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眼中的于永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2 21:06: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眼中的于永正()
(在江苏“于永正语文教学方法研讨会”上的演讲,压缩稿发表在2010年《小学语文教师》杂志上)
李振村
    来到徐州,我有一种朝圣的感觉,因为在当下小学语文界很有影响的几位名家,都生活在徐州,比如于永正,比如张庆,比如高林生,比如徐善俊,这样一批人物,不但把一个地域的母语教育推向一个很高的境界,而且影响和带起了一支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团队,形成了独特的徐州小语景观。这次徐州举办这样一场“于永正教学方法研讨会”,也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首先说说我对这次会议标题的一点看法。“于永正教学方法研讨会”,把研讨会定位在研讨于永正的教学方法上,我感觉,这样是降低了这次会议的品位,降低了我们学习大师的立意。我们的关注点不应停留在大师的教学方法上,而应升华到艺术的层面,所以,我建议,这次会议应当定位为:于永正教学艺术研讨会!
    被邀请参加这样一个会议,而且受命要解读于老师的语文教学艺术,我的压力是很大的,虽然我听过于老师无数节课,虽然我从1984年就跟于老师成了好朋友因此对他相知甚多,虽然我拜读过或者说直接编辑过于老师的许多文章,但,要把一位名师四十余年探索形成的教学艺术归纳提炼出来,要研究一位名师四十余年形成的语文教育思想,这是一个堪称浩大的工程,这决不是一个人、一次会议所能够完成的。下面我仅就自己最近几年的听课所得,谈谈我对于老师的观察和认识。因为这种认识是从我个人的视角出发的,是我个人的所见所思,所以题目就是——“我眼中的于永正”。
本色于永正
    现在的中国小学语文界,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活跃、最繁荣、最热闹的时期,流派纷呈,名师迭出,各种各样的探索和实验如雨后春笋,可以说五彩缤纷、绚烂多姿,真的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在这令人目眩的繁华景观里,却有一道朴素的风景,这道风景没有万花争俏的艳丽,没有高楼林立的繁华,没有车水马龙的热闹——它是一片沉默的土地,那样的低调,那样的朴实,但它又是那样的广袤,那样的肥沃,那样的坚实——它就是于永正的语文教育艺术!
    因此,我评价于老师的第一句话就是——像土地一样朴实和宽厚!苏州第十中学柳校长有一句话讲得非常好,我借用这句话概括本色于永正教学艺术的特点,那就是“质朴天然、真水无香、倾听天籁”。
    为什么说本色于永正呢?难道现在的语文不本色吗?是的,现在的语文教学已经很难看到本色。它涂脂抹粉,它描眉画眼,它精心装扮,它忸怩作态,它在变得越来越时尚漂亮的同时,也离自己的本色越来越远。我有个感觉,我们的小学语文公开课,大概已经进化为世界上最复杂的课堂教学艺术了!
    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尤其是公开课的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复杂的课堂教学技术的运用,多媒体、声光电一起上,音乐、动漫、影视片段一起上。我曾经参加过一个新加坡小学与江苏某小学联合搞的语文教研活动,本来双方各出一位老师各上一节课,结果,我们的语文老师上完课后,新加坡的老师死活不上了,为什么?我们这位老师的课单单课件制作就让他叹为观止了!他说:你们的课设计太复杂了、太完美了,我的课太简单,没什么可看的。于是,他坚决不上了。
    有老师问:都什么时代了,你还抱残守缺!为什么不能把时尚的元素引入传统课堂?难道语文教学不能用多媒体?难道影视、动漫、音乐这些孩子喜欢的东西不能进语文课堂?
    绝对不是!我们应该运用一切学生喜欢的方式来引领学生学习!关键是主次要分清,动机要清楚,目的要明确,不能喧宾夺主,不能买椟还珠,语文能力的形成最终依赖于语文实践活动本身,依赖于听说读写本身,这是永恒的真理,就像不管科技如何发达生命存活成长都必须依赖于五谷杂粮一样,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特征,无论如何变革,这个根本无法革去。多媒体、动漫、影视等等元素在语文课堂上的作用是辅助听说读写的实践,使之色香味俱佳,使之更受孩子欢迎,它们只是桥梁,而不是终点;它们只是“味精”,而永远成不了语文教学的“主菜”。
    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追问一个底线的问题,一个小儿科的问题:究竟什么是语文?
    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学,语文就是听说读写。小学语文,就是小学生的听说读写,它姓“小”,姓“语”,是“小语”!现在很多小学语文观摩课,我感觉就是大学教授来听,他也会听得目瞪口呆,课越上越深,越上越高,上下五千年,纵横两万里,文化与历史,现代与未来,中国与世界,大地与宇宙,生命与心灵……汪洋恣肆,纵横驰骋,天女散花,大水漫坡,什么都涉及到了,什么都覆盖了,但就是忘了问问小学生那小小的脑瓜里能不能接受、究竟接受了多少!
    江苏省教育厅有个非常有见地的副厅长——好像是周厅长,不知现在退休没有,他说什么是语文啊,就是四句话——字写好、书读懂、话说通、文写顺。多简单啊!他说如果在我的任内,江苏的中小学生都把字写得漂亮了,写得规范了,我就是死也瞑目了。周厅长为什么说这样的话?这岂不是把我们的语文教育成绩都抹杀了吗?其实,我感觉周厅长可谓一针见血,一语中的。我们现在的语文越教越复杂,越教越博大深沉,可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们孩子的语文素养并没有随着复杂博大深沉的语文越来越得到提升,不说传统文化的素养,不说听说读写的能力,就单说说写字吧。
    曾经有一个台湾小学校长代表团,到中国大陆来考察小学教育,从北京到上海到广东,一路考察下来,我们的陪同者不无得意地问他:“你们感觉大陆的小学教育怎么样?与台湾的小学教育有什么不同?”
