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紫竹斋诗话:千古诗心共明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9-28 14:27: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紫竹斋诗话:千古诗心共明月
中秋(粉瓷彩板) 李磊颖/作 中国嘉德提供
    咏月诗词在我国浩如烟海的诗文中,可谓俯拾即是。历代诗人似乎没有不咏月的。有托月言志的,也有赏月写景的,有望月思乡的,也有对月恋情的,风格多样,情怀迥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充满了深切怀念的情绪;晏殊的“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则是一幅养尊处优、悠闲恬淡的图画;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真切地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岳飞的“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描写了一个爱国将领戎马倥偬的雄姿;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真切而深厚的怀乡之情;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道出了诗人怀念远方亲人或恋人的殷切之情;韦应物的“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以月寓人团圆,表现了盼望亲友相会之意。
    月亮这个形有阴晴圆缺的物体,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往往变得出神入化,千姿百态。李贺边塞画月:“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王昌龄出塞忆月:“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李煜倚楼伤月:“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张继夜泊苏州枫桥叹月:“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郑板桥古寺赏月:“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孟浩然吟南方清月:“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周密咏北方冷月:“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
    在众多的咏月诗词中,写咏月诗词最多、最富情感的当推诗仙李白了。他一生创作的1000多首诗作中,竟有300多首是写明月的。李白爱月爱得深沉,喝酒时“举杯邀明月”;吃饭时“月光明玉盘”;下山时“山月随人归”;送客时“月行却与人相随”;怀旧时“卷帷望月空长叹”;言志时“欲上青天揽明月”。“手舞石上月,膝横花间琴”,这是写“舞月”;“水影弄月色,清光愁奈何”,这是写“弄月”;“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写的是“歌月”;“扫石待归月,开池涨寒流”,写的是“待月”;“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写的是“步月”;“琴弹松风里,杯劝天上月”,写的是“饮月”。字字珠玑,脍炙人口。
    写咏月诗对读者影响较大的要数大诗人苏东坡了。在他的笔下,明月千姿百态,佳趣无穷。“思檐初挂弯弯月”,是写黄昏月;“壁月琼枝”“明月窥人”,是写窗前月;“淡风月朦胧”,写春夜之月;“清夜无尘,月色如银”,写秋末之月。泛舟望月,“一江明月碧琉璃”;离乡望月,“明月明年何处看”。苏东坡爱月、咏月、惜月、见月动情,同是一轮皓月,在他不同的心境中,便有不同诗意,令人咏叹不已,回味无穷。尤其是那首《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中秋咏月词中的千古绝唱。
    一首首月光吟,如一面面光洁的明镜,既映照出诗人的磊落襟怀,又折射出作者世界观的斑驳阴影。然而,只有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诗人,才能一扫伤感悲切,写就“明月当头思远举,豪英满座饮长虹”(陈毅)和“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毛泽东)的豪迈诗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6 17:10 , Processed in 0.12517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