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汉语双语教学的理性认识和启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 21:31: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对汉语双语教学的理性认识和启发作者:燕泉山下
对汉语双语教学的理性认识和启发




添加日期:2008-8-28  出处:自治区教科所  作者:刘军提供







艾热提江·噢斯曼·笔理科雅尔
内容提要:目前,我区双语教学工作取得较大阶段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思想认识模糊、不到位等阻力因素较为突出。笔者勇敢地面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强调重新认识、正确定位学习汉语言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做到观念创新、认识到位;结合在多年的对汉语言文化的学习、研究和教育教学实战的经验和切身体验的基础上,从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国际背景和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高度,从多视角、多领域深入研究和尖锐的理性思考;就如何提高汉语教育、教学(学习)质量和效益?如何提高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L2)学习者学习质量和效益?如何加快学习进度?从而尽可能达到熟练掌握汉语言文化并能将此语言当作一种知识和学习、思考以及科学文化交流、传播的有效工具的更高境界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对策建议。旨在帮助人们提高对学习语言文化知识和技能重要性的认识,解放思想,统一思想行为,反思汉语双语教学,转变观念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消除思想观念上的模糊认识和阻力因素,除旧布新,寻求汉语双语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创新与突破,提高汉语双语教学质量、加快学习(教学)进度、提高(教学)学习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双语性创新人才的培养速度,降低创新型双语人才培养成本,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化的学习和交流,为促进人类文明作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汉语学习;重要意义;存在问题;对策建议;观念创新。
1.   引言与问题的提出
    “如果你想领先别人,就学汉语吧!”这是《时代》周刊对全球正在兴起“汉语热”的评价。世界需要汉语 汉语在走向世界。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阶段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要为实现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出发,深刻认识这一决策的重大战略意义。知识和人才越来越成为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是要求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是共产党为之奋斗的长远目标。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社会和谐的根本是人的和谐,这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地向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的全面提高。语言不仅是人类一般的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是学习、思考和思想交流的特殊工具,科学文化的载体,更是文化交流与合作纽带和桥梁。国家从全面提高少数民族人口整体素质,加速发展步伐、增强发展后劲,提高发展能力的战略高度出发,在各少数民族学校教学实践中开展以汉语普通话和各少数民族的母语为主体的双语教学战略号召。实践证明这是现阶段加速发展步伐,全国各族人民同步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明智抉择。
     在新疆地区,自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初期就启动了少数民族中学开设汉语课,20世纪50年代著名学者阿不杜徐库尔·买买提明先生就曾倡议开展双语教学;到了1984年提出少数民族学生高中毕业达到“民汉兼通”的目标;到1992年,启动少数民族中学“双语”授课实验;再到2004年3月,自治区做出了《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凡正,虽说我区双语教学提出较早,而实施较晚,可“双语”教学工作经历了循序逐步求精、逐步推进的过程。就近四年时间国家和自治区投入13000万元资金,培养了1万多名双语或汉语教师,其中有7000多名教师已成为我区双语教学的骨干,发挥着重要作用。[1]可以说,“双语”教学还刚刚起步,开局良好,但面临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5年12月4日司马义特力瓦尔地和努尔拜克力等自治区领导,在自治区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大力加强中学“双语”教学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实现“民汉兼通”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目标的根基。” 并要求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加快“双语”教学进程。“双语”教学工作已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全社会认清形势,抢抓机遇,采取更加有利的措施,把这项民心工程和希望工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求加强“双语”教学,实现“民汉兼通”,是我区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全民素质的战略举措,凝聚了几代人的梦想与希望。
