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家族书写的教育史(王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0-13 18:49: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个家族书写的教育史(王丽)
[url=http://search.sina.com.cn/?c=blog&q=%D0%A3%B3%A4&by=tag][/url]

    自1929年至1949年的20年间,斯民小学历届毕业生在文教、科技、财经、军政等领域有卓越成就和突出贡献的数以百计。
    100年前,这样一座规模宏大、美轮美奂的新校舍拔地而起时,斯宅村的教育史真正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如果把中国教育比成一棵参天大树,千千万万所乡村小学就像大树的千万条根须。

    如果不是慕名来到斯宅村,或许永远也不知道在上世纪前半叶的浙东乡村,曾经存在过像斯民小学这样的乡村学校。她就像一枚活标本,昭示着那个年代乡村教育曾经有过的佳绩,也改变了笔者之前对乡村教育“落后”,以及乡村“闭塞”、“保守”的印象。对比百年后今天中国乡村教育的普遍衰落,令人感喟无穷。
    斯民小学:中国近现代乡村教育的活标本
    创办于1905年的村小——斯民小学,位于浙江省诸暨市东白湖镇斯宅村。追溯这所小学的历史,不能不提到1904年中国近代第一部以政府名义颁布的学制——癸卯学制的诞生。癸卯学制宣告了绵延千年的私塾教育的终结。由此,新式学堂开始出现在中国城乡。
    浙江为人文渊薮和富庶之地,自然领风气之先。1907年,浙江省已有学堂及教育机构1295所,在校学生4万余人。而毗邻的江西省只有513所。
    2006年,浙江省曾评选出100所百年历史名校。倘推及全国,有百年历史的学校自然更多,但像斯民小学这样深藏于僻远乡村,且至今仍使用着老校舍的学校却属罕见。
    斯民小学坐落在村子中心的斯民桥边。一到桥头,抬头可见一个拱形校门,门额上书“斯民小学”4个汉隶,背面书有“公、诚、勤、恒”4字校训。从校门进去是一条青砖铺砌的甬道,甬道尽头便是内校门,用当地的粗条石砌成高高的门台。门额上方镌刻着“汉斯孝子祠”5个汉隶,为康有为题写,令初见者不免对这所学校的来历心生好奇。
    两道校门一外一内,一低一高,像屏障一样护卫着这所百年村校。遥想当年,一个小小的村童,背着母亲缝制的布书包,雀跃着穿过题着校训的高大的外校门,经过长长的青砖甬道,迈上一级级石阶砌的门台,走进清晨的校园时,他的小鸟般的心,兴许也慢慢收拢起来了。
    斯民小学的校舍建筑同样气派。建筑共分三进,从山脚依地势层叠而上,均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尤为巧妙的是,前后三进教室之间原有回廊相连,将偌大的校园连成一体,即便下雨天在校内也不必打伞。
    从现存图纸上看,校舍占地5.8亩,建筑面积2130平方米,内有三进楼房、一处花园、两处天井和一个操场,并有教室、教员室、图书馆、中山厅(即礼堂)、厨房、膳厅、教员寝室、学生宿舍、储藏室、台球厅(乒乓球厅)、厕所。膳厅还分教员膳厅和学生膳厅,教室墙上嵌有两个小壁炉,有烟道通到屋顶,冬天上课时可用来生火取暖。其中一个小壁炉至今还豁然可见。这两个不起眼的细节,却传递出一种超越时光的温情。
    据在斯民小学求学的老校友回忆,当年校园里植有法国梧桐、梓树、紫薇、冬青、桂花等,有些品种为山村第一次所见。校内的花园中央放置一只大鱼缸,红白金鱼游弋其间。这风格朴素雅致的西式校舍,在他们的记忆中,“犹如花园般的美丽”,也成为远近乡村中传奇般的所在。
    而与之相媲美的是学校的“软件”。当时开设的课程有国文、算术、常识、历史、地理、珠算、劳作、体育、美术、音乐等。操场上有篮球架、单杠、鞍马等体育设施。学校每学期都有课外活动。有远足,访问乡里的名胜古迹。有歌舞表演,节目有歌舞剧《葡萄仙子》、《渔光曲》、《群鸟舞》等,道具和服装不够跟乡民们借,借斯氏宗祠“孝义堂”的大戏台演出,乡民们争来观赏。有演讲比赛、体育比赛等,凡城里学校有的活动,斯民小学概不缺少。
    1935年毕业生、斯民小学校友、江南造船厂退休副总工程师斯杭生先生这样回忆道:
    我家住在螽斯畈上新屋,离斯民小学大约有3华里路。每天清晨太阳刚刚上山时,就背着书包,拎了一个搪瓷罐,一格盛饭,一格盛菜,就跟着二姐秋柑上学去了。中午在膳厅里和同学们一起吃饭,傍晚太阳将要落山时,听到放学的铃声,就和同学们在内操场集队,唱着《放学歌》:
    “一天过去了,光阴不再来,铃声报放学,欢天喜地各回家。天天同聚首,多么相亲爱。先生们,明天会;同学们,明天会。”
    然后按各村落的远近排队回家。
    这样的图景,想象中是如此温暖、美好。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山东潍坊一位小学教师曾用30年代的民国老课本做校本教材。孩子们读过之后,放学时也笑嘻嘻地学着老课本中的称谓跟老师道别:“先生,明朝会!”
