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年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选评10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5 09:41: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洪烛:2015年中国好诗榜选评作者:洪烛
2015年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选评10首
特邀点评人:洪烛

中国作家协会 ·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 主办 中国诗歌网 特邀洪烛点评每日好诗

关门

    庄凌

母亲年轻时也拥有山水起伏的玲珑身体
可她的春天太小了
万紫千红都被庄稼和茅草覆盖
她总是把门关得紧紧的
把幻想与故事关在了门外
这一生她只为三个人开过门
一个是父亲
另外两个是她分娩的儿女

母亲的钥匙在别人手中
而我的钥匙在我自己手中
我爱粗茶淡饭也爱灯红酒绿
我爱晨钟暮鼓也爱潮起潮落的快感
我不会把门关死
也不会为魔鬼开门
你转动锁孔,宝藏就为你打开
你是我相见恨晚的人


推荐语:

母爱,是文学的一大母题。每个诗人都迟早将为母亲写一首诗。作为90后诗人,庄凌早早地就写了。不只是写母亲,还写出了自己,以及自己与母亲的区别。实际上是写两代女人不一样的活法。甚至,还让人管窥到巨变的两个时代。女人心理上的封闭(或自闭)与开放,何尝不是时代的特征?如此宏大的主题,庄凌却举重若轻,在于她找到了门这个意象。更关键的是,她还为这扇门找到了钥匙。通过门的开合,表现母亲与女儿情感世界的差异。这既是家门,更代表心扉。母亲一生“只为三个人开过门”,她是为别人、为亲人而活的,是以亲人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女儿则是为自己而活的,以自我为中心。“母亲的钥匙在别人手中”,她的命运与亲人休戚相关。“我的钥匙在我自己手中”,掌握着自己的命运。母亲因亲情而满足,拥有一个家就自成方圆,而新时代的所谓“独立女性”,其实也是有所期待的,等候着一个不是用钥匙而是用眼神就能打开她心扉的人。女人成长的过程,即使会有叛逆,但都是在向母亲致敬。从女儿到母亲,是女人完整一生中的两个阶段。《关门》这首短诗,因意蕴丰厚而让人浮想联翩。真正的诗从不怕篇幅有限,关键是要能激发读者无限的想象。
(特邀点评人:洪烛)



第一日

    宋长玥

青海和西藏中间,男人站在一片白云前看了很久,
卑微到云端的我们,
爬过多少颗星星,才能找到世界的良心?
说不清楚哪些痛苦来自土地,哪些痛苦原本就藏在心里。
所有道路的最后绝望苍茫。
这一片人类最终到达的荒原,地图上杳无印记;
而在我们的灵魂中,它比青海和西藏还要广阔。
2014、12、23


推荐语:

《第一日》是宋长玥组诗《南山十日》里的第一首。第一日,本身就充满诗意。可以理解为原初的起点,也可以理解为全新的开始。当一个人第一次走上青藏高原,最感到震撼的无疑是第一天。他会发现自己熟知的世界之外,还有另一个世界,陌生的世界。他在这特殊的地域看见的白云,似乎都与别处的有所不同,更经得起打量。那是另一个世界的风景。在有闲且有缘看云的时候,人们才会面对自己,看见自己的内心。那么多人喜欢去西藏干什么?不仅仅是猎奇,更是为了找回自己,找到一向被疏忘或怠慢的精神生活。在西藏的白云下面,人们才能产生在别处、在原先小圈子里产生不了的想法,譬如:“爬过多少颗星星,才能找到世界的良心?”这是全诗的诗眼。还有“说不清楚哪些痛苦来自土地,哪些痛苦原本就藏在心里”,这是对自我的拷问,在没有答案的疑问中达成禅悟。虽然只是第一日,但已足以证明:此次没有白来。即使一个凡夫俗子,当他变得敏感了,意识到时空的无限与自身的有限,就可能被锻造成一位诗人。哪怕只是“瞬间的诗人”,他的生命也变得“比青海和西藏还要广阔”。
(特邀点评人:洪烛)

书,记忆,镜子和她

    戈多

一本书,从诞生到翻阅
这些都不是它的选择
所有的快乐、忧伤、苦难和幸福
都不是它的,它只是一个旁观者
复述者,或者只是一面镜子
里里外外,照留着别人的真假和命运

如果记忆只是一个词语
它不会比一片叶子坠入泥土的时光更长
那个傍晚里的春天,梦想,和翅羽
离一面镜子有多远,就离一个人有多近
一本书敞开扉页,看着,爱着,颤栗着……
带着爱,冲动和满足,翻动着反复奔跑的风光