     知识经济的来临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学方式、方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就是说,知识和经济的全球化,Internet的诞生和普及,将地球变成为超越时空约束的超级大课堂或信息港,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格局和模式,带来了革命性变化,这当然也包括汉语教学在内。汉语正在成为世界各国人们学习的热门语言,汉语的国际化趋势日益增强。在新疆大力开展汉语双语教学具有格外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在汉语教学中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将双语教学也放到重要议事日程,大力倡导双语教学,缩小和消除各民族之间的语言文化差异,是在推动科学普及,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新疆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2]然而,仅靠目前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远远不能满足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活节奏日趋加快,生存和发展压力及挑战日趋严峻,科学文化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的时代要求。
      目前,我区双语教学工作取得较大阶段性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现实就要求我们进一步研究分析并拿出相应的对策。本文在结合笔者在多年的对汉语言文化的学习、研究和教育教学实战的经验和切身体验的基础上,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国际背景和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国内需求之下,就如何提高汉语教育、教学(学习)质量和效益,如何提高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Second language、language two,即L2)学习者的学习质量和效益,如何加快学习进度,从而尽可能达到熟练掌握汉语言文化并能将此语言当作一种知识和学习、思考以及科学文化交流的有效工具的更高境界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旨在提高人们对学习语言文化知识和技能重要性的认识,统一思想行为,提高汉语双语教学质量、加快学习(教学)进度、提高(教学)学习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双语性创新人才的培养速度,降低双语型创新人才培养成本,进一步加强汉语言文化交流、传播,为促进人类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
2.重新认识正确定位学习汉语言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双语学习不禁是国家的号召,是时代的呼唤,发展形势的迫切需要。“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德文、中文)。汉语是世界上存在的最古老的语言,它隐藏着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文化的结晶。长期以来,汉语一直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语言魅力,吸引着全世界各国学者。” [3]  “汉(语)字是中国通用的唯一交际工具”,“它是中国文化的脊梁”。 [4]语言既是人类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工具、又是文化现象,更是与社会、文化相关联的特殊文化载体。现今的汉语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又是中国的国官方通用语言,即国语。因此,对汉语教育(现特指汉语教学)的认识,应该超越原来的单一的语言教学模式和水平线,以全面加强汉语言文化与其它民族语言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并致力于促进各民族及其文化的共同繁荣与发展,从而以图实现全中华各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各种文化接触、交流、相互作用日趋频繁。这种接触、交流与相互作用往往离不开语言这个文化载体的介入和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网络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不可阻挡的全球化,必将引起包括汉语双语教学在内的一切教育领域的深刻变化,并对未来的双语教育思想、观念、模式、方式、方法、手段将发生巨大变化,带来一场新的教育革命。因此,应该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战略高度去认识和学习中文(汉语语言文化),从迎接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挑战,提高全体公民整体素质的战略高度去认识和开展汉语双语教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时代迫切需要能够用双语进行沟通、交流与创新的大批复合型应用人才。因此,学习研究汉语(华语)重要意义不仅因为它是拥有13亿人口大国的国语,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它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灿烂文化背景和独特风格的民族文化息息相关。汉语作为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又是在国际交往中最为常用的语言之一,学习和研用汉语,不仅是学习研究中华文明,加强国内外各民族间的科学文化沟通与交流,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还在学习研究人类文明,促进知识和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中也占居着重要的一席,并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汉语不仅是占全国人口92%的汉族所使用的语言,也是我国各民族之间相互交往所使用的共同语言。目前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兼用汉语,6个民族全部或大部分转用汉语,每年出版的3万多种出版物中有99%是中文(汉语)出版物。”[5]其内容包罗万象,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人类文明的成果。如果能够熟练掌握汉语,就意味着可以直接接触、吸纳、消化使用全国99%的信息和知识。总之,学习汉语无论从那个视角说都非常重要。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必须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并严格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创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体系,开展教法、学法、考法改革,全面实现创新教育,注重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强化提高,是全面提高汉语双语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举措和根本保证。