    斯杭生先生是还健在的最年长的斯民校友。笔者曾专程赴上海采访他。他告诉笔者还有一首《午饭歌》:
    师生同学在一块,多么相亲爱。
    要吃午饭去了,暂时只好离开。
    功课未毕,下午再来。
    先生再会,同学再会!
    吃好午饭大家再回学校来。
    斯先生说,他们那会儿每天要唱这两首歌,中午和下午放学各唱一遍,因此记得格外牢。这两首歌的歌词传达出30年代乡村教育蓬勃清新的气息,也是笔者听过的最优美活泼的乡村学堂歌曲。可惜歌的作者均已不可考。2015年1月12日的晚上,在上海中华路的一座公寓楼里,92岁的斯杭生先生应笔者之邀,用诸暨方言唱了这两首80年前唱过的歌。
    当然,像别的学校一样,斯民小学还有校歌,为清末诸暨县举人、北京大学文学学士徐道政所作,歌词为:“五指峥嵘太白东,上林文化孕育中。我辈同到光明地,快乐真无比……”当年的斯民小学留给斯民学子的印象,便是这样一个快乐无比的“光明地”。
    30年代末,斯民小学在学校右前方买了一丘大田。在校长蒋森馥的带领下,师生齐上阵,加上民工,修建了一个面积近1500平方米的操场,从此师生终于有了出操和开展田径运动的场地。1942年春,斯民小学组织了首次全校田径运动会,还邀请邻村一所小学的老师做裁判长。
    从1915年到1929年,斯民小学有8届毕业生共106名,其中3人后在“黄埔教导团”毕业,6人在沪江大学和政法大学毕业,6人在师范大学毕业,30人分别在诸暨、绍兴、杭州、宁波等地中学毕业。自1929年至1949年的20年间,斯民小学历届毕业生共700多人,其中在文教、科技、财经、军政等领域有卓越成就和突出贡献的数以百计,曾任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地质博士、学部委员斯行健,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特级教师、儿童教育家斯霞,中国先秦史学家斯维至,上海江南造船厂副总工程师斯杭生,国民党上将蒋鼎文,都先后在象山民塾、斯民小学读过书。当时还有个传说:斯民小学的毕业生到上海去求职,无论当警察或邮局职员都可免考。
    “斯宅之象山民塾,尤得风气之先”
    像这样一所小学,必然有其不寻常的来历。
    公元884年,斯氏第二十五世孙斯德遂由浙江东阳迁居到诸暨上林(即今斯宅村)。随着人口不断增多,下面分出多个房派。斯氏家族十分重视耕读传家,各房派均办有私塾。
    斯民小学前身象山民塾创办于光绪三十三年(1904年),为斯氏家族的一个支派——斯华国公所办。他深感旧有家塾过于湫隘,为免后世儿孙沦为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同时希望能“培育人才,为国家桢干之用”,开始筹划兴办家塾,但因年老力衰,不及兴工便赍志以殁。其子斯志浦继承父志,于道清光9年(1829),在村口风水最佳处的象山脚下,出巨资兴建了规模宏大、建筑华美的“华国公别墅”。别墅集家庙与学塾于一体,因地处象山,故又称“象山私塾”。当时在家塾里读书的族中子弟达六七十人。
    斯氏家族的子弟们也没有辜负祖宗的一片苦心,焚膏继晷,孜孜苦读,很快收获了回报。在华国公别墅的中厅板壁上,至今张贴着十余张从清乾隆到道光年间学塾子弟的“捷报”和“官报”,昭示着子孙们光宗耀祖的斐然成绩。
    但是,乾坤翻转,大时代的巨变打断了斯氏家族世代相传的耕读之梦。1900年庚子事变后,同治四年举人、华国公曾孙斯仰止致仕回乡。传统士大夫的家国情怀使他不能坐视其变,遂有教育救国之念。他与房中子弟商议,于光绪三十三年(1904年)改象山学塾为“象山民塾”。事实上,从“私塾”到“民塾”一字之改,意味着从传统家塾一变而为面向民众的新式学堂,办学目的也从读书做官一变而为保国图存。学校按1903年清廷颁布的《学堂章程》设置课程,开设修身、经学、国文兼习字、算术、历史、地理、自然、唱歌等课程,并聘请思想开通的宿儒或新学俊才担任教学,首任校长为清末举人斯兰馨。而特别难得的是,还在低年级实行男女同学。这在斯氏家族历史上,乃史无前例之举。