一本书不只是词语,故事和镜子
一本书是一个花园,这里有她所有细枝末节的美
当她醒来了,她就是黎明
当她睡着了,她就是黎明未到之前的黎明
我是有福的,在时间老了之前,还来得及
坐在灯影里被她捕捉,此刻我是唯一轻唤她名字的人


推荐语:
好的诗人,不仅能把“死书读活”,还能把“死书写活”。戈多的《书,记忆,镜子和她》一诗,给我们提供了想象的另一种可能:书不是死的,而是活的。一本拟人化的书,有生日也有记忆,有沉睡也有苏醒。正如书外面的世界,有黑夜也有黎明。在戈多眼里,这本书更是一个睡美人,等待被一次凝视、一个亲吻唤醒。从这个角度来说,再好的书也是半成品,需要读者付出另一半的劳动,才能够产生“化学反应”,而不能只是“物理反应”。爱才能够溶化在血液里,成为灵魂的燃料与动力。你在读书,书也在读你;人在挑书,书也在挑人……读书的过程是一次深呼吸。你在给书进行“人工呼吸”,在你温情的抚慰下,书果然就活了过来——至少,那里面的情节、人物乃至哲理,栩栩如生。读死书与死读书,都是不可取的,是笨拙的方式。有心人才能点铁成金。哲学家说过:我思故我在。对于我辈:我读故我在。书是一面镜子,使人照得见自己。
(特邀点评人:洪烛)
喊一声
    周苍林
小时候——喊一声冷
妈妈胸前就是一团火
喊一声走不动了
爸爸的脊背就是一辆奔跑的小车
长大了——喊一声回家
妈妈就是村口最先望见的一棵树
喊一声走了
爸爸就是送我最长的一条山路
现在——喊一声故乡
妈妈就是流在我眼里的泪水
喊一声亲人
爸爸就是装在我心中的怀念
将来——喊一声妈妈
一家人还会在另一个世界相见
喊一声爸爸
从此就再也不会分开……

推荐语:
诗歌是心灵的呼唤。从心灵出发,走向更多的心灵,而不仅仅是到语言为止。诗的语言,“走心”才有内涵,才有意义。否则仅仅是没有灵魂的肉体,再美也不过是玩偶。周苍林的《喊一声》,是用嗓子喊出来的,用眼睛喊出来的,用手势等身体语言喊出来的,更是用心喊出来。不是喊口号,是在喊故乡,喊亲人。喊爸爸、喊妈妈,谁不会啊?人诞生之初的本能,也是最真切、最持久、最知冷知热的呼唤。从小喊到大,喊了半辈子,味道越来越浓,酸甜苦辣,俱在其中。人类的情感,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才有沧桑感。苍凉其实是最厚重的诗意。所以生离死别成为诗歌永恒的主题,感动着一代又一代读者。为什么呢?因为一代又一代诗人,不是为了写诗而抒情,是为了抒情才写诗。幸福时会欢歌,悲痛时会呻吟。喊爸爸、喊妈妈,无法用假嗓子喊,写亲情的诗最难以假唱。周苍林的《喊一声》,最感人的是表达了爱是超越生死的:喊爸爸、喊妈妈,喊半辈子是不够的,喊一辈子还是不够,诗人恨不得永远喊下去,生生世世不分离。那才是大团圆,那才叫真圆满。
(特邀点评人:洪烛)


妙方

    杨锦

女人顺皱纹的路径打量容颜
乞求爱情为青春开具妙方

孩子懵懵懂懂踢开青春期的门
快乐与烦恼较量着各自的领地

耄耋老人在蹒跚里盘算来路
享天伦之乐,创造生命之奇迹

大自然频频示意
妙方,就在爱的手心里

推荐语:
诗人不是上帝,无法解答天地间所有的迷惑,有时连自己面临的问题都难以解决,但勇于为上帝代言的诗人,还是找到了打开心锁的万能钥匙。秘诀就一个字:爱。比阿里巴巴“芝麻开门吧”还要简短。诗人不是医生,不能包治百病,有时自己都因敏感而比常人更脆弱,但同样渴望妙手回春的诗人,还是久病成医,或者说像神农尝百草那样,选定了一剂最有效的药方。这个比任何普世价值都更具普世价值的妙方,就是爱。杨锦在写《妙方》这首诗时,不单单满足于做心理医生,还渴望站在上帝的高度,洞察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并不是假大空,而是诗人天然的使命:哪怕是一首再短的诗,只要真点到了宇宙或人性的穴位,就是不倒的巴比塔。人类因为不仅对自己、对同类,更对万事万物有爱才成其为人类。我说的,难道不对吗?可以给人类乃至万事万物做无数的定义,诗人的话,一定最合情合理。
(特邀点评人:洪烛)