    这话有点明知故问,有点沾沾自喜,因为我们心中有数: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学校的硬件设施一点也不差,很多北京上海的学校甚至比台湾的条件要好很多。台湾代表团团长说:“论学校的建设我们不如你们漂亮,因为台湾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完成的校舍建设,所有学校都一个图纸,建一样的房子,现在已经有些过时陈旧了。论多媒体设备的配备你们也比我们现代化。论教师学历,大陆这几年提升得也很快,但是就有一点,”人家代表团团长微微一笑,说:“台湾孩子的字普遍比大陆孩子写得漂亮,我发现很多大陆孩子的字写得很不好。”这一句话让我们这位陪同者面红耳赤。
    中华传统文化,五千年的文明,最集中的体现在我们的汉字上,印度总理说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画,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首诗。现在,我们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来改革我们的语文教育,改来改去,产生了很多的成果,产生了很复杂的课堂,孩子却连字也写不好了。不说中小学生了,就连现在的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看看他们的字,你只能摇头叹息。面对青少年整体的书写能力沦陷,你就会非常怀疑我们的语文教育究竟在忙活些什么!
    一个连写字问题都解决不了语文教育,我们怎么能说它是成功的成功的呢?
    前一段时间,我到江苏常熟一所小学去,我看到会议室的墙上挂满了各种条幅:各级领导、各方专家留的墨宝。这时我突然看到一幅与众不同的条幅,条幅上的字写得非常潇洒、漂亮。我仔细一看落款,不像是中国人的。我就问校长,校长说这是一位日本教育局长写的。我当时就忍不住感慨:“惭愧啊,在这满屋的墨宝中,就属日本人书写的汉字最漂亮!”大家一言不发。
    书法是中国的文化瑰宝,但是现在我们的书法教育却落后于日本。在日本的很多中小学,书法都是必修课,日本的贵族、日本的高官,在庄重的场合都是用毛笔、用汉字来签名的,像小渊惠三等日本前首相,这些人的书法写得相当漂亮,我说一句大不敬的话,比我们有的领导人的字写得都漂亮多了。前段时间,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就刊登了日本前首相小渊惠三的一幅书法作品,写得端庄敦厚,透着一种特有的端庄大气。
    我一直有个观点,基础教育是为人生奠基的教育,是公民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例如,我们的小学语文,不是培养文学家、语言学家、思想家,因此,我们不要把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搞得太深沉、太深刻、太文化、太博大,它的目标说穿了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学生写一笔好字,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养成读书的习惯,积累背诵若干的名家名作,学会基本的作文方法。这就够了。这就等于给了他一张亮丽的人生名片,就等于在他的精神世界里储蓄了一大笔文化财富,孩子终生都会享用它的利息。至于是否能够成为文学家、语言学家、思想家、哲学家……那要看他自己的造化了,要看他的先天禀赋,看他的后天努力,看生活是不是给他这个机遇——这就不是我们中小学老师的事情了!
    我们看看于老师是如何对待这些最基础的东西的,这也是本色于永正的第一点。
    于老师在课堂上,始终牢牢抓住最基本的语文元素展开训练,为孩子打下最基本的语文功底。
    最基本的语文元素是什么呢?无非就是字词句段篇。于老师是怎样展开训练的呢?
    《小稻秧脱险记》,许多老师都听过这节课,堪称于老师的经典,大家赞叹于老师的教学艺术,却忽略了里面的一些小细节。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稻秧脱险记》,请小朋友跟于老师一起写课题,请注意‘稻’字的笔顺,‘秧’字右边第一笔的起笔位置……”然后于老师板书,学生跟着一丝不苟地书写。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有四项任务,1、2、3、4……”简简单单、实实在在,学生很明白,没有绕弯子。现在有的老师在公开课上导入新课,绕来绕去,花样迭出,手法繁多,学生像是在看小品听相声,绕大半天最后才知道是上语文课,典型的事倍功半,高投入低产出。
    我们再看于老师另一个经典课——《新型玻璃》。于老师是这样导入新课的:讲一个有点悬念的小故事,然后紧接着话锋一转,非常简洁明了,“同学们,拿出本子来,跟着于老师写字——新、型、玻、璃。”于老师工工整整、一字不苟地板书课题,让学生跟着写,然后于老师讲要注意“新”的写法,最后一竖要长一点,“型”的第四笔竖要短一点,为什么要短一点呢?因为要让地方写底下的土字旁,“玻”的一撇要写长一点,这样,字才显得精神……
    有一位青年教师,曾写过这样一篇题为《就这样悄悄地蹲下》的文章,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师》杂志上,她写道:有一次于老师到我们这里来上课,我们提供的黑板非常矮,于老师为了让学生看清他的板书,就努力地蹲下身子,努力地蹲下身子,高高举起胳膊认真地书写,让每位学生看清他的运笔走势。于老师那么艰难地半蹲着,花白的头发,在黑板的下方晃动,而板书却写得如此一丝不苟。这一霎那,我的眼泪流了下来……
说得多好啊!就这样悄悄地蹲下,给孩子做好每一个字的写法示范;就这样悄悄地蹲下,把书写乃至学习的态度悄然传递给学生;就这样悄悄地蹲下,体现了对学生的真爱!
