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给孩子哲学的思考方式·读《我们教室有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0-15 19:27: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推荐阅读:教给孩子哲学的思考方式·读《我们教室有鬼》作者:冰山雪莲
    教给孩子哲学的思考方式·读《我们教室有鬼》一文是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局长ppl先生撰写的一篇教育博文,文中阐述的一些现象和观点很值得我们一线教师深思,特推荐此文供大家共同学习分享。先摘录文中的几段文字请各位先睹为快,带着这些文字去阅读,也许我们思考的会更多,收获的也更多:

    1.关于课堂:“教师是特别关注教材教法还是特别关注课堂文化的营造?教室里浓郁的是文化气息还是一份份越做越多的试卷?充斥于耳的是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讨论还是闭口不言的安静?……当我们不断阻隔生活、眼中只有教材教法、总是借助“试卷”来替代学习,用“不要讲话”来营造令人难以理解的安静时,这个教育,恐怕比“我们教室有鬼”更可怕了。”

    2.关于德商:人有情商、智商,同时也有德商。“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走进学校里上学的孩子,光会做题目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道德方面不断地获得提升,那才是真正的受教育。

    3.关于语言学习:“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最坏的情况是:学习者没有勇气犯错,不敢猜测。学习新的语言,不管是谁,都要敢说出不太有把握的东西。在试探与确认之中,来回演练,才能够掌握文法的规则,意义的音乐性以及氛围安排的巧妙。我们才能用声音、图像、肌体动作或是书面语言,来包装自己的意义,将它传送给别人。同样地,也才晓得把别人传递过来的东西所含藏的意义解放出来。”学一种语言,是在学一种生活方式。最重要的能力,恐怕就是勇气跟猜测。

    4.关于信任:没有信任,就没有学习;没有怀疑,就不会发展。“信任”加上“怀疑”,是学习很重要的两个条件,而且信任是基础。如果一切都不能信赖,我们又从何疑起呢?我们一直说教师要为人师表,就是要做学生学习的典范,成为学生信任的对象。