     汉语让全球看好的缘由,既有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外在吸引力,更有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汉字独具魅力的内在吸引力,正如著名学者季羡林称誉的:“汉语是世界语言里最简练的一个语种。同样表达一个意思,如果英文要60秒,汉语5秒就够了。”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中文在国际交往中显示越来越重要和日趋明显的作用,中文受到世界各国前所未有的关注,全世界掀起了学习中文的热潮,世界各地学习汉语(华语)的人数与日俱增。就在这种国际环境下,汉语在世界各国倍受重视和青睐。据有关报道:除了中国国内各少数民族中学习汉语者之外,“目前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达到了3000万,这在对外汉语教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6] 在100个国家超过2500余所大学在教授中文。就在日本,现有超过200万人学习汉语。每年都有新增30万人在上正规大学学习汉语。孔子学院建设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迄今为止,以汉语推广为主要任务的孔子学院,全球已经启动(包括孔子学校、孔子课堂)160多所,分布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HSK的报考人数以每年30%的增幅上升,截至2006年底,参加考生累计达130万人次。连美国总统布什也宣布了“战略语言计划”,也将把汉语视为“战略性语言”,把中文、阿拉伯文、韩文、印度文和俄文列为美国的战略语言,并要求在2006至2007的财政年度,拨款一亿一千四百万美元,用于鼓励美国民众学习这些战略语言,帮助民众学习中文[7]。根据传媒介绍,目前美国已经有2500所中小学开设中文课程,有800多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汉语已成为美国第二外语。欧洲汉语热同样如此。英国、法国、德国,许多大学设有中文系,有的还开有汉语学院。在德国,中文已经成为德国许多州的中学会考科目。在亚洲,泰国政府宣布将汉语定义为第一外语,并决定在2008年前将汉语课程纳入2000所中小学里。在韩国,已有近200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汉语考试已被正式列入韩国外语高考科目。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各兄弟民族率先学习研究和应用它何乐不为呢?!我们更应该从全球化的角度认识学习汉语语言文化的重要性和汉语教育创新的现实意义。“随着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知识的有效性将变得更短暂,一个人在一段时期所学习掌握的知识很难再一生享用。...只有培养足够数量的具有创新素质和应变能力的实用人才,才能在21世纪肩负起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抢占素质教育和创新兴国的制高点。...既然如此,学校要引导学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精神、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我们国家缺少的是人才而不是人口。”[8] 只有将庞大的人口压力变成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之时,才是我国永续兴旺发达之时。把人口压力变为人才资源的根本途径和希望均寄托于教育这个伟大实战,优先发展教育,是把沉重的低素质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人力资源优势根本途径。只有教育兴、人力兴、经济兴、国力兴。只有依靠教育这个神圣事业才能将这一梦想成真。  因此,我们的汉语双语教学也应当立足并紧扣这一现实和定律,将把汉语教育教学过程变成为科学文化教育和交流,知识的传播、普及,培养具有双语言文化和双向式思维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过程。总而言之,人的双语化不仅是国家的一般号召,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需要和全球化的需要,更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提高认识,解放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改革与创新,优化教与学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为创建多元文化和谐共进的美好未来。培养双语性创新型应用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界、科技界和语言界的历史重任。至此,我们呼唤生活在中华大地的汉语为非母语的各族同胞努力学习、研用汉语言文化,消除语言隔阂和文化差异,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理解、加深友谊,促进科学文化交流与传播,学习掌握先进科技知识,迎接世界知识经济与国内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的挑战,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的和谐繁荣发展贡献各自的聪明才智和力量~!
3.我们这一代人应有的勇气、态度和决心
3.1.站在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发展的战略高去全面正确认识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3.2.积极、稳妥、扎实的推进双语教学。语言文字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和载体,语言文字水平、交流沟通能力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础素质和最基本的能力。那么应从发展的眼光,持有前瞻性的思考,战略性的考虑,全方位、互补性的和谐发展态度,不能持有冷漠被动的态度。
