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校校报副刊与校园文学生活调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9-18 21:17: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学生活”调查之16高校校报副刊与校园文学生活调查刘方政 张巧玲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9月16日   11 版)

    提倡“文学生活”研究,就是提倡文学研究关注“民生”——普通民众生活中的文学消费情况。为此,山东大学文学院联手校内外专家,于2012年成立了“当代中国文学生活研究中心”,并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课题批准号128ZD169),温儒敏教授担任首席专家。这里发布的是该项目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高校校报是一种在高校校园内发行,主要受众为在校师生的特殊出版物。虽然没有其它面向社会的纸质媒体那样广泛的影响力,诞生于19世纪末(以1895年《北洋大学校刊》的创办为标志)的中国高校校报却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于中国高校发展进程的方方面面,并凭借其对高校师生日常生活与思想的贴近,成为每一个具有高校生活经历者人生记忆中必不可少的隐性存在。因此,以高校校报副刊为研究对象,勾勒其间作者、作品及读者心理嬗变的轨迹,是把握高校文学创作与消费心理,发掘高校独特文化个性的一个非常特别且又不可替代的路径。为此,我们以山东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主要对象,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就“对您影响最大的校园媒体是什么?”“您怎么评价校报文艺副刊上的文章?”“与主流文学相比,您觉得发表在校报文艺副刊上的作品有哪些不同?”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发现高校校报副刊在校园文学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回收的1817份调查问卷中,我们看到,由于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强势冲击,发行周期较长、时效性与互动性都不够强的高校校报在现今高校学生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正日趋边缘化,在“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校园媒体”的选项中,依次是:学校官网55%,学校广播站16%,校报12%,学校电视台10%,学生社团刊物7%。
    同样,在对“您喜欢看校报吗?”问题的回答中,“不感兴趣,只是偶尔阅读”的答案所占比例最高,占44%,而“很喜欢并积极向编辑部投稿”的回答在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只有6%。
    与此相对应,在校报的所有版面中,喜欢文艺副刊的比例(28%)也比喜欢人物访谈和深度报道(32%)以及新闻动态(30%)等更具实用性版面的比例要低;愿意向校报副刊投稿的人数更少(只有102人);在文艺副刊发表的所有文章类型中,被调查者也更喜欢娱乐性较强的小说(934人),而对学术性较强的文艺评论(177人)和文艺性较强的诗歌(143人)不太关注,从而显示了在整个社会对传统意义上的文学阅读与创作渐益冷漠背景下,校报副刊及高校文学创作比较尴尬的生存境遇。
    高校在校学生对于校报文艺副刊关注的减少与趋于浮躁的社会心态密切相关,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校大学生用于文学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每周只是偶尔阅读文学作品的人数在总人数中所占比例最高(33%),每周多次阅读只有30%,每天都读的则只有22%,每周一次的占15%;他们参与文学活动的热情也普遍减退,不仅是高校校报,学生文学社团这一传统的高校文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同样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