    象山民塾创办不久,由于顺应了时代的变化,学校一派新气象,除本乡子弟外,本省嵊州、东阳等县的学子也纷纷慕名而至,学生数增至200余人,学校人力、财力支绌。校长斯兰馨有感于新式学堂经费开支浩大,仅靠斯姓一个房族办学恐难以持久,故有意发动全族共同办学。在征得族中各房各派家长赞同后,即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将象山民塾迁到斯氏宗祠“孝义堂”,并正式改名为“斯民小学”,取“以斯举有德于斯民”之意,名义上也使学校成为全族人共同的产业。
    学校改名之后,深谋远虑的主事者以宗族的名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最初以族中的两座寺庙的田产山林收入为基础。之后,陆续将全族每年初春扎龙头迎赛的“龙头会”经费,还有先祖祀产田、义塾田拨为校产。在19世纪初的中国乡村,这种种举措,每一件都意味着革除旧俗,另立新章,必然受到部分族人的激烈反对,但最后均赖主事者的魄力与才干力排众议,一一化解。
    在象山民塾的影响下,1905年,斯宅村还办起了女子学堂。当时的清廷规定,高小不准男女同校,女子读高小,只能进全由女子担任教职员的学堂。村中来入学的虽只有几个家长思想开通的女孩,但女子学堂一开办就响应不缠足的主张,这在当时还信奉“男女授受不亲”,并以“三寸金莲为美”的浙江乡间,乃破天荒的新鲜事。
    就在这一年的9月2日,清政府颁布诏令“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宣布中国历史上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从此终结,并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乡城各处遍设蒙小学堂。而僻处浙东山区的诸暨县斯宅乡斯民小学,走在了中国近现代教育前列。1924年《诸暨民报五周年纪念册》载文说:“斯宅之象山民塾,尤得风气之先。”又说,“自是以后,望风争起,而本区各村乡,尤耳濡目染之既习,相率仿其制而设立学校……”
    保国在革命,革命在储人,储人莫重于乡学
    在中国教育史上,像斯民小学这样的乡村学校又称“乡学”。与官办的“太学”不同,办学经费来自地方士绅捐资。上千年来,“乡学”一直是中国教育金字塔的基座。进入新旧交接的20世纪后,虽然新式学堂代替了传统私塾,学习的内容、办学的目的和性质已发生根本的改变,但千年的传统不会由此而一夕改变,尤其在地域辽阔的中国乡村,这个传统依然顽强地存在并延续着。斯民小学即为之一。
    但是,像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等诸多方面一样,这个传统同样经受着新的挑战。斯民小学创办不久,学校主事者、斯氏族人斯旦很快发现,旧式宗祠建筑无法满足新式学堂的各方面需要,严重影响学校的发展。他深知此非长远之计,就开始筹划建造新校舍。
    1917年,族人斯烈从日本回来。斯烈毕业于浙江武备学堂,为响应孙中山革命,曾组织学生军支持武昌起义,不久任浙江省都督府副官长。斯烈听闻斯旦之设想,当即拿出银洋300元作为建校筹备经费,并承诺愿意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在省城杭州募集校舍基金。斯旦的父亲、象山民塾创办人斯仰止先生也慨助数百元。父子俩和斯烈的首倡之举影响了全村的斯氏族人,各房各派家长纷纷解囊。后经族长商议后,选择全村适中之东泉岭脚为校址,并请两位长于事务的族人协同购买地基事宜。只一日,就达成地基买契20多份,完成了购基任务,建校的序幕就此拉开。
    但兴建新校舍费用之浩大,远远超过以往族中举办的任何事情。因此,能否动员全族力量捐资建校,成了主事者心头的一件大事。主持人之一的斯稚湘便提出一建议:不用建学校的名义,改用建“孝子公祠”之名,行建校之实。