小路

    玉上烟

午后,我独自在一条小路上散步
不知它尽头伸向哪里
也不见有人经过
小路两旁是苍老的银杏树
刚下过雨,鹅黄的叶子结满了
颤动的水珠
它们簌簌飘落
这里,再厚的落叶也无人打扫
我久久地凝望着清冷的天空和
孤零零的远山
前方几十米处,是一个幽暗的水塘
不时传来鸟鸣声
当我慢慢走近
池塘左侧,出现了一个墓碑
我小心翼翼地蹲下身来
上面的字已经模糊不清
我徘徊着,全身突然起了凉意
“通往墓地的路是最安静的
你要吸取教训”
“大喜鹊与乌鸦在墓地争鸣
难不成那些鸟儿真的与死魂灵有牵连”?
我想起了两位朋友的对话
我突然意识到
小路的一切都不像是真的
所有的,仿佛并不曾存在,包括我
也像离开了人世很久的人

推荐语:
世上的道路有无数条,描写道路的诗歌也不计其数。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写路的诗人多了,却容易陷入惯性,容易轻车熟路,偏离诗之真谛:创新,或者用大白话来说叫与众不同。我一直觉得玉上烟的诗歌常常以神秘感取胜,有女巫的气质(褒义),她面对道路这一最容易落俗套的题材时,果然也独辟蹊径:“独自在一条小路上散步”。这条路之所以显得神秘,不仅因为看不见有人经过,以及厚厚的落叶无人打扫,更因为路上的独行者也不知它尽头伸向哪里。当然,这个不走寻常路的诗人还是亲手揭开了迷惑过她的谜底。原来小路的终点是一块看不清碑文的墓碑。难怪那么冷清。曾经有一个最早预言全球化的古老谚语:“条条道路通罗马”,那是就空间而言的。就时间而言,对于每个生命,说“条条道路通墓地”,也不能算错。这已上升到哲学层面的思考,比前者更形而上。诗歌可以直面惨淡的人生,也可以直面惨淡的死亡,没什么是不能写的,关键你要写出新意,那才是绝处逢生,那才叫出奇制胜。
(特邀点评人:洪烛)
江湖宴饮歌

    孙文波

呆在家是修炼意志,出门是聚众吃喝,
在杯光酒影中,看见一个时代的风景:
美丽的颓废。我不反对颓废。我喜欢酒桌上
让灵魂高高翘起。身体的政治是:一个人
是诗人,一群人是混混。所以,我不说
我是一大群人中的一员,我不说共同的事业
支撑了我们的行为——写作,是孤独的事,
它首先与别人为敌,然后与自己为敌;
我早已知道我是我的敌人;年青时过去是
敌人,到了年老时敌人是未来——如果
在酒桌上谁向我谈论诗,他就是在向我谈论
战争——在酒的烈焰中,我看见血染大地。
或者说我看见朔风烈烈,漫天旌旗嘶鸣。

推荐语:
孙文波的这首诗与其叫“江湖宴饮歌”,莫如叫“孤独之歌”。可他所歌颂的孤独不仅一点不可耻,反而显得无比高贵,也无比自豪。原来他歌唱的是诗人的孤独:“一个人是诗人,一群人是混混”,“写作,是孤独的事,它首先与别人为敌,然后与自己为敌”。这也是众人之中的孤独,曲终人未散的孤独。怎么听怎么像屈原的遗传、李白的遗传。从孤独的冬眠中醒来的不仅有蛇,还有神情恍惚的诗人。他在纸上写下一首诗,作为蜕下的蛇皮,向春天献礼:“我早已知道我是我的敌人;年青时过去是/敌人,到了年老时敌人是未来……”也许没有哪位诗人不曾唱过“孤独之歌”。我想起我也写过“孤独之歌”:他们把你叫做孤独/你不太合群,总是独来独往/不是他们中的一员/所以他们把你叫做孤独/我高高地向你翘起大拇指/意思是说你太棒了/你不是他们中的一员/甚至跟我也不一样/我也把你叫做孤独/其实我比你还要孤独/因为你的缘故/我既不是他们中的一员/又得不到你的认同……”古希腊的哲人说过:甘愿与孤独作伴的,不是神,便是兽。孤独既像一种兽性,又像一种神性。而诗神是不怕孤独的,只怕不孤独。诗人不以孤独为耻,反以孤独为荣。追求的是理想,是个性化生存:不仅活得跟别人不一样,所思所想也跟别人不一样,而且,写的诗也跟别的诗人不一样。什么是诗人,就是敢为天下先的人。诗人中的诗人,就是敢为诗人先的人。
(特邀点评人:洪烛)