    这位老师很会观察,平常很多青年老师听课,大家注意的通常是课堂的热闹,却忽视了这类寻常的细节。其实语文就是靠这样一些小细节来塑造孩子的。
    于老师时时刻刻、点点滴滴,在每一个细节,在每一个片断,在每一个不被人注意的地方,抓住这些最基本的元素展开来,让孩子接受扎实的训练。语文的能力,语文的素养,就是这样点点滴滴形成的。
    《圆明圆的毁灭》,很多名师都上过这一课。《圆明圆的毁灭》是很容易煽情的,所以我听过煽情的课,孩子们群情激昂;《圆明圆的毁灭》是历史题材,我听过历史味道很浓的课,研究那段历史,圆明园究竟是谁毁灭的,怎么毁灭的;《圆明圆的毁灭》有着很强的民族情结,我听……
    我认认真真研究了于老师执教的《圆明圆的毁灭》,于氏版本的“圆明园”,也有民族情感、爱国主义的激发,也有人文精神的渗透,但我更加关注的是潜藏在人文教育中的点点滴滴的不起眼的浪花。
    “同学们,有读书读过两遍的吗?(生回答“有”)好,很好!这才叫读书,能够读四遍的更了不得了,这就叫自觉的学习。好,请大家把右手抬起来,咱们一起写课题好不好?”
    看到这个环节,再回顾我上面讲的几个课例,大家可能发现,于老师上课怎么总是老一套,走到哪里都是先让孩子一块写课题。为什么不创新一下呢?怎么总是这老一套呢?可是我又一想,这就和我们吃饭一样,不论我们怎样创新,我们都只能用嘴巴吃,我可以把嘴张大点,可以把嘴张小点,我可以细嚼慢咽,可以狼吞虎咽,我可以吃饭不讲话,但是,我还是要用嘴吃。无论如何创新都无法用鼻孔吃、用眼睛吃——这个世界上并非所有的东西都能与时俱进,总有一些最基本的东西是永恒的,是不能变更和创新的!语文的基本功训练就和人类吃饭一样。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但很多老师就是把课题念一念,读一读,再读一读,好,读得有味道了,往下进行,题目就一带而过了。于老师则不然,他从课题入手,让孩子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边写边指导:我们来写“圆明圆的毁灭”,“圆”写得要潇洒一点,“的”上齐下不齐,“毁”要注意笔顺,“灭”上面的一横要长一点……多么仔细,多么扎实,大家想一想,这样一课课书教下来,孩子的字还写不好吗?孩子还会写倒笔画吗?还会写错别字吗?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就在这样的一笔一划的写字训练中得以传承。
    指导完课题的书写,紧接着就要求读书:“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将课文认真默读一遍,读书要学会作记号,要留下思考的痕迹。你感觉课文写得特别好的地方,你感受特别深的地方,或者你还读不懂的地方,都做个记号,或者加上批注,或者把你的意见和体会简要写在课文的旁边,这才叫会读书……”
    这也是于老师惯用的老办法,他总是用这个办法,总是这样要求,都说俗套了,但还是那句话:饭就是要用嘴吃,语文的基本素养就是要这样训练。
    学生们在读书,于老师又讲:“一边读书一边思考,读书切忌慌忙和粗心,要用心读书。”这句话也是反复地强调。
    到了第二节课,于老师说:“我发现同学们有两大优点,一是读书非常投入,越读越好,越读感情越真挚。第二个优点是读书会做记号了。有好多同学在书上划了波浪线,有的在旁边写了一句话。了不起!这就叫会读书。”
    这就叫方法的训练,这就叫不厌其烦,这就叫反反复复,这就叫灌输和强化。没办法,最基本的东西就是要靠灌输和强化。
    “我发现大家很会背书,很会写文章,优点真不少。下面大家认真地读课文后面的生字。这就是字帖。写字,首先要读帖。什么叫读帖呢?读帖就是认真观察每一笔的笔顺,提笔、落笔,边观察边书空,不出声,看在眼睛里,记在心里。”
    这些话,很朴素,很实在,很具体,没有澎湃的激情,没有迷人的诗意,但有效。
    讲实话,《圆明圆的毁灭》这节课,我听了那么多老师的课,他们都是把基本的东西抛得越干净越好,因为一旦把这些东西插进来就会影响课堂节奏的流畅性,就会影响煽情,就会影响深度,就很难形成高潮。为了形成高潮,为了让学生激动,为了让全场寂静无声,为了让大家掌声连连,他们把这些尽量删掉。但于老师却是尽量找回来,见缝插针,寸土不让。
    “下面请仔细观察这四个字——忠、艺、奉、堂。请大家推荐小书法家到黑板上来分别写写这四个字。字写得好的老师给划红圈。”
    于是,几个孩子有的得到了四个红圈,有的得到了三个。艺术的“艺”字,一个孩子写得实在不怎么样,于老师认真地端详了一番,说:“嗯,不错,这个‘艺’ 字最后的‘折’写得真不错,很流畅,把这个‘折’圈起来吧!”
    你看,于老师多了不起,带着放大镜来找孩子的优点,实在找不出来,就一个“折”也大加赞美,孩子在乎这个,说不定将来这个孩子会成为写“折”大王。
    课结束,于老师还在强调:“最后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我们要堂堂正正地写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这个话说得多好啊!
