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听你讲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0-13 00:32: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教学随笔: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听你讲话作者:屈太侠
有的老师一张嘴,学生立刻就会安静下来,用期盼的眼神盯着他;有的老师,讲得再多,学生视若无人,表情麻木。同为教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强烈的对比呢?其中必有原因。我先来说说自己的经历。
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特别喜欢上语文课。教我们班语文的是一个矮矮胖胖的老头。他讲起话来,慢条斯理,滔滔不绝。早上,有同学贪睡,迟到了。换作其他老师,早已经火冒三丈,声色俱厉地批评一通。可是,他没有。他微笑着,小眼睛眯成一条缝,直勾勾地望着那个男生:
“你瞧瞧,太阳已经升起两竹竿高了,你才摇摇晃晃走进教室。你们家公鸡,没有叫你起床么?是不是它昨天睡得晚,忘记这回事了!我猜,一定是热乎乎的阳光,穿过你家的窗户,一直照到你光溜溜的屁股上,把你的屁股蛋儿晒红了,晒痛了了,你才懒洋洋的爬起来的。对吧?
同学们开始时抿着嘴,后来咬着牙,最后像被戳破的气球一样,笑得一发不可收拾。那名迟到男生,脸色,那叫个红啊!从那以后,他真的没有没有再迟到过。教师靠什么,征服了学生的心?是鲜活的语言细节!
上师范的时候,我们的美术老师,是一名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长发飘飘,温润如水。他给我们讲美术理论。大热天的,谁有兴趣听你讲理论呢?你还别说,他一开口,教室里立刻安静得像图书馆一样。他用柔和的男中音,娓娓道来:
“国画,是国之瑰宝。中国人讲究写意,中国的绘画艺术,是从山水开始的;西方人喜欢写实,西方的绘画艺术,是从人体开始的。仔细想一想,还是我们中国人比较含蓄,比较委婉。你想想啊,寄情于山水,怡情养性,悠哉游哉,那时多么美妙的事情;把你关在画室里,眼前站一没穿衣服的人,还得让你分毫不差地画下来,多多少少,总有些难为情吧……
那个炎热的夏天,他创造了一个校内的奇迹——他的美术课,没有一个同学打瞌睡,没有一个同学逃课。美术老师,不仅有一支会画画的笔,还有一张会画画的“嘴”。
易中天先生为什么会拥有那么多的粉丝?我们来看看,他如何讲一个段子:
庞朴先生说,有三个人到咖啡馆去喝咖啡,发现咖啡杯里有一只苍蝇。第一个发现的是英国人,英国人看了一眼把杯子放下,站起来从口袋里掏出钱包抽出一张钞票,把钞票压在咖啡杯下面,走了。第二个发现的是日本人。日本人一看,勃然大怒,桌子一拍,“八嘎呀路,苍蝇什么的干活?你把那个总经理叫过来,企业就是这样管理的吗?第三个发现的是美国人。美国人看了一眼,往后面一坐,把服务员喊过来,“小妹,你看这杯子里有苍蝇,这真是不错啊!没想到你们国家如此的文明。不过在我们美国呢咖啡不是这么喝的,我们美国喝咖啡是这样:上一杯咖啡,上一罐牛奶,上一小碟方糖,再上一小碟苍蝇。牛奶、方糖、苍蝇都是我们自己放,我们想放多少放多少。”(笑声)那这又说明什么呢?美国人幽默,他用幽默的方式来表达他的抗议和不满。庞先生讲完这个故事后,我就想如果是中国人会怎么样?中国人会大喊一声:“去!把你们领导找来!”
听着易先生讲故事,你会走神么?肯定不会,他是用自己的嘴巴,在给你画画,而且是连环画。  
社会的高速发展,就连语言,都有“快餐化”的倾向。许多教师认为,能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话,应该说得越少越好。特别是在课堂上,时间那么宝贵,应该把更多表达的机会,留给学生。于是,课堂上的教师语言,正在一点点缩水,最终演变成一些虚头巴脑的短语:你真棒!表扬你!你先坐下再想想?谁再来试一试……这些简单且没有技术含量的话语,大量地充斥着课堂的时候,我总觉得有些随意和单薄,总觉得缺少了语文的味道。
语文教师最大的魅力,应当来自于他的语言。我们拿什么去吸引孩子?我想,最主要的,还是语言本身。语文教师,就是靠这张嘴巴吃饭的。如果你一张口,就能在学生面前,徐徐展开一幅幅画卷,甚至是一部“电影”,学生想不听都难!当教师的语言,被阉割得只剩下简单的评价、指令、要求时,就如同被风干的丝瓜,没有丝毫的意趣和美感。这时,语文教师的魅力,至少丧失一半。
如何让你的语言,充满魅力?我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够让你的表达包含丰富情趣,充盈饱满的细节。少用概括性的语言,多用描述性的语言,这样的技巧,显得尤为重要。我在语文课堂上,不断地努力着,让自己的语言像磁石一样深深地吸引孩子。
比如,有同学写的字太小,我就这样评价她:昨天晚上,我看到有位同学的作业,觉得有点别扭。她的字,小得像蚂蚁,而且是刚出生的小蚂蚁,密密麻麻,黑压压一大片。我使劲睁大眼睛,眼珠子都快迸出来了,还是看不清楚。怎么办呢?我得找个放大镜。我把家里的抽屉翻了个底朝天,连放大镜的影子也没有。估计,放大将也害怕了,偷偷藏起来了吧?学生一边听,一边笑,多有意思!
不要想着,只有在阅读课上,才是在教孩子写作。你日常的表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就给学生一定的表达范式。一个擅长描述,铺排的教师,就给学生了一个良好的示范——表达需要这样细致入微、生动有趣的描写!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曾经感动了许多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对父亲购买橘子时的细节描写:
我看那边月台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朱自清靠什么俘虏了读者的心?是饱满的细节。
作为语文教师,你一定要努力锤炼你的语言基本功,把你的一句句话,变成一幅幅画。只有做到了这一点,学生才有可能喜欢听你讲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1:30 , Processed in 0.41770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