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惩罚 孙明霞 很多看了我的文字或者听了我讲座的老师都觉得我对学生太好了,从不会惩罚学生,我的同事也评价我对学生只有爱;学生评价我“脾气太好了!”家长则对我的“好脾气”有些不放心:“老师,你该厉害的时候还是要厉害一些,否则镇不住学生。” 老师真的要依靠“厉害”来管理学生,让学生见了老师如同老鼠见了猫一样恐惧才好吗?教育中要不要惩罚?我以为,真正好的教育一定不是让学生对老师产生畏惧感、紧张感,不是靠老师的威严震慑学生,而应该如春风化雨般给学生滋润、影响,学生才能获得身心健康成长。但这样的教育并不否定惩罚,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恰当的惩罚和训导是必须的,否则就能称其为教育了。但惩罚不等于体罚,惩罚也不是讽刺挖苦,体罚和讽刺挖苦只会给学生造成身心两重伤害,惩罚则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勇于承担责任,并能及时修正自己的行为。 那年,我带三班的实践课,遇到了一个特别不守纪律的学生小峥。 因为他个子高,所以坐在最后一排。但他的左顾右盼转来转去的说话,常搅得四邻不安,学生纷纷向老师投诉,而任课教师更是头疼,怎么管也不听,还时不时跟老师顶嘴。管吧,花费了时间还没有效果,影响上课;不管吧,他乱的让你课上不下去。不得已,班主任老师把他调整到最前排讲台旁边,就在老师的眼皮底下。这样他老实了吗?No! 依然是一刻也不停止转动。上课期间,他会随时打断老师的话乱喊,接话茬,还会趁着老师看不见不断向后转身做鬼脸,无论怎么教育,他要么嘿嘿一笑“噢”,赶紧坐好,不出半秒钟马上朝后来个鬼脸;要么很无辜的说“我没说话”,吐吐舌头,转过身来一切照旧,惹得同学经常很气愤的说:“老师,把小峥弄出去,让他去班主任办公室吧,在这里就捣乱。”而这个小峥一副无辜或者死皮赖脸的样子。 面对这样的学生,一向有足够耐心的我也感到无奈,一时半会儿想不出法来。但看着他虽然个头很高但依然一副天真无邪的模样,也忍不住想笑——这么大的孩子,怎么自制力这么差呢? 又一次上课,刚进教室他又在乱喊乱叫,同学们愤怒的喊“小峥,你不上课就出去,别在教室里影响大家听课!”他一点也不在乎大家的怒喊,依然嬉皮笑脸的做着鬼脸。我心中的怒火在燃烧,努力控制了自己的情绪,用平和的态度要求他坐好了听课,他还算给我面子安静了一小会儿,但不出五分钟又忘了,我再瞪他一眼他又安静了一下,转身写板书他又出状况,学生气的又喊“老师,让小峥出去!”我有些忍无可忍了,生气地说:“小峥,你出去!”他立刻又痛改前非的样子,“老师,我不出去。”看他那副天真又可怜的样子只好再次控制怒火让他坐下继续上课。过了半节课,他又坐不住了,问他在干什么,他还是很无辜的样子:“老师,我没干什么,是他拿我的笔。”气愤的同桌说“他老拿着笔去戳人,才夺了他的笔”。真恨不得一脚踹出去!总算坚持着上完了课,自己都不知怎么上下来的,完整的知识被他闹得断断续续、支离破碎了,恨不得把这个学生赶回家再也不见他。 又到了去他班上课的时间,我手中拿了几样教具朝教室走去,一边走一边头疼:这小峥我该拿他怎么办?正想着,老远竟然被他跑过来接去了教具:“老师,你拿不了我来帮你,那课代表也真懒,不来帮你拿东西。”看着他这么真诚来帮我,我也真诚的表示了感谢:“小峥,今天多亏你来帮我!”他很豪气地说:“没事老师,以后我还来帮你拿。”看着这个很天真很仗义又很特别的学生,突然心生一计:“小峥,你是个非常热情善良的学生,我可不可以再请你帮我做一件事?”他马上一副赴汤蹈火的架势:“老师,是不是有东西落在办公室了,我去拿?” 我赶紧喊住小峥:“不是拿东西,而是我想请你当我的助手可以吗?”他有点羞涩地问“怎么当?”“请你在课堂上当一下纪律监督员如何?”“怎么监督?”