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奇逸断续的张瑞图草书《杜甫秋兴八首诗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5 13:43: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奇逸断续的张瑞图草书《杜甫秋兴八首诗卷》
晚明书风是明代书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书法史学家们有将归纳为表现主义的,亦有将其说成是浪漫主义书风的,但总体上给我们的印象是,讲究个性的发挥、重视情感因素在作品中的表达,试图一改明朝前期帖沉滞的弊端,这场书法风格和审美追求上的革新,其实是以明代中期的徐渭为其源。随着这种书风的蔓延,继而涌现出一批伟大的书法人物,其中紧随徐渭其后的,当属张瑞图,他为其后一批书家如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的出现,起到了过渡作用,他们一起,共同构筑了中国书法史,尤其是帖学书法史上的新的篇章。
张瑞图(1570—1641),字长公,号二水,别号果亭山人、芥子居士、平等居士等,万年筑室白毫庵,亦自称白毫庵道者。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万历丁未年(1607)探花,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崇祯元年致仕还里,遂学禅定而求安心之道,寄情于诗文书画。虽人品不足论道,但是在政治上失败的张瑞图却于书画有大才。他善诗文、工画。山水学黄公望,骨格苍劲、点画清逸,又善于画佛像,尤以书法擅名,与董其昌、邢侗、米万锺齐名,并称“晚明四家”。与徐文长的恣肆纵横、董其昌的古淡幽润相比,在明代书坛上,张瑞图不愧为革新派书家中的佼佼者、从书史角度考查,杨维楨、徐渭对书法作品的技巧、规则是一种漠视和破坏性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已在现实着一种溢出书法本体的特征,故而沿此类风格往下走,其离书法本质越来越远。而张瑞图的出现,则正是从积极意义上改变了杨、徐的轨道,虽然张瑞图也是一位反古典的书家,也以狂怪著称,但其在本质意义上却与杨、徐不同。他一反传统的温文尔雅和时人的匀整纤弱,一反明初书坛的沉滞之气,试图打破“藏头护尾”的中锋原则,故其书多以尖厉的露锋、方折、跳荡的结体为基调,以期建立一种全新的书法风格。清人梁巘评其书谓:“明季书学竞尚柔媚,王张二家力矫积习,独标风景,虽未入神,自是不朽”,又谓:“张二水书,圆处悉作方势,有折无转,于古法为一变”。其传世作品很多,草书《杜甫秋兴八首诗卷》、《草书诗轴》、《李白独坐敬亭山诗轴》等,都是其代表之作。
从张瑞图《杜甫秋兴八首诗卷》中,我们能深切的体会到其书法风格的与众不同主要表现在盘旋跳荡和方折紧束的笔法上。他曾说:“晋人楷法,平淡玄远,妙处都不在书,非学所可至也……坡公有言‘吾虽不善书,知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尝谓不可学’,假我数年,渊其旧学,从不学处学之,或少有近焉耳”。张瑞图的草书正式在深悟晋人发读后又有所创新的结果。其下笔直入平出,起止转折处多不作任何回锋顿挫修饰,喜爱因其技巧上的纯熟,行笔的节奏较快,故总能通过作品给人一种痛快淋漓、锋利爽朗的感觉。
在用笔使锋上,张瑞图此作在下笔杀纸的那一瞬间,一尖利的笔锋取势。显露锋芒,转折处折角尤以尖利的线形做表现,并不尊崇中锋、藏头护尾之古法,敢于突破古法的规范。凡行笔改变方向处,均以翻折之笔为之,棱角外显。在线形上,其所作横画多呈下弧线,并向右上方翘起,然后又顺势翻转笔锋往下行驶,盘旋往复,有极强的跳动跌宕之感。除了线条的节奏和笔法上的露锋转折外,提按的处理也是张瑞图丰富线质的一种方法。张氏往往在快速的行笔过程中,时时以提按方法来调整节奏,加上转折上

的翻折处理,是作品更有韵律感,更有虚实上的对比变化。总体上给人一种气势磅礴、奇诡风动的面貌。
在章法布局上,张瑞图更是匠心独运。将行距加宽,有意彰显一种疏朗的特点。他尤其擅长利用笔道线形的粗细长短、字势的荡逸、字距的疏密虚实创造出上下连贯、横冲直闯,左右兼顾的风貌,在形式构成上,面线交合,在书写上自由洒脱,故而,其作品还能给人一种明月荡心的体会,无不使人振奋。另外,张瑞图的字法亦纯粹是自家风神,无法而有法,不可端倪。
纵观张氏所书《杜甫秋兴八首诗卷》,我们能体会到的除了上述特点外,还能从美感上体验到此卷飞动的笔势,可谓左牵右掣、精力弥漫、声势撼人。书法作品中点与线的秩序比较平衡,处理得和谐而又有变化。临习此作,我们在这些方面要尤其注意。
前面说过,张瑞图的革新主要是在对当时书坛上温文尔雅甜媚书风的一种反叛,给后世书家以启示。尤其是他在强化作品的视觉效果方面,做出了有价值的探索。临习张瑞图《杜甫秋兴八首诗卷》以兼毫为宜,笔锋不要太长,取劲健者为佳。纸张最好选用不洇的选址或夹宣等,临习之前应细读原帖,在读帖过程中揣摩用笔、结字、章法、墨法、气势意境等因素,最好能有一些二王法帖临习的基础。临写时要保持书写的连贯性,忌写一字看一字,开始时,行笔可以稍慢,这样易于把握行气的贯通。其次是要深刻理解盘旋跳荡、翻折爽利等特点,在笔势连贯的前提下,把握好结字的疏密松紧关系,使线形棱角分明,要使线条有强烈的运动感和节奏感,值得注意的是,翻折中,尖刻的锋颖与锐利的方折尤为突出,加之紧密至不透风的横画的排列,形成了折带摇荡的节律,总之,是要综合观察、分析细节、细致表达。
的确,张瑞图在他独特的风格表现中,大大拓展了帖学书法的表现力,并且对碑学书法的未来起到了铺垫作用,而且他还通过自己的时间,解决了草书创作中大幅作品的创作难题,于此而言,则我们才能真正认定张瑞图对书史的创造贡献和其书法在书史中的独立价值。

                                                                                                    王    景
                                                                       二零零八年七月八日雷雨于愫雅斋西窗
2#
发表于 2009-1-5 15:09:43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10:41 , Processed in 0.17224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