    在世界范围内,多数国家对于母语的都始终不渝地重视。只有中国,我们一直在争论,我们身上每一点落后、每一点不如意都怨老祖宗不好,都是老祖宗惹的祸,都是传统文化带来的。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个结论,说中国是这个世界上“去传统化”最厉害的国家,用王崧洲老师的话说,这是说的好听的,不好听点就是数典忘祖最厉害的就是中国人。
    有一位书法家发表宏论,说中国的落后都是因为中国的文化,比如四大名著吧,《水浒传》是起义—招安—招安—起义,循环往复,没有上升;比如《三国演义》开篇就是,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还是转了一圈;比如《红楼梦》吧,红楼一梦,四大皆空……所以中国的文化始终是围着磨盘转的驴,闭着眼睛转圈,不能冲出去,怎么办?只有甩掉这个包袱,我们冲出去才能获得解放。我也在想,这话也有道理,的确有。那我们假想一下:四大名著我们不要了,从中国的历史中抹掉;这还不行,还有唐诗、宋词、元曲也抹掉;还有屈原的《离骚》也抹掉;还有《史记》、《论语》、《孟子》、《诸子百家》、《资治通鉴》――抹掉。那么到最后我们还剩下什么,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有没有根,我们要到哪里去?一个民族,你凭什么赢得尊重?
    有位教授讲,我们的大陆留学生到了美国,美国喜欢中国文化的学生说:“你们从中国来啊,真了不起,你会背《离骚》》吗?”
    “《离骚》?我不会。”
    “那你会背《论语》吗?”
    “《论语》?我不感兴趣!”
    “那你会什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是教育的悲哀,是民族的悲哀啊!
    看看国外,哪怕老祖宗留下的一点点都要发扬光大。在韩国的汉城,那么发达的国际大都市、那么宽阔的城市道路,忽然间绕了个大弯,马路中间一间小房子,在中国也就是农村里的一个小土地庙,但是人家韩国当成国宝,用栏杆圈起来,树上牌子:这是国宝!我们的城市高架桥要让道。这就是常常被中国人骂的韩国。
    再看日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位教育家调查了日本的十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问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他们说:“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从小接受素读训练。”素读训练,就是中国自汉朝以来一直运行着的私塾的素读训练,不求甚解,不求理解,朗诵经典,对经典朗朗诵读,烂熟于心,达到脱口而出。就是用素读的方法,他们通读了四书五经,至今还能背诵大部分的篇章。你看,中国的四书五经哺育了日本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于老师最大的智慧、最大的聪明、最让人敬佩之处,就是紧紧地抓住了这些最普通、最基本的元素,开展语文教育,为孩子打下了一生可以享用的基础。我每一次看于老师的板书我就感觉那是一次享受,不需要听他的课,看他的板书就行。我相信于老师的学生不会有写字太差的,根本不会。从于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母语教育的希望,看到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希望。

2#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21:06:43 | 只看该作者
我眼中的于永正(二)
(在江苏徐州“于永正语文教学方法研讨会”上的演讲)
李振村
    本色于永正的第二点,就是他始终坚持最朴素的、最简洁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学习,注意这三个最,最朴素、最简洁、最有效。
    现在,中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已经进入了一个艺术欣赏的时代,像小品,有像话剧,像电影,各种艺术手段无所不用。我曾经听过一堂课,一会儿是电影片段,一会儿是动漫,一会儿是音乐,老师在台上手忙脚乱。上课老师恰恰我很熟悉,下了课我问他:“你怎么整节课都不离开讲台呢?捧着书本到孩子中间,跟他们交流一下多好!”他说:“李老师,我不能离开讲台,我课件做得比较复杂,我还不熟练,一离开讲台我就会把课件操作乱了。”我说:“你为什么一定要用多媒体?”他说我:“这次是新课程的观摩教学课,用多媒体是要加分的。”
新课程就等于多媒体,我大开眼界!
    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创刊二百期纪念大会时,一位优秀青年教师上课也是多媒体、声光电一起上。越复杂的技术越容易出问题,于老师上课就一支粉笔,永远出不了打问题——顶多粉笔断了,再拿一根就是了。而这位老师上了15分钟后,多媒体突然放不出来了,我当时就急得一头汗,台下听课的有一千多人呢。我跑上台上问:“怎么样?不用多媒体能上吗?”他说:“不行,没有就不能上。”那怎么办,赶快找电脑维修人员,20分钟后才修好重新上课,上完课一下来这位老师就哭了,说:“李老师,对不起!”我说:“没什么对不起,以后上课不要搞那么复杂。”
    还有前不久,一所著名学校搞了一次观摩活动也请我去。我坐在后面听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上《荷叶圆圆》,那位老师普通话很好,引导的好,老师和学生交流地也很好,听着很舒服。听着听着,老师问:“孩子们,荷叶美不美?”
    “美!”
    “好,请听——”
    我以为她要读书呢,谁知她跑到教室的一个角落里打开一个柜子,里面放着一台录音机,一按,先发出一阵吱吱声才播放出录音,我很疑惑的问旁边的老师:“她普通话这么好,为什么不自己朗读呢?”那位老师笑了笑没吱声。
    录音播放完,老师问:“同学们,听了这个朗诵好不好?”
    “好!”
    “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课继续上,上到接近高潮时,老师说:“同学们,你看,小蚂蚁把荷叶当成运动场,青蛙把荷叶当成赛歌台,荷叶美不美?”
    “美!”
    “好,同学们请听——”
    我以为她要读给孩子听了,谁料她又跑到那个地方去放录音了.