回故乡

    北国雪

村子,在山的那边
茶青色的池塘,倒映
远不可及的事物
一只鹰从自己的影子飞过
群山之中
那些熟悉的橡树
用无序排列的热情
演唱一首七彩秋歌
夕阳喜欢坐在山顶
倾听流水
而此刻有一片云
正从泉韵的夹缝行走
面对山我只有沉默和崇敬
风吹过来,万物之心都在颤动
崖柏,我生命的菩提
伸出手臂,与我相拥
落叶掩盖了小路的抒情
啄木鸟敲响木鱼
故乡,我心灵的寺庙近了
黄昏正提着月亮回家


推荐语:
诗歌最古老的母题中,让诗人写不完同时也让大众百读不厌的,除了亲情、友情、爱情之外,就要数乡情了。所谓母题,不仅因其古老,更因其触及人性,触及人类共性。但越是共性的,越需要用个性来表达,才不落俗套,更容易唤起共鸣:“啄木鸟敲响木鱼/故乡,我心灵的寺庙近了/黄昏正提着月亮回家……”每个人都有一个桃花源,那就是他的故乡。有的人回去又走出来了,有的人走出来就再也回不去了。有的人只离开一天,以为是一年。有的人己离开一年,以为是一天。只有长着候鸟一样的心灵,才懂得还乡。只有渴望回归的人,才明白流浪的涵义。把羽毛弄脏了很容易,难的是把它再洗干净,而故乡能帮助我们返璞归真:“村子,在山的那边/茶青色的池塘,倒映/远不可及的事物/一只鹰从自己的影子飞过……”只有离开家的人才会想家,只有想家的人才会回家,只有回家的人才会明白家到底是什么,才会爱到骨子里。叶落归根,返老还童,讲的都是这个道理。故乡与童年同在。或者说,童年与故乡同在。我们怀念故乡,有相当一部分的原因,是怀念童年,怀念童年的自己。童年回不去了,能回的只有故乡了。北国雪的《回故乡》,告诉我们:离故乡越近,就离自己的心灵越近。作为童年的物证,故乡的山水、树木、老房子,无处不唤醒我们温暖的记忆。回到故乡,等于回到记忆里去。回到故乡就像回到童年,只有名字没变。可这个名字,仅仅构成对另一个自己的纪念。
(特邀点评人:洪烛)



