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赴台湾教学交流的那些回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0-3 07:43: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关于赴台湾教学交流的那些回忆(教学反思一)作者:李祖文
关于赴台湾教学交流的那些回忆(一)
从台湾教学交流回来差不多将近一个月时间了。喧嚣沉寂,繁花落尘,内心逐步平静与静逸,但思维却越来越活跃与不安分,不得不让自己重新拾起那段回忆。
回忆的缘由
我的邮箱里最近有很多封邮件,我的博客里也有不少的这样或者那样的评论,更多的是不停地收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喝彩声与掌声。但有封邮件始终是我不会删掉也不会忽略的邮件,它的题目是《玉贵来函问候》,内容节选如下:
祖文:
你若有空,應靜心書寫此行台灣做課的經驗:
從你對學生的預期、落差、訝異;對台灣教師的提問(哪些你從沒有想過?哪些令你意外、哪些讓你覺得有價值);讓這場交流的價值深化。
    ……
人在江湖,越是走過熱鬧與場面,越要練就,將注意力,放在本質、細節與台面下。
多元繽紛的「這些」與「那些」閱讀活動,最後很想說:放了小孩,就讓小孩,安靜讀讀書,別吵。
    ……
知道我这几年教学行走方式的人大概都知道有这么几个人对我的影响:已故的台湾赵镜中先生给我新的理念与理论的重构,人教社王林博士引导我走上儿童阅读之路,台湾李玉贵老师给我以专业素养与专业精神的影响,深圳陈金才校长与浙江宋旭老师则给我以施展的平台。这封邮件就是我从台湾回到深圳后一周左右的时候收到的李玉贵老师的邮件,就如清新的空气遁入我浑浑噩噩的头脑,瞬间让我清醒起来。玉贵老师何许人也,台北国语实小教师、台湾教育部中央辅导团成员。这也许是表面的,更让人讶异的是她几乎在自己每堂课结束后都会反复多次看录像,寻找自己的问题,探寻自己问了问题后,孩子出现多种反应的原因。甚至在她培训老师时,几乎每天只睡2-3个小时,她要不停地反思当天的培训,学员有什么不同的反应,及时调整第二天培训的内容。就是这样一位敬业又专业的老师,让我不得不再次拾起似乎要淡忘的台湾教学交流之旅。
那些课
这次赴台湾教学交流,我总共上了三节课,分别是四年级课文《纪昌学射》、六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群文以及《只有一个地球》。需要说明的是,《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在台湾是属于五年级的课文,而大陆是六年级的课文。因此,这次赴台湾的教学交流,我依次上了四、五、六三个年级的课,可谓一个完整的教学历程与分享。也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可以一览台湾中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加上三节课分别在台湾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教学,同时让我有了一览台湾教育全貌的机会。
某个意义上说,这次去台湾教育教学交流不算是遭遇战,因为我还算是对台湾教育有所了解,这得益于两位台湾挚友的帮助,一位是新北双峰国小的范姜翠玉老师,一位是新北市教师辅导团专任辅导员刘振中老师。他们不断地用邮件告知我台湾孩子上课的特点与情况,同时对我的教学设计提出他们的想法与建议。行前,已经让我意识到台湾的孩子可能会在课堂上闷闷的,可能会有胆怯与羞于表达的情况,也可能会有奇怪的问题出现等等。因此,我花在课前热身环节上的准备时间远远超过了课堂实际教学的设计准备时间。
对于台湾的语文教学,我一直怀着仰视与期待,始终带着一种好奇的心态。当我接到邀请的那一刻,心中说不出的忐忑与不安。一方面,每一次全国青赛与两岸四地的交流活动,台湾的语文教学现场总给我们新的启示与震惊;一方面,这几年,我自己受香港台湾的教学思想的影响较多,课堂或多或少都有香港台湾教学思想的痕迹。我到台湾去教学交流,我要带去的是什么样的课堂?我要展示的是什么?我要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切入点?等等,这些难题始终萦绕在我的心头,久久不能释怀。
确定教学的切入点或许是我在这个过程中最为纠结的。或许大陆类似的活动很多,但这次的活动是我所知道的台湾小语会2011年才开始举办的一个活动,也是赵镜中先生呕心沥血所要做的一个活动。这次去参加这样一个活动,也许我就是代表我自己,但是对于更多现场的台湾老师来说,意味的角度可能就会不一样了。或许就是这样的想法,让我在传统的大陆教学切入点与目前自己已经娴熟的教学切入点之间开始不停地纠结着。某一天,我再次看到20118月我自己手打的赵镜中先生的系列文章,我确定了自己的切入点:“用教材教”,也就是我自己现在所娴熟的方式,也是我自己觉得不管是大陆,还是台湾、香港,我们都应该在教学现场秉承这种理念。
从吴敏而博士的电话到赖玉连老师的邮件都同时给我一个指向:331日的活动一节自选的课,一节与台湾老师的同课异构《只有一个地球》,之所以要同课异构这节课,主要是因为2011年两岸四地教学观摩活动也是选择两岸四地的老师同课异构这篇课文。确定了教学切入点后,我反倒是轻松了很多,因为我手头关于“用教材教”的教学案例实在是太多,相比而言,自己认为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感受大自然”的群文阅读比较成熟,所以毅然选择了这个选题。
实际的常态的课堂步骤是这样:
第一课时:1.询问对第一单元四篇课文的看法,主要从喜欢与否的角度;2.回顾绘本摄影绘本《冬芽合唱团》,比较这个绘本语言与课文的差异;3.第一次播放制作的音效,要求学生闭眼聆听;4.尝试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听到的声效;5.启发学生反思:我可不可以用四篇课文的某些语句来帮助我描述?(中间第二次播放音效)6.交流讨论:我找的是哪些语句?7.思考:还有哪些音效我无法找到可以帮助自己描述的语句?
