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千首论词绝句汇为一部词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9-10 12:50: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两千首论词绝句汇为一部词史陶然 项鸿强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4月22日   10 版)
《论词绝句二千首》,孙克强、裴吉吉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第一版,92.00元

    论词绝句是词学理论与词学观念的载体之一。作为词话、词籍序跋之外具有独特样式的词学批评文献,论词绝句或五言、或七言,往往在极小的篇幅中蕴含着丰富的词学观念,其学术价值值得重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论词绝句研究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至今方兴未艾。孙克强教授多年来一直留意论词绝句的文献整理和研究,近日与裴喆先生推出《论词绝句二千首》一书。该书广博精审,是词学批评文献整理的一部力作。
    论词绝句的搜辑整理始于清末况周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唐圭璋先生《词话丛编》乙编拟目中有赵尊岳辑论词绝句一卷,然未见刊出。吴熊和先生主编《唐宋词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附录收录有清人论词绝句二十八家六百零一首,首次将论词绝句作为词学资料刊布,引起了学界的重视和进一步研究、搜集、整理的热情。近年来,王伟勇教授的《清代论词绝句初编》(台湾里仁书局2010)和程郁缀、李静教授的《历代论词绝句笺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先后问世。《清代论词绝句初编》共汇集一百三十三家一千零六十七首清代论词绝句,《历代论词绝句笺注》共收录元代以来七十家八百五十余首论词绝句,每诗附有笺注,用力甚深。而孙克强、裴喆《论词绝句二千首》收录了明末清初至民国五百五十五家诗人论词绝句两千三百五十首,在辑录数量上达到高峰。
    该书由前言、正文、引用书目、人名书名索引四部分组成。前言论述论词绝句在词学史上特有的理论价值,以及从学术史角度梳理论词绝句的研究整理概况。正文部分以人系诗,诗作依作者生年排列。每一作者之下撰有小传,列其生卒年、字号、籍贯、科甲、仕履、著作。每题诗作之后标明出处。书后附有引用书目和人名书名索引。索引收入全书所录论词绝句中出现的人名、书名,因此《论词绝句二千首》不仅仅是评论资料的汇编,更是便于读者检索使用的工具书。
    对于文献整理工作来说,完备是重要的标准。论词绝句多散落在诗词别集之中,钩稽爬梳,颇为不易。《论词绝句二千首》收录了民国年间的作品,这是该书数量大增的重要原因。清代为传统词学繁盛阶段,民国在延续之外另有新变,是词学向现代学术转型的关捩点。例如刘咸炘《论词韵语》云:“浅涉姜张已不尊,周吴幽径也迷惛。如今却忆雕菰老,独识花庵广大门。”雕菰老谓焦循,焦氏认为《花庵绝妙词选》的价值高于《绝妙好词》,《绝妙好词》一味轻柔润腻,《花庵绝妙词选》却不尊崇一家,选有诸如刘克庄之类豪放磊落的作品。刘氏深以为然,借焦循之论来诉说自己的词学观点。刘咸炘出身于儒学世家,曾任教于四川大学,是民国年间著名的史学家与文献学家。其论词既不尊崇浙西,也不迷信常州,已摆脱传统词学浓厚的宗派意识。又如梁品如《论词绝句》云:“境界初标王静安,青云万里渺难攀。纷纷品藻多偏好,论定未能到盖棺。”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是王国维吸收西方美学而成的词学批评范畴,其渊源乃为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梁品如对王国维的境界说评价甚高,认为达到高不可攀的地步。这些论词绝句对于窥见民国年间的词学转变大有裨益。在《清代词学批评史论》中,孙克强教授曾将清代词学问题的探讨延伸至民国;在《论词绝句二千首》中又将辑录的时间下限定为1949年,这与其广阔而整体性的词学观相一致。
    时间跨度的选择影响了文献资料的浩繁复杂。清代文献已是浩如烟海,民国文献又有其时代的独特性,其搜集难度也大为提高。《论词绝句二千首》文献来源包括三大部分:一是大量清代、民国年间的诗词别集刻本;二是各种大型文献丛书,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未收书辑刊》《清代诗文集汇编》《清代稿抄本》等,都是其资料来源;三是近现代报刊杂志,民国时期新旧文学并存,报刊是论词绝句此类旧文学样式在新时代传播的重要媒介,报刊杂志有着散乱不便于搜集的特征,这也增加了文献辑录的难度。因此《论词绝句二千首》对于整理保存词学文献有着重要的作用。