雪花的六根肋骨
    雪馨

第一根

绣上初识。用小小的绣花针
绣出嘉陵江
我们相遇的距离,刚刚好
落下夕阳

在肋骨的时光铜镜里
击节而歌
留下些声声慢

某一天,我们隔岸了
记得把她挂在你的窗檐
你想我一次
她,也会响一次


第二根

取下第二根肋骨
为迟到的一生,碎成三百六十五片
一半引渡
一半续缘

奔赴的路上
以水的柔弱融入,以袖口半掩面等待
等眼里的影子,变成了
温暖的名字

不必拐弯
淌出来,让四季的美
都染上
芦花的白


第三根

北风正紧
围炉的三两只纸蝴蝶,已经醉了
我不能自私的
独自醒着

靠近,再靠近
保持初放时的安详
借炉火之手,摘除第三根肋骨的锋芒
彻底醉过去

这夜露
这黑暗
这雾霾
是最昂贵的赌注,你来
我便是赢家


第四根

不想欺骗自己
以第四根肋骨为笔
在绯红的枫叶上写满春天的故事
如果大地解冻,请替我绾发

真实已迷上了阳光
陪我坐坐吧
让所有的伤口言归于好
让梨花开出月光的白

让风吹过来,即使长发不再
你依然可以看到
雪花
正潇潇洒洒


第五根

你说你正执梅穿过雨水
而我正单衣试酒
苍山负雪的北方如此辽阔
足够种下,你漂泊多年的心事

被风折叠过的人生
我们注定都只是过客,无法预言
哪一个最先离席
趁来路还在

我愿用第五根肋骨的白
换你手中的一段香,落地
成为你
迎娶的新娘


第六根

隔岸的风云都是诗歌的毒
我们素面
从桥上走过,入骨三分
绝望的笔再次开花

此刻的花朵
有些桂花的味道,我们用手语
叩动门环
红烛已潸然

来吧,拿走最后一根
飞花轻似梦
折断所有的翅膀,只为与你一起
给大地鞠个躬


推荐语:
早就听说雪花大都是六角形的,可雪馨还额外看见了“雪花的六根肋骨”。这就是诗人的慧眼,这就是诗人的童心。这就是慧眼与童心相结合才能产生的创意。有创意才可能有创造。好诗,贵在有诗眼,一下子就令我刮目相看。由物理升华为心理,由形而下递进到形而上,好诗,更贵在有诗魂:“这夜露/这黑暗/这雾霾/是最昂贵的赌注,你来/我便是赢家……”这样的好句子,情理交融,想让人不说好或想让人说不好,都难。诗恐怕是所有文学形式中最短小的品种。读诗是要去领悟那种微妙。而写诗更难得:是要去创造一种微妙。造山易,造微妙难。好诗拿在显微镜下看(一个比喻),才明白它五脏俱全、手舞足蹈。就像用放大镜观察一瓣柔软的雪花,才发现它棱角分明。雪馨借物抒情,雪花的每一根肋骨,都像犄角一样触及读者心里最柔软的部分,有点儿疼,又有点儿痒。“来吧,拿走最后一根/飞花轻似梦/折断所有的翅膀,只为与你一起/给大地鞠个躬……”诗歌需朴素之心,像雪花一样干净,才能像雪花一样生动。每一位诗人每写一首新诗时,都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都在空白中造物。无中能生有,生万有。同时,也要从有字的诗里读出无字的情,莫名的美乃至难以言喻的微妙。
(特邀点评人:洪烛)



山水盈盈处

    秋水黛儿

只能深刻,在肤浅里
只能清澈,在污泥里
只能醒着,在最深的睡眠里
或什么都不是
走向村庄
是叶走下枝头向大地划着优美的弧度
用诗歌寻找极端的语言
把生命再写一遍
孤绝,直到走投无路
荒草会铺开枯黄接受暮色,原谅不完美
没有人再热衷于进入史册,固守江山和城池
沿着小径,一万年前的那句诺言
还在草尖的露珠里辗转
朗诵一首诗,就加深一层寂静
有人让你患上失眠症和偏头疼
抚摸你的名字,你不再静止
护肤霜激活毛孔,气息漫上来,压碎骨头
一望无际的绿,爱的纯色
只用眼睛交流
潦草一生,不比草更脆弱
困在深深的凝望里,成一座孤岛
阳光拍打着石壁
风在崖上筑巢
霞送日落,缘如巫山一刻
山水盈盈处
玉佩玲珑,衣袂飘飘,御鸟而行


推荐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水不在高深,有人则有意境。诗不在高深,有我则有情。在诗人眼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想拨开时光的迷雾窥探栩栩如生于幕后的故人往事呢,或者,是想看见自己,自己的心情。这样的山便带有经典的意味,风吹松涛,落叶遍地,让人怀疑冥冥之中是谁在打开卷轴拜读呢?山和水原本长在一起,我原本是山水的邻居。什么时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什么时候,我有了看破红尘的眼睛?山水盈盈处,诗人就是这样诞生的:由看山看水,学会了看你、我、他,看自己也看同类。多少代文人,屐痕相接,持权驭风,投石问路,在大自然的露天课堂中前呼后拥,恢复了求贤若渴的隐士情杯和嬉笑怒骂的顽童本性,这是在远方灯红酒绿的重重围城中被长期束缚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大自然无愧为一座没有围墙、公布于世的图书馆,随风漫卷的名山大川是陈列于岁月靑玉案头的一部部无字天书,百读不厌。看山不是山,看了等于没看。看水不是水,没看也等于看了。我该先看山呢,还是先看水?都一样:山中有水,水中也有山。我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因为头脑中充满对古典的想象:“山水盈盈处,玉佩玲珑,衣袂飘飘,御鸟而行。”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你说,像不像?究竟是我在看山水,还是山水在看我呢?看山不是山,山外还有山。看水不是水,倒影是真实还是虚幻?我该先转山呢,还是先转水?都一样:我只是在原地自转。“困在深深的凝望里,成一座孤岛”,可看着看着,就获得了解放。
(特邀点评人:洪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4:43 , Processed in 0.09818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