    我实在忍无可忍,又问旁边的老师:“她为什么要播放录音,不自己朗读呢?”
    这个老师用非常奇怪、非常困惑的眼光看着我说:“你就没有听出来?这就是她自己的朗诵录的音啊!”
    我目瞪口呆!噢,她费了那么多工夫把她那清脆美丽又柔和的声音录到那么一个破录音机里,播放给孩子,课没上完我就扬长而去,我无法评课,因为我这个人素来喜欢说实话——说假话违背我的人格,说实话吧我就得罪人。
    后来我跟一位专家探讨这个问题,他说:“你翻翻当地教研室发的评课要求,我一翻,果然,评课要求的第五条就是多媒体技术必须进课堂,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占5分。原来如此,难怪老师要把自己的声音转变成录音机放给学生。这样做的确不能怪老师啊!
    什么是朗读?朗读是有感情的。朗读是有温度的,朗读是老师带着一颗心,带着一种情,带着自己的文化积淀及生活阅历,把他所理解的语言文字转化成个性化的声音传递给孩子,它有温度,有情感,朗读本身对孩子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现在很多老师不做示范朗读了,为什么?因为太老土了,一定要配上多媒体,要配上各种复杂的技术手段、配上画面。
    有一次,我开车行走在上海的高架路上,堵车了,我着急啊,看见哪个车道有空,我就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变到哪个车道,就这样变来变去,等到我下了高架路,发现原来在我后面的、旁边的车都上我前面去了。由此我发现,有时候过多的选择会降低效率。我想现在我们的语文课也有这个问题。
    《草》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是于老师课文里经典中的经典,这篇课例我看过五遍,每看一遍就有一遍的收获。经典是不可重复的,经典是应该反复品读的,经典是有永恒的价值的,让我们通过对比来看看它的价值。
于老师的导入非常简单,先让孩子背背这首古诗,人人都会背,然后就问了:“读读这首诗,然后看看哪儿不懂。”这是“最最老土”的导入方法,一点新奇都没有。
    另一位老师也上《草》这节课。他的导入是这样的:一上课,就轻轻地说:“同学们,闭上眼睛,趴在桌上,听——”非常优雅的、有草原风味的音乐响起来,美呀,老师听得摇头晃脑的,“好,同学们,轻轻地抬起头,看大屏幕画面——”画面上蓝天白云,碧草连天,优美如画,老师叙述了一番,问:“同学们,美不美?”“美!”“音乐好不好?”“好!”“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一首描写草原的古诗。”
    如此的导入,精彩不精彩?当然精彩。但是学生不要再学了,再美的诗也美不过这个画面,这个画面一打开,孩子们的想象空间全部被框住了,文字描绘的境界是没有边界的,是无限的,它的想象可以上天入地的,但画面是有边界的。
    于老师他太土了,没有一点技巧,他就这样土土地问:“同学们,读了这首诗,哪儿看不懂啊?”
    “‘离离’看不懂。”
    “‘原上’看不懂。”
    “‘野火烧不尽’我不懂。”
    ……
    于老师幽默地说:“干脆一句话,都不懂。”学生哈哈大笑,“没关系,我们一起想办法来读懂。这首诗是写得哪儿的草?我们就先看看‘离离原上草’中的‘原’。”
    到这个环节,我们可以使用王崧舟老师常用的情景填空法来问问自己:假如是我,接下来我该怎么处理?王崧舟说,我们听大师讲课的时候,要用情景填空法,建议你用光盘去观摩,你听到一个环节,把播放暂停,你然后设想,假如是你,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处理?
    也许多数老师会这样处理:“请问有哪位小朋友知道这个‘原’字的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会说:“我是查字典知道的,原就是草原。”“我是看注释知道的……”“真聪明,这就叫会学,借助工具书、看注释。好,这个小朋友告诉我们了,原就是草原,对不对?”我想,很多的老师都会这样处理。
    我们看于老师的方法:“谁能用‘原’这个字组个词语。”
    这就叫跳开去,把这个困惑先放在一边,把孩子的兴趣点转移。有技巧吗,没有,但最高的技巧是无技巧。学生纷纷发言:“原因,原来,果园……”学生组词,于老师逐一板书在黑板上, “草原,原子弹,原始人……”行了,草原出来了。
    这个时候我们又可以运用情景填空法,暂停,想一想:假如是我来执教,接下来该怎么处理。有的老师可能会这样说:“好,这位小朋友说得好,草原,这里面‘原’就是草原的意思。”
    但是于老师不这样,于老师指着自己刚才板书的孩子们的组词,还是让孩子们想:“小朋友们,开动小脑瓜想一想,‘离离原上草’的‘原’,指的是黑板上哪个词?”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草原”。
    “大家同意吗?哦,都同意!好,原就是草原,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
    孩子们都明白了。
    这个环节处理得多么巧妙啊!孩子们通过自己组词,组出了“草原”;孩子们又通过自己的思考,把组词置换到诗句中,理解了诗意。这里面有词语的拓展训练,有思维训练,最重要的还是孩子们收获的知识不是通过查字典、看注释等现成的方式获得的,而是通过自己思考获得的。
    但是,这时孩子的理解还仅是一种概念理解,是一种抽象理解。这个词语,这种概念如果不赋予它特定的生活情景,它是没有血肉和情感的,必须把词语还原到情境情感中去,词语才能被激活,印象才能深刻,记忆才会牢固。因此,于老师没有到此为止,他进一步延伸,进一步情境还原,进一步唤醒、激活词语。于老师发挥他的特长,顺手画了一片葱笼繁茂的草地。
    于老师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这个时候,孩子们已经是情动而辞发,“草原上的草长得很高!”“长得很密!”“草原的草一棵挨着一棵!”“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草原上的草长得绿油油的,一眼望不到边!”……这不就是看图说话吗?这不就是口语表达训练吗?于老师非常巧妙地把一个词语情境化了,此时的词语已不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场景,一个画面,这样一来,孩子留下了鲜明的生动的活的记忆。
    这时该回到诗中去了,“谁能看着图说具体点,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
    孩子们说得非常好:“就是草原的草长得很茂盛,绿油油的,一眼望不到边。”如果没有前面一步步的引导,一年级小朋友,无论如何说不出这么精彩的话。
    我们看到技巧了吗?没有!我们看到手法了吗?没有!朴素、简捷,但高效。
    接着进入了“岁”的理解,“一岁一枯荣” 的岁,于老师不再问什么意思,也不再板画,他又变换了方法。
    “谁能用‘岁’说一句话?”