3.3.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全力以赴地支持并要积极参与双语教学。要在引导全社会各民族树立母语自尊和母语认同,并要积极沟通与交流,处理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母语文化间的理性关系,形成通用语言---汉语为主题的多语言文字并存,良性互动、互补的语言文化发展态势。妥善处理好母语(第一语言)与汉语(汉语或其他外语,即:第二语言)的关系,要以发展的心态,全球化的眼光看待第二语言(汉语或外语)文化对母语文化的影响。
3.4. 善于在双语教学实战中发现自己、培养自己、强化自己、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展示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3.5.认真开展好双语教学,确实提高受教育者整体素质,培养和造就大批量“民汉兼通”的复合型双语人才。
3.6.在开展双语教学实战中锐意改革、善于创新,踊跃实践,立足当前现实、着眼未来发展,努力为促进人类文明的和谐繁荣和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4.后语和值得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4.1.排除忧虑、兴起一场学习革命和真正含义上文化革命,聚精会神向科学技术迈进,一心一意谋发展。
     目前,全人类正处于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初期的这么一个重大历史转折点,这是一个500年才能够遇到的一次前所未有的战略发展时期。随着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和进步,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生产力的高度解放和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日趋频繁,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强化,随着没有恐怖和对立的和谐、平等、友好、公平、正义的崭新的国际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建立,人类智慧的大开发和认知能力大提高,人类文明程度的大幅度提高、自我约束能力的进一步增强,阶级和国家将会走向消失,人与人间剥削和文化差异的消失,将促使人间的对立、以及民族之间在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差异的日趋接近,压迫和剥削逐浙消灭。并将逐步营造一种平等、和睦、融洽、团结共进的社会、政治和人文环境,全人类,即各民族有可能实现大融合并导致民族的消失或民族的大融合。到那个时候,一定会出现或形成具有共同性的一个或几个信仰和通用的语言,甚至人类有可能会自称都是阿丹和哈瓦的后裔,即:都是共生并存在地球村的一个民族,人除了性别之外,却无区别和高低之分。但是,这真是一个漫长、遥远的发展历史过程和取向。因为只有国家和阶级的消失,世界各民族的经济、文化高度发展和繁荣,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新的共同语言代替各民族的语言,各民族的特征、特性和文化差异将已经消失的时候,世界各民族才有可能最终融合为一体。
     时代在呼唤开展双语教学,培养“民汉兼通”具有双思维、双认知能力的创新人才之时,却有的同志还认为,如果提倡全民学双语,学校都用汉语授课,那将会对本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产生影响。甚至“有人担心开展‘双语’教学会使少数民族逐浙衰退,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无以为继。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双语就是指两种语言同时学习,第一,包括语言在内的文化是具有变异性的,任何一种语言文化,作为一个认知过程和实践,虽有它的特征、特性和相对稳定性,但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过程,而是发展、变化,再发展的动态过程和实践。比如:“汉族文化更是因大量吸纳少数民族文化而变得更加富有生命力。”[9] 不学习、不吸纳先进文化的结晶,发展从何而来?!第二,语言文字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但不一定是唯一的、最重要的标志,更不一定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如:回族使用汉语,但还是回族。多数情况下同一个民族使用一种语言文字,不同民族也可以使用同一种语言文字。我国还有一些民族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现象也有。例如:高山族使用阿美语、排湾语、卡那卡那富语、噶玛兰语等。布依族:布依语、莫语。东乡族:东乡语、唐汪话。哈尼族:哈尼语、桑孔语。藏族:藏语、却隅语、嘉戎语、白马语、扎坝语、纳木义语、尔苏语、贵琼语、史兴语、木雅语、尔龚语、拉乌戎语。回族:回辉语、康家语。蒙古族:蒙古语、卡卓语、图瓦语等等。一个民族学习使用了另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并不意味着改变了自身的民族成分;第三,有些语种的消失并不等于民族文化的消失,当然也不等于民族的消失。如:乌兹别克族基本上是用维吾尔语,可乌孜别克族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不一定比维吾尔族差;第四,‘双语’教学并没有以汉语代替少数民族语言,而是要求在学习好本民族母语的基础上更好地学习掌握汉语。即使是没有列入教学语言的民族语言,也仍然可以在家庭、本民族内使用,并非意味着消失。“每个人对自己民族的文化、对自己的母语充满深厚的感情,这是很正常的,体现了对自己民族的热爱。这与学习其他民族语言文化并没有不可能调和的矛盾。”[10]笔者也是同意这个观点。并认为,越是热爱民族,更应该关心和支持民族的语言文化教育和学习。这才是爱国爱民的具体体现之一。笔者就是以这样心态去学习、研用中文并达到了如此精通的水平。只有学习才会有发展的前途和价值。语言和文字虽然是在民族形成的初期和发展到今天的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中,的确看作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但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迅猛,生存与发展挑战和机遇并存,风险和可能同在的当今世界,单纯的语言和文字并不能成为一个民族继续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重要条件。