、知识分子的文学、民间文学三个层面的互动整合。再如民间立场和民间意识,就是民间文化怎样影响当代文学。我都是先有理论,再去编文学史的。鲁迅说,如果没有“史识”,就是一大堆材料长编。但如何把文学史观转化为文学史语言来表达?那就需要有文学史理论,需要特殊的文学史的概念术语。
    “我对当下文学有个困惑”
    读书报:您现在还密切关注当代文学发展吗?
    陈思和:一是忙不过来,二是换了工作岗位,到了复旦大学图书馆之后,时间就更少了。但是我对当下的文学有个困惑。由于新媒体的出现产生的文学现象以及形成的影响,我注意到了,但没有时间去跟踪关注,基本上是个盲点。
    但我认为是会有大的变化。就像当年五四新文学面对通俗文学一样,当年也是在和旧文学斗争中产生了新文学,但是旧文学并不差,而且当年它是主流,新文学开始是先锋,慢慢占领了主流的地位。这也和选本有关系,如果只选先锋文学或新文学,就会起到提倡和推动作用。
    读书报:您看《老生》,居然看了两三遍,而且把《山海经》原文找出来和小说中引用的《山海经》对照着看,这让我非常意外。
    陈思和:做评论一定要这样,把各种信息都掌握。我正在看第二遍。如果要写文章,还要看第三遍。一定看三遍。才能看出作品的潜在结构,才能读得出作品的味道。有些人误以为把西方理论拿来就可以套现在的文学。其实是没办法套的。20世纪90年代的创作也有些是按照西方的模式,比如当年的女性主义代表作家林白、陈染,对于她们的创作,可以用西方的理论研究;但是大部分文学,像贾平凹的作品,没办法拿西方理论框架套用。那些理论无非是帮助你开阔思路,帮你提供进入文本的视角。但很正的理论建设要靠自己。现在有些博士生写论文,导师先要问:你用什么方法?其实所谓“方法”是贯穿在你的叙述中的。现在的培养有些误人子弟。我不主张用理论生搬硬套,最后把人读傻了,拿到作品就没有艺术感觉。当你如果把理论研究透了,可以去套各种作品,这也是培养研究生的一种方法,但我认为至少不是一种培养学生的好方法。
    读书报:您对于当前的学科制度建设好像很悲观。
    陈思和:这是和教育制度有关。中文系文学专业建立硕士点是在80年代,博士点进入是在80年代末。到了90年代,大批的博士点出现,到今天已经培养了很多现当代文学硕士,但是,基本的成就都放在“专”上,如研究一个很小的问题,博士论文出来,也许可能填补“空白”了,这只是局部研究,而在整体的学科的认识和学科建设上,我觉得比起1980年代,没有进步反而倒退了。80年代关心的都是大问题,90年代关心的是小问题。这就使90年代培养的研究生格局不大。当年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他们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问题引起多大震动!重建了中国文学史。这是因为学者考虑的不仅是文学,而是整体学科现状的反思和推进,现在的年轻学者不在这样一个层面上培养。
    我不是说学生本身,而是研究生制度,没有帮助学生提高学术能力,而是在小问题上掌握资料,要填补空白,现在学者可以成为某一个类型的专家,但是对学术大的推进,是一个空白。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丁帆,他在民国文学史的提出上有前沿性的观点。
    读书报:整个学科建设的氛围如此。但是也有一种声音认为,年轻学者受到的影响和教育,使他们无法超越上一代的学术水准。
    陈思和:这与个人也有关系。我们过去也是受到老师的影响。好的导师都有自己的理论框架和知识背景,但是在培养学生的基本学术眼光上,我认为现在是严重欠缺的。现在的学生都是80后、90后,我们认为他们应该知道的历史,他们都不知道,不要说“文革”和“文革”的历史至今还在文过饰非,前辈们用血换来的教训正在被慢慢地有意识遗忘,对于“文革”后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他们也缺乏真正的认识。再加上这么多年消解理论,掩盖真相,把他们的思想搞得非常混乱。在这个学科的基本精神上,他们是欠缺的。
    现当代文学这个学科不止是在向下走,简直是在慢慢消解。我不是危言耸听。
    读书报:贾植芳对您的影响有哪些?
    陈思和:基本上重新塑造了我的人格。当时我也是跟着主流走。贾植芳不是这样的人,他不是一个随风倒、或是跟着主流走的人,他始终是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立场、自己的风格。在他身边,我开始知道应该怎么选择自己的道路。我研究巴金,巴金有遥远的、高尚的人生理想。这个理想达不到。所以巴金很痛苦;贾植芳是通达的人,是有风骨、有立场的人。他们对我都有影响。
    一定要做同代人的批评家
    读书报:如果请您概括一下自己的治学方法呢?
    陈思和:我个人对学科的认知,从来不是“纯学术”,也不只是一个专业的问题,我自己寻找的一种人生道路,这是价值论的问题。一个人必须要有价值论,你怎么生活,怎么面对这个世界,你的立场在哪里。有这样的想法,主要因为我的导师贾植芳。对我来说,学术是我安身立命的基本立场,是基本的行为学。这样的立场,使我活得像一个知识分子。当时老师教我就是这样教的:做资料,读文本,就是这样的传统。第一就是理论观点要从研究当中完成,要学会在生活当中发现问题,要学会在研究当中发现问题。比如研究当代文学,学者就要有前瞻性,你要觉得这个问题可能会对以后产生影响。只有自己发现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其次,任何学术问题其实都是你的人生问题。你所有提出的问题都要解答你自己的困惑,这是你对人生的态度、对社会的态度的投射,而不是与你无关,为写论文而写论文。我现在非常鼓励学生研究同辈作家,要做同代人的批评家。因为上代人的问题你没办法唤起共鸣,今天去“穿越”不那么容易。但是,同代人的困惑你是理解的,他们的痛苦、他们的追求、他们为什么这么写,你是了解的。如果你只关心前辈的问题,你就只能跟着前人的思路走。
    文学从来没有独立的文学,就是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你的困惑应该和文学的困惑联系在一起。
    读书报:您是把学问和人生紧密联在一起?
    陈思和:我们这个专业时间范畴只有上限没有下限。上限没有什么好讨论的,学者们把精力放在上限(晚清民国之交),他们觉得这个学科离当下太近,没有办法做出科学判断。很多导师为了显示自己觉得研究与当代没有关系,故意引导学生研究晚清民国,把自己的学术研究和当下划清界限。我反对学生这么做。
    我们这个学科没有故纸堆,我们的希望在当下,研究是为了解决当下的问题。所谓当代就是未来,关心未来的文学是什么,再过五年的文学是什么,再过十年的文学是什么,对这个方向要有预期性,否则出来一个好作家我们也是后知后觉。
    读书报:您如何评价文学批评?陈思和:现在的文学批评有两大块,一是媒体批评,二是学院批评,舆论导向基本在媒体,但发现问题、推动学科进步的是学院。比如王安忆在复旦经常向学生推荐好的文学作品,她的阅读不是主流媒体关心的,但她眼光非常之好,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学院批评应该发现。
    学院批评的主要阵地还是在讲堂,在专业学术刊物,以及专业型的学术会议。但学院批评有时也需要依靠媒体传播其发现和研究成果。如果媒体批评和学院批评结合相辅相成,能达到双赢是最好的效果。这中间需要有好的平衡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10:57 , Processed in 0.06887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