    主事者为了激励族人,同时还规定对捐资20元以上的给予“入祠配享”之待遇;捐资20元以下者刊谱勒石。于是,各家各户纷纷捐献钱财田产,甚至连远在浙江东阳县的斯氏两支房派也慨助百金。当时除募得现金外,另有山地120亩,田庄3处。建校资金很快募集充足,学校得以动工兴建。校舍建筑图纸自日本辗转送来,据说连建筑用的灰浆也来自日本。还有不少建筑材料都要翻山越岭由人力运进村来,包括村中第一次见到的玻璃。工程前后历时两年,耗资两万余银洋,终于1919年在村中东泉岭脚建成新校舍一座,即今斯民小学校舍。据资料记载,当时的1个银元可买30斤上等大米,8斤猪肉,10尺棉布,可见建校费用之浩大。
    校舍落成后,因族人斯豪士与康有为交厚,即请康有为题写“汉斯孝子祠”之隶书匾额,用青石镌刻,嵌于内校门门额,至今犹存;又请国民党元老吴稚晖题写“公、诚、勤、谨”4字校训,嵌于外校门门额。可惜校训门额后来损毁,2003年重修校门时由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副社长刘江先生重题。
    如今已无法得知,100年前,在那个“洋油”、“洋皂”刚刚进入中国,大多数乡村人家还点菜油灯的年代,当这样一座规模宏大、美轮美奂的新校舍拔地而起时,村人们的错愕和惊叹。其建筑规模之大,设施之全,为当时诸暨县小学之冠。从此,斯宅村的教育史真正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新校舍落成后,此前借住于斯氏宗祠的学子乃得迁入其中。学校完全打破了传统私塾的惯例,除了本族子弟之外,兼收附近乡村及邻县的学童入学。
    抚今追昔,自1780年到1919年,200多年间,斯氏家族代代相继,书写了一部有声有色的中国近现代乡村教育史。尤为难得的是,这些世代信奉耕读传家、读书致仕的乡村绅士,在促进古老中国向现代国家转型的历史进程中,顺应时变,慷慨担当,超越一己家族利益,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而他们的努力,也展示了乡土中国的力量。
    斯民小学像一盏灯,我们就靠这盏灯照亮着
    惟其如此,斯民小学在斯宅村人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1949年10月,全国解放,所有私立中小学校一律收归公有。斯民小学也不例外,校长、教师均由人民政府委派,学校由家族办学改为由地方政府管理,从此告别了千年的传统,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并且,随着社会不断变化,校名也一改再改。1959年学校改名为“斯宅公社中心小学”,后改为“斯宅乡中心学校”。
    时间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经过近80年的风雨侵蚀,斯民小学校舍已多处破损,有的教室已成危房。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无力维修,学校自身更无财力,校长束手无策。此时,散居各地的斯民老校友闻讯,心急如焚,立即互相联络,筹集资金,以应修缮濒危校舍之急。海内外校友纷纷响应。学校由此度过危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并且,1995年经诸暨市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恢复“斯民小学”原名。
    斯民校友在斯民小学危困之际发挥的作用,究其实,还是斯氏家族力量的展示。1949年之后,学校收归公有,斯民小学已与斯氏家族脱离干系。从表面上看,时代的裂变造成了传统的中断,但家族和学校之间那种历史的“血缘”关系是无法一朝切断的,它犹如地下河的水流,仍在无声地滋润着大地。
