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术规范与学术失范:阅读笔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7 23:55: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学术规范与学术失范:阅读笔记作者:刘丽丽教育实证研究
学术规范与学术失范:阅读笔记
任何研究都要基于前人的研究。这是因为前人研究能够为现在的研究奠定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能够掌握前人研究的不足,为现在的研究提供创造空间。所以,研究一定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仅如此,还要清晰、准确的告诉读者踩在肩膀下的巨人是哪些巨人?站在巨人肩膀后所达到的高度是否是真实的高度?这便是第9章作者主要论述的问题,学术规范与学术失范。
一、关于直接引用、间接引用与转引
直接引用即直接将文献的原句拿来用,这通常是因为“原文的文字清楚、优美,稍加转述便失去原味”。否则,我认为尽量不要直接引用,这不仅是知识产权的问题,还是研究者归纳、概括、表达能力的问题。直接引用要讲究规范,这是作者在本章用了近一页的篇幅重点论述的地方,结合具体实例来应用并审视这些规范,更便于对规范的理解与吸收。
“人天生是自由的,但是,也无处不在枷锁当中。那些自认为是别人主人的人,实际上是比其他人更加彻底的奴隶。……………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这种枷锁,而且也把这种枷锁打破了,这么做就更好。”
卢梭.社会契约论[M].徐强,.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7.
    这个引用,我有用引号加以标记,并用脚注加以注明引文的准确出处;对于删减的部分也如本章所述,用省略号连接。除此之外,版本、译本的权威性问题,以及当有过度引用的趋向时,要变直接引用为间接引用,这均是直接引用需要注意的地方。
    相比直接引用,我更认可间接引用。尽管作者在本章指出,“尽可能直接引用,只有当原文过于啰嗦、跳跃,才选择间接”,但我认为,在准确表达原文意思的基础上,采用间接引用更能让引文“为我所用”,而且也能够体现作者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对1980年到2010年近三十年有关自主学习的文献整理中发现,有一部分学者将自主学习视为教师的教学方法。他们认为自主学习就是教师利用课本提供的材料,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思索,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形成自己的结论和概念。
    这便是一个间接引用。在上下对比中可以明显看出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的差异。任何引用都要讲究引文的质量以及准确的注释,所以这不是我注意的地方。对于作者强调的七点,间接引用是否偏离原意以及自己观点与引文观点的界限是否明确是我更在意的地方。
    至于转引,其实就是转“二手”资料。如作者所言,除非一手资料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确实找不到才勉强用二手,否则绝不提倡。
二、关于注释与参考文献的格式
注释与参考文献是不同的,但是很多的文章并没有将两者明确的划分,包括我自己也同样如此,原来我认为注释与参考文献就是一个东西,只不过放的位置不一样而已。但实质当然并非如此,“注释是对点的解释,参考文献是对出处的说明”。
关于格式问题,在本章作者介绍了三类规范,非常详尽,极具指导意义。基于个人经验,我受到的启示为,在撰写规范上,要遵循《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在排序上要遵循APA格式。比如:
[1]卢梭.社会契约论[M].徐强,.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7.
[1]李雪垠.芬兰基础教育模式的成功因素探析[J].外国教育,2006(3):68-70.
[2]刘媛媛.芬兰教育成功的原因探析[J].外国教育.2006(12):46.
[3]Pasi Sahlberg.The Professional Educator: Lessons from Finland[J]. American Educator, Summer 2011:34-38.
[4]Pirkko Tellervo Hyvonen. Play in the School Context,The Perspectives of Finnish Teachers[J].Australi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August 2011,Volume36,Issue8:65-83.
[5]徐双荣,旭东英.试论芬兰的学制改革[J].教育评论.2010(2):168.
[6]于建云.芬兰奇迹教育对我国新课改的启示[J].中国农业教育.2010(2):9.
    但是,对于注释以及参考文献中的标点符号,比如逗号“,”、括号“()”,冒号“:”应该用中文下的符号还是英文下的符号,本章并没有说明,这是我略感遗憾的地方。
三、失范与不端
在阅读这部分之前,我认为该注释的地方没有注释,这便是学术失范,抄袭、制伪这便是不端。但阅读之后,我发现还有很多我原本没有想到的地方均是失范与不端行为,这令我震惊,更有必要特别注意。
不只是过度引用,引用不足也同样是失范。为了论证某一观点,引用权威性的论据是我们经常做的事,如果引文确实是原文所表达的含义,这没什么问题,但如果断章取义,这便是失范。
任何“过度”都不会太好。原本认为,在引用的基础上加以自己的评价和论述是学术水平的体现。但过于评价,包括批评或赞美,这便有违公正,即是失范。
只是规范的注释还不可以,还要看注释本身的东西,即引文。如果引文的版本、译者、出版社不够权威,无论你的注释怎样规范,均为学术失范。
与学术失范相比,学术不端我认为有一种“故意”的成分在里面。失范很有可能是无意识的,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有违学术上的规范,但不端就是明明知道,仍然故意而为之,这样看来,学术不端更恶劣。包括明明是引用,却混淆读者,硬生生作为自己的观点。包括抄注释,将转引作为直接引用以及伪造和篡改资料。
至于伦理问题,我觉得有必要看一下本章所提到的网易公开课“普通人如何变成魔鬼与英雄”,里面论述到的实验过程会让我们认识到,伦理问题通常是在我们无意识的情况下触及的。
最后,在阅读中有几个问题,希望老师能给予解答。
1.关于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为什么老师会更推荐直接引用?我反而认为直接引用就是直接搬过来用,没有研究者的思想在里面。
2.关于注释的格式问题,对于其中的标点符号是否有特别的要求,比如应该是英文下的标点还是中文下的标点。同时,谷歌学术等软件有自动生成注释格式的功能,这个是否推荐采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05:29 , Processed in 0.06660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