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代汉语,你怎么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0 17:28: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代汉语,你怎么了?                    
                                            --浅谈现时古汉语教学
                             浙江教育学院02级中文班  程利明
    不久前,我对浙江教育学院02级中文班作了一次调查,就他们以“信息时代的古汉语教学”为题谈谈对该问题的看法。调查人数46人,有效问卷46份。35人对于教材,教师和学生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另外分别有5人,4人和2人独独从教材,教师和学生角度展示自己的观点。调查显示,“不想学、太难学、没劲学”的有32人,当中有7人认为没有必要学,认为“感兴趣”,并“愿意学”的有14人。38人认为教材应该改革,原因是“没有新意”,“对繁体字反感”(注:教材是王力编的《古代汉语》,中华书局),另外8人认为“没有必要修改”。对于教师的要求和意见,60%的问卷提倡教师要有创意,有独到见解;近30%认为维持现有模式,即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在学生方面,74%的学生认为,兴趣“至关重要”;20%的学生认为靠自己自觉学习;近6%的则认为“无所谓”。
此外,我在北大中文论坛,华南师大“语文学科教育网”和北师大中文论坛做过一些调查,其结果所反映的问题几与雷同,在此不作详细说明。由此,我们不禁疑虑:古代汉语,你怎么了?
前贤对于该问题早有研究,得出的结论多为肯定古汉语,认为有必要学习古汉语。近年来,也有一些年轻学者对此提出异议,认为没有必要去深究,甚至有人认为没有必要去研究,古汉语是一种“业已死亡的语言”,典型的有摩罗先生的《请文言文退出基础教育》(《粤海风》2001年第5期),虽然他探讨的是中学语文教学问题,但其首要任务却是直指古汉语的,并对其提出尖锐的指斥等等,这些都足以说明一点问题。

有歧义,就存在问题。就目前的古代汉语教学来说,很多都处于迷惘状态。在我看来,对于该问题,我们不妨就它的特点着手,来进行比较分析。要理清这些特点,我们必须先对定义作一番解释。从一般层面来说,我们称古汉语为文言文,或者说,文言文是它的主干。何谓文言,王力先生认为,文言就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学作品以及历代的模仿之作。古代汉语是一种定型化的语言,沿用了两千多年,诸子散文,两汉辞赋,历史著作,唐宋古文……这些都在它的范畴之内。毫无疑问,这种语言是我国古代文献资料里使用的一种最基本的书面语形式。在我看来,其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言简意赅。综观我国古代重要典籍,大多由文言写成,而当中许多不朽之作尤其以简约精炼著称,如《诗经》、《史记》。只需作简单的分析,我们就能发现其本身就包含着简练的因素:一是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占优势,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则比较少;二是古代汉语中多省略。主语、宾语、谓语和介词省略的情况很常见,再加之历代名家多注重锤炼语言,讲求“微言大义”,所以便构成了其严密简洁的风格。
二、持久不变。以文言为主体书面语的古代汉语在“五四”以前一直被人们世代相传,代代沿用。语言成分基本未变。诸如先秦时期的一些基本句式,常用虚词的用法等都在使用中得到了保存。此外语言三要素中最活泼的词汇,也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在口语的传递过程中,有些词的古义早已消失,而在古代汉语里却依旧使用。尽管后人也模仿,但当中难免会渗入些许其时的口语,从而给语言带来某些细微的变化。但从总体看来,文言在词汇、语法方面还是保留了它的原始面貌。
三、言文解构。普遍认为,口语是书面语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两者同影响共促进,关系十分密切。文言形成于先秦口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文言与后世的口语逐渐拉开了距离。从汉魏到明清,由于官方的推行和科举考试的需要,读书人刻意模仿“四书、五经”的语言写诗撰文,以古雅为尚。这样,作为书面语的文言就与人们口头实际用的语言距离越来越大了,造成了言文分离的现象。
四、久远深奥。时间的久远,导致了口语与这种语言的渐行渐远,从而也益发艰涩难懂。生僻的词语,拗口的句子,加之陌生的典籍制度……这些都多少给学习者带来了难题,给他们在学习中添了不少困难。

结合其特点,针对困惑的教学现状,我们发现:以文言为主要学习对象的古代汉语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具体表现为:
其一、不利于普及与推广文化教育。由于文言与现时我们使用的语言相差太大,这样就很容易导致人们产生“难学”、“厌学”的情绪,从而使学古汉语成为少数读书人——文史专业学生——的“专利”,不利于大众阅读与理解。
其二、阻碍了思想的自由表达。常言道:“言为心声。”无疑地,语言就是我们最重要的思想工具。然而,要把古代汉语作为“思想语言”来运用,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更何况它是一种定型化的、僵死的语言呢?
其三、蕴涵于字里行间的典籍制度、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等在很多方面与现在相差也很大,这样势必会造成理解的“断层”,给学习者带来很多不便。
基于以上缺陷,从客观角度来看,现时古代汉语教学的尴尬局面一目了然,而且也是理所当然的。针对这种状况,我们感到很矛盾。但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作为书面语,文言已让位于白话文;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汉语与我们渐行渐远。由这两点,我们可以预见,在将来的某一时刻,它将像古白话一样,完全退出人们的生活。