    把球踢给孩子,真绝。
    “我今年八岁了。”“我姥姥今年八十岁了。”
    于老师说:“你奶奶不简单,祝她健康长寿!”
    “小朋友们刚才造的句中都有‘岁’字,第一个小朋友说他八岁了。也就是说他从生下到现在几年了?”学生答:“八年了。”“噢!八岁就是八年,一岁呢?一岁就一年,一岁一枯荣,一年有几个季节?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那么一年四季的草有哪些变化呢?”
    于老师为什么抓住第一个小朋友说的八岁呢?这里面又包含着对孩子心理特点的理解,因为八岁对于低年级小朋友来说,这个数字概念比较简单,容易理解,八十岁就比较麻烦。
    不知不觉,孩子钻进了于老师的“圈套”,而且是高高兴兴钻了进去,孩子能说不好吗?春天的小草怎么样?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小草发芽了;夏天怎么样?夏天天气很热,雨水很多,小草长得很茂盛;秋天、冬天怎么怎么样?学生都说了一个遍。
    于老师问:“小草一年当中有两个最明显的变化。谁看出来了?”
    小朋友们都举手,“我看出来了:一个绿,一个黄。”
    冬天干枯了,夏天绿了,这是最明显的变化。把握了这个变化,最难理解的两个字“枯”、“荣”也就迎刃而解了。黄就是枯了、干了、死了;绿就是繁茂、繁荣。这就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于老师说:“小朋友们真聪明,我想大家一定都知道了枯、荣的意思了,请一位小朋友来黑板上,看‘枯’字应该写在哪幅图下面,‘荣’应该写在哪幅图下面。”又变了,简直就是孙悟空!这就叫智慧,这就叫大音稀声吗,大象无形,这就叫大道至简。他没让孩子讲“枯”和“荣”的意思,还用讲吗?中国的汉字很多就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孩子能对应上图,对应上画面,就已经算理解了,不必要讲深、讲透,一年级的小朋友理解到这个程度完全可以了。
    在《小学语文教师》二百期纪念大会上,王崧舟老师上《一夜的工作》,他说:“周总理啊,他把五千年的苦难,都埋藏在自己心里,你理解吗?”学生说:“我理解,有一次我看到一个资料,说周总理的理发师在给周总理理发的时候,不小心一下子把周总理的脸划破了,周总理一声都不吭啊,这就是把五千年的苦难都埋在心里。”老师们听了哈哈大笑。但王老师没笑,他说:“对,这就是你眼中的苦难。”是啊,对于孩子来说,刀一下划破了脸这就是苦难,这就是儿童的视角,儿童不是缩小了的成年人,而是有自己独立的眼光和世界,不要把儿童等同于成年人。所以要当好老师,首先有儿童的观察眼光,很多东西不要强求理解。所以说苏东坡不是讲: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年轻时候我不知道愁,为了写诗,我愁啊愁,郁闷郁闷。像现在小孩子动不动就郁闷,他知道郁闷是什么!“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如今,我知道愁滋味了,想要说却不说了,罢了,天气凉了,秋天到了。
    语文的学习要给时间,要给耐心。我们小学阶段的工作是启蒙、启发、积累,有好多东西不必强求理解。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要小朋友来理解,一年级的孩子他这样来理解:我今天作业错了两道题,我少得了两分,少得了一朵小红花,问我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到了小学高年级,他语文考得不合格,回家爸爸要揍他,问我能有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到了少年要谈恋爱了,失恋了,问我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每一个阶段,有每一个阶段的愁。
    但是谁能真正理解这句诗本来的含义?谁能真正感悟到它的真意?谁能把握它的精髓?谁能知道李煜这个亡国之君过惯繁华富裕的生活,忽然被囚到了四面都是水的小亭子里,时刻面临着死亡,此时此刻他写这个诗句的心情呀,谁能理解啊呀?——萨达姆。萨达姆当总统时,如果当时有人给他翻译这首诗,他一定会说神经病。但是当他被美国人囚禁在黑洞洞的小屋里,透过仅有的一扇小窗户,看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回想过去奢华的生活,回想以前那种风光潇洒,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把这首诗翻译给他,萨达姆一定抱头痛哭:“知我者,李煜也!”只有他才能真正悟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意思。
    语文的学习就是这个样子,需要阅历,需要时间,需要体验。