“你拿着本子站在前面面向全体学生,看看我们上课期间哪些同学表现的特别好,你记下来最后我们表扬一下;也记录一下表现特别不好的同学,但要记下不好在哪里,我要批评,让他心服口服。”他太兴奋了,当即表示“没问题”,并在上课的时候拿了本子站在讲台旁边,很认真的扫视着全班同学。 因为他没有机会说话,还被赋予了“纪律监督员”的使命,全班同学的课堂表现普遍很好。临下课的时候,我请他公布记录的情况,他记录的大多是不守纪律的学生——某某说话了,某某给谁扔了东西,某某在写别的作业…… 我暗自高兴,明明是罚他站了一节课,但经过我的“包装”不仅没让他伤心或者感觉丢面子,反而让他这么开心,出乎我的意料。 再一次去他班上课的时候,他竟然主动要求再当纪律监督员,我就顺势而为,“太好了,上次有了你当助手,纪律那么好,谢谢你。”他又一次愉快的在前面站了一节课监督全班纪律,看到个别学生坐姿不正或者有交流的,他会很着急地用手势制止或者走过去指正同学。当他第三次主动站起来当老师的助手时,其他同学有意见了——“老师,你不能总让小峥当,我们也想当纪律监督员呢!”无奈之下,我只好说今后谁有进步、谁表现更好就请谁当。 他依然还是好说话,坐不住。但他学习的积极性明显高了很多。 有一次上课的话题是了解民俗并进行交流,课后让学生收集本地的民俗或者自己家乡的民俗,做一个手抄报。出乎意料的是,他也完成了作业!别人的作业都是由课代表收取送给我,他却亲自跑到我办公室送来。课代表很生气的说:“老师,你看小峥的作业,用这么小的纸,做的也不好看,内容很少,让他重做!”我接过他的作业——的确太小了,别人都用8K的素描纸,内容丰富,设计精美,他却只用了一张16K的纸,并且还是从演草本上撕下来的。整个设计就是用铅笔书写,内容是两个民俗故事,边上还有一个铅笔的简笔画。 我没有让他重做,表示可以过关,他原本紧张的表情一下子放松了,朝着课代表做了鬼脸就跑开了。我把他的作业和其他同学的作业一起带到教室——进行手抄报的点评。先展示了其他同学的优秀作品,学生互相做点评,从色彩到内容到形式,学生点评很到位。当我举起他的作业的时候,有的学生大笑:“太简单了吧?”有的就说“这是谁的作业啊,太糊弄人了!”听到同学们的嗤笑或者批评,他有点不知所措,但也很无所谓的坐在那里。等学生安静下来之后,我说:“其实我很欣赏这份作业。为什么欣赏呢?首先,小峥能够按时交作业我非常高兴。虽然他的作业简单了点,内容也不够丰富,但他完全是独立完成的,不是查找的资料,而是自己通过向家长了解之后自己写出来的;再者,他还用铅笔在旁边画了简笔画进行美化。尽管他做的规格小了点,也没有用彩色来装饰,但我看了还是很喜欢。谢谢小峥这么用心完成的作业。” 我说完这些,大概学生觉得有道理,很真诚的给了他热烈的掌声,而此时他的脸上满是自豪、幸福的笑容。 以后,每次上课前,他会比课代表还积极的跑到我办公室,问我需要拿什么东西。实在没东西拿,就抢着给我的杯子倒上水端走,或者拿着我的备课本课本什么的,课代表反倒没事做了。 慢慢的,他开始有了变化,虽然有时还会管不住自己,但和最初的课堂表现相比,判若两人。他的班主任老师也反映,这个孩子整体上在不断进步的,无论纪律还是学习成绩。从小峥身上的变化,我意识到:有时孩子犯错误并不是他有意捣乱,纯粹是由于他没有良好的习惯或者自我控制能力差,简单的批评没有任何用处,还可能让学生变得更糟糕;惩罚不当的话也难以改变学生,不能起到教育的效果。那么,对待这样的学生,不妨改变一些惩罚的方式——将惩罚包装成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甚至变成一项“光荣任务 ”,这不仅有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还能不露声色地起到教育的作用。 《湖南教育》2015/12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