    丰富的文献积累是学术研究的必要条件。《论词绝句二千首》搜罗宏富,材料翔实,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词学资源,拓宽了清代以及民国词学的研究视域,其意义在于:
    第一、词史脉络的自觉构建。词话、词籍序跋等词学批评文献多片段化的分析,少有通史类的论述,而以组诗形式出现的论词绝句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其宏观的批评视野具有词史意义。《论词绝句二千首》搜集了大量的论词绝句组诗,例如厉鹗、郑方坤、章恺、朱方蔼、沈初、陈观国、朱依真、沈道宽、谭莹、高旭等人的诗作。这些组诗的标题多为“论词绝句”,表明论者已摆脱偶发式的感悟,发展到具有自觉批评的文体意识,确立了论词绝句的批评典范。组诗多以时间顺序纵向勾勒词学发展脉络,评价历代词人,例如郑方坤《论词绝句三十六首》梳理唐代至其当代的词人,谭莹《论词绝句一百首》评价唐宋词人八十六位,促进了唐宋词在清代的经典化过程。地域词史也是论词绝句表现的一个方面。谭莹《三十六首专论岭南人》、潘飞声《论岭南词绝句》二十首,留意词体创作的地域性特点,评论历代以来的岭南词人,有助于岭南词学的弘扬,也为后世研究岭南词人的词体风格、词人轶事保存了文献资料。另外,该书所收录之专论女性词人的论词绝句,如张祥河《论词绝句十首专赋闺人》、吴灏《名媛词选》题辞十首,将历代著名女词人纳入批评视野,可谓是简明的女性词史。
    第二、词坛活动的钩沉索隐。本书收入不少词籍题辞,词籍题辞中难免有应酬社交之作,这些作品在情感与见解上自然不及那些具有创作冲动和批评意识的诗作,但对于反映词人群体间的交游酬赠而言,却自有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如王文濡《〈昔梦词〉题词》:“彊邨劝我少加工,勉效偷声愧未工。”自注:“同乡朱古微先生屡以词易成名勖我。”朱祖谋为晚清词坛宗师,在与同乡文人的交游过程中,劝勉其作词,从而扩大词学的创作群体。又如《论词绝句二千首》辑录了三十三首关于《迦陵填词图》的题咏,从清初的王士禛等一直绵延到清末的陈棨仪、龚显曾等,其中同样蕴含着词学批评资源。例如张埙《题陈其年先生填词图五首》“少年喜读迦陵集,思得黄金铸此人”,有助于读者了解陈维崧词在当时的接受情况。《迦陵填词图》之后出现了大量的题咏填词图的作品,从中可以窥见清代词学的兴盛以及词体地位的提升。与此相类似的是晚清文人对《彊邨校词图》的题咏。《论词绝句二千首》共辑录了二十七首。缪荃孙《题朱古微校词图》云:“元钞宋刻古今殊,一字搜求比一珠。校史雠经功力等,词家亦有戴钱卢。”将朱祖谋的词籍校勘活动提升到校雠经史的高度。从填词图到校词图,亦体现了词坛风气的衍变。
    第三、词学问题的探究辨析。主要包括(1)对前人词选的评价。如郑方坤《论词绝句三十六首》云:“草堂册子较花庵,错杂薰莸总不堪。别采蘋洲帐中秘,不妨高阁束双函。”较之《草堂诗余》《花庵词选》,周密的《绝密好词》去取更为谨严,在清代颇受好评。李煊《论词》诗序亦谓:“周草窗所选《绝妙好词》,实诗余之正轨。”认为《绝妙好词》所收宋词有着典范意义。(2)论述词集版本,例如王鹏运《校刊稼轩词成率成三绝于后》:“信州足本销沉久,汲古丛编亥豕多。今日雕镌拨云雾,庐山真面问如何。”交待了《稼轩词》的版本特点与流变,以及新校《稼轩词》对于认识辛弃疾的意义。(3)展现词学思想的衍变,例如厉鹗《论词绝句十二首》第一首:“美人香草本离骚,俎豆青莲尚未遥。颇爱花间断肠句,夜船吹笛雨潇潇。”厉鹗是中期“浙派词人”的代表,主张醇雅清空的词风,而其论词绝句认为《离骚》是唐五代词的源头,在“美人香草”象征意义上两者相通,都是寄托遥深之作。可知重寄托是词人们为了摆脱“词为小道”的词体观,提升词体地位的共同需要。(4)独特的论词观点。例如朱依真《论词绝句二十二首》批评周邦彦词云:“词场谁为斩荆榛,只手难扶大雅轮。不独俳谐缠令体,铺张我亦厌清真。”在尊崇清真词的时代潮流中,朱依真敢于独抒己见,不宥旧说,提出周邦彦词的缺点在于铺张,也印证了即使在同一个时代中,词学观念与潮流也是错综复杂的。
    或许论词绝句的审美价值并不特别突出,但其所蕴含的词学思想却有着独特的价值。对于这类文献的整理,有助于词学思想研究的细致化,有助于词学批评样式研究的进一步深化。《论词绝句二千首》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辑录这些零散细碎的材料,达到了集腋成裘、点铁成金的效果;其体例科学,搜辑完备,对推动词学和词学史研究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5 18:14 , Processed in 0.1354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