    于老师就是这样高明,简单又简洁,到最后让学生背一背,背给爸爸听,奶奶听,假如我是你奶奶背给我听,通过角色的转换,孩子们背得兴致勃勃,背诵谁不会啊,但是到了于老师这里来,化腐朽为神奇,活了,神了,灵了,孩子们喜欢了,这一节课这一首诗,孩子们终生不忘,这就是最朴素,最简洁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这是本色于永正的第二点。始终坚持用最简朴,最简便也是最高效的教学手段,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很多。


3#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21:07:32 | 只看该作者
我眼中的于永正(三)
(在江苏徐州“于永正语文教学方法研讨会”上的演讲)
李振村
智慧于永正
    我解读于老师的第二点就是智慧于永正。
    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动物。人拥有无穷的智慧。但智慧有区别,有小智慧和大智慧之分,小智慧是一种技巧,是一种技术,是一种方法。小智慧是可以学习的而且可以锻炼的,是可以模仿的,是可以借鉴的,但小智慧最终要形成一种大智慧。
    大智慧是什么呢?大智慧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底蕴,是一种禀赋,是一种悟性,是建立在小智慧、建立在文化修养、教学实践、方法因素之上的一种境界,一种艺术。我一开始就讲了,“于永正语文教学方法研讨会”不妥当,因为教学方法是小智慧。应当是“于永正语文教学艺术研讨会”,因为于永正的教学已经达到了一种艺术境界。
    本色于永正我用三句话概括:质朴天然、真水无香、倾听天籁 ;那麽智慧的于永正我概括为大智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我们先来看看于老师的大智慧。
    于老师最近在《人民教育》第六期发了一篇文章,我非常赞赏、也非常认可的是这样的一段话:没想到,我精心设计的课很少有让学生记住的,让他们难忘的竟然是故事。
    这句话里面包含着小智慧和大智慧,精心设计的课程运用的是小智慧,是小技术,是小技巧、是小花招,孩子们记不住。难忘的是故事,故事是运用的大智慧,运用的是心灵,运用的是情感,运用的是热爱和兴趣,所以孩子终生难忘。
    于老师的作文课《爱鸟》,这是一篇情景作文,口语交际训练堪称一绝。上课开始,放鸟声的录音。让孩子稍微一描述,就让孩子们闭上眼睛,于老师找个鸭舌帽一戴,八字胡一贴,手拿一把枪,就鬼鬼祟祟地上场了。同学们睁眼一看哈哈大笑,于老师“砰”放了一枪,没有打中小鸟。
    “没打中,我再打!”
    孩子们急了:“不要打鸟,不要打鸟!”
    于老师故作不知:“这么好吃的鸟为什么不让我打,你说说?”
    “鸟是人类的朋友!”
    于老师进一步追问:“怎么是人类的朋友?你说说。”
    大家没话说了。
    “你们说服不了我,我就还要打!想说服我,看完这些资料。”于老师开始发资料。
    这个时候,孩子们还在学语文吗?他马上就进入生活角色了,他们都在想怎么说服这个固执的坏人,让他不打鸟。孩子们此刻是带着需要带着情感来学习。孩子们就仔细的读啊读啊,最后孩子们说得很精彩,他们从生态的角度、环境保护的角度,从人与鸟的关系的角度等等来说服猎人,我感觉这时已经不是于老师在教孩子了,而是反过来了。孩子们说得洋洋洒洒,说的滔滔不绝!谁说作文难,谁说孩子不会写不生动作文啊?因为老师讲的不具体,打动不了孩子。而于老师做到了。他调动了孩子的情感需求。有技巧吗?有,但都隐藏起来了。
    这节课留给孩子的是什么?我认为不仅仅是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更重要的是留下了故事,留下了热爱鸟类的情感,留下了学习的热情。
人文于永正
    第三个方面我讲人文的于永正。
    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是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但究竟什么是人文,没有准确的答案。于是,我用于老师的方法,用小学生解释词语的方法,把“人文”两个字拆开,“人”加上“文”不就是人文吗?首先来看“人”,人和其他动物一样,生存需要阳光、空气、水、食物,这一点没有什么区别。然而“人”什么时候成为万物之灵长?什么时候成为地球上最高贵的动物?是在加上“文”以后。文就是文化底蕴、文化修养、价值追求、信仰、理念、理想、道德规范、责任意识、爱心等等,很宽泛,可以一言以蔽之:“文”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当人拥有了这一切之后,就变得如此高贵、如此伟大,就成为了万物之灵长。
    为什么新一轮课程改革把人文精神的培养看得如此重要?
