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关键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3 15:33: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关键词作者:清风冷月博客
                                              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关键词

新课程实施中遭遇的问题,主要就是教师素质的问题。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作为职业人员,教师已经过专业学习,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但理论上又存在不足,课程认识没有到位;作为教育群体里的一员,他们通过观课等形式与同事交流沟通,但由于认识不足,观课所起的自我提升作用非常有限;作为一线的工作人员,他们又时时在实践着,但缺乏先进理念的追求,成效极其有限。要促使他们专业成长,还是要根据他们自身的实际,在读书、观课、实践三个环节中寻求突破。

在读书中确立课程意识

      1.读书才能跟上课程变化发展。

      一是提供认识课程的知识基础。课程的内涵由于社会的发展而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之中,早些年参加工作的教师对课程的理解还处在以往的认识之中,近几年参加工作的教师在学科课程的理解上还存在着某些不足。如语文学科,早些年理解为工具性,注重实用;新课程标准认为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整个课程的结构是建构主义的。而最新的一些理论则认为,语文学科最终是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是生命存在意识的觉醒,是生命内在需求的外在表现。由于没有随时读书跟踪教育发展动态,很多教师跟不上课程的发展。

所以,教师读书是为了跟上课程的发展变化,读书为教师理解课程提供足够的支撑基础。

二是确立课程意识。教师往往不敢对教材进行取舍或改进,他们找不到取舍的标准。因为他们对所任教的学科还没有从课程的高度去认识,对课程的目标、选择、实施、评价过程缺少系统的认识,自然也就难以全面地认识教材,不能进而选择教材,用好教材。

      如果多读读课程理论的书,多读读学科方面的书,读书多了,掌握了足够的课程理论和学科知识,就能对所任教的课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能正确地处理好教材的选择等问题。

    读书与课程的关系,还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认识。读书能形成个体较高的理论水平,以便对课程进行再认识,再建构,可以是对国家课程的再认识,也可以是校本课程或地方课程的认识和开发。

       2.要有意义地读书。

有意义地读书应该遵照两个“自愿”的原则:自愿选题,自愿结对。内涵就是让教师选准读书方向,读书时能真正合作探讨,促使读书活动对教师个体实现有效的自我提升。

    自愿选题。教师要能结合个体知识或实践的特点选择突破的方向,确定一个主题或是一个较有代表性的教育事件有目的地读书。“把教育领域的某个‘关键事件’弄明白了,教师就有可能使自己的教育观念发生转换,也可能使自己的教育实践获得‘改进’。”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内容贴近自己,理解上也不成问题,能边读边思考。作者的阐述有意思,读者理论上自愿自觉接受了。书中理论有实践指导意义,读书能够以书中的观点对照自己平时的工作,也即是在读书中进行反思。这样的读书,才能真正提升自己。

自愿结对。几个同好者结成合作性群体,交流读书心得,探讨书中的问题,一是能理清思路,更好地使这些理论融进读者原有的知识之中。二是能激活处于静止状态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发挥读书的作用。

就教师专业水平而言,视其发展程度可分为五个阶段:新手教师、熟练型新手教师、胜任型教师、业务精干型教师、专家型教师。选择结对可横向选择与自己同一类的教师,也可纵向与上下线的教师同事结对。

      在观课中提升实践智慧

      我喜欢用“观课”这个概念,因为“观课”比听课内涵更丰富,更能表达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形态。“观”还有“观摩”的意思,更侧重于同级之间的交流、欣赏、学习。观课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观课的几种意识。

      学习意识。带着学习的意识,收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和思考,在观课过程中以别人的优势对照自己的不足,思考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这会使观课的效益最大化。

      交流意识。观课前可了解与授课相关的情况,如学生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动机和勤奋程度等,也可以了解课堂可能存在的问题。有了这些基础,观课时可以有较好的切入角度、层面,也可以带着对某一问题的思考、探索进行观课。

      分享意识。观课者重视授课者的工作成效,如同自己的工作一般,观课者就能以最积极的思想参与到授课者的课堂活动之中,能分享到授课者的成功。这样的意识有利于发挥观课者的主观能动作用,避免观课者处于被动听课的境地。

       2.观课后的交流反思。

      第一是通过探讨,把这堂课推向极致。一堂课下来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交流活动切忌变成批评会。交流时要有个明确的方向,共同探讨如何才能把这种类型的课上好。特别是有了观课的感性材料和思考,通过探讨交流,集思广益,完全能达到目的。这个追求是观课后交流的最基本的目的。