无论一个民族使用什么语言或文字,只有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繁荣,全民族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才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前提条件和决定性因素,在充满竞争的今天更是如此。当然这个发展和提高还包括民族的和谐发展,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经济、社会的协调、全面、持续发展和民族的经济水平,科学文化水平,思想道德水平,以及身体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因此,这种担忧是多余的,没有必要的。正如我国青年哲学家何宗思博士所云“构成一个民族文明发展的最重要并不是国土辽阔。不是历史悠久、人口众多,不是国防坚固、资本雄厚,最重要、最有力、最活跃的因素乃是该民族共同的人格,也就是民族的素质。” [11]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解决我们在发展道路中的一切困难和问题,只有发展才有生存权和发言权,在这样挑战和风险并存的严峻形势下,我们就仍缠着一个微妙的小事不放,放弃或失去了战略发展时期的关键机会和主动权,从何谈起生存发展和语言文字存在呢?!其实,存在了也有什么用?!值得深思。在此时此刻,有必要重申无论运用任何语言或文字都不是最终目的,是达到生存和发展这个总目的的手段和过程而已。总而言之,现在并不是讨论该不该进行双语教学的时候,而是早已到了应该研究讨论如何才能搞好双语教学,怎样才能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时候了;更应该认识到,这也许是现阶段维吾尔这个古老的歌舞民族迈向科技民族,从能歌善舞的诗歌型、体力型民族走向汇集智慧的知识型民族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多认识一个语言就等于多认识一个民族的文化,语言的伟大在于支撑它的文化之高度和伟大。因为,文化好比就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火车头和原动力,它的核心与灵魂就是思想和意识。一种语言就是一种思维方式,不同语言的思维能给人们代来不同的创造空间和无限的思维可能。双语教学很可能是一个民族站在另一个场面或视角观察和发现自己,由此可见双语教学与素质教育可以并行不悖。我们挣开双眼可以看看自己生活着的周边的世界和历史,就不难发现全世界有多少个民族并没有单独的语言或文字,可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均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有的还曾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此,可以回顾一下犹太民族的生存、发展和崛起的历史进程,全人类公认和敬佩的马克思和爱因斯坦都是哪个民族成份,2千多年被压迫和无情屠杀的这个民族中有多少个诺贝尔奖得主,有多少推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杰出人物就可想而知。维吾尔族人在几千年的漫长发展历史进程中,虽然曾经接受几个宗教信仰,使用过十几种语言和文字,但至今仍保留着“维吾尔”这个人群的族名,并没有被改变掉的历史证据,就能够充分的证明语言虽然是一个民族形成与生存的象征性特征之一,但并不是民族的惟一象征、更不是决定性根本条件和前提。历史上的维吾尔族多语种、多文化、多宗教信仰背景和多语种创作的事实和经历告诉我们,法拉第,买合穆德喀什格里,尤素朴哈斯阿吉普等杰出科学家、哲学家,在多语种、多文化背景下进行思维和科学创作,能够完成被看作为东方文化宝库的宝贵财富之称的杰作,并具备了当代至今著名学者和语言学家、哲学家资格;在当今社会具备双语思考与创作(写作 )能力,走在时代前列的许多双语型创新人才的涌现,使我们的认识更加引向深入。目前,在全中国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中的先进分子将英语作为第二、第三语言学习,并兴起一种高潮,这也都不是为了发展的需要嘛!难道这些人就不爱自己的民族及其文化吗?恰恰相反,就因为热爱自己的民族才这么做。既然如此,在知识爆发、充满竞争的今天,要是希望踊跃向知识经济迈进、与时俱进、立足不败之地,并想步入优秀、先进的民族之列,就不能仅只停留在母语文化的水平线上,而且要努力学习掌握社会功能大,能够与更多人交流的语言、以及在科学文化发展的先进民族的语言,甚至只不满足于学习汉语,成为双语人才,继续努力学习英语及其他语言文化,成为多语种、多文化融为一身的多功能、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而努力当作自己人生最高理想和追求。
4.2.解决了思想认识之后的第一问题就是要紧密结合语言教学这个环节、优先并大力发展教育,全面提高人口的整体素质。任何一门科学,只有通过语言走向完美和精华升级,能够得到推广普及和应用,能够实现展现自己的功能和价值;语言并不是简单的一个交流工具,而是大搞科学技术的传播、普及,促进人类科学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理解,便于沟通交流,加深友谊,促进人类不同文化的对话与和谐繁荣、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文化和知识的载体,是一切科学技术教育和世界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人类所有不同文化的对话和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的载体与纽带。无论学习、交流和传播任何一种科学文化都需要语言这个载体的参与和支撑,没有语言这个载体的运用和支助是不可能成功。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社会定律,那就是“人多掌握了一种语言,就会增加和掌握了一种学习、思考与交流、传播的途径和本领,就会多了一个劳动就业的机会,生活道路更加宽广,人生更有意义和价值,活得更加幸运。”[12]因此,要努力学习语言文化,必须攻关并要突破语言关。那么,语言教学必须导入科学文化因素,双语教学要同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教育,交流、推广和普及相结合。
4.3.积极相应和参与双语教学,在双语教学实战中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和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值得骄傲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每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人都享受这个共同财富的权利,希望共享知识这个共同财富,只能通过语言来共享。国家在强调和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尊重、保护、挖掘和弘扬。要善于充分利用语言这个金钥匙和重要的文化知识载体,理智对待并要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自己的优秀文化遗产。与此同时,要致力于将其中好的、优秀的、精华的部分交流、传播到其它民族中去并争取其它民族的认同和青睐,让民族文化更加灿烂,让民族智慧,为人类文明的繁荣昌盛作一分应有的贡献,为优秀的民族文化更加增添光彩。