    并且,它还有另一层意义。在传统中国乡村,老百姓的精神诉求主要仰赖于祠堂、寺庙和土地庙。1949年后,中国乡村所有的祠堂、寺庙和土地庙被人为毁弃殆尽。斯宅村曾做过斯民小学校舍的宗祠“孝义堂”也遭拆除而片瓦无存。于是,学校成了村庄唯一的精神依托。尤其像斯民小学这样由家族创办的百年小学,更成了村人心中一炷仅存的精神香火。
    这份不同寻常的情愫,后来又一次被证明。200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即俗称的“撤点并校”政策。短短数年之间,凡政策所到之处,数以万计的农村小学从此消灭不存。斯民小学也面临厄运。
    2003年,诸暨市实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为改善办学条件,教育管理部门计划将斯民小学迁到几里路外的一个村子,和当地小学合并。消息传到斯宅村,村人们急了,他们说:“我们村别的没有了,剩下只有斯民小学;斯民小学就像一盏灯,我们就靠这盏灯照亮着。”一时间,学校的命运成了村人们忧心之事。
    这时,一个契机出现了:创办于1905年的斯民小学即将满100岁。2003年3月,时为诸暨市图书馆馆长、诸暨市政协委员的杨士安先生,因长期研究诸暨市地方历史文化,对斯宅村和斯民小学情有独钟。他向诸暨市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提交了一个提案。案由为“要求筹备2004年诸暨斯宅‘斯民学校建校100周年纪念会’,并以此为契机,加速对斯宅旅游的开发过程”。因为在斯宅村,至今还保存着多幢建于清代的民居,为清代江南地区乡村建筑之瑰宝。
    同年6月1日,杨士安先生收到家在上海的斯民校友斯杭生先生的来信。斯杭生先生刚从美国探亲回来,信中提及他在美国遇到几位斯宅老乡:原子能防护和核医学专家斯宁、土木建筑结构专家斯聪、核聚变专家斯达开、马里兰大学终身教授斯海文,他们莫不对斯宅魂牵梦绕,而斯聪和斯达开也是斯民校友。斯杭生先生的此信,促使杨士安先生再次向诸暨市政协写了一封信,提出关于筹备“斯民校庆”之事。
    杨士安先生的苦心没有白费。经过有关部门的层层批复,提案终于得到通过,并拟定于2005年11月举行“百年校庆”。老师们都松了一口气,一度为学校命运忧心的村人们也转忧为喜——这意味着学校不会随意被撤并了。
    当年11月5日,来自海内外的斯民校友重返故园,白发苍苍的老校友们坐在当年的教室里,唱着当年校歌,重温同窗共读的岁月。在斯民小学历史上,这是最隆重的一次校庆,也是斯宅村近百年来最盛大的一次庆典。从此,迁移学校的计划不再被提起。2006年,浙江省教育报刊社发起评选100所百年历史名校活动,诸暨市有两所小学位列其中,斯民小学即为其一。
    今日斯民,路在何方
    从1905年创办至今,斯民小学跟随着大时代的变迁,一路风风雨雨走到了今天。如今的斯民小学有一到六年级6个班,10位教师,150名学生,其中约一半学生寄宿。校长斯剑光自2005年始,已经在这所学校工作了10年。他也是80年代斯民小学毕业生,90年代初毕业于诸暨师范。他的家在城区。按他的情况,本可以调离斯民小学去上一级学校工作,但他年复一年地留下来了。
    斯校长告诉我,由于学校师资配备不足,做校长的他每周上14节课,有语文课和书法课,平时还要参加各种会议,应付各项检查,很难有时间去履行自己的职责。谦和朴实的他说起这些颇为无奈。
    在交谈中,笔者发现,作为任职10年的斯民小学校长,他对学校的现状是有隐忧的。2011年,浙江省教育厅颁布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基准标准,像斯民小学这样的村小,都配备了计算机教室。但学校的“软件”问题始终存在,且相当突出,包括课程安排问题、师资问题和办学经费问题。
    我问斯剑光校长,如果按你的设想,要把斯民小学办成一所有特色、有活力的乡村学校,需要哪些条件。斯校长思考良久,给我列了三条:
    一、具有课程设置的自主权;如适当增加语文课课时,除省定教材外可自行选择古诗文辅助教材,放宽标准化验收的标准。