      第二是追求某个问题的突破。前文已说过,视教师成长阶段可分为五个层次,教师要对自己所处的阶段进行突破是较不容易的。而观课后的交流探讨是个很好的平台,教师要利用好这个机会,要带着自己的问题到这个平台,利用参与探讨交流的各个层次的教师的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寻求真正的突破。

      在实践中突破已有经验

      1.课堂实践应有的几种意识。

      教师平时上课,无非是完成进度、应付考试,这样的常规工作使教师在课堂上处于一种恒定、凝固的状态,工作热情、应有的灵感容易消失,课堂上往往是依照一种已有的甚至是陈旧的固定模式运行着,这种感觉是很多教师都有的。要突破这种状态,课堂上绝不能依照老习惯把课上完,这就要把握好以下几种意识。

课程意识。经常看到有的教师课上得很生动,师生间互动也很好,但一节课下来,大家都觉得若有所失。稍一分析即得出,这堂课或多或少偏离了学科教学目的,学科课程意识不强,这堂课是不成功的。如果长期都是这种状态,那么这个教师就是一个失败的学科教师。例如,语文课的最终指向是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可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呈现了太多的图片资料或是其他内容,而忘了课堂要指向学生的言语能力的提高。例如,数学课充塞了太多生动的资料,而忘了这些资料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迷失了学科课程意识的例子并不少见。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清醒的课程意识,所任教学科在学生发展上要达到什么要求,在每堂课上都要使自己努力指向这个目标。几年时间下来,课堂教学实践上才能呈现较强的学科思想。而个人在课堂实践上的问题都能以课程思想加以对照、审视、解决,课堂实践水平自然就达到较高的层次。

任务意识。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一堂课刚开始还可以,但未到一半,学生疲倦,教师也是马马虎虎地强撑着上下去。细分析其原因,就能发现教师和学生都没有任务意识,没有压力,没有在以一堂课为单位的时间里完成学习任务的任务意识。

      任务意识对一堂课非常重要。教师有了任务意识,才能指导点拨学生朝着目标进发,一堂课才会张弛有序,才会有较高的效率。教师要使学生有任务意识,要求他们在一堂课里完成所指定的明确任务,教师对他们的完成情况要做出评价,激励他们以更好的状态去完成任务,促使他们改进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养成勤奋、耐劳、创新等良好品质。

      超越意识。教师要有自我超越的意识,这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明确自己现在存在的某些不足。第二个层次是通过比较,确定自己应该努力的地方。第三个层次是对自己课堂实践能力的预期发展有个明确的设想,做好个人发展的自我规划,然后形成一定的行动策略,在实践中有计划地实施。我们的教师比较缺少第三个层次的超越。

      主体意识。现在的课堂实践中没有体现学生主体意识的有这么几种表现,我们要注意克服其遮蔽性。一是“教师表现出色”,二是“满堂灌”,三是“问答式”,设置问题的时机、方式、内容以及频率不恰当。

成功意识。一堂课下来要有一定的满意度,教师也要给学生创造这样的条件,把握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的问题或其他作业要适合学生学习程度和思维特点,使学生在课堂上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满足。   

2.课外实践的两个方面。

       教师要有专业社群 经常看到个别教师不注重生活圈子,结交的多是酒肉朋友、麻将赌友,一段时间下来,这个教师的言行举止不知不觉就有点异化,专业素养也在不知不觉中退化。应该说,氛围浓厚的专业社群对教师个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有自己活动的专业社群。

    专业社群的活动方式多种多样:一是每隔一段时间的一般性集中活动,最好是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或是约定俗成的规则,如周末的集中、节假日的集中,或是寒暑假的集中,以使社群活动能正常维持下去;二是有学术活动时招呼社群成员共同参与;三是固定的联络互助方式,如电话联系;四是学术成果的交流提升,如互留电子邮箱,个人有心得体会时及时互相交流探讨。假如没有正规的专业社群,也要有三两位志趣相投的知交好友时时交流沟通。

与家长、社会的沟通 教师要重视这部分实践活动。教师生活不能局限在校园的“象牙塔”之中,现代学生的思想呈多样化,需要教师有较丰富的阅历。教师个体在与家长、社会的沟通活动中要注意:感受社会发展的脉搏,跟上时代的步伐;体验社会生活的多样性,理解多元文化,促进教师个体精神的丰富;沟通时持积极态度,尽力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实现两个追求:第一是理论的转换,使所学的理论内化至教师个体生命之中,教师通过实践,把所学理论社会化,变成社会行为,通过教育学生促进社会的发展;第二是知识的整合,知识的整合围绕着教师任教的学科课程进行,教师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知识和相关信息,整合为综合实践能力,实现自我突破。(来源:中国课堂教学网—福建教育 作者:惠安教师进修学校 林汇波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1:32 , Processed in 0.07616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