    举个例子,世界范围你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的知识大致都是相同的,学习的知识点大致都是相同的。1 1,全世界的小朋友都要学,无论在哪里都是等于2。但同样的知识点赋予了不同的人文精神,就培养不同的人才。在阿富汗塔利班山洞小学,塔利班怎么教一加一等于二呢?在昏暗的山洞里,老师满脸严肃的问:“同学们,知道一加一等于几吗?”“不知道。”“好,这是一个炸药包,这是一个炸药包,加起来就是两个炸药包,两个炸药包可以炸死更多的美国鬼子。”一加一这个知识点在这样一种熏陶下,培养出的就是恐怖分子,是暴徒,每天想得都是炸美国的大楼。
    那么,在我们于老师的课堂上怎么讲一加一等于二呢?“孩子们,一颗爱心加一颗爱心是两颗爱心,两颗爱心就可以为世界奉献更多的爱。一只手加一只手就是两只手,两只手就更有力量。”你看,同样的知识点赋予了不同的人文精神,就培养出不同的人才。
    我们再来看于老师,之前我说他像泥土一样的朴实,现在我再说他气质儒雅、文质彬彬、学者风度,脸上总是挂着微笑,态度很和蔼,这就是人文老师最基本的表现。再看他的书法,潇洒漂亮;他的简笔画,独树一帜;他的京剧,字正腔圆;他的京胡,行云流水……这就是人文素养的一个最基本的方面。《梅兰芳学艺》全中国的老师教,都教不过于永正,于老师他教《梅兰芳学艺》可以唱,一下子就拉近到那个时代,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情境,感受到了京剧的魅力。于老师一亮嗓子,学生就感受到了,无需更多的语言,这就叫人文教育。
    当然,人文是一种共鸣,人文是一缕阳光,人文是一种气息,它渗透和弥漫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里和课堂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一句话,人文全在细节中,我们就来看一下,于老师细节中的人文教育。
    于老师到外地上课,他总要先去侦查大礼堂的卫生间在哪里,这是他的小窍门,到课间休息的时候,他不像有的老师说:“下面休息。”就扬长而去。于老师会说:“同学们,课堂休息最重要的事情是干什么?”同学们会说:“放松!预习! ”于老师说都不准确,最重要的是上厕所。学生听了哈哈大笑了,于老师非常认真地说:“不要笑,课间一定要去趟洗手间,知道去卫生间怎么走吗?左拐右拐再左拐,就看到了。”
    有人写了一篇文章,说这是人文关怀,我心里话,这太小题大做了吧。我就问于老师:你为什么讲这个?他说:“我有这种体验啊。我小时候上公开课,一高兴就忘了上厕所,等下节课就只好憋着了。所以,我就特别注意,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孩子容易兴奋,更容易忘记上厕所。”这就叫人文关怀。
    好,还是说《小学语文教师》二百期纪念大会,那位老师多媒体坏了以后,修了一会儿修不好,学生都在那儿等着,老师就一挥手,“同学们,都去上洗手间吧。”当时我们是在上海尚德学校礼堂上课,这个学校非常大,像迷宫一样,当时谁也没有在意,老师一句话学生就都跑了,我忽然发现麻烦了,他们就像小鸟飞入了森林,鱼儿潜入大海,都不见了。孩子们都不知道洗手间在哪里,东一头西一头到瞎找,15分钟以后,多媒体修好了,孩子却都回不来了。好多老师都出去找孩子,急得一头大汗,有的孩子十几分钟了还没找到洗手间呢。等到孩子稳定下来已经半小时了,如果是于老师,他早就悄悄侦查好告诉孩子了。
    这就叫大师,这就叫人文关怀。
    有一次,于老师去上课,把学生安排在台子下面,离于老师很远。而且音响效果不太好,上课的是农村孩子,一个个很紧张,大家都觉得这课不太好上,这个开场白比较难开,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喇叭发出刺耳的啸叫,全场老师都吓了一大跳。于老师幽默地问:“怎么样,感觉如何?”一个学生说,吓了一跳。于老师说:“我吓了两跳。”旁边孩子说:“我吓了三跳。”一个孩子说:“我吓了四跳。”有个孩子还跑上讲台来,说:“我吓了八跳。”全场大笑。于老师说:“你厉害,吓了八跳。好,上课。”
    你看,因势利导,幽默风趣,一个“吓了八跳”,一下子缓解了孩子们的紧张气氛,这不就是人文关怀吗?但是,这样一种人文气息,这样一种人文关怀,我们现在已经很少见了。例如我们有些老师现在用多媒体。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倾听,但是却把声音放得很大,而且时间很长,到最后就是对耳朵的一种折磨。  
    我们于老师上《月光曲》是这样的,他轻轻地说:“同学们,我们来听一首曲子。听音乐要静静地听——”他轻轻地打开电脑,声音由低到高,一会儿,孩子们就听得如醉如痴,他一边读课文,一边慢慢的把音乐调小,音乐渐渐离去,余音绕梁。人文就在细节中。如果,孩子们正听得如醉如痴,他咔嚓一声,把音乐拧死了,然后问孩子,怎么样?效果可想而知。这就是大师的教育细节,这里面就包孕着人文关怀。
    《小学语文教师》杂志曾经为于老师出版过一本专辑,在专辑的卷首上,我写了一首诗《致于永正》,在这里给大家朗读一下,作为我解读于永正的结束。
你总是微笑着看学生,
学生也就微笑着看你;
你总是不时地竖起大拇指,
孩子的小脑瓜也就经常如开足了马力的发动机;
你总是“蹲下来”和孩子们对话,
孩子们于是把你当作知已;
你的板书、批语总是一丝不苟,
孩子们写字也就一笔一画、横平竖直;
你待人接物谦逊平易,
孩子们也学会了落落大方,彬彬有礼……
在孩子生命成长的道路上,
你是一面猎猎作响的鲜艳旗帜!
有时,你像魔术大师一样机智,让语文课充满了神奇;
有时,你像相声演员一样幽默,让课堂上欢乐流溢;
有时,你像执著的矿工,努力开掘着孩子们智慧的宝藏;
有时,你俨然就是一个孩子,与学生手拉手唱歌、跳舞、做游戏;
有时你像严父,有时你像慈母,
有时你像兄长,有时你像朋友……
不管什么角色,你都在对孩子铸造道德的楷模和标尺!
大山一样的敦厚,泥土一样的朴实,小溪一样的活泼,
这就是你——语文教育大师于永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04:54 , Processed in 0.08575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