    二、有聘任教师的自主权;即校长可以聘任志同道合的老师一起组队,政策上对这些教师给予一定倾斜,如有培训方面的优惠条件。
    三、有额外的经费支持;以百年名校的名义,给予每年3万~5万元教科研基金拨款。
    对于第一条,斯民小学已经开始做了,每天早自习的时间都会安排学生诵读《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古诗文,但斯校长觉得还应该落实到课时上,这样才能为孩子切实打好母语文化基础。第二条其实就是师资问题,这也是当下乡村学校普遍面临的“软件”问题。
    近些年,斯民小学也像许多乡村学校一样,经常有志愿者到学校来支教。其中有两位志愿者给斯校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位擅长美术,带学生到村里写生,画那些古民居的门楣窗棂,雕梁画栋。孩子们非常喜欢,一时间,对美术课的热情几乎超过了语文算术。可一年过去,那位志愿者老师支教结束离开了,孩子们画画的热情一落千丈,很快便不碰画笔了。还有一年,来了一位爱好音乐的支教女老师。这位老师天天带着孩子唱歌跳舞,校园里从早到晚歌声飞扬,学生也变得快乐活泼。可同样好景不长,规定的支教时间一到,这位女老师走了,校园里的歌声也跟着消失了。
    这两件事深深地触动了斯剑光校长,他想到,如果一个校长没有聘任教师的自主权,学校很难办好。他特别希望能吸引那些有教育情怀的,愿意在乡村学校长期工作的老师到斯民小学来,结成一个志同道合的群体,这样就能慢慢改变学校的面貌。为此,他设想,如果每年有3万元的教科研基金,就可以自己聘任一两位有音体美或书法特长的教师,学校就会变得不一样。
    笔者听了感觉颇有道理,但仔细一想又有些酸楚:区区几万元的经费,对于一些城市小学来说,或许只是一个零头;可对一所乡村小学而言,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概括起来,斯剑光校长提出的这三条:一是课程设置的自主权;二是招聘教师的自主权;三是学校办学经费的自主权。尤其是人事权和财权,这两条几乎是每个基层校长的痛。
    如果时间倒退到60年前,斯民小学是拥有这些权利的。当时课程设置是由学校决定的,包括教材选用。学校教师由校长直接聘任,而校长是由学校董事会聘任,董事会则是由地方士绅组成的。学校办学经费则主要来自宗族祀产田、义塾田,加上部分寺产和山场等,并由董事会委托长于理财的族人经营生利。这些条件相互制约,构成一个链条,保证一所学校的良性运转。
    诚然,历史不容倒退,但返本是为了开新。笔者设想,对于斯民小学这样一所百年历史名校,省一级的教育主管部门是否可以在政策上有所“优惠”,即能否像改革开放之初的深圳特区一样,比方将此类学校作为乡村教育实验校,在办学上给予一定的自主权。不过,笔者和斯剑光校长都清楚,这些设想或许过于“天真”。
    如果把中国教育比成一棵参天大树,千千万万所乡村小学就像大树的千万条根须。它们深深扎入大地,并源源不绝地将养分输送到枝枝叶叶。中国近现代诸多杰出人物都出自乡村,如康有为、梁启超、胡适、陶行知、毛泽东、邓小平等。他们在乡村接受启蒙教育,又从乡村出发,走向现代中国的广阔舞台。我们无法想象,没有“乡学”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国家,没有“乡学”的中国历史将如何书写?
    临行前那天上午,笔者在斯民小学的校园徜徉。孩子们正在教室中晨读,清亮的书声飞出校园,打破了斯宅村早晨的宁静。有两个男孩子正挥着扫帚扫地,看样子是轮到今天做值日。他们红扑扑的脸上透出乡村孩子特有的健康淳朴。我走近去问其中一个:“喜欢自己的学校吗?”“喜欢。”“为什么?”“不知道……”他低头腼腆地一笑,手中的扫帚似乎挥得更起劲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23:35 , Processed in 0.09141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