4.4. 要正视双语教学,切忌将双语教学误解或看成汉语教学,更不能将把双语教学变成为单语教学,或其他形式的误导,倡导并做到双语同行不悖。必须要求受教育者在学习掌握好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加倍的努力学习掌握对自己民族最接近、其影响最深远语言文化,将使自己培养成具有双向式交流与思维能力的创新型人才。那么,应该明确认识到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任何民族或人来说,优先学习掌握汉语言文化那是一个天经地义的事,是时代的呼唤、发展的迫切要求和特殊的需要,是必然王国、必由之路、必经阶段。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也应该成为双语种、双文化的互动和双向式传播、交流与沟通的过程。这也是国家大力倡导开展双语教学促进和谐发展与共同繁荣的本来意义和最终目标相吻合。为此,不仅要努力学习掌握汉语言文化知识,还要深入攻读,达到民汉兼通,并能够将把语言当成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载体,思想沟通、交流的有效工具,科学普及、学术交流和创新的知识支撑系统的这样双语精通的水平和更高的思想思维境界。
     对语言文化和双语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应进行前瞻性的战略思考,切实加强对语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建设和利用,紧密关注并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工作的科学引导和语言文化资源自愿共享;树立主体性和多样性辨证统一的语言文化观念,要妥善处理好国家通用语言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母语文化)的关系,努力形成以国家通用语言为主体的多语言、多文化并存,良性互动的语言发展态势;树立互相适应和谐的语言文化观念,坚持科学协同和相互支持、互助互补,不断开创生动活波、友好和谐发展的语言文化局面;加强监管法制化、规范化工作。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应做到“四个紧密结合”,即:主动与科技文化、教育和信息化领域的紧密结合;要体现并着力加强五大任务,即:作好语言文化建设、宣传教育、推广应用、科技文化服务和规范监管。在建设方面,既要作好语言文字语料库、信息化等资源建设,也要重视加强语言文字工作机构、队伍和法制、规范标准建设;在推广应用方面,要深入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加大宣传执行力度,增强全社会的自觉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水平;在监管方面,从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等角度做好对语言文化工作的监管,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针对党政机关、新闻煤体、科技教育机构和公共服务领域的语言文字应用不规范、乱杂、不文明、不自觉等问题进行常期性的跟踪检查、分析和督促工作,使语言文字工作走上文明、法制化的轨道,构建互补互赢、和谐发展与繁荣的语言文字生活,弘扬优秀文化,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4.5. 正确区分语言的法律地位和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文字的社会功能主要是以由使用该语言文字的人数、分布范围、信息负荷量、以及在本民族范围内外和国内外所起的社会功能为标志的。各民族语言文字在法律上的地位是一律平等的,但这并不等于各民族语言文字有同样的社会功能。当代社会,由于使用不同语言的各民族在人口、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发展不平衡,其语言的社会功能也有差异。[13]为了适应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学习使用社会功能更强一些的语言,并不否认语言的法律地位,更不妨碍在社会中使用本民族语言。另外,普及汉语普通话,培养和造就双语性创新人才是实现各民族互相交流、沟通的必要前提。目前全世界有6000多种语言,然而我国有56个民族,有130种语言,难道56个民族坐在一起时要用56种语言或更多语言来交流嘛!这不可能,就得总应该要有一个通用语言来交流。对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而言,汉语就有这种社会功能和法律地位。那就应该理智地对待,并要大力支持双语教学,积极参与双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强化提高自己、展现自我人生价值,为迎接知识经济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挑战,抢占素质教育制高点,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民族而添砖加瓦。
     最后笔者作为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一名知识分子,想向全僵各少数民族人提醒一句: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流工具,人类的知识、思想和情感都是通过语言传递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新疆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取得了引世人注目的辉煌成绩,我们要为此而感到自豪和欣慰,但是决不可骄傲和自满,更不能不学习、不思进取。因为新疆仍然是一个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底子薄,自然资源并不十分充裕,科技文化相对落后,不管哪方面的成就,还显得非常不足,在我们的面前仍会有许多严峻的挑战。值此,新疆人最急需要的就是,要强化学习、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提高素质、更加端正学习和工作作风,加速发展步伐,增强发展后劲,加倍努力赶超时代发展步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3:45 , Processed in 0.11024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