【原文摘录】(原文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cc4a8701017wdi.html
——读杨茂秀《我们教室有鬼》一书有感
一说起哲学,总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不过在儿童哲学的研究者杨茂秀的眼里,哲学没那么神秘。他认为,整个世界就像一棵故事树,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带着自己的故事,而且在不断地积累故事。讲故事给别人听或者听别人讲故事,其实就是在培养表达与倾听的能力,学会幽默地面对人生;透过故事可以引导孩子重视并整理个人经验,了解事情并不是只有正、反两面,当立场、情境不同时,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富有哲理的故事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获得更多远、更客观的思考空间。而这些,就是在教会孩子一些“哲学的思考方式”。
杨茂秀认为,一个人的哲学素养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能够不断地重组自己的经验,进而获得新的理解,以提升自己的境界;另一个层面是会关照自己的思考历程,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思考方式。当这两个层次同时兼具时,就接近圆融的境界了。从这个意义上看,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哲学素养。而读书的过程,就是将自己已有的经验和书中传递的经验进行重组,从而提升自己、改进思考方式的过程。杨茂秀的《我们教室有鬼》这本书,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一、教室里有鬼
二年级的学生汉勋和昆伦,常常说他们教室有鬼,但没有人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在杨茂秀和他的团队这里,孩子们终于有了倾诉的机会。
“我们教室的讲台后面,有孙中山像。你注意看他的眼睛,他的眼睛也会一直看你。我试过很多次哟!我跑到窗户边,他在看我。我跑到门边,他业在看我。我躲到桌子底下偷看他,他也在看我。我跑到哪里,躲到哪里,他都会看着我。唉!躲不掉的啦!孙中山不是去世了很多年了吗?怎么还会在教室里一直看着我呢?你说是不是有鬼?”
“我们那一天上课,上到一半,咻!黑板不见了,出来一个银幕,然后书本上的动物,人呀什么的,统统上去了,像在演皮影戏那样。你看,黑板怎么会突然消失,变成银幕?书上的东西,怎么都跳到上面去演戏?这不是有鬼吗?”
“我们那一天上课,上到一半,咻!老师的头断掉,头不见了。这个断头的老师,还一面上课,一面找头,在教室里走来走去。”
……
两个孩子叙述的有关教室里的鬼故事很长,这里摘录并重新编辑了其中的三个小故事。
相信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看一幅画的时候,感觉到画上的人始终在注视着自己。其实这与绘画的技巧有关。画肖像的时候,如果把两只眼睛画成平行直视,没有焦点,那看他的人,不管站在哪一个位置看,都会觉得肖像是在注视她。相信也有很多人注意到教室里投影打开,老师讲课的时候一部分的身体置身于投影仪的聚光灯下的景象。但即使我们将这些道理告诉了学生,教室里的鬼就会真的消失了吗?
大家都知道,糖是甜的,制作成糖精之后甜度增加了很多倍,味精、鸡精等也是同样的道理。孩子的学习也是如此。生活中处处都是学习的场所和素材,处处都有可以学习的教师,但当我们专门设置了学校和教室,将孩子们聚集在教室里开展学习的时候,课堂就应该发挥类似于“糖精”的作用,学习的气息应该更加浓重才是。
但当下的课堂发挥了这样的作用吗?看看我们在课堂里追求些什么就知道了。课堂的学习活动是和生活阻隔孩子在促进孩子们建立与生活实践的联系?教师是特别关注教材教法还是特别关注课堂文化的营造?教室里浓郁的是文化气息还是一份份越做越多的试卷?充斥于耳的是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讨论还是闭口不言的安静?……当我们不断阻隔生活、眼中只有教材教法、总是借助“试卷”来替代学习,用“不要讲话”来营造令人难以理解的安静时,这个教育,恐怕比“我们教室有鬼”更可怕了。
二、上学与教育
孩子每天上学,走进学校接受教育。在这习以为常的现象背后,是否有不太对劲的地方?
杨茂秀认为:上学跟受教育好像是两个很不一样的概念。有些人上过很多年学,还是没有什么教养;有些人虽然一辈子没有上过学或者只是小学毕业,行事作风却是温文尔雅,能力高超,不只对他人,对自己都做了很多让人赏心的事,而且做他的亲人也能在日常生活里面安乐无有担心。
孩子走进教室里上课,回到家里做作业,看上去每天忙忙碌碌,但很有可能就像一个机器一样,只是受教师和家长的摆布,没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虽然看上去做了不少作业,也取得了很好的考试成绩,但这可能只是做给教师和家长看的,并非出自自己的意愿。一位著名中学的校长曾说过,他们的学生中,80%以上的学生是有厌学情绪的。一个带着厌学情绪的人来到学校里上学,会受到很好的教育吗?
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走进学校里上学的孩子,光会做题目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道德方面不断地获得提升,那才是真正的受教育。
道德教育当下面临困境,我个人以为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将隐性的、潜移默化式的道德养成显性化,变成一门门的课程、一个个的活动来开展,德育简化为说教,有时还与考试挂钩,与生活中的、自然状态下的道德行为脱节严重;二是长期以来推崇“圣人道德”和“英雄道德”,道德标准如同海市蜃楼,虚幻飘渺、遥不可及,使人感到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难之又难;三是学校教师和家长在对待孩子的时候,总是嘴上说的是一套,行动上做的是另一套。教师和家长与其说是在帮助孩子,还不如说是在阻碍孩子。
人有情商、智商,同时也有德商。美国教育学博士米歇尔•博芭女士提出:所谓“德商”,简而言之,就是指人类的七大美德:1)同情,对别人的需要和感情较为敏感;2)良心,明辨是非,不偏离道德的轨道;3)自控,约束冲动,三思而行;4)尊重,关注别人的权利和别人的感情;5)善良,体恤他人,关注他人的痛苦和受到的伤害;6)宽容,对新的观点和信念持开放的态度,尊重别人;7)公正,公平竞争,不偏不倚地对待别人。这些都应该作为教育的头等大事,潜移默化地贯穿在上求学的整个活动之中。
三、勇气与猜测