但,我们还需不需要学呢?或者说,在现阶段学习古代汉语还有没有意义呢?就该问题来说,在大多数学者——尤其是古汉语专家——看来,答案是肯定的,古代汉语仍然需要学。我赞成这一观点:
一、        作为大学中文系的基础课程,它的设立有官方的理由:
首先,学习古代汉语,有助于掌握古代优秀文化,提高道德修养,坚定民族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伟人毛泽东说过:“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合订本,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668页)理所当然地,要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就必须学好古代汉语,因为作为古代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了解这些文化,必须具备阅读古代资料的能力。因此,我们只有学好古代汉语,才能了解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认识我们民族的过去,并进一部展望美好的将来。
其次,学习古代汉语,有助于加强同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的联系,增进思想文化的沟通,为推进现代化建设与促进国家做出贡献。这是毋须置疑的。据悉,此前曾有报道称,教育部门和专家正在设想,把一些常用字回归繁体形式,渗入中小学基础教育之中,这也算是重视古代汉语教学的一种体现吧。
二、    就我个人看来,学习古代汉语是尤其重要的,对于中文系的学生,更是如此:
首先,学习古代汉语,打好古文功底,这不仅是个人文化素养的重要要求,而且,古汉语知识是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构成部分,只有扎实、深入地掌握它,才能为日后的深造、将来的工作创建良好的条件。文、史、哲诸学科涵盖文学、历史、哲学、思想等诸多方面,这些无一不与历史挂钩,而要了解我国的相关情况,必然要读取古书古文,这些都不言而喻。而即便是自然科学,如建筑、医学、数学、天文、历法、地学等,无一不与它有关。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列举了中国在一百多个方面对世界的贡献,并认为有许多古老的发明都源于中国,而所有这些都在我国古代的文物、典籍中得到印证。
其次,离开古代汉语,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这句话对于中文系的学生来说,是感觉深刻的。比较文言和白话,我们都知道,文言是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而白话总共还不到100年,这是多么鲜明的对照啊。因此,我们可以说,纯粹、典雅的汉语语感,其根源就在于文言。文言是白话的奠基石。试举一例:上个世纪前期,我国文坛“星光”璀璨,大师辈出,如鲁迅、胡适、林语堂、梁实秋、闻一多、老舍、巴金等,都堪称楷模,这些人在我们算来,如数家珍,意趣不减。他们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他们光华四射,文采灼灼,他们风流儒雅,气质非凡,与其说他们是提倡白话文的文学大师,不如称其为熟谙文言的先贤圣人。可时光骤转,到了该世纪后期中国文坛却“风流尽去”,“黯然失色”,再也没有大师群体涌现,即便是仅有的几为大师,却也是前期出生的,留给我们的,也只有无尽的哀思。积攒了千年的瑰宝,顷刻间就被全盘否定了,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由上述两方面,我们可以这么说,我们需要古代汉语,我们需要学好古代汉语。而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中文系的学生。但是,我们怎样施行古汉语教学呢?这是我们最终要回答的问题。
对于该问题,我们要把目光凝聚在“教学”上。以往的教学模式——老师传授,学生接受——枯燥、乏味,在我看来对于任何课程,尤其古汉语来说,是行不通的,而且危害极其严重。这种“满堂灌”式的方法和态度应该被质疑,甚至踢出历史舞台。几千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倡“教学相长”,即教与学不是两个孤立的个体,而是一对密切联系的实体,他们是互动的、发展的,这个理念应该贯穿于古汉语教学的始终。如何实现教学互动呢?在我看来,兴趣至关重要。
我们都知道,人们做某件事,不外乎两种原因:一是为了完成任务,二是对该事情感兴趣。由此,我们不难清楚,前者是被动的,故而态度是消极的,所以对其结果仅满足于完成任务,达到要求;而后者则相反,因为他感兴趣,所以首先表现在态度上的是主动投入、热情参与,理所当然的,对于结果,他们则期待着“更上一层楼”。经过对比,我们毫不讳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古汉语教学也是如此。因此,作为古汉语教师,要想学生学好这门课,首先就要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何以待之?
在我看来,就教师而言,首先要引导的是蕴涵其中的人文精神。从绚丽多姿的古代故事里,我们可以读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信守承诺、大公无私、机智勇敢、忠于朋友等等,这些美德古今相通,生生不息,至今仍有教育意义。在教学中融入曲折生动的情节、感人至深的故事,这样会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引导学生体会美。古人留给我们丰富的文学遗产,其中不乏很多美文——王羲之的《兰亭序》,王勃的《滕王阁序》,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等。这其中,蕴含着意境美、形式美、语言美,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学生们用心去感受,体会“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聆听“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无形中,兴趣猛长;再次,教师应该触类旁通,善于找到古代汉语与其他学科或相关技术的结合点,以此来打动学生,“诱使”他们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考古学、历史学、哲学、自然科学、旅游学等相关内容的融合,便是一条。还有,很明显的一点是,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捷,古汉语教学也应借这“东风”长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把声音、影象等融入其中,实行电化教学,比如,一部《荆轲刺秦王》,便有助于我们更加形象而生动地接触该故事,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还有一点,教师优秀的人格魅力也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道是:“爱屋及乌。”一个学识渊博、认真负责、平等待人、风度儒雅的教师本身就是一种魅力,他势必为学生所接受,并且乐于倾诉。于是很自然地,学生也会对他所教的课感兴趣。
同样,教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过来也会对自己产生影响。正所谓“引火烧身”,在学生强劲的学习“势头”的攻击下,教师也将会更加积极地投入进去的。试想,面对浓厚的学习氛围,你能袖手旁观吗?
怎样学好古汉语,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很多专家、学者对此早有研究。在这里,我不敢班门弄斧,但是,较之他们而言,我强调兴趣的作用,应该说,它所起的作用是任何人也无法忽视的。我相信,在师生兴趣激发和产生的前提下,古汉语教学的现状会得到很大改善的。当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会有其他诸多困难,但只要我们有兴趣,再加上大家的共同努力,又何愁不能解决呢?俗话说:“三个臭鞋匠,顶个诸葛亮。”我想就是这个道理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6:29 , Processed in 0.06151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