第二课时:1.下发林芳萍的文章节选《下雨的时候》(赵镜中先生选文,文章后面有附文);2.实作:我可以从这篇文章又可以找到什么语句来帮助我描述听到的声效?3.第三次播放音效,要求标记自己听到的声效数量,只需标记数字,如1、2、3等;4.第四次播放音效,要求填写大概听到的是什么声音,如“1、小孩哭声”等等;5.依次筛选哪些声效已经找到可以范例的句子,哪些还没有?6.布置作业:寻找书中或者老师没有提供的可以帮助自己描述声效的语句。
第三课时:1.交流自己寻找到的语句;2.引导学生反思: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语句,这些语句可以合起来成为一篇短文吗?如果不能,我们跟课文的四篇文章缺少了什么?3.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跟我们寻找到的语句的差异?(实际教学效果中,学生找到了主题、顺序、过渡、联想);4.引导孩子反思:如果我们加上这些,是否可以形成一篇文章?
第四课时:1.揭示我们与课文的差距:图像连接;2.讲解课文的图像连接:每篇课文都是由哪些画面组成?【这是接触课文或者说讲解课文最重要的地方:因为这个环节将所有的内容线索全部连接起来】;3.引导学生反思:作者现实看到的和呈现在文章中的差别:数量的角度、写作目的角度;4.第五次播放音效,再次要求学生闭目聆听;5.引导学生交流:我的头脑里有几幅画面?6.引导:怎么把画面连接起来?7.作业:习作,根据音效、头脑中图像形成一篇想象文。
但是,现场授课的限制,我不可能有机会展示一个完整的四节系列课,只能将重心侧重在第一节课上,那么原有设计中的循序渐进必然要有所改变,在一节课中要尽量体现出四节课的一些步骤,第一次的设计,也就是我发给台湾小语会的课堂设计出现这样的一个流程:
【阅读前】
1.出示童诗——《我喜欢你》
2.启发谈话
(1)我喜欢你们,你们喜欢我吗?
(2)那你们喜欢这四篇文章吗?为什么?
【阅读中】
1.启发谈话,让学生思考:这些文字,你能写出来吗?
2.追问:既然写不出来,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它们?(目的:让学生初步明确目的)
3.导语引导聆听声响组合
4.课件播放声响组合
注明:此为第一次播放制作的音效,要求学生闭眼聆听
5. 尝试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听到的声效
注明:学生点明大概有什么声效即可
6. 启发学生反思:我可不可以用四篇课文的某些语句来帮助我描述?
(中间第二次播放音效)
7.学生有目的地在四篇文章中找寻
8. 交流讨论:我找的是哪些语句?
9.引导学生试着用自己寻找到的语句来叙述自己听到的声效
叙述前,第三次播放声效
【阅读后】
1.反思:还有哪些音效我无法找到可以说明自己描述的语句?
2.引导:怎么办?
3.总结
(1)学生总结
(2)教师总结
但实际上试讲后,我就发现中间有了思维的断层:学生可以说出有哪些声效,也可以说出某些语句可以用来描述,但是学生不能将这些声效与所应发生的事件联系起来,也就是从声音到我所想要达到的:声音——单幅图——多幅图——故事的过程有比较大的差别。我所试讲的班级的老师告诉我说,她听了声效文件后,第一个想到的是蒲松龄老先生的文章《口技》。这句话无疑点醒了我,确实是这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致使整个教学的环节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所以,我调整了我的教学设计:
4.课件播放声响组合
注明:此为第一次播放制作的音效,要求学生闭眼聆听
5. 你听到了什么?
注明:学生点明大概有什么声效即可
6.你看到了什么?
注明:引导学生图像化
7.你想到了什么?
注明:引导学生从单幅图到多幅图过渡
8.教师微型课:我想到了什么
出示《口技》部分原文
修改后的设计,因为时间的原因,并没有再次试讲,然后就走上了台湾的教学现场。从声音——单幅图——多幅图——故事这个过程来说,在台湾的现场是基本实现了。
但从台湾现场的教学情况与回到深圳后在陈金才工作室的下沙小学的教学现场,却出现了我意想不到的问题,那就是关于声效文件的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0:59 , Processed in 0.08092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