我一直认为自己缺乏语言天赋,到上海工作13年了,上海话基本上不会说,别人说的快一点的时候也不大能够听得懂。英语也是如此,虽然背了不少的单词,但到用的时候一句也将不出来。偶尔说一句上海话或者将两个英语单词,还被听着笑话半天,时间长了,自己也不愿意说了。很长一段时间,我总拿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来为自己开脱,认为人的智能各不相同,言语能力不是我的智能强项。
读了杨茂秀的《我们教室有鬼》这本书后,我发现过去对自己的认识和判断是有问题的。之所以讲不出英语和上海话,是因为既不具备积极“表达的意愿与勇气”,也没有努力养成“猜测的能力与态度”。杨茂秀认为,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最坏的情况是:学习者没有勇气犯错,不敢猜测。学习新的语言,不管是谁,都要敢说出不太有把握的东西。在试探与确认之中,来回演练,才能够掌握文法的规则,意义的音乐性以及氛围安排的巧妙。我们才能用声音、图像、肌体动作或是书面语言,来包装自己的意义,将它传送给别人。同样地,也才晓得把别人传递过来的东西所含藏的意义解放出来。
杨茂秀在书中讲了自己的一个故事。他在辅仁大学读书期间,选修了德文课。第一次上课时,老师就要求大家用德文来介绍自己。杨茂秀自己对德文还一窍不通呢,但他毫不怯场,站在讲台上假装用德文,胡言乱语地介绍了自己一通,逗得下面的同学倒的倒,笑的笑,乱成一团。但下课后却得到了老师表扬,老师说:“你说的虽然是胡说八道,但是听起来不像中文,不像拉丁文,不像法文,也不想意大利文或英文,整个感觉比较像是德文。你已经掌握了德文的感觉了。”
杨茂秀由此得到的感悟是:学一种语言,是在学一种生活方式。最重要的能力,恐怕就是勇气跟猜测。表达包含了解与确认,而猜测除了意愿之外,也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态度。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是不是太过于注重精确性了?当我们过于注重精确性的时候,学生遇到没有把握的东西,就不敢去猜测,不敢去试探,长时间下去,结果不只是对知识的冷淡,同时也是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了应有的信任。
一些在语言学习上偏科的学生,其偏科的原因是否与此有关呢?不只是语言学科,对几乎所有的学科来说,我们授课的方式基本上都是口耳相传式的,但每天布置的学习任务、对教学成果的检验和判断,主要还是依据纸笔的作业和测验。换句话说,我们是用书面的文化,来验证、来评量口传的文化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将有多少的错误和猜测发生,很多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是否与他们缺乏猜测的能力合试探的勇气有关呢?如果真的与此有关,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不就有了吗?
四、信任与怀疑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网络上流传甚广。
有一位父亲跟儿子在户外玩。儿子爬到墙上想往下跳,他让父亲在下面接住他。在他准备跳下来之前,父亲跟他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中也有一位父亲跟儿子。故事中的父亲是美国的一个富翁。这个富翁的儿子有一天爬到一面墙上往下跳。这位富翁张开双臂在下面等着接住他的儿子。可是当他的儿子跳下去的时候,这个富翁却闪身躲开了。富翁的儿子摔在地上,一面哭一面很困惑地看着父亲,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时候,这个富翁跟他的儿子说:我让你跌一跤是为了让你学到一课——这个世界上就连父亲有时也未必信得过,何况其他陌生人。讲完了富翁与儿子的故事,这位讲故事的父亲也伸出双臂,对儿子说:来,跳下来吧,我会接住你。这时儿子心里不安起来,这个故事已经令他内心产生了怀疑与犹豫。父亲连声催促他。于是儿子咬咬牙闭上眼睛跳了下去。他以为会摔在地面,但当他睁开眼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父亲的怀抱里。他父亲跟他说:我也想让你学到一课——连陌生人有时你也可以相信,何况是你的父亲。
且不说采用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否妥当,但这个故事却揭示出进行学习所要具备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信任与怀疑。
很多时候,孩子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问为什么,不是他们不好奇,是因为他们信赖我们。由于这个信赖,人的很多技能,人的很多文化,可以不通过解释,不通过说明,直接由做中学,传递下去。无论是小的时候跟着父母和家人,还是到了学校之后跟着老师,“信任”都是学生开展学习至关重要的条件。学习者如果对环境和教导的人失去了信赖之心,那么,他主动的想象就失去了信心,学习也就困难了。
通过和环境、与教导的人的互动,孩子会形成自己的一套信念系统,知道在什么情况下是安全的,在什么情况下是不安全的。一个陌生人想去抱一个孩子、逗他玩的时候,孩子经常会吓得哭起来,其实就是他的信念系统在发挥作用。成人也是如此。
当然,人不会将自己装在套子里,与世隔绝,人总是想法设法拓展自己的视野,逐渐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以便获得对世界的更加客观的认识。当人的信念系统不能解释某一些现象的时候或者遭遇到困难、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就会提出问题。提问不是在句子的末端加上问号就完成了,它要有好奇,想要了解的心里驱策力。
也就是说,人的信念系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会随着自己对环境、对世界认识的不断加深而不断地重构。没有信任,就没有学习;没有怀疑,就不会发展。“信任”加上“怀疑”,是学习很重要的两个条件,而且信任是基础。如果一切都不能信赖,我们又从何疑起呢?
原来环境中的老手,便是新手的典范。新手自自然然会将老手视为学习的对象。新手对老手的信任,是学习的必要条件。我们一直说教师要为人师表,就是要做学生学习的典范,成为学生信任的对象。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学习又如何发生呢?
《我们教室有鬼》  杨茂秀/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20:15 , Processed in 0.06981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