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模课 磨课 悟课——教学特色三部曲作者:正文100
模课 磨课悟课——教学特色三部曲 教师教学特色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它包括教师的仪表、语言、教学方式和方法等与众不同之处。它是教师的一种长期修养、一种扎实功底水到渠成的自然表现。 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生动形象而富有吸引力,抑扬顿挫而富有感召力是一种特色;沉稳、不急不躁是一种特色;周到细致、条理清晰是一种特色……特色体现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是对这一环节的富有个性的优化处理。 教学特色的形成需要一个逐步形成发展的过程,模课、磨课、悟课构成了这一过程的三部曲。 一、模课——在学习中起步 所谓“模课”就是向优秀教师学习,模仿优秀教师的教学模式、技巧等。 在教师(特别是新教师)的备课中,模仿是十分必要的,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在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中吸收他人精华,不断地锤炼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 如果故步自封,闭门造车,孤芳自赏,夜郎自大则必然妨碍自身发展,或向着歧路发展,难以容入教学大潮之中。 多听、多看是模仿的基本方法,其主要途径有:模仿优秀教案的“精妙之处”;看优质课光盘或录像,模仿优质课对教学各环节的把握;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学习他们处理教材、驾驭课堂。 但模仿不等于“全盘照收”,更不能“拿着别人的教案去上课”。 结合实际的教情与学情对别人的优秀教案或者优质课重新进行组织、整合与创新,借鉴吸收别人的养分,融入自己个人的智慧与独到的见解,达到“借智补智,借力使力”的目的。 模课要从宏观去把握,就是教师要重点思考别人的教案(或优质课)是怎样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的,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我今后应如何去做,从而反思自己备课的程序,把握备课的切入口。 学会模课是教师逐步走向成熟的最初也是最基本的一环,但是,教师千万不能“痴迷”于模仿,那样会导致思维“僵化”,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就无从谈起了。 何况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是他们长期研究教学的成长背景的积淀,是无法“模仿”的,正如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曾经对他的学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二、磨课——在行动中磨炼 “磨课”一般由执教教师提供教学案例,教师集体围绕案例不断地切磋、商讨、设计、实践、反思、修改、再设计、再实践、再总结以致循环往复、不断飞跃。 通常情况下“磨课”会出现在“公开课、优质课”教学的准备中,通常在两个层面展开: 一是基础层面:具体过程和操作方式。 通过执教教师教学行为分析,探讨教师在教学目标上是否具有明确的发展取向和发展价值; 探讨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如何在关注学科基础性的同时关注学生经验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在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上如何关注学生主动参与,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以及如何加强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综合研究。 借助问题探讨,提升教师素质,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是提高层面:用于指导具体过程和操作方式的设计思想、教育理念。 通过对教学案例的评课,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挖掘其中真正优秀的教学思想使其得以移植。 明晰教学思想与教学技艺的最佳融合点和可操作性,使其得以借鉴,彰显执教者的亮点(这些亮点可以是某一个细节的处理、某一个环节的设计、某一个方法的尝试)使其得以提升和发展,达到教师群体共同更新观念、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提高专业知识和内在素养的目的。 综上所述,“磨课”的实质不是磨“课”,而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教师应该学会自己磨炼自己,“磨”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 三、悟课——在思考中升华 所谓“悟课”就是教师在学习了优秀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并在自己的教学技巧逐步完善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的再思考,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的过程。 就教师个人备课而言,研究教材、研究学情和善于反思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善于“悟课”的过程; 就教师群体备课而言,思想火花的碰撞,集思广益的达成,其实也是善于“悟课”的结果。 “悟课”运用之妙,当存乎于心耳! “悟”的过程是将各种教学理论、教学技巧与自身的特点相结合的过程,是一个理论的内化过程。没有“悟”的过程,就没有教师个人教学风格。 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三个因素有关,这三个因素构成不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立足边、理论边、实践边。各类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沿着这三条边,经历四个阶段向前发展。 优秀教师往往沿着“实践边”向上攀登,他们致力于教育教学技能技巧的全面提高,这是“磨课” 的过程,而“悟课”是他们将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经验集中积淀后,教学智慧不断成熟的过程,是逐步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过程。 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在不断的模课、磨课、悟课过程中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模课、磨课、悟课三者既相互独立又交织在一起,在教学实践中是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 模课与磨课的过程都离不开“悟”,而悟课过程中也需要“模”与“磨”。 “模”中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需要通过“磨”来实践,“悟”来内化。没有磨课过程暴露的问题、提出的疑问、碰撞出的火花,“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如果“磨课”仅停留在积淀知识、积累经验、历练教学技能技巧的层面,缺少相关教育理论的支撑,不能从中“悟”出理论与实践的衔接点,实现先进的教育理念与丰富的教学经验的链接,无论怎么努力都难以实现新的突破,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教师成长的高原现象。 “悟课”是“磨课”中的理性思考过程,就教师个体而言,对教材的感悟、对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反思,就是“悟课”的过程。 “磨”过程需要“以悟带磨”、“以悟领磨”,而不是“以磨淹悟”、“以磨埋悟”。 只有这样才能“磨”得水灵,“磨”得神秀。 正是“磨”与“悟”的有机结合,使得教师对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问题的设计有了深刻的认识。 实践证明,凡是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好的老师,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教学都有着自己的特色。而 教师独特风格的形成,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在模课、磨课、悟课的过程中去探索,去实现。 原文链接:http://www.fyeedu.net/info/207514-1.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