    另一方面,如果把目光集中于文科大学生,上述情况随之发生变化:相对而言,文科大学生每天都阅读文学作品的人数要远远高于其他专业(33%,理科14%,工科17%,医科13%),他们中每周只是偶尔阅读文学作品的人数在所在专业中的比例则比其他专业低的多(17%);相较于其他版面,文科学生对校报文艺副刊表现出了更浓厚的兴趣(35%)。这一现象在进一步验证了文科大学生高校文学活动中主导性地位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当今大学教育不容忽略的一个问题:大学精神首先应该是一种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精神;大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应该包括知识的传授,更应该包括健全人格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明晰的专业分工固然是为了提高效率、促进专业人才的成长,但并不意味着各专业间应该壁垒分明、拒绝交流。不仅是对于学术探讨类文章的兴趣低于平均水平(四个选项中只占10%)的文科大学生要努力培养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理工科学生也不应该只满足于静态的文学阅读(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理科、工科和医科的大学生并不是真的对文学完全漠不关心,他们对于古典名著和外国话剧的喜爱程度甚至要高于文科大学生,只不过是他们更缺乏直接参与文学活动的热情罢了),而应努力将文学真正植根于日常生活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此外,大学生对待校报文艺副刊的态度也与他们对其的定位有关,比如,在校报副刊的文章中,大学生们最喜欢的是“回忆感怀类”类的文章(在五个选项中占35%),这类文章与大学生们远离家乡的生活境遇有关,抒发的也往往是类似“家是最温暖的词汇,最强大的后盾”。
    正因如此,在调查中,认为校报文艺副刊的主要功能是“给那些爱好文学的学生一个练笔的机会”“抒发作者对于社会人生的青春感悟”和“给非文学专业的学生一个接近文学的机会”的大学生占了较大的比例,这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经常向校报文艺副刊投稿的大学生年级分布特点(年级越低投稿的比例越高)。在开始熟悉大学生活、而且还没有直接地感受到未来生活的潜在压力的时候,是大学生们最愿意参与文学活动的时间,换句话说,在一些大学生心目中,校报副刊及其所代表的校园文学,只是他们消遣娱乐的工具,而对他们更好地认识人生、应对人生道路上遇到的种种危机方面没有太大的作用,这正部分导致了校园文学的艰难处境。
    为了改变校报副刊影响力逐渐变小的局面,副刊编辑做了多方面的尝试,在推出校报电子版的同时,他们还对校报副刊的内容进行了改变,努力缩短校报副刊与网络及当今大学生日常生活和情感的距离。聊城大学校报就专门开设了“见微知著”专栏,发表在编辑看来比较重要的微博评论,比如,针对2011年日本大地震引起的抢盐风波,编辑就随即转发了项明生的微博:“看到抢盐,一下子就想到了人血馒头。鲁迅先生写的《药》中,国人争着用馒头去抢沾刑场上的人血,因为迷信人的鲜血治肺痨病。这次日本地震灾区之一的仙台,刚好是鲁迅留学的地方。先生弃医从文,希望用文学改造‘国民劣根性’。数一数,那是109年前的事了。先生如果看到今天还在抢盐的国人,会如何感想呢?”(《聊城大学报》2011年3月13日)表现出一种关注现实、针砭时弊的姿态。此外,在采稿的类型上,编辑们也有意识的选择了包括影评、书评乃至因某首流行歌曲而产生的内心体验之类的文章,以一种开放而宽容的态度,展现当代大学生内心的复杂变迁。
    毋庸置疑,大学生们的这些文章是相对单纯与浅薄的,但在调查中,我们却惊奇地看到:认为校报副刊上的文章“显得比较幼稚,带有学生腔”的人数在总人数的比例竟然是最低的,而认为这些文章“与校园生活息息相关,抒发作者对于社会人生的青春感悟,容易引起共鸣”“可以相互分享喜怒哀乐,缓解学习、生活上的压力”的答案,与之相比则都占了更大的比例。换句话说,就像孙春晓所说的“海子,或许我还不懂你,或许我还不知道如何走入你的内心世界,或许我还不知道你为何要选择那样的死法……海子,你对我来说还是一个谜,可是,我常常会在夜晚想起你,你的诗歌,你的精神,你的心灵,将我诱惑,更给我执着追梦的勇气。”(孙春晓《今夜想你。海子》,《聊城大学报》2011年4月7日)发表在校报副刊上的文章可能是文学价值不高,缺乏学术深度和思想内涵,在内容方面也有不断重复的倾向(比如新生报到时,校报总是会发表诸如“如何融入大学生活”“高三生活记忆”之类的文章,而到了毕业时节,就会发表“眷恋母校,依依惜别”之类的文章),甚至可以说是速朽的,但对看到这些文章的大学生来说,这恰恰成为他们大学生活的忠实见证,体现了他们彼时彼地内心的强烈需求,虽然无法与“重要”“意义”“伟大”等词语产生直接的联系,却仍然极大的抚慰了他们的心灵,奠定了校报副刊上文章的基本风貌,显示了它具有某种不可替代的价值。
    正因如此,校报副刊上的一些由高校教师撰写的文章就具备了别样的意义。这些文章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以叙述自己的读书、治学经验为主的和以表达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殷殷期望为主的。这些文章和在校报副刊上发表的各种旧体诗、现代诗以及赋等作品一起,以一种喧嚣时代中对于纯粹精神的坚守,正成为高校人文精神的形象代表。
    高校校报的这种独特精神意义在暗示了它突破困境的可能出路的同时,也显示了现今校报革新中隐藏的深层问题,从网络上能够看到的高校校报电子版的数量与实际出版期次的巨大差异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校报副刊在增强与读者互动、进一步贴近高校学生生活方面所面临的种种困难,这将成为我们今后值得注意的一个方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21:14 , Processed in 0.06758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